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墓碑碑文范文

墓碑碑文精选(九篇)

墓碑碑文

第1篇:墓碑碑文范文

坟墓碑文对联上联:祖考贻谋唯勤与俭

下联: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上联:蹈德咏仁路无不畅

下联: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上联:仁义自修君子安乐

下联: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上联:得山水情其人不朽

下联:怀凌云志儿孙必贤

上联:德沐桃李名高金鼎

下联: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上联:传家不外为善两字

下联: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上联:剪月裁云深恩长在

下联: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上联:山川豪气元龙高卧

下联: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上联:山辉川媚光华相映

下联: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上联:盖世功名不矜不我

下联: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上联:懿德长存子孙托福

下联: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上联:福地洞天先贤独得

下联: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上联: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下联: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上联:五里巨梁长留浩气

下联:灵安仙山永慰英灵

上联:一生辛勤德传梓里

下联: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相关阅读:清明对联

上联:流水夕阳千古恨

下联:春风落日万人思

上联:年年祭扫先人墓

下联:处处犹存长者风

上联:三月光阴槐火换

下联:二分消息杏花知

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月明星稀祭扫多

上联:相逢马上纷桃雨

下联:喜见树前闹杏花

上联:杏酪榆羹当来次第

下联: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上联: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下联: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第2篇:墓碑碑文范文

 据《东光县志》载,肖德宣,字青田,湖北汉阳人,嘉庆癸酉戍联捷进士,在道光年间连任东光二任知县。这位知县在任期间,不仅颇有政绩,而且具有文化艺术修养。他不但为马氏祠堂大门上题写了“千古词宗”的大字匾额,还亲自为马致远碑题写了碑记,原文抄录如下:“邑令肖德宣撰写东篱先生碑记:马东篱先生,东光人,工长短句, 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 尝阅其所著幽雅淡远, 一空凡响, 当时称为“朝阳鸣凤”有以也。岁辛丑,余调理兹土,得悉马氏为宋以来旧家,先生于元季应词科取进士,由司教而县令而部署,仕途偃蹇,大猷未展而胸襟洒脱,惟以衔杯击缶自娱。后其孙经,其曾孙孔惠者,俱以家学捷南宫,尤足见先生工于词而不止于词也。第旧邑《志》载:先生《双调秋思》一阕令已逸,闲询及邑内青衿虽习其号,而先生之词所谓卓然成家冠绝一时者多未之知,岂以制举义者不暇好古,好古者又专崇诗、古文,而词曲非所尚耶?夫诗、古文,犹天地之有日、星、山岳也;诗与词曲犹天地之有风露、烟云、禽鸟、花木也。艺虽有别,总为造化必有之奇,以故自李供奉有《忆秦娥.菩萨蛮》二阕,而词学遂曼衍于南唐五代,盛于两宋以远元明,今复盛于我朝,微论风雅之士不废宫商,即德望勋业诸钜公,亦时复倚声选调以适志,盖有未可少者矣,况先。生之词冠绝一时,而谓泯泯不自知耶夫!表扬前哲,守土者自责也。余赏过先生之词, 因题额日“千古词宗”,悬其上,并为记,嘱其裔以勒石。庶后来文士知乡先生擅美于前而深其宗仰云。” 

第3篇:墓碑碑文范文

在他留人百年大碑林面前,我们要说的是,他留人来得神秘,走得也突然。他们在留下了古城堡,留下了上万座坟碑以后,大部分他留人就没有了踪影。但他留人的古墓碑,却得到了最为完好的保存,这为我们研究他留文化提供了最好的依据。在这些至今还不到一万人的他留人的发祥地他留山上,有着上万座集中连片碑墓,碑墓的规模和质量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1991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宋豫秦博士来到他留山,考察他留坟林后被深深地震憾了。他在调查报告中写道:“我曾经三次到过山东的孔子坟林,想不到的是,他留坟林的规模,要比孔子坟林大得多。”

1998年,他留坟林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8月,广西电视台《发现》摄制组到他留山上做电视节目。电视片中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他留山的坟碑,有大片的坟墓,精致的墓碑。电视里开头的解说词是这样说的:“没有想到,到了他留山,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寂静坟林,一片庄严的墓碑。他留山上,死去的人比活着的多!”

