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族史研究范文

民族史研究全文(5篇)

民族史研究

第1篇:民族史研究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音乐人类学;音乐与民族

一、音乐人类学方面的少数民族音乐

(一)音乐人类学的来源及涵义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事实上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客观反馈,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已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音乐的萌芽和逐渐的长大都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不同的音乐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产生是因音乐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时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会各有不同、生活习惯就会不同。从涵义上来看,音乐人类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含音乐的开始、音乐与时代背景的融合、音乐作品的产生、音乐规则的制定以及音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和特性。音乐人类学的理论研究还包含民间、传统、口头说唱的音乐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含义,每个民族迥异的特色、不同民族产生的不同音乐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相互摩擦、相互融合又互相独立,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多变性。在逐渐深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各类学者们都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调查,他们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积累作为基础依据,与西方各类音乐全方面进行比较和探索,并通过相互沟通了解、相互探讨和相互研究,拓宽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索视野范围和区域,促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和相互补充。

(二)少数民族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呈现发展

1.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简述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多姿多彩,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色彩和大环境下的音乐文化构成了我国民族音乐体系。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从萌芽逐渐走向初具成果的历程可分四个时期。(1)新中国成立前20世纪初期,民族研究学者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初步考察,对少数民族生活进行了研究,在此时期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刊物数量可观,其中民歌集的形式占大部分,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和产出物也可被看作是少数民族音乐探究的出发阶段。(2)改革开放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的民族政策使不同民族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开花并迅速结果,与此同时新的音乐文化研究也慢慢展开起来。20世纪中期,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调查,自此音乐家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专业人员在社会调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0世纪中后期阶段,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的研究已初具雏形。研究内容扩展,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将音乐自由的形态探究延伸到生活、历史、民俗等方面。(3)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政策的稳步前进使我国国力不断加强,为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索提供了天然保护网,使在这个阶段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呈现出形式多元化、丰富化、高产量等特点。各类集成书卷大量问世,象征着覆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中国传统音乐走上了新的征程。(4)21世纪初期至今新世纪伊始,文化艺术争奇斗艳,各类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组织的成立推动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探究的历程,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加入除了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也更好地完善了这一时期的成果。这一阶段,学术刊物出版增多,拓宽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道路。

2.民族音乐与文化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发展产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交融的重要桥梁。各民族自身拥有的音乐特征和特色,使我国民族音乐呈现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加快了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和传播,对各民族间交流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要对中国民族音乐更深入理解,需以探究人类音乐学发展为前提条件,了解民族音乐转变的方向。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对民族音乐文化差异的研究,可明确意识到各民族音乐间的传播意义和价值体现,保护民族音乐别具一格的姿态,使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对全球范围内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传播与交流,应直面少数民族音乐所面临的机遇和竞争,这对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很好地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特殊性。

(三)少数民族音乐与人类学

在音乐人类学研究中,民族音乐发展自身演变出的就是一种文化,每一类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历史,这种历史沉淀积少成多,逐渐变成大海。对于音乐人类学理论来说,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入实地考察少数民族生活以及所产生的音乐文化,感知民族志的内容和结构,注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特性和所处的自然环境,逐步剖析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和特色,对加快不同民族之间音乐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音乐人类学来说,少数民族音乐史发展的研究应以民族文化研究为基础。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由于各民族地理位置、生活习性、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使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音乐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文化价值是相同的。所以,在不同民族音乐相融合和摩擦的背景下,创建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研究手段和观点是探索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重点。要深入地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首先要知道不同民族的音乐发展史和音乐文化,研究其发展的内容和表现方式,这样可获得全新的音乐文化知识。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国家,音乐风格及形式多元化,想要感受和了解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体会民族音乐中表达出来的文化涵义,就应了解其背景、历史、人文等状况,以音乐人类学的角度,采用相互比较的方法去探究、考察和感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及各民族音乐在不同方面的区别和关联,寻找各民族音乐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根源上了解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拓宽研究视野,建立多样化音乐文化理念,从而提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鉴赏力,弘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神和文化。

