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民族文化交流精选(九篇)

民族文化交流

第1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21-02

元朝中后期是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第一高潮,而到了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再次出现了高潮,不仅作者人数达到了百人以上,作品数量更是惊人,仅法式善一人就有七千多首诗编入《存素唐诗集》,旺都特那木济勒也有四部诗集,诗作三千多首,且在艺术表现力及思想内涵上更可与当时的汉族作家相提并论,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第二次高潮。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如此之兴盛不仅有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原因,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密切关系。

首先,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在元、明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元、明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发展和延续。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因政治需要以及各民族间的交往的客观需求才出现了众多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元一代有40多名蒙古族汉文作家,元朝初期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数量不多,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操用汉语还不够娴熟,思想内容与风格上与远古蒙古文创作一脉相承。到了元朝中后期,随着蒙古族与中原交往的频密,文化交流程度的加深,操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越来越多,体裁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有诗歌、赋、散曲,还有戏曲,如元朝中后期杰出的诗人秦不华诗集《元诗选》收入的24首诗,不仅题材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多采用了汉文典故等,已经逐步成熟化。对此,顾嗣立在《寒厅诗话》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元末明初蒙古族戏剧家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为吴承恩百回小说《西游记》提供了成熟的蓝本。元朝的蒙古族汉文创作为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文化基础,提供了可借鉴的写作经验。元朝灭亡后蒙古族统治者虽退居漠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文人留在了中原,有的入仕明朝。萨囊彻辰《蒙古源流》(《额尔德尼-因拖卜赤》)记载:“蒙古四十f户只有六万户离开中原,三十六万户则被截留在了中原。”①这一记录与《黄金史纲》里的记录基本一致。滞留于中原的蒙古族有的作为战俘被迫留下,有的因明朝的怀柔政策留在了中原。滞留于中原的人中不仅有战俘、平民,还有很大部分为蒙古贵族、士族文人等。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明永乐宣德年间归附明廷的蒙古官员不下万余,留居京师者,已占畿民三分之一。明统治者出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不同阶层的蒙古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于一般的军民采取了编入军籍或户籍,驻防或者屯田;对于有文化的蒙古族让他们当文官或者翻译家。如此一来,蒙汉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不比元朝时期差,但明朝蒙古族作家尚不到10人。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明朝时期,北元和明朝廷对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蒙汉经济、文化交流;其二,明朝廷对于蒙古族采取了强制同化政策,强制蒙古族运用汉语,取汉姓名,不允许同族通婚等政策,使得一些蒙古族隐名埋姓,无法辨别其族源,如哈铭、杨景贤等。现可考的明朝蒙古族汉文作家有乃蛮太阳汗后裔答禄与权,著有《答禄与权文集》十卷,忽必烈后裔苏v有《谷原诗集》等,客观上对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其次,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兴盛的另一大原因是全国的统一和各民族文化的全面融合。努尔哈赤建立清朝结束了分裂局面,全国的大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这种大背景下蒙古族汉文作家群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明代尚不足10人发展成到100多人,且在语言及艺术表现力上更加精炼成熟,思想内涵更加的深刻,在许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明末满族在东北崛起后在东北的蒙古部落率先归附清廷,接着其他蒙古部落也先后入清。因满蒙联姻,满蒙文化认同感及帮助满族入关有功等缘故,满族较为信任蒙古族,蒙古族在满朝廷担当着辅国大臣的角色,这样一来,蒙古贵族就可以参与政治,到全国各地任职且能融入到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了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发展。清前中期,虽然清朝廷明令禁止蒙古族学习汉语、取汉名、蒙汉联姻,但也没能阻止大统一大背景下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融合。清代蒙汉文化交流有以下几个渠道。

第一,地域上的大融合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蒙古八旗散驻全国各地,并屡有迁徙,有的久居汉地,潜移默化中学习并运用汉语,在风俗习惯上也逐渐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清中后期清廷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派大批汉族到蒙古地区开垦屯田,蒙汉长期杂居,促进了蒙汉文化的交流,为蒙古族作家用汉语创作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第二,学校教育及科举考试促进了蒙汉文化交流。清廷非常重视学校教育。“清朝时代,从朝廷到地方有官学、地方学校、私塾、寺庙学校等教育机构,通过考试录取的或者自愿进来的蒙古八旗王公贵族子弟、平民、喇嘛都可以学习蒙、满、汉文”。“顺治元年,为八旗孩子建立了学习满蒙汉的儿童学校”,②这所儿童学校培养了很多满蒙汉兼通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乾隆时期考入进士的八旗儿童有17人,嘉庆时期考入进士的八旗儿童有69人,这些人当中就有梦麟、法是善、倭仁等杰出的蒙古族汉文作家。这些学校的教课本大多都是汉文化经典书目,这有利于蒙古贵族子弟学习汉文化经典。例如,热河省开办的一所“文庙”的学校,招收卓盟蒙籍学生,在“钦定”九十二部三百七十六函教课书中,仅有一部《元史》是关于蒙族的书,其他皆为汉族经、诗、子、集。③仅据1941年房北楹、杜聊合合编的《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附引得》可知,清朝进士中用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就有色冷、牧可登、奈曼、法是善、锡镇、博迪苏、延清、梦麟、博明等46人,其中法式善、延清、梦麟等蒙古族汉文作家都是与当时有名的汉族作家、满文作家并肩的著名作家。清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及科举考试都为当时的蒙古族作家学习汉文化、创作汉文诗歌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第三,清廷委派到全国各地的蒙古族官员和汉族官员为蒙汉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有清一代,蒙古族出仕的人数不计其数,在户部、吏部、工部、刑部及地方官场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也大多数兼有朝廷或地方官员身份。据白・特木尔巴根《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考》记载,75名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中只有15名没有爵职,这75名蒙古族汉文作家均有汉语诗文专集。其中法式善、梦麟、花纱纳等蒙古族汉文作家还在国子监当过祭酒,法式善等人在国子监时恪尽职守,培育人才。法式善曾先后编辑、刊刻了《同馆试律汇钞》二十四卷、补钞五卷,《同馆赋钞》三十二卷,《诗龛声闻集》四十八卷、《成均课士录》若干卷,这些书多为科举应试诗文范例或课艺文章。④除此之外,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和瑛、松筠等人都是边疆大臣,长期来往于边疆和中原,不仅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做出很大贡献,而且在传播蒙、汉、满文化以及维护多民族关系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和瑛和松筠二人文史兼备,蒙汉兼通。和瑛先后在安徽、四川、陕西、山东等八省区担任过不同的职位,但在和新疆当帮办大臣的时间最为长,有15年。他用汉语创作了《三州纪略》、《赋》、《回疆通志》等,都是了解清代边疆沿革、边疆策略、风土人情的重要文献。他还研究《诗经》,编写了《风雅正音》;研究杜甫,写过《杜律》。这些蒙古族官员到各地任职,有足够的条件接触和学习汉文化,再把汉文化带到故乡,潜移默化地影着身边的蒙古族文人,这也是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兴盛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汉族官员也到蒙古地区任职,带去了优秀的汉文化和先进的农耕技术。张穆就考察东蒙古政治、经济、山川、地理、民族演变、区划沿革后编纂《蒙古游牧记》一书。⑤