2006年6月10日国家文物节,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他留坟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林文化:非凡的想象力

他留坟林,又叫“他留宗支山”,位于他留山的玉水、营山、双河三个行政村的接合部。坟林占地面积有三平方公里左右,总共有坟墓一万多座。其中,立有石碑的坟墓六千多座。他留坟林的特点是,坟墓相当集中,墓碑年代久远,建造技术十分精湛。坟碑上的动物、花草,都经过精雕细刻,造型相当优美。可以肯定,远古的他留人没有接触过国内外的绘画大师;可以肯定,梵高、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利、塞尚等等,他们都一概不知,但坟碑上的绘画和雕刻,表现出了他们的超凡想象。在他留人墓碑雕刻艺术中,象征手法,夸张的手段,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在坟碑上的这种想象和夸张来自于他们自己非凡的想象力,来自于他们那个富于天真烂漫的艺术天地,所以堪称是少数民族墓碑文化的经典之作。

他留坟林文化是他留山上摸得着看得见的文化,它在山上,在石头上,它不用说话,你就会被它感动。

石头的语言

解放以前,一个地域内的演变、兴衰,是通过这个地区的坟碑文化、寺庙文化等来体现的。我们今天对他留人的关注,首先也是从发现他留人祖先的坟林开始的。在解放初期,他留山只是一个有着两三千人的小山村,却拥有五六千座坟墓集中连片的大坟林,并且墓碑的质量均属上乘,这在全国也属罕见。他留坟林用石头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留人过去的辉煌。

坟林中所立的墓碑,最早的在明末,距今已有七百来年,以后到清代为最多,直到民国时才逐渐减少,最晚的,也在百年以上。他留坟墓上的石碑,是在汉墓文化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在汉族的墓碑文化中,融入了他留人丰富的想象。石碑上的图案,碑文的撰写,记载了一些他留家族的姻缘及历史,这为考古学家研究他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墓碑上的书法的形式,都汲取了汉文化的精华。字体大多是楷书、律书或行草,其镌刻工整,雕刻技艺也精湛,一看便知是墓碑工匠里的行家所为……到了他留山,不到坟林里去看看,就等于没有到过他留山。

到他留山观看坟碑,不需要门票,只要走进那片神奇的土地就行。到他留坟林,从村子后往上走,一路上都是树林,树林里长有鲜花,也有茂密的野草。走在坟林中,你感受不到死亡的气息,整座坟林传递出来的,是他留人远古的文明。

一进山林,陆续就有坟墓出现了,开始是一些比较小的坟墓,慢慢地越往前走,坟墓的规模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高。墓碑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的小石坟到大碑墓,碑墓上的图案,不只是单一的花虫鱼鸟,还出现了狮子、老虎和麒麟,以及文武将官。那些布满苔衣的石雕,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留下的沧桑。那些几百年间不变颜色的石碑,让我们想起了那些创造他留文化的先辈。

他留墓碑排列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基本上是一个家族埋在一处,坟林中所埋的他留人家族,以蓝、王、海、陈四家为最多,而且各个家族都按自己的顺序排列,做到有条不紊。远远望去,坟墓排列有序,华表气象庄严。整个坟林石雕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他留人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墓碑上的人像和罂粟

我们每次到他留山上,去感受墓碑给我们带的美感的同时,也会接触三位墓地管理人员。

他留坟林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就在坟林下面成立了管理所,专门管理这一片宁静的墓地。管理所远离村庄,在一片荒地上,离坟墓很近。管理人员由他留山的三个村子里派出,一个叫兰绍曾,一个叫王正茂,一个叫兰发恒。三个人,每天都和那些坟墓打交道,每天都用特殊的方式和死去的他留人交谈。在这个荒山上,谁来了也会有寂寞的时候,他们买了一架小收音机,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听广播电台。