二、音乐人类学理念下多样的民族音乐史

(一)人类学视域下的音乐与民族文化

我国有56个民族,这决定了民族音乐的种类繁多。民族文化多元化,也就决定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富含底蕴的文化,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形式。各民族居住地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人文知识等也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使民族音乐的发展形式多样化,迥异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得以鲜明地表现出来。音乐在民族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民族特色要素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鲜明特征,其所有的民族记忆也是无价之宝。音乐史所产生的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和紧密的联系,比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民族行为、民族习俗等多个层面。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果,学术人员研究各民族间的音乐文化差异和音乐文化的共通处,将研究方法向新的思维方向展开,对音乐的节奏、语言、形式等相关因素的探讨、考察也越来越具体和深入,这些都会加快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步伐。

(二)少数民族音乐多元化发展与民族文化

多民族性与多样文化并存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显著特色,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文化在形式和叙述上的多面性。随着全世界文化交流的迅猛飞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受到了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传播佛教知识的过程中,它的音乐形式也影响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期间,西方现代化出现在中国,直接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快速发展;20世纪后,我国的民族文化已初具雏形,具有了开放、共生、多元化的特征。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下,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受得到了影响,音乐变成了民族间文化共通和互补的重要桥梁。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过程中,利用人类学的方法让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交流,间接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我国文化背景也呈现多样性,为促进音乐人类学理论在我国的顺利传播和发展,要遵循各民族传统风俗、文化发展道路。音乐人类学者提倡各少数民族音乐与背景文化要紧密相连,可把与音乐活动相关的内容、行为等作为民族音乐发展的指路明灯。将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独有的音乐进行无缝对接,这些都有助于对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研究。

(三)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的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差异性

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地域差异,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可分为西北风、东北风、西南风、中南风和东南风,这几个部分中所涵盖的少数民族特色音乐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区域的差异会导致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和不同风俗习性,这就造成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音乐的独创性和差异性。例如,河北省历史悠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当地各民族文化艺术在形态、种类、表达方式上显现出多变性。瑰丽多彩的人文风情和悠久绚烂的历史文化培育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多元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文化。如唐山评剧、河北梆子、皮影戏等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比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皮影戏、乐亭大鼓、评剧。由莲花落这种说唱形式逐渐转变而成的评剧唱词相较其他来说比较简单明了,具有比较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乐亭大鼓是将民谣的浓缩精典之处与古代的多种说唱相结合,再慢慢通过实地演唱和更新才逐渐走向成熟化。对于唐山区域来说,乐亭大鼓和评剧是其中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虽然这两种艺术同处一个区域,但其音乐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却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归功于唐山文化的多样性。多种文化的发展与展现,各不相同的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音乐艺术表达方式。

(四)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的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方向

从音乐人类学的方面来看,各民族间相互交流互补的重要方式就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交流。音乐的交融可以加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背景的民众间的互相沟通,从而进一步加强同一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发展。在音乐人类学视域下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需要加大对音乐人类学理论的建立并扩展其研究范畴,以适应并深入研究学术思想,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从而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高级优秀人才。除此之外,还要将注意力加强在少数民族音乐内在的涵义和规律研究方面,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探索少数民族音乐,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拓展同全球学术界间的交流,加快音乐人类学在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当然,在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研究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会遇到许多问题,牵扯范围也比较多,例如学者间、政府机构间、传播媒体间、文化发展间以及民间各组织与普通大众间的看法差异。因此,要传承和发扬光大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首先要削弱或者清楚矛盾之处,而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去保护和宣传各少数民族音乐所拥有的独立个性和文化魅力,加强多种音乐文化价值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体现,避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西方价值观所同化,保持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独有的艺术特色。

三、音乐人类学视域下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发展走向

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无论哪个民族的音乐发展都会推动世界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民族音乐也是世界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瑰宝。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密切交流、贸易来往日益频繁,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来往也日益频繁,这不仅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同时,各国音乐学者及音乐爱好者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探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而音乐人类学这个学科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的实际操作和迅速发展也拓展了我国社会学者们的视野,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了更深的诠释和了解。通过全球各民族之间音乐艺术的沟通,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民族音乐互相作用和互相融合,不仅加强了中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也是通过音乐这种交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各国之间的认识,从而使得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隔阂将被削弱。通过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精神,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演变过程,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与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在涵义和联系,可让世界人民更真切地感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更好地传播和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长久发展。同时更各极地学习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度。随着全球化互通交流的加速,世界音乐发展也随着社会各界的频繁交流日益进步,在大环境下多方面的学术交流过程中迈向更繁荣的景象。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加快世界人民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更深入了解,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可以更好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现,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也会得到更好地体现。最后,音乐人类学在我国推广和发展,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理念和理论层次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会越来越好。截止到现在,我国关于人类学视域下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就。21世纪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研究由以包含政治及民族为主要导向,以科学的方法为途径来转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从古至今经历了不断变迁。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各类学者们的不断探索、深入挖掘才能将发展持续进行。为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以多种文化价值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发展进行发掘、保护和传承,在这些努力下,音乐人类学才可以得到更持久的进步。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和其他外来文化的浸润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所独具的特色、独特的个性、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必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徐金阳.论民族音乐学语境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学科意识[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2):141.