由此可见,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兴盛和大统一的社会大背景及多民族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在密切的民族文化交流中,蒙古族官员、文人学习了汉语、汉文化经典,同时还用汉语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流传至今。翻卷细读,这些蒙古族汉文作家有的受唐代诗人孟浩然、王维之影响,如法式善等;有的则学习了汉文诗歌的表现手法,经常用典,如贡桑诺尔布;有的模仿杜甫,如柏;有的学习汉族诗人写作风格,如贡桑诺尔学白豪放风格;有的受儒家思想影响,其在文学创作或文论中阐释儒家思想,如博明。总之,清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汉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更是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深入地研究这些可贵的文学遗产。

注 释:

{1}萨囊彻辰.蒙古源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272.

{2}那木森然.清朝时期蒙古历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出版社,1993.376.

{3}⑤席永杰.简谈清代蒙汉文化交流对蒙古族诗歌创作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88,(3):73.

{4}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王叔馨,等.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3〕白・特木尔巴根.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考[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4〕宏伟.蒙古族古代汉文文论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

第2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各位企业家、各位老师、各位同修:

大家好!本人姜x现就职于子贡学承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主要工作是学习并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本次组委会的邀请,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深为荣幸和感动!所以我代表子贡学承的全体同仁,向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莅临此次论坛的各位老师、同修和学友表示感谢!在此向大家真诚的鞠一躬,致谢!

几位老师讲了有关“儒家“文化方面的话题,讲得非常的好。接下来我讲一下“儒”和“商”之间的关系,我个人的理解是“儒”和“商”本应为一体。我们的祖先在造汉字时就以他们伟大的智慧告知了我们这个道理,把“儒”字拆开就是“人”、“需”二字,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买卖,有买卖就有商业,有商业就有商人,“儒”和“商”就这样本能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我认为儒商本为一体。就字面上理解“儒商”就是以儒家思想理念为指导的、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人。把儒家的思想运用到商业活动中来,这样有文化内涵的个人或企业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儒和商的结合是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潮流的。

那么商在当下的意义就特别重要,现在人类的活动空间不但扩大,而且信息传递极为快捷,商品运输四通八达,物资生活富裕,而商品又是以买方市场为导向,很多的企业用各种方式营销,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想让自己的企业处于不败之地,随之企业间的交流也更为频繁,“商”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不论是建工厂、商店等各个经营场所都需要建设投资,还要有广告宣传等前期工作,都属于资金投入,唯有销售才能创造利润。那么经销方法就特别重要,说具体就是要有消费者,这就需要有一批有文化的商人传播你的产品用途和产品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和企业文化,这样的销售模式和自身的商品导向,就是“商道”。

在谈商道之前我先向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儒商始祖子贡。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子贡。今河南浚县人,他出生儒门。春秋战国时期在卫国做一个小官,后来在孔夫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弃官从商,并有所成就,从而感受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于是离开他的国家,前往孔子所在的鲁国,拜孔子为师。孔子周游列国之时经济上得到了子贡的全力资助。在传播儒家学说的同时,一边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民众的需求,以“贱买贵卖”的经营方法,践行着“仁义礼智信”的经商之道。后来子贡富甲一方,但他“富而不骄,富而有仁”、“富而行其德”,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一边用自己的财富继续资助老师,一边贡献于他的国家,比如他把流落在外的本国的奴隶买回来免费送到自己的国家,他把毕生所得服务于他的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老师同学,他认为这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就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赚钱并快乐着。由此可见子贡的行为是何等的大义,他的人品是何等的让人佩服!子贡也是遵师的楷模。孔子去世之后,他和众学友为老师守孝三年之后,唯子贡复守三年共六年。在前三年之中所有学友的生活费用全部由子贡提供,更为感人的是,在守孝期间他带领学友收集老师生前的语录,并整理的伟大著作《论语》,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广为流传,成为古今中外治国之道的著名学说,在当年成为“显学”。

而子贡的经商之道也流传至今,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学所用,在大江南北齐鲁大地生根开花。鲁商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先生向我说过这样一席话:“成长在圣人故乡的鲁商,在得天独厚之地多受圣人思想的熏陶,并融会贯通于现代经济发展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鲁商精神。”而山东力诺集团董事长高元坤先生以“义利合一”的一种实践精神,贷款50万元下海经商将已经垮台的沂南玻璃厂接手经营,因为他忍受不了厂子垮了之后原来在厂里工作的朋友没有饭吃,所以决定帮助他们,以朋友的义气使其见大利,让他一举成名,企业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而齐商在子贡儒商精神的影响下与现代商业文明相结合取得成功的企业家也很多。青岛工业就有五朵金花之说,指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集团、澳柯玛。济南的五朵金花是:轻骑、小鸭、渤海、济百和金泰。而河南企业家以民生为本的大有其人,今天到会的王守义先生,他把一个小磨坊经营成家喻户晓的调味品大王“王守义十三香”系列产品。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事实证明只要你把“商道”运用得恰到好处“义利并举”,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以“富而行其德”热衷于公益事业,你就会得到福报,你的事业之树也就会常青。