三个人,都对他留文化十分关心。他们喜欢走在坟林中,感受死亡的气息以及碑林里那种独特的氛围。几年来,他们对于墓碑上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了如指掌。这天,兰绍曾又带我们走进了坟林,他说,据他观察,在他留墓碑上所雕刻的除了狮子、麒麟、老虎以外,还有十二生肖中的十一个,唯独没有猪。兰绍曾说,石雕上没有猪,这里面有一个传说。

过去,因为串青春棚(他留人婚俗:少女成年礼)的路程遥远,他留小伙子串青春棚时怀里要揣一个饭团。有一个他留小伙子,是个石匠,这天,约好了姑娘,晚上要到她的青春棚里去。石匠小伙子怀里揣着一个饭团,走啊走,白天打了一天墓碑,在路上有点困了,就歇下来睡了一觉。醒来,饭团却被野外的猪吃了。没有饭团,肚子也饿了,想去青春棚也没有办法。一气之下,这个石匠小伙子第二天就把雕在石碑上的猪给削平了。从此,他留墓碑上有其他十二生肖的动物,唯独没有猪。

兰绍曾说,他们在整理墓碑的时候,还发现有的墓碑上刻有女人像和漂亮的罂粟花。他留人活着的时候喜欢串青春棚,想来他们在地下也还想延续串青春棚的习俗吧。

第4篇:墓碑碑文范文

墓碑断了可以重新立,重新更换即可。碑即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通常有: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等。墓即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推平,不植树者称墓。墓碑即平放在坟墓上的碑文石,坟墓的台石。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第5篇:墓碑碑文范文

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内有一块初辟于清末的墓园(俗称“教会山”),墓园占地约 3亩,呈曲尺形,北区共有墓72座,南区共有墓约212座。

墓园初步形成于岭南大学选址康乐村之时,百年来,这里断断续续埋葬了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一批教职员工及其家属,也埋葬了部分岭南大学以及岭南中小学的学生,甚至还收葬光绪十五年( 1889年)沉船遇难的 1508名同胞的遗骸。

1952年院系调整后,墓园属中山大学管理,由于场地有限,1992年12月中大决定,教会山墓园原则上不再收葬骨灰。2012年,广东省将墓园列为康乐园岭南大学早期建筑群的重点保护项目之一。

墓园中的坟墓几乎都有墓碑,早期墓碑大多为水泥板,封土也十分简单,没有做水泥硬化。上世纪 30年代后,坟墓封土渐渐都做了硬化,水泥浆和小碎石制成的洗石子材质墓流行了较长时间,最后硬度更高的青石成为了教会山墓园的主流石材。

坟墓风格各异,以长方形层级墓形制最多,墓碑亦多方形,大部分墓坐南朝北。墓碑多刻有墓主人姓名、生卒年月、立碑人姓名,不少墓碑还刻有籍贯、朝向等字样。

北区的墓地下葬时间较早,地上积累的松子和落叶已将部分墓碑埋入了地下近一半深,地上满是松软的松针和蜗牛壳。

第6篇:墓碑碑文范文

1、墓碑上名字的颜色是有讲究的,已经去世的人的名字用黑色,活着的人名全用红色。等到死后再把名字描成黑色。

2、人类对死者埋葬处所做的一种纪念性的载体,一般以石质材料制成,也有使用木材、金属材料和其他材料制成。

3、中国古代“墓而不坟”,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树标志。后来逐渐有了地面堆土的坟,又有了墓碑。

4、人去逝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袁可立墓碑》:袁尚书可立墓碑,在(睢州)城南四里许,刘店村东里许。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赑屃,高约丈余,尚称体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墓碑碑文范文

弄清文字本义,对于研究礼学,进而理解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直到现在还常用的词语“五谷丰登”与“丰碑”。按“五谷丰登”,正确用法应该是“璺登”,现代却简化为“丰登”,已经遗失了本义。因为“N”本义为祭玉盈满之状,“登”本义为进献祭品之态,,都与祭礼有关。“登”甲骨文写作,中间是豆(礼器),下部是双手捧豆,上部是两足向前,这属于会意字,合体表示升阶向神灵进献祭品的情状,甲骨文的简体写法,可省去双手,字形作,后世演化为“登”字。“五谷N登”,本指农作物收成很好,年终向神灵进献祭品时,礼器里谷物盛得满满的,《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也是这个意思,“丰盛”的正确用法,应该是“N盛”,本指盈满的祭器,内装黍稷等谷物祭品。(《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朱熹注“N,成熟也”,这是朱子的误读,训“登”为成熟,是后起的引申义。“五谷不登”,本指农作物收成不好,年终无以向神灵进献谷物祭品。

