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精选(九篇)

春朱自清课文解析

第1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与学 相辅相成

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我适逢新课改时期踏上了我的语文教学之路,刚开始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总认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就是要将自己平时在学校所学习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我的学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我的观点与想法是片面的,为此做了许多的改变:努力尝试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设计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等,这些名校要求教师讲得比较少,学生做得比较多,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有许多老师为了上公开课,有意设计许多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齐读互读各种形式都派上用场,看似热闹,但是学生真正能从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这节课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真正能理解感悟吗?我认为,无论新课改怎么变化,老师都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正确处理好在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至关重要,不可忽视,虽说学生是主体,但这个主体的学习必须有一个懂得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老师来积极引导、配合。如果没有老师的参与、引导、启发,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不可想象的。相反,有了一个懂得语文教学规律的老师的积极参与,一定会让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射出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

前不久,我看了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其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我的理解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不可少,但是不能走向极端,把这个课堂都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起到主导作用,会使整个课堂没有方向,学生想的、说的游离于课堂教学任务,没有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展开自主学习。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该放则放,该收则收,把握好分寸,要组织学生探求课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最精彩的语段,在品读中感悟辞章的优美,思想的深邃。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首先让学生用普通话准确流畅有感情地反复读,在课前读,在课堂上读,在课后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直让学生读到他们渐渐能感觉春天在作者笔下是多么美好,多么充满活力。然后,我引导学生找出在作者笔下的春之景有哪些?学生很容易找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早人勤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文章的能力提高了,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锻炼。这时老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学生品味文章辞藻的优美,同学们你们觉得春这篇文章哪些段落比较优美,你能与大家谈谈吗?其实,课堂教学已经进入到比较关键的时候,这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对文章思想的深层次的理解,在这时,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目标“预设与生成”可以在师生双方平等的对话中得到实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赏析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品析文章的精妙。对于有些学生还不能自主独立地品析文章的闪亮点,教师要教给他们品析文章的基本方法。比如,大家可以从词句所运用的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简单说说这些修辞的作用。运用比喻,会生动形象地表现所写事物的特征;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情感、动作等,使事物充满情感,形象逼真,风情万种,这样自然而然地将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在文章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这时的生活环境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荷塘月色”无疑是经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体现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则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后者显然是前者的延续、转化、提升。但不管这两个世界多么不同,它们都源于朱自清的一种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是在《春》中流露出作者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永不放弃,表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篇散文也有力地诠释了朱自清的人品和骨气,他又何尝不是在我们华夏优秀文化、深邃的思想的熏陶下形成的呢?这时教师的讲授无疑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有一个熏陶和洗礼,让他们通过朱自清的《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对文章的深度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该参与、引导、组织时一定要收回来,而该放手让学生学的时候就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与学相辅相成。

第2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角色;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现代语文教学,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一试。

一、以“趣悟”代“枯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析式背离汉语教学规律,教师应该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让学生通过读、看、背领悟汉语生成机制和语义规则,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如在朱自清《春》一文中,写春天来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针对这句话,老师不必用讲析式进行分析,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理解词语“偷偷地”“钻”的意义,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认识春草生长的劲头,学生可进一步领悟到春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精神本质,让学生通过“钻”和“爬”的对比,领悟到春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拼拼搏精神。

