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族艺术研究范文

民族艺术研究全文(5篇)

民族艺术研究

第1篇:民族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教育;德育功能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的背景下,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着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进程。对于人才培养,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展。艺术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有效提升[1]。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在趣味、气质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影响,帮助中小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了解艺术创造规律,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道德情操。而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换言之,艺术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现状

(一)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大多数中小学艺术教师对于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德育存在认识障碍。或者不重视艺术教育的德育价值,或者对于艺术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不甚了解,或者对于艺术教材中存在的德育做选择性忽视,因此无法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再加上一些艺术教师对于艺术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因此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无法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障碍还在于专业化的思维定式,限制了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的发挥。相当一部分中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思想认识中对于艺术教育的功能定位单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专业技能培养,对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文化素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德育元素重视不够、讲解不多,导致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付之阙如。

(二)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路径单一作为艺术教学课程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艺术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认为中小学生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因此在发挥德育功能期间忽视了对话交流的重要性,只是将艺术教材中涉及的德育知识一字不落的教导给学生,要求学生必须记住德育知识,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不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领略艺术的魅力,感受艺术魅力对心灵的震荡,导致德育功能无法被充分发挥。同时,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开展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个人生活,导致中小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印象过于抽象。德育教学途径过于单一,枯燥呆板的教育教学形式影响了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参与兴趣,对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

(三)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效果不佳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仍旧是以文化课程教学为主,对于艺术课程教育不够重视,对于艺术课程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关注程度较低,因此艺术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时专注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技能,将德育任务交给中小学班主任或德育课程教师,继而出现德育教育让位于学科教学。再加上部分艺术教师认为中小学生可从网络平台、社会氛围以及家庭教育中得到德育影响,最终导致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标准。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缺失原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的滞后性在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的环境下,中小学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中小学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注重渗透德育内容。艺术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中小学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继而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观念是影响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阻力[2]但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艺术教师对于艺术教育中德育的任务和德育功能发挥的价值作用不甚了解,认为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任务。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但部分艺术教师并未真正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要知道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大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而是借助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从而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中小学艺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并未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性,同时也未能挖掘出艺术教育中的德育艺术,而是将艺术教育教学当成了学习艺术基础常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艺术教育所蕴含的德育功能。

(二)缺乏中小学校的支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已成为中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也因此给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小学的教学体系中“重智轻德”的教学现象仍旧未能有效解决,因此加强中小学对于德育工作的认识程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还处于“流于形式、外热内冷、外紧内松、外强中干”的局面[3],即中小学对于艺术教育较为忽视,仍把艺术教育放在“副科”的地位,对于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也并未真正重视起来,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需求以及德育教学需求。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占比相对较少,艺术教育工作只能在有限的艺术教学课程或是文艺社团活动中出现,而有限的艺术教学课程有时也会被其他主干课程占用,文艺社团活动也不能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甚至部分学校并未设立标准体制下的艺术教学区域。如大多数中小学并未设立舞蹈教室,或是设立的舞蹈教室距离标准条件相差甚远,并未配备木地板以及镜子等必备舞蹈练习设施,而已经配备的舞蹈练习设施设置摆放极不规范,更谈不上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缺乏高素质教师支持中小学艺术教育队伍中大多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受到正规艺术教育并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教师人才数量并不多,艺术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因素对于艺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都带来了直接影响。从中小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来看,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其德育理论知识、专业教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知识存储量不足。以舞蹈教师为例,中小学的舞蹈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文化知识、专业性极强的舞蹈表演技能,同时也要具备高素质的教学管理能力。但大多数中小学的舞蹈教学内容存在于音乐教学之中,由音乐教师来担任舞蹈教学工作。音乐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只是对舞蹈知识内容有所涉及,对于舞蹈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全面,舞蹈理论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修养,更无法发挥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因此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性的德育教育。