又比如“丰碑”,现代认为,是“N碑”的简写,这也是遗失了本义。“丰碑”本义,就应该用“丰”,而不是“N”,。前文已论,“丰”的字源是在土堆上植大树,“丰碑”的本义正与此字源联系,而且与古代礼制相关。《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郑玄注“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纤绕。天子六纤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从考古学可知,上古墓葬多是竖坑墓,有墓道的墓晚于竖坑墓。试想上古王侯的墓葬,墓坑很深,棺椁很大,起初又没有墓道可供牵引,棺椁直接投下去,岂不摔得碎裂?“丰碑”,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起重工具。“丰碑”原本材质不是石头,而是大木头,深深插入地里以求稳固,大木植于土上,正与“丰”的本义(土堆上植大树)相合,称作“碑”,只是形制如碑而已。“丰碑”立于棺椁前后四角,在用绳索牵引棺椁纵向进入墓坑时,作为地面的固定支点。“鹿卢”相当于物理学所讲的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重鹿卢”就是滑轮原理中的滑轮组合,省力程度呈级数增长(二分之一的n次方),这使得依靠人力垂直方向升降巨大棺椁,成为可能。所以“丰碑”的本义,其实是殡葬天子或诸侯时,用以下棺的木质起重工具,背后蕴含着古代葬礼制度,而葬制正是古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我们说“丰碑”,都是指高大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石碑,用来比喻伟大的功德业绩、不朽的杰作等具有永久价值的事物,其实这在古代应该称作“N碑”,如《南史・王琳传》“N碑式树,时留堕汨之人”,《隋书・杨素传》“记德N碑,所以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这是因为“N”字引申出“大”的意思,扬雄《方言》卷二“凡物之大貌日N。又赵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谓之N人”。直到清代,“丰碑”与“N碑”还是两个词,如朱彝尊《夜明木赋》有“如场之转碌碡,如纤之拽丰碑”。由于简化字运动,现在都以为“丰”与“N”是一个字,将“丰碑”与“N碑”等同,最终造成“丰碑”的本义被人们逐渐遗忘。只有弄清文字本义,并且结合古礼,才能掌握“丰碑下柩”这一历史文化信息,从而理解古代葬制的具体情况。

第8篇:墓碑碑文范文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脍炙人口的《滁州西涧》是中唐杰出诗人韦应物(737~791年)的名作,妇孺皆知,影响深远。白居易曾慨叹韦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但史籍中关于韦应物的生平记载很少,过去人们只能依据其诗中提供的线索,探究其生平事迹,不免多有缺漏和分歧。

2007年夏,4方韦应物家族墓志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东北塬上被盗掘出土,流散民间,后为公安部门追缴。及岁末,经多方努力,这批墓志终得有偿移交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批墓志包括韦应物墓志(贞元十二年,796年)、夫人元苹墓志(大历十一年,776年)、子韦庆复墓志(元和四年,809年)及庆复夫人裴棣墓志(会昌六年,846年)。其中,夫人元苹墓志系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丹,使千余年后我们有幸首次见到这位诗坛巨擘的手迹。这批墓志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韦应物生平、研究韦诗艺术以及中晚唐科举制度、选官途径、世族婚姻和世族妇女文学素养等提供了丰富信息。2008年2月26日,碑林博物馆隆重推出了“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家族墓志特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韦应物妻苹墓所撰志文中用大段篇幅表达对夫人的怀念之情,其中一些词句感人至深,如:“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联想到《韦苏州集》中《伤逝》《送终》等十几首悼亡诗,某些诗句与志文有相似之处,可知这些诗均为韦应物为亡妻所作。