在武汉有这么一句民谣:“肩挑四两为客,打工一日为奴”,意思是说不论你做多么小的生意都比打工要强得多。这句话影响了很多黄陂商人,不是有“无陂不成商”的说法吗?可以这样讲在中华大地上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黄陂的生意人。而最具代表的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武汉的汉正街,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汉正街个体商户把全国各地的商品汇集到汉正街,然后经他们的手陂批发出去,真可以说是万商云集,南方的、北方的商人都到武汉来进货。有句话说得好“货到武汉活”,就是说不管什么商品到了武汉就能卖出去。沿海大量的商品运输到武汉,大批的商人移居到武汉,由此拉动了武汉地区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在这种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一些商人只想到了“利”拼命的赚钱,不懂得商道没能抓住“义”。为了利益制造假货,后来被外地商人称为“水货市场”,有的人把供货商的货款卷跑了,经营户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客户,兴旺一时的汉正街门庭冷淡。当时很多的老板文化素质不怎么高,更没有机会学习到传统文化,他们做不到用儒商之道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做不到“勿谄富,勿骄贫”,有点小钱就显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到后来把身体高跨了,生意也搞垮了,有的连命也搭上了。在这种形势下本人也受了一些影响,走了一些弯路,看到很多商友的起起落落,我开始觉悟,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弟子规》字字句句的影响下,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前做得太不对了,做错了怎么办呢?书中说到“过能改,归于无”,就这样改变了我的人生和生活方式,从此,我经常和商友们老师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越学越明白,不仅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明白了为人之道、交友之道,特别是在书中找到了经商之道。我在学习前后为自己写的几句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学习国学前我的人生感悟:“悠悠岁月几十载,奋斗染白少年头,几度艰辛空悲切,运交华盖欲何求?”学习后我写道:“寒暑几十贪嗔痴,一念惊醒梦中魂,子贡学承千秋业,人生慈善万代亲!”学习前我的格局是多么的狭小、多么的自私;学习后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是判若两人。我从新定位了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在合作经营、利益取舍中我按《弟子规》所教的那样“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就这短短的几句话改变了我对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关系。在《弟子规》的指引下,我加强了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同时取消了公司原来的规章制度,用孔子的《论语》、《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儒商文化来指导员工。取消了不利于大众身心健康的经营模式,保留了传统的销售方法,从新制定了更大让利于消费者和员工利润分配的原则。不知不觉中我感觉整个人变得轻松多了,经济状况也好多了,参加学习的时间也多了。为了感谢传统文化给我带来的福报,我决定【子贡学承】在推出一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品茶论道的活动,以便让更多的人有学习国学的机会。有的朋友不理解,说不挣钱,你为啥呀?我说:“能有机会和热爱国学的同仁在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将是人生一大幸福。财务上我是少得了,但德行上我占了大便宜!”

我的经商之道如下(当然还有营销法则以后再跟大家交流)

1、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投资,就是先要做市场调查

2、需求就有生意,围绕需求变化做生意

3 、行“义利合一”的原则,创造利润空间

4、到了钱之后要“广散其财,富而行其德”,多做善事

5、做公益事业之后你就会成为公众人物,企业随之成为公众企业

6、业成名后你的事业之树就会长青

7、《论语》指导你的算盘,“人聚财散,人散财聚”

第3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一、情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五位一体”的自治州。全州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49.5公里,辖泸水县、福贡县、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族自治县,有29个乡(镇),256个村委会,13个社区,2805个村民小组,人口51.6万人。州内居住着、独龙、怒、、白、藏、汉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93.4%,比例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首。州内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等多种宗教并存,信教群众超过12万人。

全州有50个党委,5个派出工委,88个党组,33个党总支,1001个党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有7个党总支、264个党支部,1528个村党小组。全州党员有24678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有21910名,占全州党员的88.8%。农村党员有16741名,占全州党员的66.5%。农村党员中,少数民族党员有15442名,占农村党员的92%。

各少数民族绚丽多姿、古朴幽深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大背景有的人文景观。特有民族的文化是全国仅存的原生态文化区,独龙族的纹面文化、的山地农耕文化、支系勒墨、拉玛的古老文化、族的山岳生态文化、怒族特有文化、被称为“风之桥”的溜索文化等,是“三江并流”地区人类金色童年的文化宝藏。

二、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优势。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全州5584名党政干部中,少数民族党政干部达4868名,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88.9%。全州256个村党支部(党总支)书记中少数民族有241人,占94%;256名村委会主任中少数民族有247人,占93%;1528个村党小组长中少数民族有1433人,占93.7%。安排优秀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到县乡基层挂职锻炼,选派优秀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到中央、各省市、发达地区挂职学习。选派多批民族工作队到艰苦边远山区,帮助独龙族、怒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会讲民族语言,容易与民族群众沟通的特殊优势,深入民族村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科技知识,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宣传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筹资金争项目,真心实意解决民族群众的实际困难;抓生产促发展,带领一方群众摆脱贫困奔上致富路。近年来,全州涌现出胡兴忠、何军、杨应香、邬小凤、张晓东、邓前堆等一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成为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中树立起来的一面面旗帜。

(二)在政策法规宣传中充分发挥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一是利用《报》文版宣传党的政策。每一期报纸都免费送到乡村文化站、每个教堂及每位教牧人员手中,成为广大、怒族群众学习政策、文化、法律和了解信息、开阔视野的一块重要阵地。为边疆“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通过人民广播电台语播音宣传党的政策。每天45分钟用语广播,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群众带去重要和有用的信息、科技知识和精神财富,生动地反映了边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美好追求,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民族地区带来的新生活、新面貌、新变化,深受广大听众的好评。三是通过电视台用语宣传党的政策。在电视台一周要闻中用语向全州各族人民及时通报全州的大事要事,让各民族群众及时了解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工作动态及州内要闻。针对我州边境地区禁毒防艾工作形势,开辟禁毒防艾专栏,用语图文并茂地持续宣传报道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免费检测艾滋病的机构和方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四是通过各级各部门用民族语言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州民委把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条例等宣传材料翻译成语、独龙语、怒语、语书面宣传材料和图文并茂的VCD光盘,深入机关、学校、部队、厂房和农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州法院耗资50万元,发行《语学习手册》及配套教学光碟五千册,方便法院干警学习民族语言;举办为期半年的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培训班,对全州法院45周岁以下的法官干警160人进行培训,使当地法官能用语言审理民事案件。县茨开边防派出所深入学校、村委会等场所,用语宣讲《民法通则》、《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受到民族群众的欢迎。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用语编印《科学发展观简易读本》,送给全州基层党员,增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效果。在乡镇和村级组织换届中,组织民间艺术团体,精心编排文艺宣传节目,把《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等内容通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用民族语言宣传表演,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促进基层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营造有利于民主选举的舆论氛围。