三、解决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未能发挥的策略

(一)更新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期间的指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为此中小学艺术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在艺术教学期间充分渗透德育教育。艺术教师需要认识到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技能动作,同时也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艺术教师需要灵活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方法等,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中小学生的个人潜能。此外艺术教师需要积极挖掘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内涵,拓展艺术教育的教学深度与教学范围,在艺术教学过程期间教师需要考虑到当下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学生个人的艺术学习情况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思想觉悟,让其体会到艺术之美,培养中小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爱国情怀,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加强中小学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现如今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中小学需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了解艺术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中小学需要大力支持艺术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扩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鼓励艺术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学生艺术活动,在学校教学条件支持的前提下可定期开展艺术节日,打造极具艺术教育特色的中小学学校。中小学学校需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强化校园艺术的德育功能。为此中小学需要将整体性、开放性的校园公共艺术纳入校园规划中,加速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如可在中小学的校园内建立典雅的建筑、园林,设置用艺术点缀的走廊、雕塑,给校园景观赋予浓厚的人文气息。此外中小学需要从硬件设备方面给予艺术教育教学支持,针对现阶段部分中小学为设立独立的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困境,中小学可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立“简易艺术教室”,或是选择与其他学校或单位进行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中小学需要落实关于艺术教育的教学措施,对艺术教育评价以及教学课程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挖掘艺术教育的德育教学功能,提升艺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开展的时效性,确保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有效实现。

(三)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中小学艺术教学师资队伍是发挥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保证,只有确保艺术教师掌握了德育工作理论,具备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才能确保艺术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中小学艺术教育对于艺术教师的个人素质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艺术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艺术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开放性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表演水平。为此中小学需要组织艺术教师进行培训研修,组织艺术教师定期开展“艺术-德育”一体化的教学培训,加强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认识程度,组织艺术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实施能力。此外中小学可引进行业内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通过外聘艺术教育专家以及青年志愿者,继而达到充实艺术教学队伍的目的,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建立一支综合教育教学以及德育能力水平高的艺术教师队伍。总而言之,中小学艺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德育功能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教育工作,为此中小学需要加强对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发挥的重视程度,构建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白渝.四川中小学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特色研究[J].戏剧之家,2020(4):154.

[2]秦林.借助社会艺术教育资源促进贫困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黄河之声,2019(23):106-107.

第2篇:民族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赫哲族;网络数据化;发展

信息技术越先进,它服务这个世界的作用就越明显。数据化,是统筹这个现代世界的手段和方式。数据化可以赋予任何事物属于它自身的信息代码,进行统筹、分类、提取,进行转接、结合、创造。世界的任何领域都在被数据化。属于人们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也开始大规模数据化,具有区域性的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也要进行网络数据化的探索和尝试,因为这有利于其传承、设计、发展、保护、开发和销售。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如何把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如何吸取优秀传统艺术的精髓,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和价值。

一、建设赫哲族工艺美术网络销售大数据库

利用和研发大数据分析软件,对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大容量的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信息要全面,包括工艺品的图形结构、图像显示、动态影像、风格特色等。让查询者可以便捷直观地提取信息,进行有效观察、研究、探索。对比图形影像方面的数据信息,利用虚拟网络技术,能够让人们真实感受到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对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还可以对工艺美术作品市场进行总结,为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和创作指引。

二、利用赫哲族工艺美术网络数据库宣传弘扬艺术文化

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建立相关的艺术网络空间站,网民可以上传和下载与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且透过传播渠道宣传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调动消费者对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的兴趣,让更多的人了解它。通过直观的自媒体和数据网络,对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推广和宣传,如个体可以自发寻找和录制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将视频上传到相关网站,或者通过朋友圈分享赫哲族工艺美术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

三、利用赫哲族工艺美术网络数据库销售更多的相关艺术品

鱼皮艺术是赫哲族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多样的产品类型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见证了赫哲族祖先的生存智慧,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精神遗产。鱼皮艺术无论是应用性还是艺术性,都是独具特色的,鱼皮的肌理效果与现代艺术流行纹样相契合,而且制作技艺越来越多样化,产生的效果也让人惊喜。其艺术前景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泛,而且与其他绘画手段相结合,在材料嫁接上还有很多尝试空间,新作品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是传统艺术的衍生品,而且在经济方面更具商业价值。传统的鱼皮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制作出来的工艺美术品已经越来越成为收藏家的新宠。如今的网络数据库为赫哲族工艺美术品的销售提供了商业契机。

四、工艺美术网络数据库可以传承和保护珍贵的赫哲族艺术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赫哲族是黑龙江省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赫哲族成为跨国民族,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大约有二万余赫哲族人,他们被当地人称为“那乃人”。赫哲族人世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全国“六小少数民族”之一。赫哲族文化滋养了赫哲族人,它蕴藏着民族独有的精神价值,必然成为人类的瑰宝,同时也体现了极大的艺术价值。保护和传承珍贵的赫哲族艺术文化是东北地区美术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在我国文化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任何一种民族区域性古老文化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会遭遇灭绝,网络数据化促进了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空间,艺术又给枯燥的科技和数字增添了灵动的色彩,珍贵的赫哲族文化如何在艺术长河里闪闪发光,是今天我们美术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孙妍.设计艺术与文化研究[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社,2019.