[2]欧阳平方.总结经验、理论反思、规划展望:“纪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四届年会”述要[J].人民音乐,2014,(12):51.

[3]杨善武.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上的发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2):23.

[4]张燚.向中国知名的音乐科研平台攀进———“2015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学术年”评述[J].人民音乐,2015,(4):49.

[5]刘一丁.从音乐社会学对音乐史学的渗透性研究谈学科的融合性发展[A].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

[6]何巍.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音乐教育研究[A].大舞台,2012,(3).

第2篇:民族史研究范文

关键词:人际交换论;民族大学;寝室生活形态

在霍曼斯人际交换论中,大学生寝室作为小群体。活动即大学生寝室活动的所有集合;互动则为寝室成员在受到到群体内部其他成员及其活动刺激而作出的活动;情感便是寝室这一群体或者群体成员内部状态的外显表达或行为符号。在寝室成员活动、互动、情感相互关系所展开的范围,即寝室的边界。在边界之外的为环境,在环境影响下的寝室活动、互动、情感是寝室的外部系统。超越环境限制而发生的为寝室的内部系统。寝室这一群体在校规、社会规范以及学院的种种规定等所进行的活动、互动、和情感即为外部系统;而在各种来自学校、寝室、社会等强制力之外而发生的,旨在加强友谊、密切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互动以及情感,即为内部系统。且寝室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成本与报酬是霍曼斯人际交换论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亦是其后期解释性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寝室小群体中,成本即寝室成员在日常寝室活动中为获取某种利益,或者实现某种目的而预先做出的支付。报酬是指付出一定成本后所获得回报。惩罚是寝室成员支付成本的心理体验,而强化是寝室成员获取报酬的心理体验。数量是寝室成员某一具体行为的总量,价值则是某一具体行为被强化或者惩罚的程度。满足与失落是寝室成员在获得报酬后产生的心理状态。

一、调查过程

将调查对象确定为S高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其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是一所典型的民族地区高校。二是其在寝室生活形态方面既有全国高校之共性,又有其民族性这一个性;三是作为其所在省份唯一一所211综合高校,其既具有当地民族高校之特性,亦具其综合性等特性。在寝室生活形态研究方面特性凸出,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在此次调查中最终决定以S高校所有全日制本科生为样本框,采用简单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首先确定八个学院为调查对象。分别是文科四院和理科四院。其次对6名学生和4名老师进行访谈弥补调查问卷法的不足。

二、西部民族高校大学生寝室生活状况

本文中寝室生活为狭义的寝室生活,主要界定为大学生寝室居住和活动的总和,包括寝室卫生制度、潜规则制度、寝室规划布置以及大学生对寝室生活的适应状况几个方面。

(一)寝室外部系统对大学生寝室生活产生影响

1.寝室外部系统对大学生寝室生活适应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招生比例;二是少数民族预科班制度。2.寝室外部系统不合理导致寝室整体布局存在不合理作为寝室成员必然受其家庭生活习惯这一寝室外部系统影响。寝室成员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其每个人独有的生活习惯,而在物品摆放问题上亦会按照自身所持有的价值文化去做。然而每个人由于生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不同价值文化符号又不总是相一致,在这一问题上产生冲突亦是必然。而冲突产生后妥协就是每位寝室成员都以自身方式去布置自身所有空间。在不考虑寝室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寝室布置难以达到其成员要求的合理。

(二)成员互动下寝室卫生较差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寝室卫生状况普遍较差。主要从寝室打扫卫生频率、寝室叠被子的频率以及寝室倒垃圾的频率三个方面来反映。以S高校为例,在400名被调查对象中,每天打扫寝室卫生的占46%,叠被子的占51%,倒垃圾的占45%。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寝室卫生状况较差。从访谈和日常观察中亦能反应出卫生状况。