这种以悟读为主的教学法还应与学生心理相适应。所以,还要注意激发学生乐读之情、喜读之趣,使学生在有情有趣的语文活动中乐悟不疲,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中,在让学生阅读领悟的同时,老师若有少许激趣动作或表情,也将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愉悦宽松,学生的兴趣也将达到顶点。如《白杨礼赞》中介绍“欲扬先抑”的写法时,教师不必过分渲染“欲扬先抑”枯燥的概念,可让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文第二段,这时教师边把手抬高向下压,边告诉学生,老师在按一段巨大的弹簧,突然手一放,让学生说出现在弹簧的状态如何。然后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之奥秘。教师这样的教学风格必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还能让学生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最终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二、从“满堂授”到“重点导”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告诉我们“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而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笔者认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能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特别是在分析老父亲蹒跚身子、爬栅栏、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片段时,可由学生在假定的环境中演绎这一场父子情感互动的场面,让每一位学生直接体验父亲的不易(还可让学生当场介绍自己父亲的工作状况)、父亲的深切爱子之情(由学生当场回忆父亲对自己关爱的故事)、体验儿子的内疚、自责和感激之情。在授课中,对朱自清所写的这种父爱形式所体现出的价值,不仅要引导学生把它放在作者的时代加以渲染,还要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把体现出的价值放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去体会这种亲情的可贵。学生在教师的这种创造性审美体验诱导下,他们不仅会对自己父母的艰辛表示理解,而且会延伸到对全社会中父辈们生活、工作艰辛不易的理解、同情。这必将激发他们广博的爱心。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只是强调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那能否让学生感受崇高,唤醒他们的仁爱之心呢?

三、由“对立”走向“对话”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总是带着社会给予他的职责与职业的特权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这种不平等的、缺乏人性的关系,必然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主性。而对语文教学来说,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学习语文本身是在学习一种文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像是文化的传播者、道德的实践者、精神的缔造者。因此,语文教师更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上“尊重学生、教学民主”的大道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跟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关系,用爱、用真诚和学生交朋友,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在课堂上不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改变那种紧张对立的关系。说到这边,我深有体会。记得在讲授《钓胜于鱼》时,我是这样鼓励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成绩并不能衡量一切,关键在于努力的程度,正如《钓胜于鱼》中的老教授的‘我为钓,不为鱼’”。这样就拉近了与差生们的距离,能够产生很好教学效果。

第3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迁移能力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迁移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问一如十”、“一通百通”等都可以用迁移的理论加以解释。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已有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迁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迁移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迁移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迁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概括能力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掩盖在纷繁复杂的外表下。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并揭示生活实质的,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要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概括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春》一文,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是一曲“春的赞歌”,这一主题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风景表现出来。如果仅凭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未能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几处风景制成图画,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图画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人的活动”,因而缺少了“春”那份鲜活的神韵。朱自清不但在每幅画面中都有人的活动,还给了人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推进到了作品前面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阅读记叙文,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提炼出文章主旨;阅读杂文,根据作者的感情倾向,领会作者的见解和作品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进而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阅读说明文,通过对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介绍,概括其特征,进而理解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等。

二、培养迁移能力的关键是培养联想力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阅读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展开联想。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两句,如果把“地方”“其实”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其实”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能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另外,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说明文《晋祠》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具体的景点还是写事物的原理?”明确了这是介绍晋祠这一景点,再进一步引导:“写具体的景点一般以什么为顺序?”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说明顺序的理解——“介绍具体的景点一般以空间为顺序”,那么他们对“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的顺序就明确了。至于《晋祠》的语言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很快就发现,《晋祠》的语言特别优美,不同于一般的平实说明文,学生自己会想到说明文的语言有两种:一是平实的,一是生动的。

三、培养迁移能力的最终是培养分析类化能力

第4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一、阐释过度

这种分析多将文本与历史背景、政治意义、社会影响相结合,任意“拔高”主题,课文解读成为了政治学的附庸,社会学的奴仆。

比如《荷塘月色》中的“颇不宁静”。许多教师在讲解时仍然沿袭几十年前的政治话语:朱自清的不宁静是由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造成的,心忧天下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为国家命运担忧,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事实上,许多文学史家认为朱自清作为自由知识分子,其政治态度是相对超然的。更可能的原因是家庭琐事、伦理俗事对他有影响。贸然将文本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只言片语和政治时局相联系,则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话语霸权。固然文本与社会环境、时局背景有些关联,有很多文本的解读的确需要以社会背景为依托,但硬性寻找时代话语实不可为。解读不仅要注意宏阔背景,也要观照文人当下的生活情态。