(三)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一是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体现民族文化。年6月至年6月,积极建设边疆党建长廊,投入资金6276万元,新建、重建了104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建设过程中,各县十分重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筑风格,坚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突出当地民居特点,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协调,与当地民居样式相适宜,既富有地方特色又突出民族文化特点,成为村里标志性建筑。二是在干部培训教育中体现民族文化。州县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设置了情介绍、的民族与宗教概况、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领导干部要带头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专题,引导基层党政干部熟悉州情民情,了解民族和宗教习俗,掌握各民族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展基层工作。在实现远教站点全州覆盖的基础上,针对卫星站点资源有限、语言不通、边境线村民集中培训困难等特点,制作了一批符合本地实际,边境群众急需的民族语本土教材,刻录成12个专题1000多张VCD光盘,发放到各站点,方便边境一线党员群众学习,远教站点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三是在基层组织活动中体现民族文化。州委、州人民政府重视开发利用民间歌谣、民族舞蹈、民族体育资源。州群艺馆把民族舞蹈汇编成《民族八套舞》,制作成光盘发到村级基层组织。州县把民族节庆期间演唱的民族歌曲制作成图文并茂的VCD光盘下发到各乡镇、各村组。每年在全州各乡镇轮流举行农民运动会,开展文体竞赛。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红歌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教堂活动”,用语翻译了《党啊,亲爱的妈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我中华》等十二首经典红歌,推广到民族山村引导农民群众学唱,受到民族群众的热忱欢迎。、福贡、泸水的一些村组还成立以信教群众为主的红歌合唱团,用民族语言唱红歌、颂党恩,歌唱民族团结、礼赞新生活。茶余饭后,在府六库及各县公共文化广场,在乡镇、村委会、社区、居民区活动场所,随处可见群众自发走到一起弹民族乐器,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的热闹场面。

(四)在培植产业促农增收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一是立足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大峡谷旅游品牌。委、州人民政府依托、独龙、怒、等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着力打造节庆品牌和宣传名片,连续四年开展了“阔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相继成功举办“北4+2旅游论坛”、“首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首届云南少数民族酒歌大赛”、“首届中国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百名记者聚焦”、“百名作家行”、“庆祖国60华诞,边疆——北京心连心”等重大活动。推出族青年歌手茸芭莘那和青年歌手胡珍兰。大型舞蹈史诗《人》、电影《走路上学》、《浪漫的心》、《》等一批文学艺术、体育、影视等作品获国家、省级大奖,打响了民族文化品牌,增强了民族群众的自豪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开发民族饮食文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各级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有利时机,扶持农户开办了“农家乐”餐馆、饭店100多家,着力开发各民族饮食文化,形成以“老窝火腿”为代表的风味农家乐、以“手抓饭”、“同心酒”为代表的风味农家乐、以“石板粑粑”、“琵琶肉”为代表的怒族风味农家乐、以“漆油鸡”、“干巴菜”、“腊火腿”为代表的族风味农家乐。“农家乐”餐馆、饭店投资小、见效快,既突出了民族文化多元性,又提升了旅游接待水平,也有效带动了景区景点周围群众增收致富。三是依托民族歌舞展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党委政府既重视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又注意民族文化与市场的有机衔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全州已组织起几十个民族文化表演队。他们平时编排节目、自娱自乐、巡回演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遇到旅游接待、民族节庆活动、村组活动、群众婚嫁华盖,提供有偿表演服务。如泸水县鲁掌镇鲁掌村委会子克村民小组在女能人邬小凤的带领下,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组建了“泸峰艺术团”,在中央、省、州、县、乡演绎民间文化,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使95%以上的村民住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把昔日出了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车子门前过,电灯屋里照,饮水用龙头,吃穿有剩余,站在村头看,片片白瓦点绿荫”的全国文明村。

三、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

实践求真知,探索出经验。结合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的工作探索有力地推进了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巩固了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宁,夯实了党在边疆的执政基础。从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感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归纳起来就是:

(一)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探索民族地区基层党建新路子。紧紧围绕中央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来布局基层党的建设,围绕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部署来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围绕加快“二次跨越”进程,推进“三基地、一品牌”建设和“生态立州、电矿强州、生物富州、文旅活州”的发展思路来探索民族文化促进基层党建新路子,使基层党建创新始终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保证了基层党建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二)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创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必须始终把握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基层党建创新的基础,找准民族文化与基层党建的结合点,使、怒、独龙、、藏、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各个要素充分融合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城,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人、感染人、鼓舞人,基层党建创新才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

(三)必须把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用民族文化带动群众增收。的实践表明,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党的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本地的优势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族文化带动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发展促进民族群众增收。只有让群众感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能获得实在利益,能提高生活水平,依托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才有可靠的群众基础。

第4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交流;服饰文化;宋代服饰

在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民众的服饰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演变,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但总的来讲服饰发展总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状况、民族间的意识形态、民族生活习惯、国与国之间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地域分布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整个中国服装史,我国宋代服饰特点鲜明,朴素之中透露出大气恢弘,肃然起敬之情油然而生,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非常深远,各族人民的服饰文化在战争和迁徙当中都进行了新的融合,因此,民族之间的交流加速了宋代服饰的发展[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宋代服饰吸收了大量的其他民族服饰精华,经过勤劳聪慧的国人不断地吸取其中的精华,使宋代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终独具特色的东方风格中华服饰:在外观上即完美、厚重、朴素;在设计构思上注重平稳均衡、减少传统的对称,凸显出厚重大方的气质美。

一、宋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对宋朝服饰的影响

当我们在谈到谈到宋朝的服饰时,由于程朱理学的正式确立并成为官方哲学统治基础,使封建专制统治制度进一步强化,思想禁锢得到加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宋代服饰较之唐代更显得保守,并且高度重视过去传统,而对于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问题和影响则较少的提到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期间,曾出现了几个政权共存的现象,除汉人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以外,还有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南宋时形成宋金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以及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此间还有南方白族建立的大理国,西北有党项建立的西夏国等。各民族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上的习俗及区域上环境的差异等各不相同,各自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断进行战争,在战争中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在政治经济领域上不断交流,特别在元朝初期在服饰上有过激烈的矛盾。