三、西部民族高校大学生寝室学习现状

在本文中寝室学习特是指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格发展的行为及其总和。

(一)寝室内外部系统驱使下学习频率不高

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寝室学习频率非常低,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对于寝室认知是其生活之地,而非学习之地。以S高校为例,在宿舍最经常干的事情上,400名被测者中有17%的人是学习,女生稍高用男生,女生为20%,男生为13%;大二最高为21%,大一大三分别为14%和15%。在寝室最常讨论的话题方面,400名被测者中10%的人所在寝室最常讨论的话题是与学习有关的话题。从寝室外部系统看,学校对于寝室、教室、自习室以及图书馆的明确分工导致学生对于该设置产生刻板印象,进而在心理上对每一种职能分工认同并强化。从其内系统看,寝室成员学习行为必然受其余成员学习行为影响。为了加强寝室内部系统,寝室成员都会倾向于模仿寝室中“领导者”活动。或是遵从于多数人的暴力,倾向于寝室中大多数的活动。这便是为何会出现一个寝室所有人都学习好或者一个寝室中所有人都会有某方面共性的原因。

(二)寝室内外部系统驱使下寝室学习效率不高

大学生寝室学习效率普遍不高,在笔者看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外部系统对于大学生寝室学习观的影响。一方面在大学中流行类似于60分万岁,青春就要疯狂等观点。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寝室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经历完高中高考高压生活,部分大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大学都考上了,学习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二从成本与报酬角度分析,大学生寝室基本都是同班同寝室制度。而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多都是小组作业,此时一个寝室即为一个小组。但完成学习任务经常是寝室一个或者非全部成员。总有想付出最少而获得最多的报酬。久而久之,经常完成任务的学生产生惩罚感,衡量价值后必然失落,进而需要减少学习量来获得满足。

四、西部民族高校寝室人际关系现状

寝室人际关系在本论文中专指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

(一)内部系统驱使下寝室人际关系貌合神离

大学生寝室成员人际关系总体而言较差,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亦不例外,而其人际关系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寝室内部系统,而并非外部系统。寝室成员关系较差主要体现在寝室发生矛盾的频率与寝室成员对于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来体现。在S高校400名被调查者中有3%的人所在寝室经常发生矛盾,52%的人所在寝室偶尔发生矛盾,几乎不发生占29%。有16%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非常好,有55%的人认为寝室人际关系比较好,有27%的人认为一般。男生寝室人际关系好于女生,从大一到大三,人际关系呈下降趋势。城市大学生人际关系好于农村。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相比于非独生子女更好。来自同一省区之间的人际关系好于来自不同省区的。不同专业寝室的人际关系好于同专业寝室。经济水平差不多的寝室成员之间人际关系最差。通过访谈和日常观察发现所得结论与问卷数据分析所得完全相同。在访谈中,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同等好。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很多寝室成员之间仅停留在尽量不发生正面冲突的地步,其他方面也都是止于点头之交,对于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仅存于某一个或者几个寝室成员之间。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女生更容易受寝室内外部不系统影响。年级越高人际关系越差的原因在于寝室外部系统对于寝室成员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内部系统作用越来越小。乡村孩子比城里孩子、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容易更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原因在于独生子女与城市孩子由于其成长环境原因,其情感受寝室成员人际互动影响较小。同一省区比不同省区更易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在于,不同省区之间的的差异性更大。同专业寝室比不同专业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更多的原因在于同专业寝室成员之间的利益牵扯更多,相处时间更长导致外部系统作用大于内部系统。经济较为接近的寝室成员之间更容易出现矛盾,原因在于相似性更容易受互动影响。当经济接近时,成员无形会受他人活动影响,产生攀比,炫耀等经济行为,为人际关系埋下危机。

(二)寝室成员互动下的“潜规则”

在大学生寝室中存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潜规则,例如“多数人的暴政,少数人的专制”、“群体中的个体”、“寝室中的小团体”、“权利与自由的界限模糊”等。对于寝室潜规则的调查主要从潜规则的现状和潜规则的遵守状况两方面来阐述。从对寝室潜规则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反映出寝室人际关系当中存在现象。对于大学生寝室潜规则遵守的调查中在对于寝室潜规则的遵守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寝室潜规则的遵守情况比较乐观。在对S高校的调查中,当和舍友的生活习惯有差异的时候有67%的人会选择彼此尊重,有4%的人选择的是由一个人说了算,有5%的人会选择我行我素,有19%会形成宿舍公认的潜规则,还有另外的5%选择其他。而这从更深层次的反映寝室成员之间权利与自由关系模糊这一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寝室成员对于宿舍应有潜规则的尊重与遵守存在问题。寝室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必然会计算成本与报酬,当寝室成员自觉在寝室人际关系中成本大于报酬,必然会产生失落感。进而影响寝室成员互动及情感,寝室人际关系恶化。