又如《囚绿记》。文章记叙了作者陆蠡寓居北平时期因喜欢窗外的常春藤而私自囚绿,后感动于绿的不屈服而放绿,最后怀绿的一段生活体验。大部分教师在讲此课主题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教参的说法:文章含蓄地反映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常春藤对绿的渴望、自由追求阳光的品质象征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讲《囚绿记》必讲民族性格;讲常春藤必讲其坚贞桀骜。但笔者认为如此分析似有拔高之嫌。绿是否真有象征内涵?本文主旨究竟为何?笔者细读此文之后,发现对文本主旨解读可有三种不同意向:

①民族象征说。如教参所言,绿的顽强不屈、追求光明寓示中华民族的自强坚贞,即使烽烟四逼存亡之秋绝不轻易言弃。此说有一定依据。文章着重描写了绿被囚之后仍不屈服追求阳光直至娇弱羸瘦被释。恰在此时,“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文中这几句看似平实的语句极大影响了解读者的情绪。若联系作者本人是抗日烈士,因不满日本殖民统治而被杀害的历史参照似乎更让此论板上钉钉(事实上几乎所有老师讲解此文都会介绍此背景)。②追求光明向往自由说。如果说象征说略显牵强附会的话,那么光明自由说无疑是证据确凿无可争辩的了。从囚绿之后到释绿(7―11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绿的生命状态:桀骜不驯,不屈抗争。自然,足足5段篇幅,且占文章主体,最易成为主旨由头。但此说只注意了文章表层线索:寻――赏――囚――释――怀,却忽略了文本内在情绪的变化。③率真自然人性说。穿越囚绿始末表层,再读文本,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那个率性真挚无所禁忌的性情男儿的情感贯穿全文:仅仅因屋外一片绿影即选定暴晒小屋,喜爱之极又粗鲁地囚绿,魔念之下愈加恼怒,临行之日释绿祝福。从最早的喜悦满足,到之后绿所带来的希望慰安快乐,那念绿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其慌乱着忙迫切之感让人忍俊不禁,细腻的文人情怀竟为一柔弱植物所牵绊。更在喜爱之心驱使下幽囚绿叶,也不过是为了装饰那过于抑郁之心。哪知绿却不满它的,它的善意,执意向外。这损伤了作者自尊心,使“我”恼怒、固执,直到归期才释绿还其自由。通篇笔墨重点并非绿友品质,不过是借其展示一种活脱脱怯生生的性情:我们分明感受到作者内心那隐隐的依恋,暗暗的无奈甚或是自己所受煎熬折磨的那种解脱。文章最末,仍不忘对绿友的牵挂和惦念。自始至终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活泼真切、质朴率性的男儿深情。如果说囚绿为表层明线,那深层暗线则是作者的自然性情。

“阐释过度”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主题先行的袭旧解读;第二,古代知人论世说的理论基础;第三,教师创新不足与思维懒惰;第四,语文界尚缺乏敢于为还原“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喝彩的勇气。

二、解读不足

此种情况似乎不胜枚举。只以《背影》为例,依旧探求其主旨。教参多数如此表述:《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再提炼一下,可归为父对子的亲情,子对父的关爱。许多研究者重读之下仍然得出这样的主题结论――“浓浓至深的父子之情”。①初看之下没有问题,但细想之余,其他描写父子情深的文章同样体现了这样的主题。那么,《背影》的独特性究竟何在?