二、宋金对峙时期对宋代服饰文化的影响

金朝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在与南宋对峙数年后,被蒙古军所灭。由于政治等其它因素,在宋朝在与金朝在平时的交流之中多以战争为主,并不像唐朝那样具有开放意识和探索精神,但是双方的交流还是使各自的服饰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只是这种交流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来进行的,在历史文献宋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种民族间的服饰上的交流与战争的胜负有关,往往取胜一方就有权利让失败一方强制改变服饰上的变化。其后,广大人民不愿异族贵族主的压迫而尽行反抗,表现在服饰上就十分明显,就是不愿改换金族的装束,这种斗争终于逼使金贵族主放弃了改俗换装的主张,不得不下令,改变这种强制性的政策,以利于金朝的通知。但在金贵族主的长期高压统治下,在服饰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的,具体表现在服饰的样式上,左衽即是衣服的大襟开在左边,这是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服式上的重大差别之处。在岳珂《术呈史》中也说:至涟水、泗州都见到塑像刻像皆作“左衽”,并说:此制盖金人为之。”这种左衽制的衣式在山西壁画及砖雕中也可见之,可见宋朝设族的服饰已受到外族服饰的影响,且影响范围租广,同时,女性的发式也都有效学女真的妆式,作束发垂脑的式样,谓之日,女真妆。其传播方式首先在宫廷中仿救,继而遍及全国:又如临安戴茸茸狸帽和窄窄胡衫,也是这样流行起来的,《续资治通鉴》有孝宗乾道四年臣僚言:“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臣窃伤悼,中原士民,延首企踵,欲复见中都之制度者三四十年却不可得,而东南之民,乃反效于异方之习而不自知,甚可痈也,今都人静夜,十百为群,吹鹧鸪,拨洋琴,使一人黑衣而舞,众人拍手和之,伤风败俗,不可不惩,诏禁之。通过这些文献记载,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此时的服饰在金朝的统治下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凸显出文化交流特别是服饰上的交流得到了印证,是在强制下进行的。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在宋金对峙百余年中,民族矛盾虽然异常尖锐,但这些都难以阻挡民族文化交流,宋王朝虽然明令禁止,但这些政治措施都难以阻挡其交流的步伐。

三、辽代对北宋王朝的服饰影响

辽代是我国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族是生活在我国辽河上游的少数民族,五代初,由于汉族人避乱来到边区,加上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使其很快强大起来,于公元916年建立辽国,并多次南下侵扰中原,由于宋王朝腐败无能,至使最终签定澶渊之盟这一带有去屈辱性条约,这在历史之中还是十分罕见的。至公元1120年,辽朝由于政治腐败最终被金国灭掉。契丹族辽国虽没有命令改装易服,但随着与汉族交流的增加,契丹服装的一些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尤其对当时的北方居民影响较深,更容易接受这种影响。而北宋官方对此极为反感,曾多颁发市诏书禁止百姓穿用契丹服装,甚至连契丹喜用的颜色的布料都不允许。比如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教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揭之类,我们可以看出其中铜绿、兔褐这种颜色的衣服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经常穿戴的,而禁止得最严格的,就是被称作”钓垫”的袜裤服装,钓垫,今谓之袜裤,妇人之服也,即现代女子的连,是契丹风俗习惯在当时契丹族极为流行,照宋代社会一般习惯说来,当时就被定为奇装异服,即使是女婢仆人也是不能穿戴的,但根据史书记载虽北宋王朝一再明令禁止却难以凑效,却可推想当时至少在中下层社会已经相当流行,成为一种流行风,甚至影响到社会中上层,所以钓垫用法律限制,其实是怕当时上层社会普遍受影响,而事宴上,上层社会已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才一再禁止,除服饰外,当时社会上还流行种种来自契丹新的歌曲音乐,不仅为下层市民爱好,封建统治上层社会也受一定影响,政治法令已经难以阻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由此可见,宋代这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台的发展程度之所以这么快,其原因为:“当时招致降人,杂处都城,初与女真使者往来所致耳,”虽然,从政治上看,宋辽交流的方式主要为索纳贡赋或领地易主,民族矛盾也是相当激烈的,因而民族民间对于互为吸取在开始接触都有抵制情绪,然而,随着长期杂居一处,双方的政治及战争情绪都是挡不住对美观大方服饰的追求,从而使各自的服饰文化都得到了好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对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服饰起到了推动作用[2]。

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影响

在当时民族间战乱不断,各民族之间相互的交错居住在一起,民族融合风俗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政治法令可以改变的。即这种民族文化交流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挡的,尽管当时的战争异常激烈,而劳动大众对真正的美观事物的追求都是一致的,为了让更具美观的服饰服务于大众,美化当时的时代生活,人们对服饰的追求不仅注重服装实用性,并在民族服饰的交流中更加注重对美观的最求,创造出更加美观大方的服饰,对服饰不断改进创新,而少数民族统治者,在统治汉人居住区时,不但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知识,同时也把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融人了中华文明之中,因此,在宋代,各民族人民由于互相往来密切,从而使各民族的服饰及文化都在互相渗透相互吸收,而使车民族服饰文化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这是由当时历史的客观条件所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宋代服装是汉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共融的结果尽管宋代的统治阶级极力想完全恢复旧的传统文化,但是宋代服饰仍然是在不断补充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从左衽服装流行的广度,到女真妆的传播;从铜绿、兔揭颜色的衣服的流行,到“钓垫”装由下至上的普及,无不看出民族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对整个中华服饰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交互式的.即不仅少数民族的服饰影响着汉族服饰,而且汉族服饰对少数民族的服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丹族辽国在北方与北朱并峙,两国之间既有尖锐的民族矛盾,又有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使得汉文化的影响在辽国的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其中,扛国官员的服制就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辽代官员分南北两班,太后和北班契丹大臣们穿用契丹本族服饰,而国王和南班汉族大臣们使用汉服,即由圆领长袍、玉带和裤、靴所组成。至于女真使者到临安参见南末帝王时,也必外著宋式大柚宽衫袍服,而内则仍穿女真式小袖齐膝短衫。所以宋人笔记说,赵构称其舞蹈可观,以为末官拜舞不好看,闻大臣原因,回答说,宋官服裹外同是大袖,扬手必露肘,所以不美观,至于金章宗定都燕京,采用南朱官服制度后,则在北方昀女真官僚也改成了朱式袍服,所以《大金集礼》记载帝王及呈后出行仗,居多采用宋制,区别不多‘a]。而之后的蒙古族,在统一中国后,热衷于享受汉族社会先进的文明成果,在表着上也向汉人靠拢,服饰日趋华丽。直至元代中叶,元仁宗才在保持蒙古人同有衣冠的基础上,下令中书省规定服色等级,严格了衣冠服饰制度.在唐、宋官服式样的基础上确定了和它们大致相似的冕服、朝服、和公服,可见,这种民族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并且对各自的服饰演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末代服装是在汉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共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五、结语

以上仅以契丹、女真为倒,介绍了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的影响,由此也引发了一个对当今社会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即如何看持民族服饰文化?对待民族服饰文化,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采取“拿来主义”,采取“扬弃”,即在创造中吸收,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既要大胆吸收,又要去其糟粕,做到兼收并蓄。

今天,世界赴在世纪之交,中国也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在良好的政治背景下,中国人民的衣着打扮也正在推陈出新,只要我们善于向传统、民族、民间和钋国和先进经验学习,主动进行交流,广收博采,努力探索,大胆创新,我们的服饰就会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党怀兴刘斌.《赵诚先生从事古文献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第219页.