[2]张思凯.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12(06).

[3]徐薇娜.赫哲族传统鱼皮装饰图案艺术研究[J].中国艺术,2012(03).

第3篇:民族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民族装饰艺术;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民族装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是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个民族的渠道之一,它体现在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室内设计这一领域,体现为本土化与国际设计理念的融合,要想真正创新性的应用好民族装饰这一元素,就要做到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顺应时展的需求,做符合国人审美的设计。以下为笔者对于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

在室内设计发展的初期,我国的室内设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能不断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使我们的设计体现初显成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摒弃了许多中国本土的民族设计元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国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完全接受其它国家的设计理念,舍弃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无法获得持久的进步,主流的室内设计慢慢向民族化倾斜,逐步的的将民族装饰艺术融入到室内设计中。

2苗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应用

当前,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越来越广泛,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高的认可感。苗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在室内设计中融入苗族装饰艺术,实现了传统装饰文化和现代装饰元素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苗族锉花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锉花是苗族的剪纸艺术,但不同于汉族的剪纸艺术,苗族的锉花是用锉刀在蜡板上面锉出来的,这样完成的锉花,使整个块面透漏着真诚浑厚的感觉。锉花无疑使苗族装饰艺术的代表,锉花美丽大气,在室内装饰中,苗族人常常把它应用于室内的屏风、桌椅的边框等等,使人们在无形之中就能时刻的感受到苗族的民族风情。另外,伴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锉花更是作为装饰被悬挂在墙上或者装饰在门上,以此来营造一种舒适的居住环境。将这些种种装饰艺术应用于室内设计中,不仅展现了苗族的民族风俗,还使室内摆放的家具更加具有观赏感,使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

2.2蓝印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苗族传统装饰艺术中,蓝印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蓝印染以天然植物为原料,根据自身独特的想法将苗族图腾画在蓝印染上。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能够便显出本民族风俗的蓝印染逐渐的被应用于室内装饰中,一幅幅精美的蓝印染被裱起来挂在墙上,古朴而又美丽,这样不但具有强烈的观赏价值和视觉效果,还能丰富室内环境,在室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民族氛围。

2.3刺绣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苗族的刺绣,是指将各种颜色的线,通过精密的针法,在绣料中穿刺出一幅图案。刺绣在室内设计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范围,可以设计成桌布、门帘、遮尘布、沙发的抱枕等等,在设计时将富有苗族风俗的刺绣与室内具体装饰融合起来,使之遥相呼应,烘托室内氛围。这种室内设计不仅可以烘托出民族艺术、宣传民族艺术,还可以提升室内设计的整体艺术感。

2.4织棉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织锦芭排被誉为“活化石”,在苗族传统服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湘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织棉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来完成,通过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面纱为经,以彩线、棉线为纬,完全用手工作业的方式织构出一幅精美手工艺术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锦芭排常常被当做壁挂、地毯、坐垫等等等生活用品,使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古朴的民族文化内涵。

2.5银饰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苗族银饰是苗族人们长期以来对于生活的理解,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是苗族银饰的特征,以苗族大银角为例,其高度常常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左右。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好苗族银饰在生活中彰显吉祥的含义,将其适当的装饰在床上用品、窗帘等等上面,给人一种尊贵又富有民族气息的视觉感受,提升室内设计的档次。

3总结

民族装饰艺术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室内设计的美感,同时也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符合国人的审美。因此笔者认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在现有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优良因素以及设计理念,对传统的民族装饰进行创新,将其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宣传传统文化,提升室内设计的古典美以及民族特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宇.薛继明.中华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探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15(04):147+249.

[2]贾金琨,刘亚兰,尹西竹.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1):20-21.