事实上,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读者和文学评论者的交口称赞,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曾多次被选为重点篇目,深刻启发和影响了几代学人。然而,近些年来,其命运境况可谓惨淡凄怆。《背影》的影响力已大为弱化,甚至一度落选于地方版语文教材。据说,学校方面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起来味同嚼蜡。而父亲的形象太不潇洒,爬上爬下横穿马路又违反交通规则。文风也平淡朴实,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其实,重读《背影》,还原其写作背景,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儿子的真情――对父爱的理解。

我们首先要明确,解读文本需要在文学内置逻辑中去探寻,遵循情感规范和艺术真实原则,而不能从科学逻辑,绝对的生活秩序来衡定作品。以此观之,父亲的形象不够潇洒,横越马路违反交通规则并不属于文学问题,不能成为其是否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评判标准。那么其巨大的情感召唤力何在?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②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父子之爱只是表层,更深层次的是“我”对父亲的理解。这里,“理解”成为解读的关键。我们注意到,开篇即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事实上此文是作者与父亲车站一别几年之后所写,此时的朱自清初为人父,刚刚体会到做父亲的那份责任抑或所受的那种埋怨(自己的关爱未必被孩子理解还可能遭遇抱怨),在烦闷苦恼之际突然回想起当初自己同样对父亲的不耐烦,嫌父亲唠唠叨叨婆婆妈妈。新为人父的朱自清猛然体会到当初父亲对自己的那份关爱、那种不舍,他以一个父亲的角度重新体会到了当年他父亲对他的苦心,深切感受到自己当初的无知,所以文中多次写到“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的“太聪明”就是自己的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悔恨。《背影》自然是写父子情深的佳作,但更深一层其实是儿子成为父亲之后对父亲角色的认同和理解,以及对自己年轻不懂事的懊恼、悔恨。

――――――――

注释:

①杨金忠:《浓浓至深的父子之情》,《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第5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感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84-02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感悟语言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有深刻感受并真正领悟了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去积累语言,才能灵活地运用好语言。同时,只有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才能真正领会语言的内涵,也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和领悟渗透在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大力气。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呢?

1.咬文嚼字,感悟语言

著名的语言大师朱光潜先生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感悟语言的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弘扬这种精神。像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形容花香的“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些名言佳句,如不狠劲“咬”,能明其妙?不细心“嚼”,能知其味?当然这些名言佳句要认真仔细推敲,但更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咀嚼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奥妙的词句,于平淡处见出不平淡来。朱自清的《背影》中四次用到“终于”一词,这个词虽不算雅,所在句也不算美(如“但他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去”),但它却充分表露出父亲对“我”的关心和体贴。鲁迅的《祝福》在写到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第二次到鲁镇时,文中两处写到“大家仍叫他祥林嫂”,且单独成段。学生读到这里时往往一览而过,毫不在意。其实,作者单独成段的目的,意在强调,以引起读者注意。祥林嫂嫁过贺老六,大家本应该考虑一下叫老六嫂还是祥林嫂。但是心理习惯是如此强大,以致大家想都没有想,仍然认为她属于第一个丈夫而继续叫她“祥林嫂”。可见,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到鲁迅先生重复使用这句话的匠心。

咬文嚼字,长期训练则利于养成字斟句酌的读书习惯,才能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2.结合语境,感悟语言

对语言应着眼于整体的把握,即“语境”的观照,也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路。我们反对孤立地挑取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或表达上的某些技巧进行“品味”和“赏析”,因为如果词句赏析与语言环境割裂开来,排斥情感体验,变成单纯的搜集整理和知识积累,则必然无从让学生去感受渗透在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则必然使语文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单从字面看,那些明快而充满暖意的词语,很容易把它解读成带有古典主义色彩的理想图景的诗篇,然而诗人为什么不说从今天开始而反复说明要从明天开始呢?“从明天起”这一短语在诗中出现三次,从字面上看,诗人决定从明天起要做许许多多“幸福”的事或与“幸福”有关的事,这只是显性信息。而它的隐性信息则在字面背后,“明天”所指的是未来。在时间上,海子把幸福寄托在未来,在空间上,海子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实质也是未来的另一世界)。诗人对未来所期待的,正是在现实中所失落的。因而,我们在从“从明天起”这一短语中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诗人的现实之痛、时代之伤。