[2]刘驰袁燕.《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的影响》,西安,西北纺织工业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第5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湖北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24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5%,是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湖北统战系统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增进政治认同。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挖掘和大力弘扬各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引导各族人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持续深化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们的心灵深处。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重,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

第6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古代东北地区社会文明起步较晚,同时受到战争和迁徙等因素影响,因此造就了与众不同的音乐文化。我国民族文化研究者不断深入对古代东北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对东北音乐文化研究进行拓展,对这一特色音乐文化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还原。

 

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对东北地区考古工作,为东北音乐文化研究的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这些重大发现使中国文化一元论、中原文化中心论等观点不攻自破,同时证明了东北文化在中国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从内蒙古北部到黑龙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及赤峰、辽西之红山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大量东北音乐文化的踪迹,这充分说明东北音乐文化起源较早。随着辽宁金牛山、鸽子洞等原始人遗址被发掘出来,人们进一步将东北音乐文化的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一个时期。近年来,无论是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还是东北祭祀文化的考古发现,都表明东北音乐文化渊远流长,并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特别是在辽阳出土之东汉墓道壁画——《凤凰阁下百戏图》中,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古代东北音乐文化的辉煌,图中展现了众人载歌载舞的盛况,全图共有49人出场。从壁画中,人们第一次阽识了1700年前辽东地区的音乐文化活动,并被这种盛况所震撼。种种史实证明古代东北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发展史的占据着重要地位,东北音乐文化本身极具研究价值。

 

二、古代东北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贡献

 

(一)东北民族音乐文化与中原音乐文化相互影响

 

虽然古代东北多民族的音乐文化自成体系,但是它与中原音乐的交流却从未停止,两者在发展中保持交流的同步。在中原音乐文化之中,人们总能找到东北古代音乐的踪迹,这使人们重新对东北古代音乐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吉林辑安出土的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画着人们演奏阮和卧箜篌的细节。这说明古代中原音乐已经传播至东北地区,并与当地音乐文化融合在一起,中原音乐已经影响了东北音乐。同样中原文化也影响了东北地区的音乐。如,我们在考古中发现古代中原地区宗教中存在的萨满教音乐,说明这种东北地区的音乐形式已经流传至中原。

 

(二)东北民族音乐与西北音乐的融合

 

历史上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生存而西迁,同时也将民族音乐融入当地音乐中。东北古代音乐传入西北,并与西北音乐进行交流和碰撞。交流和碰撞的音乐产物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影响了中国北方音乐总体风格的形成文化研究。尽管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战争因素的干扰和不同民族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东北民族音乐与西北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却异常繁荣,因此体现出古代东北民族音乐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极高的欣赏价值。

 

(三)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各地少数民族与汉族民族杂居在一起,因此,形成了各民族间的音乐文化相互交流的文化繁荣盛况,这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交流的频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

 

各民族间的音乐文化传播首先是建立各民族音乐“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其次,民族间文化才能相互交流。在文化传播、交流中,各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只有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才能使外族文化植根于本族文化之中。古代东北民族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就在这种特定环境逐渐形成并繁荣。

 

(四)东北民族音乐对世界各族音乐的交流

 

“渤海乐”是我国隋、唐时期盛行的一种音乐,在公元728年流入日本。近年来,很多专家对“渤海乐”研究后发现,“渤海乐”与“高丽乐”高度的相似。日本著名音乐学家岸边成雄曾经说过“渤海的音乐有朝鲜之风”,因此可见当时“渤海乐”与“高丽乐”却有一定联系。由此可知,当时东北的民族音乐与世界各族文化已经开了交流,这期间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各自本民族的特点,如同“渤海乐”与“高丽乐”的文化交流成果,可以分辨中各民族的民族性特征。“渤海乐”的流传也证明了古代东北民族音乐的流传范围已延伸至国外,甚至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其传播方式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性。

 

三、东北古代宗教音乐、祭祀音乐的历史意义

 

(一)蒙古族萨满音乐

 

蒙古族萨满音乐是蒙古族进行祝祭祷辞时一种音乐形式,主要通过吟诵或吟唱的形式进行表达。萨满教仪式中的歌舞、说唱、叙事歌等的音乐形式,将蒙古族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转化为音乐化的表达方式,这也是萨满族音乐的基本特征。这也证明了蒙古族是一个善于以音乐形式表现心灵世界的民族。萨满教用音乐化的手段进行祝祭祷辞和表现英雄史诗形象,可以极好的展示出本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民族英雄主义特点。

 

(二)满族萨满音乐

 

满族萨满音乐保持着一贯性和稳定性的文化传承方式。这是由于满族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决定的,同时也与萨满音乐独特的存在方式、传播途径及音乐结构密切相关。在满族萨满音乐中,跳神活动主要使用神鼓和腰铃。神鼓和腰铃并不属于乐器的范畴,而是作为神器、法器及礼器的形式存在,但是现代乐器分类中,神鼓和腰铃属于乐器的范畴,分别为膜鸣乐器和体鸣乐器。除此之外,萨满音乐中广泛使用其他神器,也很难划入乐器的范畴,如抬鼓、扎板、神镜等。这些神器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萨满文化传人进行传承,在漫长的岁月中文化交流的频繁,使神器演变成了一些弦呜乐器及气鸣乐器等。这些乐器音色多变、演奏方式独特,技巧丰富,虽然不能进入萨满的祭祀仪式中,但是却为古代东北音乐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第7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2.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战争冲突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暂时的,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3.正确认识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民族融合的概况,使学生明确民族融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现象,是进步的。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民族融合的规律。

4.掌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和民族构成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关系。

5.准确掌握并分析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成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闭关政策及其影响。

[知识归纳分析]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还包括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被侵略的斗争等。

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民族构成的演变经历了五个时期:

(1)先秦时期:这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内容包括华夏族的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的混融。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2)秦汉时期: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汉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也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

(4)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构成变动的步伐相对缓慢。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5)元明清时期: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朝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以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

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清兵入关初满汉民族矛盾尖锐。

2.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

异,中原汉族成为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周边少数民族成为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

(2)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一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各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育、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产生。

(3)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而发动的。游牧民族

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

3.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①上古神话中黄帝蚩尤的传说与华夏族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大融合。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充 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其中北魏更为突出。

④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⑤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⑥清朝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⑦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融合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落后民族在先进地区建立政权,终要适应相对发展的经济基础,引起本民族的改造,为被统治民族所同化。