《韦应物墓志》由韦氏友人丹丘撰写。丹丘亦诗人,《全唐诗》收其诗11首。《韦苏州集》中有韦应物为丹丘写的7首诗。志文记载,韦应物“所著诗赋、议论、铭颂、记叙凡六百余篇行于当时”。《韦苏州集》收录韦应物诗560多首,可见其诗绝大多数皆得流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韦诗在当时的影响和时人对其作品的珍视。韦应物788~790年任苏州刺史,后罢刺史任,闲居苏州直至次年以55岁逝世。丹丘在志文中深情回顾了其间他与韦应物的友谊:“余,吴士也,尝忝州牧之旧,又辱诗人之目,登临酬和,动盈卷轴。”接着他对韦应物诗作的渊源、造诣给以极高评价:“公诗源于曹(植)刘(桢),参于鲍(照)谢(灵运),加以变态,意凌丹霄,忽造佳境,别开户牖。”

第9篇:墓碑碑文范文

关键词:《碧落碑》 书体杂糅 唐书学“博士”

一、《碧落碑》与唐初书体杂糅现象

绛州《碧落碑》,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青石质,圆首方座,高2.26米(其中座高0.24米、碑高2.02米),宽1.03米,厚0.21米。因其碑文有“栖真碧落,步飞黄庭”一语而得名。因碑之立碑时间为高宗总章三年,即公元670年,距大唐开国之时(公元618年)仅五十几年之隔,属于唐代初期。故我们考察《碧落碑》之碑文书体杂糅现象,需先从初唐篆书碑刻之整体状况入手(图1)。

篆书,至秦汉以降,历魏晋南北朝、隋,至初唐,渐成古文字学家专门之学。于书学之中,时遭冷落。然一直衰微的篆书,终在唐代开始渐渐复兴。从风格上看,初唐这一时期篆书书迹的特征为多体杂糅,而有失纯正。据析,有如下三种类型:

其一,受楷书影响,篆书至武德、贞观年间多为楷篆杂糅。以《胡永墓志》志文、《孝敏墓志》志文、《李彻墓志》志文、《谭伍墓志》志盖等书迹为代表。其中,部分字迹部件为楷篆合一。如《孝敏墓志》中“故”字,即“ ”(《说文解字》小篆写法“ ”),左侧部分为楷书,而右侧部分为篆书;《李彻墓志》中“ ”字,左侧部分为篆书,而右侧部分为楷书;类此另有《九成宫醴泉铭》碑额篆书。此类篆书书法艺术水平无法和秦代篆书相比,明显出现书体杂糅的现象。

其二,篆隶杂糅。唐初篆书书迹中以《李彦墓志》《潘基墓志》《屈突通妻墓志》等书迹为代表。如《李彦墓志》中“ ”、《潘基墓志》中“ ”。唐代隶书书法艺术水平很高,难免存在杂糅现象,就连欧阳询亦是如此,其所书《房彦谦碑》非隶非楷,楷隶杂糅,足以反映这一时期之书风主流。

其三,多体杂糅。这一特点,以《碧落碑》最为典型。其碑文为篆体,共21行,满行32字,除去空阙,实有630字。其中,用字和结体杂取钟鼎、古籀,兼及小篆等文,字体杂糅、来源不一。从字体来看,可分为古文、籀文和小篆三大类,还有一些已发生讹变的字。书者在选用字体时首先选取古文,包括《说文》所附古文、《三体石经》古文以及金文、简帛等材料上的古文;其次是《说文解字》中所有的籀文;再次就是小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字仅见于《碧落碑》。可见,该碑书者在处理《说文解字》、三体石经、金文、简帛等材料中所没有的文字时,往往用已有的古文、小篆作偏旁来组成新字(图2)。

除《碧落碑》外,另有《祎墓志》一例,该志刻于贞观五年(公元631),民国时河南洛阳出土,石现存千唐志斋。高39.3厘米,广41厘米。志文19行,满行18字。书兼楷、隶、篆三体,甚至一个字当中的形旁或声旁也用两种不同的字体。从书法角度来看,诸体杂糅是唐初这类墓志最大的特色。然此特点并非自其始,早在北魏时期,甚至汉代,这类作品就已有之。那么,《碧落碑》作为初唐篆书碑刻中多体杂糅的代表作品,是否仍然可以认为是汉魏北朝时期杂糅书风的延续呢?