还有《我若为王》一文,作者先以虚拟的笔调写出了“我若为王”的种种好处,之后写到“我将变成一个暴君,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结合上下文,我们才知道,原来“我”对于如果为王的结果,实际上并不是心满意足,而是深恶痛绝的,文章真实的用意是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专制黑暗、愚昧落后的社会现实,表明作者呼吁文明和进步的社会的强烈愿望。

结合语境,感悟语言,就是要揭开隐性信息。越是伟大的作家,其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坚持在语境中感悟语言,有利于形成立体的语感和深刻的思维品质。

3.理性透析,感悟语言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神奇的。不同的词语可能表达相同的意思,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又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但无论如何,作家选用语言的准确、形象和巧妙是可以从理性上加以透析的。在这方面,古人常说:“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提法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科学的。课堂上,学生希望老师做的就是引导他们通过审视、透析语言现象来揭示语言规律和真谛,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教师的一个任务就是给复杂的语言现象以一个合理的透析。

被传为炼字美谈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起初写的是“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满江南岸”、“春风又入江南岸”等等。为什么“绿”字就好呢?首先在于“过”、“满”、“入”都是视觉无法感知的,而“绿”却带有鲜明的视觉性。其次,“绿”是春天最凸显的特征。正是这样才调动起王安石怀恋故乡的感情:什么时候月亮才能照着我归去呢?这其中包含了王安石对江南已有的春风,将有的明月和眼前江水的沉思。又如我国古典诗话中著名的“推敲”的故事,韩愈凭直觉认定“敲字佳”,这就成了定论。而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及似乎“推”字更好,这是为什么呢?朱先生仍用传统的批评方法,估测性强于分析性。其实,以理性去透析,应该还是“敲”字比较好。因为整首诗的气氛是无声的静寂的,如果是“推”,则宁静到极点,变成了单调。“敲”字的好处在于在这个静寂境界里敲出了一点声音,用精致的听觉打破了静寂,反衬出这个境界更静了。这就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营造了一个孤寂、幽僻而宁静的现实境界,同时又用"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的喧闹来反衬。

再比如,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只是经验概括,而没有从理性上加以分析。其实,宋祁用“闹”字来形容红,并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包含了多层联想,由红联想到火,由火联想到热,由热联想到闹。在汉语中,红火、火热、热闹,联想程序已经由词语固定下来了。懂得这道理,就不会像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所理解的:“闹”字极粗俗,甚至“闹”字可用,连“吵”、“斗”、“打”也可用了。

面对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教师应像庖丁解牛那样“批大隙,导大款”,游刃有余,引导学生品读、欣赏、透析、辨明,从而让学生既获得美的享受,又提高了思维的分析能力。

4.反复诵读,感悟语言

诵读是感受语言的重要一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诵读和赏听文学作品是特殊的创造过程,会激起学生对语言充满发自内心的热烈情感。诵读就是要通过富有深情的语言与作者直接沟通,再现作品真情语言的自然本色,使静态的文字通过形象化、动态化的声音表现出来,以至读者心领神会。如鉴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两句,通过不同的诵读方式,让学生读读品品,品品读读,学生就能比较自然地感悟到,前句声情婉约,传达出词人缠绵情思;后名声情激越,表现了词人宽阔的胸襟。两句意象不言而喻,两词风格也不析自明。学生只有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

第6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因此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诸如文体、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借助不同的手段,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气氛、情境。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的在教学时做了一些尝试:在教学《沁园春.雪》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先让同学们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体会其不同的特点,再进行比较,然后再来读这两首诗词,体会他们因作者所处时代、气质不同所表现的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文章风格,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了这两首诗词不同的内容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我采用了朗读等手段创设庄严肃穆的情境,使学生仿佛一下子置身于韩麦尔先生的课堂之中,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实践证明:教师要潜心把握教材的血与肉、思想和感情,用心去体会、去把握,再把这些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然后采用适当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表现在课堂中,这样,每节课都能够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取了知识,开发了治理,陶冶了性情,我们就可以高质高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同样给学生设置一些语言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主动参与。