4.古代人口迁移

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

(1)第一种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

①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进行。

②情况:战国到东汉时的匈奴,西晋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唐初的突厥,五代至宋的契丹,宋元时的女真、蒙古,明代蒙古瓦刺与满洲都先后南下中原。

(2)第二种流动:

第8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往往是从相互之间的信任交往开始建立的。信任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是信任的结果和反映。民族间相互信任,则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反之,民族间互相猜忌,不信任,则容易造成民族之间的隔阂、纷争与分裂。民族关系对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民族高校,即使原本为同学之间的普通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往往演化成民族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高校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视学校的稳定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民族间信任和谐的关系。各族学生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建立起信任与和谐的高校民族关系,是从根本上寻求民族高校稳定的长久之计。只有各族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关系融洽了,才能营造有利于广大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学校才能聚精会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所以,营造民族高校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民族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

民族高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民族高校的稳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当前,我国共有民族高校15所,在校大学生10万人。各民族高校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努力做好民族团结教育,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趋势,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和谐的。民族高校各族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一样,接受的基本上是同质的高校文化与教育塑造,“同龄人”、“交流”、“青春”、“个性独立”等话语占据学生日常用语的主导,在内地大学,各民族同学之间没有特别的民族分界意识。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创造和繁荣着校园文化生活,多数学生之间的同辈个体认同和学生身份认同超越民族认同。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内经济增长的加速,以及学生特点的突出化,民族高校稳定工作和民族关系面临许多新挑战。

1.从国际环境来说,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为复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国家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不仅在经济上面临严峻挑战,西方国家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影响和渗透也将更加广泛与直接。跨境民族地区民族关系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某些大国或民族凭借自身优势,出于维护本国或本民族利益的需要,挑拨我国民族关系,支持中国“”、“”、“”等分裂分子,试图肢解、分裂中国。不仅如此,西方某些国家还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引诱、煽动在校大学生信仰宗教和参加宗教活动,向他们灌输民族分裂意识,培植民族分裂主义骨干,扰乱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干扰学校对学生进行正常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2.从国内局势来说,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

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突出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中间广泛存在,特别是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严重矛盾焦点,社会层面的深层次矛盾具体到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心中,有可能会部分转化为对汉族学生的偏见和不满,影响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

3.从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

民族高校大学生除了与一般大学生一样具有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国内外形势比较关心、反应敏锐、信息灵通、见闻广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强烈的爱国热忱外,还具有他们极易受到来自经济与政治、历史与现实、民族与宗教、城市与农牧区、国内与国际各种因素交织的影响的自身特点。他们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在增强,更加注重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对比,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维护,更加关注政治上的参与等。这种民族意识的增强,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而国际国内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也极易对民族高校大学生造成影响。

三、构建民族高校中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议

在2008年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极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不理智或不成熟的言行,虽然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教育引导而未发展蔓延,但这对民族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紧迫的课题,即如何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构建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为维护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构建民族高校中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坚持平等、尊重差异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前提

从目前民族高校整体情况来看,一方面,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也是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另一方面,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草场、水系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方式的破坏,少数民族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的不满转移到对汉族学生的偏见,继而影响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少数民族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的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者是过分集中地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针对民族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在构建信任和谐的校园民族关系时,应该从民族平等、共同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则出发,从尊重各民族差异的基本前提出发。首先,民族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加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为协调民族关系和调控民族发展而制定的,其中,民族平等政策是总政策之一。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作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相互之间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今后在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育力度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加强教育的其他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只有全面认识,高度重视,才能正确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客观看待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才能真正形成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其次,始终坚持各民族学生平等,各民族学生适用同一套法律和纪律。不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违纪行为,都同样适用和适用同样的校纪校规处理;不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贡献,都同样适用和适用同样的奖励措施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真正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进而对其他民族产生信任心理,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第三,要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尊重民族心理感情。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大家庭,各民族的语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宝贵财富。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部分民族还信仰同一种或不同宗教。尊重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就是尊重各个民族,尊重民族平等,尊重民族感情,这也是产生信任心理的前提条件。在民族高校中,由于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漠视和侵犯,往往更容易引起影响民族关系和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危害校园安全稳定。因此,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必须遵循的前提。

2.加强沟通,化解矛盾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

当前民族高校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是彼此尊重和信任的。由于各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文化多样性及信仰多样性的存在,矛盾的产生难以避免,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将不利于民族关系,影响校园稳定。因此,要注意加强平时各民族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化解出现的各种矛盾,做好民族团结教育,这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维护校园稳定的关键。首先,要努力创造各民族沟通交流的平台,倡导友好相处的和谐气氛。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各民族能增进对彼此文化的尊重、理解、包容和认可,民族小团体能敞开心扉,改变相对隔离、封闭、甚至对立的状态。交流多了,误会就少了;不仅矛盾化解了,还可能发展新的友谊。交流与沟通的增加能带来民族之间的信任与和谐。其次,通过化解矛盾来促进团结。当前,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复杂多变,加上各民族之间差异的存在,必然产生一些民族成员个体之间或者小团体之间的民族矛盾和纠纷,影响民族团结,这是现阶段民族高校中民族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因此,尽快、妥善地处理好此类矛盾纠纷是民族关系调控的关键。多年的实践证明,产生矛盾纠纷并不可怕,化解矛盾的过程反而可以成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改善民族关系的有利时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要严格区分民族高校中各种性质不同的问题与事件之间的界限,根据不同性质,区别对待;要始终坚持公平正义,各民族学生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缓和矛盾、缩小影响、平息事态、避免矛盾激化。通过化解矛盾,在学生心中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增进民族间的信任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和校园稳定发展。第三,必须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牢牢把握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帮助各族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民族与文化的关系,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和谐,增强各民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凝聚成推动校园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多种教育环节和形式,如作为课堂教育延伸的各类学术讲座、专题辅导报告等,也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加强文化引领,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建立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