二、北朝书体杂糅与唐代书学教育

书体杂糅现象,始自汉代。然汉代碑刻虽有书体杂糅现象,但并不多见。时至北朝,特别是东魏、北齐以后才有大量的出现。如北朝东魏兴和三年(公元541年)所立《李仲璇修孔子庙碑》(现存曲阜孔庙),无撰人姓名,书者是王长孺,书体篆、隶、真书杂糅。宋欧阳修评其字云:“右鲁孔子庙碑,后魏北齐时书多若此,笔画不甚佳,然亦不俗,而往往相类,疑其一时所尚,当自有法。又其点画多异,故录之以备广览。”(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新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行素草堂本。)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八《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跋》云:“碑尚完好,杂大小篆、分隶于正书中,盖自太武始光间初造新字千余,颁之远迩,以为楷式,一时风尚乖别。”

从出土的墓志碑刻来看,以《李仲璇修孔子庙碑》为代表,篆隶真书体杂糅现象,在北魏已经形成习惯。启功提及:“……自真书通行以后,篆隶都已成为古体,在尊崇古体的思想支配下,在一些郑重用途上,出现了几种变态的字体:……第二种是杂搀各种字体的一种混合体。这自汉《夏承碑》在隶书中杂搀篆体,已开其端。后世像《魏李仲璇修孔子庙碑》、北周《华岳庙碑》、唐邕写经记、隋《曹植庙碑》,等等,不但其中大部分字是那种技巧不纯的汉隶或真与隶的化合体,并且一些整字或偏旁随便杂搀篆隶形体。最特别的是西魏《杜造贤造像记》,在篆、隶、真之外,还有又似草又似行的字,真可谓集杂搀之大成了。”(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7月第一版,页39-40页)

由此可见,《碧落碑》实与北朝《孔子庙碑》之用字杂搀现象一致,都属于崇古观念支配下杂搀各种字体的一种混合书体。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有与北朝延续至唐的尊崇古体的思想有关;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碧落碑》与唐朝帝王重视书法,提倡书学教育,重视文字学,并进行过大规模“正字”运动是否有一定联系呢?

唐初设立书学博士,虽时有兴废,但书学始终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得以延续。康有为说:“唐立书学博士,以身、言、书、判选士,故善书者众。”(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干禄第二十六》)“书博士”首先于西晋时期在秘书省设立,这是书学博士称号的开始。从此,在国家政府机构设立“书博士”的制度得到确立。史载南北朝,书学博士亦有建立。隋朝于国子监中设立书学和书学博士,唐因隋制。唐代书学教学内容,教材有三:“以《石经》《说文解字》《字林》为颛业,余字书亦兼习之。《石经》三体限三年业成,《说文解字》二年,《字林》一年。”(《唐六典》卷二十一)从唐代书学博士教授的教材来看,主要讲授文字训诂方面的字书,保持着“书学”以文字训诂为学问基础的古制。

唐代书学博士以文字字书教授专业,一方面是对前代书学传统的继承,殊不知,另一方面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至魏晋南北朝将近400年的政治分裂,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文字异形”现象。唐兰说:“六朝是文字学衰颓,也是文字混乱的时期。”(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6月版,18页)文字不统一,一方面不利于人们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王政的统一,这种情况使得唐王朝在实现全国统一后,不得不花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大规模的“正字学”运动,王昶《金石萃编》卷十七《北魏·孝文吊比干墓》引《金石文字记》:

盖文字之不同,而人心之好异,莫逮于魏齐周隋之世,别体之字莫多于此碑,杂体之书莫过于李仲璇,而后之君子旋觉缪矣。自唐时国子监书学博士,立说文、石经、字林之学,而颜元孙作干禄字书,张参作五经文字,唐元度作九经文字样,天下文始渐归于一矣。(清·王昶《金石粹编》中国书店1985年据扫叶山房本影印)