如我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首先设置情境:朱自清在看到父亲的背影时,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酸楚,一个疑问萦绕在他的头脑中:“我用什么来报答父亲?”同学们能否从这个疑问中筛选出两条信息,了解作者解决这个疑难的方法呢?指导学生筛选出两条信息:一是父亲对我朴质的爱,而是我要报答父亲。进一层设置情境:现今子女结婚,做父母的给与孩子的是房子、车子、票子,朱自清的父亲给与他的并没有这些,但他为什么面对父亲的背影流下热泪,深感父亲的不易呢?讨论后,学生会从中受到交易,获得人生真谛,受到朱自清及其父亲品质的感染。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理解文学内容,从创作或写作源头——生活现实与作者心理角度去解析文章,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融汇在一起,使学生对熟知的事物、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了解了人物,、事物的文化内涵,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文化和语言素质水平。

三、借助语言感染创设情境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情感情境,而且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心理力量,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呢?一方面教师应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能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学会从正面表达自己的情感,选择和调整好自己的语气,语调,为自己的积极情感寻找一个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在学习《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我以极富感染力的诗的语言做导入语,拉开了品味语言文字的序幕:你听“隆隆、隆隆、隆隆……安塞腰鼓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它气势磅礴,它置死地而后生,它充满激情与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你听隆隆,隆隆,隆隆……,头号扎白毛巾,腰系红腰带,脚下粘着祖祖辈辈生话的黄土,他们跳跃起来,跳出安塞人的悍勇与威猛,展示出安塞人的雄浑力量,接着我播放了一段安塞腰鼓,并调整音量,形成一种音响的效果,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学生被我的开场语言和音响所营造出来的美妙情境所吸引、所感染,学习的激情,陡然增生。

四、妙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

第7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关键词:迁移;概括;归纳;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098-01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地位日益显现。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而学生能否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学习,就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传授基本知识方法的同时,着力于迁移方法的指导。

一、知识在“概括化”中迁移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十分重视教法的传授,他说:“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类似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陶行知文集》第十四页)其实这短短的几句话也精辟地论述了方法概括迁移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进行概括。一是抽象概括。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结合起来一起学习,例如我们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有《孔乙己》、《友邦惊诧论》、《阿Q正传》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几篇文章简要的进行对比,分析鲁迅文笔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加深印象,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其文章内涵。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二是归纳概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比如,课本中的散文,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万变都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三是总结概括。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时时加以总结。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到分析作品中同类动作的描写,或者情感的捕捉,从而透视人物的心理和触摸作品的文脉。教师引导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仔细体会甄别、深入挖掘内涵,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在自己逐渐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中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用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知识在联想法中迁移

联想迁移是联想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由一件事情的触发而迁移到另外一些事情上的思维过程。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捕捉联想训练点,寻找新旧知识和学生认知思维的最佳结合点,给学生提供畅达的接通渠道,以激发学习热情,优化思维流程,实现语文知识的迁移。举个例子,学习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时,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还知道那些有关写春的诗句呢?”学生立刻联想到旧有知识,纷纷回答:描写春草的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写春花的有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春雨的有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领略了一番春天的画卷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现代作家朱自清先生的笔下的春天和他们的有什么不同。无形中,学生联想到多个画面,仿佛通过远望看到韩愈诗句中小草是刚从土里出来的模样,也看到白居易诗中的长长的小草已经能把马蹄埋没。同时又看到朱自清的《春》中小草的绿色和它悄无声息而又惊人的生长,令读者对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感叹不已,由衷的发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三、知识在类化法中迁移

第8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现代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重,是因其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对激发学生爱好语文、学好语文大有裨益。说难,是因其虽“神不散”,但毕竟“形散”。要教好它,必须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 “品读”、“赏析”、“感悟”中, 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思想,从而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