第4篇:民族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视觉元素;现代艺术设计;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的倡导,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不可替代性越发的被各领域所重视,而这种特殊性在现代艺术设计方面的运用使得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对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传统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少数民族元素通过视觉表现形式合理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被人们更广泛的接受和关注,对扩展现代艺术设计范畴有着极高地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齐齐哈尔少数民族元素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必要性

原有单一的、工业化的产品也慢慢地退出我们的视线,替之而来的更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生活元素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1〕现代艺术设计应更多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元素、风格和表现方式进行创作,将民族文化内涵通过更多表现形式广泛的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实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高度融合,将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推广与延续。齐齐哈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远,极具特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所,在漫长历史变迁当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齐齐哈尔现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朝鲜、蒙古、赫哲族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各具特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其所具有的独特地方文化艺术元素和美学价值所面临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问题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通过对某些文化形态进行深度挖掘,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开发出民族文化价值塑造成一种文化品牌,进而成为齐齐哈尔的城市名片或者符号,对提高城市整体知名度、品位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可以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二、齐齐哈尔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表现形式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能够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表达少数民族文化特质的视觉符号的总称。一般来讲,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可以通过文字、色彩、图形这三类符号来进行表现和创作。通过这三类符号可以表现各民族所认同的精神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属于该民族特征的标志符号。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其本身也是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符号的设计是将概念性的语言转换为可视的视觉性语言的一个途径,是将设计内容的文字语言给予形象化、条理化,并建立起整套的视觉形象化符号。”〔2〕少数民族文字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是书写语言的符号,是民族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将带有特色的文字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外在形式丰富视觉美感,更深刻的表达其文字内涵,对丰富设计表现方式,拓宽设计应用元素,增强设计视觉效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单独看文字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变化都可以体现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合理应用可以起到极强的视觉艺术效果。色彩是民族社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能够表达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特征,是设计的重要手段和元素。从大美术角度方面看,少数民族用色材质、色彩图式与设计、美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关系。将少数民族用色材质、色彩图式的种种构成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美术中,有利于体现设计品位、设计文化和审美的多元性。少数民族用色材质、色彩图式得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在现代设计中重显魅力。〔3〕受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不同民族对色彩的象征意义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红色是火与血的颜色,是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颜色,表示喜气、热烈、激情、活力、战争、欲望和爱联系在一起。绿色是能够代表大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有着生长、和谐、新鲜、希望、环保等含义,绿色也代表着安全感,具有很强的治愈能力。黑色则代表庄重肃穆,与死亡、权力、恐惧、魔鬼和神秘相关联,也象征着悲痛、凄惨、忧愁。如蒙古族对白色和蓝色情有独钟,白色具有真实、正直、纯洁和美好的象征意义,常有肯定的含义,蓝色则视为永恒和美好,寄予本民族像蓝天一样永存和兴旺的希望。针对民族差异对色彩不同的寓意和喜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可以加大设计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强设计作品所要展现的理念和内涵。图形是人类重要的视觉符号语言,它能够创造性地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创造空间。图形创作是设计中倍受关注、敏感的视觉中心,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都是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准确又清晰地转述设计主题,蕴涵设计师心灵世界和精神向往的全部情感。因此,图形设计中符号性和语义性的思考是进行设计创造的真正内涵。〔4〕图形在本质上是人类认识和审美情趣的外在表达和固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不同感受的表现,被人类赋予了深刻的寓意,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和心理感受,体现了文化的历史积淀感。通过借物借景,将寓意深含其中,如:金钱、元宝等象征财物,将其直接应用于工艺品上用于表示对富贵的追求。在装饰物上绘制五谷,寓意五谷丰登、丰衣足食。鄂温克族是从游牧民族演变过来,现今以从事畜牧业生产方式为主。喜欢在服饰上用云卷纹、鹿角纹、植物纹、水波纹等进行装饰,既能够起到在美化服饰的作用,同时也寄予了生活美满安康、祈求平安的愿望,生动体现了鄂温克族的民族内涵。达斡尔族是传统狩猎民族,在服饰、鞋、荷包等物品上多绣着云纹、八宝纹、各色花纹及狩猎图案,蕴含美好的寓意。