五、网络这一外部系统对大学生寝室生活状态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寝室生活形态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寝室学习、寝室生活亦体现在寝室人际关系当中,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传统寝室与现在网络影响下的寝室进行对比。S高校大学生上大学前后大学生上网的频率明显增加;且在寝室上网的频率最高,人数最多。在400名被调查者中7%的人在寝室最常干的事儿是学习;女生学习频率稍高于男生。有13%的人认为网络对于寝室学习的是非常积极的影响,有34%的人认为比较积极。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对于大学生寝室学习的影响不容乐观。而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比较乐观。在访谈和日常观察也能反映出这一结论。而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传统寝室于现在网络影响下的寝室学习状况相比相差较大。网络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通过访谈资料进行补充,通过访谈发现传统寝室人际关系普遍优于现在寝室。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寝室交流方式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交流机会较多;而现在寝室一是受网络虚拟交流的影响,二是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寝室成员个体更加注重对于其有益的寝室活动,相较于寝室互动,寝室活动性更加明显。网络作为寝室外部系统,不自觉地深入影响寝室成员的活动以及寝室互动,进而影响寝室情感。这是寝室处于网络文化这一外部系统下不可避免选择。

六、结论

寝室作为小群体对于寝室成员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良性的大学生寝室日常生活,寝室学习状态以及寝室人际关系系统能够对大学生今后家庭生活、工作态度以及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处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亦对大学生良性的三观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生形成良好的寝室生活习惯、寝室学习习惯以及寝室人际关系系统。在此,学校、学院、后勤系统以及大学生自身都应该积极思考,积极应对。寝室成员活动、互动、情感都会受寝室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影响。而寝室形成这一系列活动、互动模式以及情感也会对寝室成员以后组建新型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新群体的一种“看不见的”外部系统影响其互动、活动、情感以及其内部系统的建立。这体现在大学生今后生活、工作、家庭及人际关系的方方面。S高校作为西部民族高校,在寝室生活形态上既具有高校的共性,但在寝室外部系统方面又有其个性,我们在考虑共性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到其个性寝室外部系统对于寝室成员活动、互动、情感以及内部系统的作用。仅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寝室内外部系统以为大学生今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第3篇:民族史研究范文

[关键词]民族装饰艺术;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民族装饰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是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个民族的渠道之一,它体现在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室内设计这一领域,体现为本土化与国际设计理念的融合,要想真正创新性的应用好民族装饰这一元素,就要做到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顺应时展的需求,做符合国人审美的设计。以下为笔者对于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

在室内设计发展的初期,我国的室内设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能不断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使我们的设计体现初显成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摒弃了许多中国本土的民族设计元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国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完全接受其它国家的设计理念,舍弃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无法获得持久的进步,主流的室内设计慢慢向民族化倾斜,逐步的的将民族装饰艺术融入到室内设计中。

2苗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应用

当前,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越来越广泛,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高的认可感。苗族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在室内设计中融入苗族装饰艺术,实现了传统装饰文化和现代装饰元素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苗族锉花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锉花是苗族的剪纸艺术,但不同于汉族的剪纸艺术,苗族的锉花是用锉刀在蜡板上面锉出来的,这样完成的锉花,使整个块面透漏着真诚浑厚的感觉。锉花无疑使苗族装饰艺术的代表,锉花美丽大气,在室内装饰中,苗族人常常把它应用于室内的屏风、桌椅的边框等等,使人们在无形之中就能时刻的感受到苗族的民族风情。另外,伴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锉花更是作为装饰被悬挂在墙上或者装饰在门上,以此来营造一种舒适的居住环境。将这些种种装饰艺术应用于室内设计中,不仅展现了苗族的民族风俗,还使室内摆放的家具更加具有观赏感,使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

2.2蓝印染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苗族传统装饰艺术中,蓝印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蓝印染以天然植物为原料,根据自身独特的想法将苗族图腾画在蓝印染上。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能够便显出本民族风俗的蓝印染逐渐的被应用于室内装饰中,一幅幅精美的蓝印染被裱起来挂在墙上,古朴而又美丽,这样不但具有强烈的观赏价值和视觉效果,还能丰富室内环境,在室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民族氛围。