一、品读“语言美”

散文在各种文体中,偏于“阳春白雪”类,是一种高雅而精粹的“表现”艺术。散文是美的,主要美在语言,朱自清的《背影》、《春》、《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其细腻的笔触,高超的写景技巧,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学习借鉴。

选入教材的散文多为构思巧妙、用笔神奇的名篇佳作,其借外在之景,抒内心之情,传神地状物,精巧地升华,造成情深意浓的美学胜景与极强的艺术魅力,使你沉醉在美的享受中。再加上其朴素而优美,严谨而洒脱,平实而惊人的语言,拨动你的心弦,触及你的灵魂,更使你留连忘返。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细研,努力挖掘它的语言特色,掌握它的表现手法,是一重要任务。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同的作者,写出来的文章会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

例如,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梁实秋的温静典雅,丰子恺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要真正体会作家遣词造句之妙,还必须透过语言的外衣,挖掘语言的内涵。

朱自清的《春》的第一段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反复,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朱自清先生描绘景物还常在“活”字上下功夫。要写“活”,就要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的体察,品味其“细端末节的千差万别”,咀嚼出其中独特的风味。譬如同是写春草,晴天的春草是“嫩嫩的,绿绿的”,“绵软软的”,这是被初阳蒸融的缘故;雨天里的春草则是“青得逼你的眼”,这是细雨滋润的结果。再如写春雨,以“像牛毛”形容它的细密,“像花针”形容它的状貌,“像细丝”形容它的绵长,而“密密地斜织着”,更把微风吹动细雨的景状写得惟妙惟肖了。可以说,在《春》里句句是景语,句句也是情语,通篇绘景,也通篇抒情,那花草、树木、风雨,无不渗透著作者对春天到来而勾起的无限喜悦的情绪,而显得“气韵生动”。

再如,其散文《背影》,描写父亲爬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这个镜头。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爬铁道的动作,“探、攀、缩”等动词,让学生想象攀的吃力,并体会从“肥胖的身子”、“蹒跚的走”等语句,突出了爬的艰难。从这些语言体味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春》为什么有那样大的艺术魅力?关键就在作者善于体物写真,他以为“逼真等于俗语说‘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唯其如此才能“气韵生动”。从以上可以看出,这种雨景确是不同一般,只有春天才有的。要写“活”,还需要融情入景,可以说,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写景散文作品《济南的冬天》流淌着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品味其精美的语言,“暖和舒适地睡着”、“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她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等等拟人化的语言,再现了济南的娇小可爱,像个可爱的胖娃娃睡在温暖舒适的摇篮里面的感觉,不但突出了济南的地理位置的特点,也侧面暗示了济南冬天温暖的气候特征。作品的种种神韵,美景中孕育着浓郁情致。

再如《信客》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劲厉的山风”“满脸戚容”“猝然昏厥”“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满纸幽怨”“此公”“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深察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

本文语言的另一个特点――“精辟”主要表现在比喻句上:“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这些语言不但表现了人物的朴实、坚韧的性格特点,还充分展现了作者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

精心地寻觅、巧妙地剖析、深情地诵读,把品味寓朗读中,学生的情感才得以进一步提升,感悟才得以充分地释放和升华。

二、赏析“意境美”

现代散文的魅力除了语言精美、含蓄、精辟外,还在于它再现的优美意境。散文的意境,具有难以言传的美感。这种美感,需要细致地感受、巧妙地剖析。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等就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且还散文之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让意境尽显文本魅力,这是散文教学最突出的特点。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教者首先要进入意境。而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境”由“情”生,“ 情”浓“境”深。教师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入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