可见,唐代书学博士开设的文字训诂方面的字书,就是要教授学生“悉如古法”,改变过去文字不规范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和国家对文字的统一要求。

所以说,《碧落碑》之书体杂糅现象,与其说是北朝杂糅书风现象的延续,不如说是深受唐代书学教育与正字运动等的政治文化环境因素之影响的必然结果。

三、《碧落碑》与李阳冰之篆书碑刻比较

据统计,唐代篆书家有一百六十余人,其中史料明确记载善篆之书家有三十余人,而其余百余人虽无史传,但均有优秀篆书书迹传世。众书家中以李阳冰最为著名。之所以把李阳冰之篆书拿来与《碧落碑》比较,其真正之用意,是在于借此考察当时篆书碑文用字取法状况。并通过比较得出一个结论,即《碧落碑》用字的诡异多变,并非“识字无多”之人所为。事实正好相反,《碧落碑》的结字情况,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唐人古文字使用的开放情况。

李阳冰的作品很多,但很多已亡佚,流传至今的已经很少。宋代《金石录》收录李阳冰的篆书作品有24件,明代的《金石林时地考》所记李阳冰的篆书作品有13件,朱关田所著《李阳冰书迹考略》所记李阳冰作品为64件。我们挑选几通有代表性的碑刻分析如下:

1.《缙云县城隍庙记》,李阳冰书,主体为小篆。但“典”从竹作“ ”,与《碧落碑》作“ ”者近。“乾”作“ ”,“其”作“ ”,“以”作“ ”,均与《碧落碑》同。

2.《怡亭铭》,李阳冰书其序文。其中,“而”字“见”字,均作“ ”,铭字所从之金作“ ”,均与《碧落碑》同。

3.《栖先茔记》(原石佚,宋代重刻,石存西安碑林),李阳冰书,篆文绝大多数与《说文》合。其、而、以字多见。写法与上引二碑同,亦即与《碧落碑》同。又兹作“ ”,异作“ ”,乖于《说文》而合于《碧落碑》。

4.《李氏三坟记》,李阳冰书,其中以、其、长等字写法与《碧落碑》近似;而作为偏旁的阜均作“ ”,“ ”均作“ ”,“行”均作“ ”,亦与《碧落碑》同。夜作“ ”,犹《碧落碑》之“亦”作“ ”,

由上述诸碑用字状况可知,在小篆基础上改易偏旁,增损笔画,乃至弃本字而用借字,以求美观匀称,实为唐代篆书家之习尚。而《碧落碑》之书者,实综合运用上述这些手法,并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另外,《碧落碑》还有一个非常独特之处,即使用了三十多个假借字,这样以来就大大增加了辨识的难度。不难发现在《碧落碑》中,多次出现的同一个字,极少有相同写法,且字字有源有据。遂致碑文艰深难读,令常人望而却步。并非明代郭宗昌《金石史》所云:“此碑独以怪异奥人,以不可解,所以有扃户化鸽之说,而点画形象、结体命意杂乱不理,其高处不能远追上古,下者坠入近代恶趣……”(明郭宗昌《金石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可见,《碧落碑》文字奇古难识,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实在难以辨识和通读全文。因此,在立碑整整二百年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才有个名叫郑承规的人奉命用正书将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潜研堂金石文跋》中就记载了这件事,说此碑“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王子正《碧落碑文点译注》后附清代钱侗跋)

《碧落碑》之用字杂搀现象,唐兰在《书碧落碑后》有曰:

此碑书于唐初,其时三体石经拓本尚存,雍邑刻石新出,峄山、泰山、会稽等刻石亦多传本,故碑中文字多有所本。除小篆及《说文》之古籀外,所采当以石经为最多 作者生材料极盛时,不能如怀仁集字之法,专取石经或秦篆以为一碑,而乃杂糅为之,诚为可憾,然其字多有所本,后人乃以怪异不可解目之,则识字无多之故,而不能归咎于作者也。(唐兰《怀铅随录·书碧落碑后》,考古社刊第五期,上海书店印行,1981年11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