2.3刺绣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苗族的刺绣,是指将各种颜色的线,通过精密的针法,在绣料中穿刺出一幅图案。刺绣在室内设计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范围,可以设计成桌布、门帘、遮尘布、沙发的抱枕等等,在设计时将富有苗族风俗的刺绣与室内具体装饰融合起来,使之遥相呼应,烘托室内氛围。这种室内设计不仅可以烘托出民族艺术、宣传民族艺术,还可以提升室内设计的整体艺术感。

2.4织棉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织锦芭排被誉为“活化石”,在苗族传统服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湘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织棉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来完成,通过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面纱为经,以彩线、棉线为纬,完全用手工作业的方式织构出一幅精美手工艺术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锦芭排常常被当做壁挂、地毯、坐垫等等等生活用品,使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古朴的民族文化内涵。

2.5银饰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苗族银饰是苗族人们长期以来对于生活的理解,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是苗族银饰的特征,以苗族大银角为例,其高度常常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左右。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好苗族银饰在生活中彰显吉祥的含义,将其适当的装饰在床上用品、窗帘等等上面,给人一种尊贵又富有民族气息的视觉感受,提升室内设计的档次。

3总结

民族装饰艺术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室内设计的美感,同时也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符合国人的审美。因此笔者认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在现有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优良因素以及设计理念,对传统的民族装饰进行创新,将其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宣传传统文化,提升室内设计的古典美以及民族特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宇.薛继明.中华民族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探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15(04):147+249.

[2]贾金琨,刘亚兰,尹西竹.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1):20-21.

第4篇:民族史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世界民族音乐;音乐活动与体验;音乐学业质量评价

世界民族音乐是从应用民族音乐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课程,展现世界各民族精彩的音乐个性与独特的音乐风格,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记录人类五光十色的生活场景。世界民族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分子,通过学习和了解世界民族音乐,加强与世界的对话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丰富自己。世界民族音乐在其文化的根源和发展的脉络以及音乐风格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九大风格区,即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北美洲音乐文化区和大洋洲音乐文化区。[1]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理解多元文化音乐”。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世界民族音乐既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特色课程,也可以作为一个大单元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世界民族音乐能够灵活运用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应对生活中的音乐文化现象,能够用世界民族音乐学的眼光正确地看世界、理解世界,从而促进音乐素养、人文底蕴、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明的创新与发展。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世界民族音乐教育,但面临缺乏科学、系统、完善的课程内容,缺乏教学指导,缺乏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等问题,均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解决。

一、优化中小学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世界民族音乐不论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特色课程,还是作为一个大单元教学内容,都需要有结构、有逻辑、系统性的课程内容。音乐课程内容是音乐学科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不仅包含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知识与核心技能,更包含学科的观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需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根据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理想与现实、遵循社会需求与学生素养发展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整合并优化中小学世界民族音乐学习内容,形成围绕主题的结构化的有意义的单元学习内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一以贯之。小学学段以世界各地民歌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以唱游形式学会用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演唱歌曲,从中体验、了解五彩斑斓的世界音乐文化。中学学段以各个音乐文化区有代表性的歌曲为核心,以歌唱、器乐演奏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为主,感受、体验与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联系与对比。课程内容既要体现普及性,又兼顾专业性,既体现趣味性,又兼顾学术性,同时体现具有结构化的大单元、大观念统领的学习内容,由点到面,由面成网,循序渐进,形成科学、完整的中小学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大单元结构化的课程内容能够帮助教师站在课程或是大单元的高站位进行教学设计,深刻理解学科的育人本质,落实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学科的整体结构,将庞杂的学习内容予以梳理,关注课程的主要脉络,理解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观点,在音乐实践学习中掌握知识、习得能力,形成审美素养。

二、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落实“音乐活动与体验”