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文化间的凝聚力能形成不同主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以强烈的向心力建立彼此的信任和谐关系。民族高校具有浓郁的多民族文化特色。这种多元文化体验塑造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因此可以说,加强文化引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和理解是民族高校改善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加强文化引领,必须培育大学精神。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是现代文明的趋向,也是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民族高校中,通过各民族个体之间的真切交往,通过对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具体体现,通过民族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知识。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各少数民族文化,都在民族高校校园文化中得到展示。从陌生到熟悉,从狭隘到宽广,从自卑到自豪,从抵触到信任,从信任到和谐,多元文化教会学生互相尊重、信任与关爱,建立真正和谐的高校民族关系。民族高校应结合自身历史、传统、风格、特色和水准,认真总结、精心培育,积极宣传并身体力行大学精神,尊重和弘扬多元的民族文化,形成包容、宽厚、博大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校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校园稳定发展。其次,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载体来促进文化交流。只有在民族高校,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才如此集中、如此丰富地表现出来,这是民族高校较之普通高校特有的优势。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学生渴望在异民族环境中得到更多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渴望参与文化活动并展示自我。因此,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其提供展示自身民族文化和自我才华的舞台,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文化交流和民族间的深入了解,加深同学感情和促进民族信任和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交流应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励志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作为主题,紧密结合时事政治,以参观、展览、讨论、座谈会、比赛、演出、社会实践、报告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第三,在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涉及到不同民族文化碰撞和影响的问题。既要反对民族间的强制同化和摒弃“”、“劣等文化”的错误看法,也要反对民族文化的极端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避免民族文化的冲突现象制约民族关系、影响民族发展。

四、结语

第9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关键词 主体民族 少数民族 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依据民族学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文化是各民族在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环境不断调试和适应的结果。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发展也反映了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语言文化中,语音、词汇、语速的消失、变化或借代都是民族融合、民族文化接触的有力证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成完备的语言体系。语言是人类劳作的产物,任何语言都能表达人类最严谨的思维,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在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间语言文化的互相学习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的适当掌握和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理解,不论从主体民族自身还是从少数民族成员自身来说,都是有所裨益的。增进社会成员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培养多元文化的思维是多民族国家中包括主体民族在内的所有民族成员的存在方式之一。

民族学视角下的双语教育是培养多元文化人的教育,民族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在社会中人口居于少数的少数民族群体,也应该包括汉族在内的主体民族。少数民族积极学习主体民族语言文化,是少数民族适应主流社会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使少数民族尽快融入主流文化,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则是表达了汉族对于历史的尊重,中华民族形成历史是一部各个民族交织互动的历史,无论从血统上看还是从单个民族的形成史上看,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接触和融合是持续存在的,所以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也为其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提供了“他者的眼光”。在少数民族学习主体民族汉语汉文化的大趋势下,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具有更为深远之裨益。

1 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保存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除回族、畲族一直使用汉语,满族在近代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在同一民族内部还存在着因地区不同和支系不同而使用本族不同语言的现象,如景颇族使用景颇语和载佤语2种语言;瑶族使用布劳语、勉语、拉伽语3种语言。我国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等5个语系,①共有1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历史上,我国有无数语言由于外不和内部的种种原因消亡了。②随着文化交流渠道的增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语言将日趋单一。在世界范围内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推动了各国人民对西方思维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然而也增加了许多国家内部的民族语言,尤其是少数民族族群语言的濒危现象,语言濒危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面临的问题。

语言的消失也意味着一种文化消失。文化始于族群生活的环境,文化本身是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对于其自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一方面,文化是丰富而平等的,学习和了解他族的文化,可以维持文化的多样性,以更宽泛、更人性的视角看待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保存提供了更大空间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文化具有实用性,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失去现实存在意义的文化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失。随着语言使用人数的减少,语言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民族对于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的探究,是记录该民族语言的动力并为记录该语言提供了除去本民族成员以外的新的视角和方式,为将来研究民族语言变迁,民族文化接触,民族群体迁徙提供了宝贵的文字材料。

2 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促进主体民族多元文化思维的形成

汉族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是培养主流民族多元文化思维的途径之一。按照西方跨文化心理学学者的观点,少数民族个体选择何种模式适应主流社会是与其自身的认同态度相关的,但同时主流群体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也对少数民族个体认同态度的选择和文化适应模式的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少数民族个体涵化的过程中,可被感知的、来自主体民族的积极态度促进了少数民族个体的涵化,而可被感知的、来自主体民族的消极态度加速了少数民族个体同主流文化的分离。

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是主体民族形成多元文化思维的必要环节和文化基础。多元文化的思维不仅是多民族国家事实存在的多元文化在思维上的反应,也是当前世界文化激荡的合理接纳路径。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多元文化思维的形成是主体民族承认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现存文化价值的方式之一。多元思维是多民族共存的基础,增进汉族对少数民族思维和文化,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了解,才能使主体民族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接受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而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帮助少数民族群体适应主流社会。

3 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减少不同民族间的误解和冲突,增强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和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从全球范围看,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由于语言差异、思想观念差异、等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和冲突会严重破坏社会的稳定。文化的差异是各民族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交流不畅在一定程度上甚于种族、体质的差异。按照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观点,不同民族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阶层的成员在自身所生长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了社会化,其成长的过程也是对一定社会规则和文化规则的内化的过程。不同民族对同一文化现象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他族文化的评价应在充分了解该种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以便减少冲突增进互信互惠。

了解彼此的文化,尤其是语言文化是解除文化误解的第一步。某一文化主体对于他者文化的了解使得该认识主体可以在面对文化冲突时理性地站在对方文化的角度思考和处理交际中的思想和行为差异,从而减少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冲突。对于异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在减少了民族冲突的同时也加强了民族团结。理性的交流是获取信息和处理纠纷的前提。在对异族语言文化理解基础上的交流才是理性的、有操作性的交流,进而为不同文化主体的进一步了解和共处创造了弹性空间,保证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发展。

4 主体民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巩固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经过潜心的研究,提出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已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③即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其中“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实体,“多元”是指中国境内56个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对我国民族现状的准确描述和概括。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反映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彼此在文化和历史上的相关性,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在文化、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文化是今天民族交流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这与汉族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并不矛盾。汉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是维持和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方式之一。作为主体民族的汉语、汉文化由于其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包容性不仅对国内的少数民族,对周边的很多地区和国家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美国学者亚瑟·昆斯特在《亚洲文学》里写道:汉语在其远东影响范围内所曾占有过的那种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是远非拉丁文和希腊文在西方的地位所能比的。故汉族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的目的不是掌握某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而更多是培养其多元的文化思维,从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取长补短,这既使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不断生长发展,也可以使我国各民族可以在经济、文化等各面共同进步。

5 总结

人和社会的发展是以文化为依托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保持、延续和记录是人类宝贵遗产的积累。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是我国发展的起点和根基,中国历史是一部各个民族的变迁史,也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史。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一部活的人类化石,是值得除了本民族成员之外的其他民族成员去了解并记录的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文化瑰宝。

在民族学的视角下,文化是在人类发展中形成的适应于特定人群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对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既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培养多元文化思维的方式。在当今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学习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本民族进步的途径;而同时,主体民族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了解则是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理解、保持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共同进步的有力保障。

注释

① 高崇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保护[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