三、齐齐哈尔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齐齐哈尔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如何更好的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如何使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元素更好的结合,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需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民族视觉元素,通过融合与创新合理应用,需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1.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少数民族在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深入了解民族特有文化内涵,民族视觉元素才能正确体现其独特的民族魅力,才能创造出体现时代感的民族特色作品。如对萨满教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辩证的分析和对萨满文化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发现,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多个少数民族信仰的一种原始文化,敬仰万物自然,崇尚自然界的力量,形成的一种自然崇拜,在各种法器、面具及宗教用品上都绘制有各种图腾和神的图案,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学术和民俗研究价值。现在达斡尔、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只有对这些民族文化有真正的认识才可以提炼这些民族视觉元素并对视觉元素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使用。2.将民族性作为创作的根本观念融入现代艺术设计当中。从设计发展主流来看,在世界上只有民族特色显著的作品才能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只有民族烙印深深植入设计当中才会更加富有生命力。民间美术的实用性、民俗性以及审美性特征无不体现着民族性的创作思想,民间美术独特的个性风格、淳朴形式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真实的审美标准,都使其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民间美术所表现出的真挚的民族特性,深刻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与鲜明的民族意识。〔5〕将各民族的文化底蕴浓缩成各具特色的视觉元素,摄入更多的民族原创性设计元素,将少数民族传统图案、代表色彩、装饰搭配、表现形式等要素运用于设计中,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特征的设计作品,将民族观念引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实现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性融合,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3.在现代艺术设计构成基础上围绕主题合理应用视觉元素民族视觉元素脱离不开它所存在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背景,民族文化内涵需要通过若干外在表现形式才能鲜活呈现,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应该避免民族视觉元素使用上的生搬硬套和生冷堆砌,防止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涵实质的现象存在。同时,要把握适度应用原则,准确把握少数民族视觉元素中图形、色彩和文字在实际应用中的占比多少关系,要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受众等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使用,要注意元素间的比例关系。像现代服饰设计中色彩搭配,应以优雅、庄重的色调为主,搭配细节上的丰富色彩,形成小面积的强烈色彩对比和反差,使作品内容既丰富又有统一的色调主题。再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以传统民族图案凤凰做为造型基础,同时也是英文“VIP”(尊贵客人)的艺术变形体,颜色采用中华民族传统的大红色,运用后现代主义技法对其进行抽象提炼重构,注重了整体线条的变化,进行了民族图案的再创作,使得该标志设计兼具了民族元素鲜活生动和现代标志设计鲜明简洁时代特征的全新视觉效果结语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更多的采用借鉴民族性或者地域性的元素,在设计中对这种个性化进行充分的展示,对其表现空间深入挖掘,将齐齐哈尔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进行提炼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通过多种形式有效地加强本地地域文化宣传,有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振兴发展,在弘扬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推广城市形象,实现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完成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创作出民族性和地域性极强的特色现代艺术设计优秀作品,既有利于现代艺术设计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使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推广和传承,起到更直接更有影响力的文化输出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浩.浅谈中国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大众文艺,2011,(03).

〔2〕李一亨,石华龙.试论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12,(09).

〔3〕田燕,伍建平.试析少数民族色彩研究体系对现代设计的意义〔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4〕张蔚,民族图案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4,(04).

第5篇:民族艺术研究范文

(一)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

少数民族的民歌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既有想象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民族来源的“古歌”;也有歌颂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史诗歌”;还有叙述本民族传说故事、描写生产劳动、歌唱爱情的“叙事歌曲”等。不过,这些可总称为“叙事歌”。达斡尔族的“舞春”(亦为“乌春”)是一种诵调式叙事歌曲,内容有反映劳动生产的,如农家苦、打鱼、伐木等,亦有反映士兵厌倦清政府强迫其征战的《薄坤绰》。它以四句为一节,全曲有十几节乃至几百节不等。维吾尔族的叙事民歌,称“达斯坦”,它由说、唱、演奏等多种形式组合而成,内容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艾里甫与西苓》、《塔赫尔左胡来》、《好汉斯依提》等。柯尔克孜族的叙事古歌、史诗歌带有神话色彩,如《库尔满别克》、《库加牙西》、《玛纳斯》等,曲调虽较简单,但却仍悠扬。锡伯族的古老民歌,称为“菲散布热乌春”,内容有反映民间困苦生活的,如《亚其那》;有反映西迁历程的《西迁歌》。其音乐曲调,分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吟唱。彝族的叙事民歌,在楚雄称“梅葛”,在红河称“先基”,在永仁称“米果库”。内容有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赞美爱情的叙事歌曲《阿诗玛》等。

(二)少数民族的说唱音乐

在清代前期,说唱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少数民族中亦深受喜爱,并形成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说唱音乐艺术。其中,最为著称的有:蒙古族的《好力宝》,内容为说唱民间故事。朝鲜族的说唱音乐,有叙述历史故事的,如《楚汉相争》、《赤壁之战》等;有说唱传说故事的,如《春香传》、《沈清传》等;有说唱美景风光的,如《花草短歌》、《游山歌》等。白族的说唱音乐艺术,称为“大本曲”,它是由本民族山歌、小调,用曲牌套连的形式,加以说唱,其中有民间故事《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卖身》等,深受民人喜爱。