世界民族音乐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多元、拓展、综合、情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会世界民族音乐的知识与技能,把握世界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用世界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及思维方式去看世界、理解世界,平等地面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由此可见,“音乐活动与体验”是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应强化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把学生音乐素养培育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化。学生在学习印度音乐时,当他在课堂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与体验”,学会演奏一段印度塔布拉鼓,学会演唱一首拉格,学会表演一段婆罗多舞蹈,他定能感知印度音乐丰富的装饰音、神奇的微分音、循环的节奏圈、低哑的声音追求……学生感受到印度古典音乐的神秘与精妙,感悟印度古典音乐静穆的审美观念,这些都将促使学生对印度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驱使他深入地了解印度音乐,了解印度音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民俗等跨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正是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与体验”学习中,才能启发学生建立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从孤立走向联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排他走向包容,从静态走向动态,形成跨学科综合探究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好奇与期待,探索与研究,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深入探索音乐的奥秘,理解音乐中的真知灼见,启迪心智。[2]同时,驱动学生认识音乐发展的人类文化背景,以及基于这个背景的广度和深度来审视和赏识音乐,形成对音乐独到的见解与判断,形成普遍联系的、动态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发展更加宽广和深远的想象力、表现力、思辨力、鉴赏力与创造力,提升人文底蕴与人文素养。[3]

三、完善落实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成就,以及与世界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能力、必备品格进行测评与研究,强化评价的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在测评中,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文化现象,面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在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中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社会的、世界的音乐事件或现象;在解决过程中是否体现世界民族音乐学专业的观点、视角、思维、方法及标准。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的内容包含八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文化,每个音乐文化区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考查的重点。评价维度以素养为纲,由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跨学科综合创意表现三个部分组成,音乐创造与音乐文化理解有机融入以上三个部分中。[4]世界民族音乐的评价标准分为两个层级:音乐表现标准和音乐育人目标。表现标准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进行详细的描述,教师依据清晰的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育人目标对世界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目的给予具体的表述,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成长放在更加长远的时间轴上考虑,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学科实践为路径,向着有益学生发展的素养和育人目标而努力。世界民族音乐学业质量评价强调在“音乐活动与体验”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方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音乐的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评价都应在“音乐活动与体验”中实现。世界民族音乐是学生认识世界、连接世界的一门课程,能培养具有艺术素养、人文情怀、国际视野、文化自信的多元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平.世界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2]刘沛.基于超链接以音乐为核心学科的综合课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4):78-81.

[3]刘沛.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8.

第5篇:民族史研究范文

【关键词】壮族服饰;现状;传承;发展

1概述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壮族的总人口是现今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邻近的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从江县。壮族服饰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与发展起来的,在壮族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服饰文化,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时也反映出壮族的独特审美观。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以往对民族服饰的研究往往偏重于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大多以服饰变迁中的宏观历史、服饰的外显形态特征以及服饰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冯敏[1]认为目前关于民族服饰的研究停留在民俗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少。总结我国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过程中,学者都是在基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所研究的对象中的关注点也不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不尽相同。基于此,在对壮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问题研究需要深入探讨,怎么样更好的深化壮族服饰文化思维研究,如何从不同的视觉来审视壮族服饰,在现代服饰文化的创新中怎么样体现壮族服饰文化特色,使得壮族服饰得以传承、创新与发展,这就需要采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可从传播学的视角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壮族服饰的历史、文化、现状与未来,其目的为了让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在这一微观动态过程中得以传承与发展,解决壮族服饰文化应该如何传承以及怎么样传承。

2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了解现阶段我国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现状。在文献梳理中发现,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也都遵循以下三个视角,这里,以研究实践历程为轴,总结了我国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经历初期扫视、服饰关注、细节关注三个研究时期。

2.1早期对壮族社会调查、族源研究中涉及服饰的研究

最早关于壮族服饰的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国策⋅赵策》《庄子⋅逍遥游》中描述了瓯越先民“披发文身,错臂左衽”,从中可以看出壮族先民的服饰特征。东汉时期的《汉书⋅地理志》记载壮族先民的服饰为“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2]到唐宋时期的朱辅、周去非、范成大等都对岭南地区的壮族服饰有较为详实的记录。明清时期谢启坤和王锡祺记载了壮族服饰的外观特征。民国时期刘锡藩的《岭表纪蛮》一书中对壮族服饰的色彩、衣长、刺绣装饰图案、服饰面料等描述的较为详细。