在引导学生赏析散文的意境时,第一,要注意意境的完整性。如在教学写人散文《背影》一文时,必须引导学生首先了解作者在前面介绍的“祖母之死,父亲卸职”的背景交代,尽管是寥寥数语,却为全文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情感氛围,了解了这一切,再分析父亲的一系列举动时,才能感受到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父亲的背影在读者心目中永远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意境,有意识的在阅读过程中,把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结合起来。

第二,要分析意境的独特性。《风筝》一课中的“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两处交代了“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出现于远处天空中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似乎看到“久经诀别的故乡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在“我”与读者的面前展示出了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早春二月的景象正和天上的点缀相照应。作者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往事回忆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作品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第三,要再现意境的真实性。在教学《台阶》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头脑中真实地再现父亲重修台阶的情景,从而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进而理解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不怕千辛万苦、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从“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而是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因为)。从而体会作者崇敬和悲悯的双重情感。

三、感悟“主题美”

欣赏散文,还要让学生领会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真正进入作者的主观世界中,与作者同欢喜,共忧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的情怀,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

散文是个性化的、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朱自清的《背影》里深深的父子情,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童真童趣。杏林子关于生命的感慨是因为自己从小忍受病痛的经历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强烈地呼喊出了“生命、生命”。宗璞一家人由于在时期遭到了令人窒息的迫害,一种深沉的悲哀,一种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借助一树紫藤萝花来睹物思怀,由花儿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这些都是个性化的,需要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挖掘才能够感悟到。

再如,《风筝》的主题,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这些都是从文字的解析和文本的品味后得知的。这些都是我们要教给学生或者说引导学生感悟的思想内涵。

对于《老王》一文的主题探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作者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再就是人道主义精神。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听说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为了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而且总是照原价付。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有无限的同情和悲酸。直至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所有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精神。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发自内心地这么关心人,爱护人。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深入挖掘教材,才能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文本再现的事件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很明显:在这里,“一粒沙”“半瓣花”,都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写了这“小”,却能从中“见世界”“说人情”,看出“大”来,这就是地道的“以小见大”,小事情引发大主题!而我们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小事情”、“一粒沙”中窥探大道理、大主题。

总之,散文的教学要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它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用心、用情去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萧云儒:《形散神不散》人民日报1961年5月12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 陈孝全 《 朱自清作品欣赏》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1

第9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通过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高中之前,我们就学过朱自清的文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生答:《背影》《春》等。)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认为朱自清散文有什么特点呢?(生答:清新、自然、细腻。)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另外一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继续品位朱自清细腻的情感。(导语自然,在联系旧知识的同时,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朗诵《荷塘月色》。(把同学带入朱自清的情感世界。)

三、师生合作研究探讨

1.设计问题:听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主动体验,畅所欲言。)

2.点拨过渡:你们是通过哪些语句,才有的这些感受呢?(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寻依据。)

3.学生归纳: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

哀愁――喜悦――哀愁

(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解决教学重点。)

4.问题设置:作者情感变化的触发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如下:

家――――― 不宁静 哀愁

小路――――― 得自由

荷塘月色――――观景而喜 喜悦

四周――――― 归途路灯没精打采而生孤寂,

追忆快乐往事而觉失落 哀愁

家――――― 惦记江南,流水无情

(以上内容由多媒体展示。这一环节在于引导学生揣摩关键语句,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5.小结:综上所述,本文是以作者情感为线索的。本文既是抒情散文,又是写景散文,所以,除了抒情线索之外,还有游踪线索。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内结构和外结构。

四、再赏《荷塘月色》,更深层次地体察作者的情感变化。

五、问题探究:作者心情为何“不宁静”?

介绍“四一二”反革命之后的“白色恐怖”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正是动荡的社会给作者带来了不满现实、彷徨迷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的情感。知识分子只能靠文字排遣内心的不平静。(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朱自清。)

六、总结扩展:“言为心声”,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作者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有精力的同学还可以阅读戴望舒的《雨巷》,这也是“四一二”反革命之后知识分子的心声,同学们可以比较异同。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