二、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民间音乐的关系

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五部分,这些民间音乐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丰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1.民歌是民间歌舞的基础:一些歌舞音乐显然来自于民歌,或是在民歌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加上舞蹈动作,如歌舞“凤阳花鼓”便是在《凤阳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民歌是说唱的基础:我国的许多说唱显然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四川清音的许多曲调就是在一些民歌(如《放风筝》、《泗州调》、《麻城歌》等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3.民歌是戏曲音乐的基础: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音乐就是在当地民间小调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和发展的,如在嵊县山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越剧、在湖北和安徽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的黄梅戏等。4.民歌是民族器乐的基础:许多器乐直接来自于民歌,如河北吹歌这种乐种就是来自于演奏河北的民歌。民歌是其他音乐的基础,但是在歌舞、说唱、戏曲与器乐形成和发展以后,其较高的艺术水平又反过来对民歌的艺术性提高产生了作用。

(一)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有两种分类方法:1.按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述歌、儿歌等;2.按体裁分类,分长调(蒙古语:乌日汀道)和短调(包古尼道)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篇幅较长,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长音上常有类似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有的长调还具有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历史沧桑感。牧歌、赞歌、思乡曲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的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篇幅较短小、轻快活泼、音域较窄,狩猎歌、叙事歌等属于此类。代表曲目如《黑缎子坎肩》、《嘎达梅林》、《森吉德马》等。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多用五声音阶,也用七声音阶;在调式上,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旋法上,旋律常呈抛物线状,即一个乐句或乐节的高点常位于中部,此外,音程跳进较多;性格上,具有开阔、稳健、彪悍的性格。

(二)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族民歌在内容上可分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弹唱(冬布拉弹唱)和对唱三种。哈萨克民歌音乐特点,在音阶上,常用七声音阶,也用五声音阶;在调式上,用中国五声调式和欧洲体系的七声调式;旋法上,普通带有呼唤式的音调,多由主音和四度或五度音构成,跳进是其核心音调;在节奏节拍上,常使用混合节拍。

(三)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民歌从演唱形式上分为四类:1.“札恩达勒”,它是近似山歌、小调体裁的民歌,曲调高亢奔放,抒情性强;2.“哈库麦”舞蹈歌曲,音乐热烈欢快;3.“乌春”民间艺人用四胡自拉自唱的歌曲;4.“萨满曲”(或称“雅得根”),古老的宗教祭祀歌曲。

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传统美

传统美学的追求以美为理想状态,“优美”、“典雅”、“崇高”、“喜”等作为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体现出一种确定性和单纯的快乐,即审美愉悦。但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巫术,祭拜活动频繁的族群中,原始心理活动如恐惧、祈求、崇拜、诅咒等仍然大量存在,他们的一切活动主要出于生存的目的而非审美的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与传统美学意义相反的审美的异态。土家族的民间音乐中存在大量的审美异态现象,“丑陋”、“怪诞”、“狂乱”等审美意识在土家族大量的音乐、舞蹈中都有典型的体现,如《跳丧鼓》,土家族谚语有云:“父母亡,鼓报丧,众必跳,歌必狂”,众人对着死人长啸当歌、狂歌热舞,以歇斯底里的嘶鸣为歌,舞蹈动作含胸扣背、踏地为节,一步多颤,摇动构形,颇为怪诞诡异,且据清《巴东县志》记载:“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再如《哭嫁歌》,婚嫁本是喜事,却以“悲”代“喜”,音乐形式自由,多下行进行,且音符常以短长短长交替出现

(二)“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

西方“美”观念的构成有六个要素,要素之一——“精神距离”。就是说,参与音乐的人使自己与音乐“游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去审视它,在审美的水平上关注音乐。但是,如果以这个标准衡量,许多民族就不持有美的态度了,因为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把音乐从文化中抽离出来,以一种“为了审美”的价值取向来审视音乐的。白马人把歌唱看的比器乐重要,这看似只是行为上的差异,我认为这其中隐藏的是白马人对音乐的哲性思考,用身体的一部分歌唱而不用身体之外的乐器表现,音乐在白马人那里不能被抽离,他们把音乐看作是身体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