2.2对壮族服饰形制与文化内涵的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壮族服饰,但是以壮族服饰文化为主体的专著的并不多。例如,玉时阶[3]是从广西各民族服饰的起源、服饰的制作工艺、服饰的色彩分析、服饰的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从民族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风俗文化、审美情感、宗教信仰等进行了较为深入阐述。陈丽琴[4]的《壮族服饰文化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壮族服饰的文化,一方面讲述了壮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服饰形制特征与历史演变历程;另一方面探析了壮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李元君[5]的《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一书,着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直观来呈现壮族各个族群的服饰特征,属于收集整理类的专著,对壮族服饰的理论知识研究较为困乏。另外,陆续也有一些学者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解读壮族服饰及其文化,从审美的角度和探讨了壮族服饰艺术,并对壮族人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进行了分析,如王杰、王朝元[6]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广西的壮族服饰,认为壮族服饰并不是简答的“汉化”和“西化”的趋向,只是壮族服饰由过去传统不同族群的服饰演变成单一化、简单化,但仍然保留其壮族服饰的特色,对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3对壮族服饰细节专题的研究

除了上述对壮族服饰分地域的综述及分析以外,一些学者对壮族服饰中的部分“精华”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如壮族服饰的结构、壮族服饰的色彩等。

2.3.1服饰形制关于壮族服饰的形制的研究中,田玉玲[7]对广西那坡的黑衣壮服饰结构形制进行了较为详细表述,并对服饰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并结合到现代时尚服装设计中;何鑫[8]撰写的学位论文涉猎了黑衣壮服饰结构特征。从上述的研究看出,对服饰的结构研究仅仅只有在“黑衣壮”这一族群的服饰研究,壮族因分布广,族群多,各个族群的服饰因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因素、地域状况、生产水平以及审美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壮族服饰呈现出种类繁多、丰富缤纷和各具特色的服装形制。因此,“黑衣壮”服饰仅仅是壮族族群的一个族群,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壮族服装的结构形制。

2.3.2服饰色彩张爱丹[9]与罗起联[10]的文章都以色彩为关键词,由分析壮族服饰的色彩搭配,逐渐延伸到探讨其色彩选择背后的文化意义,尽可能由表及里进行文化探索。在对壮族服饰的的色彩研究,不能只研究文化意义,文化意义更多是一种符号化较为表象显现,更多的是要从服饰的色彩的成因因素来研究,研究壮族先民在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中能生产出服装染色的原材料。

3壮族服饰文化的有效出路

壮族服饰是壮族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是构建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同时它所蕴涵的服饰文化则属于非物质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举目的成就,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都发生了巨变,服饰首当其冲的发生改变,如何有效的面对逐渐消失的民族服饰,是我们当务之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11]。

3.1现代社会中壮族服饰的境遇

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多元化的影响,来自西方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影响下,穿西装或汉装一件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穿壮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壮族服饰仅成为壮族人民节日时所穿着,演变成为民族盛装。笔者通过对壮族地区的进行田野考察时,通过采访壮族人民为什么现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壮族服饰少的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壮族服饰制作材料缺乏。制作壮族服饰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面料都需要自纺、自织、自染,现在壮族农村地区的农田都以甘蔗、水稻、香蕉、速生桉等经济作物为主,已经没有人愿意种植苎麻和蓝靛草,导致制作服饰的原材料匮乏。第二,壮族人民的审美发生变化。在时尚潮流服饰的服饰影响下,黑色的壮族服饰显得极为单调,色彩缤纷的潮流服饰已被壮族人民生活中首选,他们已经开始否认自己的民族服饰,不再喜欢穿民族服饰,也只是在节日时穿着,并且传统的黑色壮族服饰已经变成大红、蓝色艳丽服饰,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传统服饰的消失。第三,掌握壮族制作服饰的传承人越来越少。由于现代年轻的壮族人开始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生活中,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学制作壮族服饰,都愿意直接从市场买现成的成衣穿着,不仅省事、省时还方便,这也导致能掌握壮族服饰制作的工艺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服饰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3.2壮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壮族服饰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形成对立的矛盾体,面临这一现实的问题,我们更多的需要去抢救性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并传承与发展好壮族服饰的精华。然而,这需要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尊敬传统民族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服饰文化[12]。

3.2.1保护策略首先,对壮族服饰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记录壮族服饰,对壮族服饰的结构形制和制作工艺进行全面的记录,绘制出壮族服饰不同族群的服饰测绘图、裁剪图,并制作出服饰的标本,对制作工艺的过程可以采用全程录像作为图像记录的资料保护。其次,在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应该从小就开始,在小学生的日常教学中,鼓励壮族的小学生每周至少要有一天穿壮族服饰,从小养成以爱穿民族服饰为荣,同时也可以把壮族服饰的一些刺绣、印染等手工课融入到美术实践教育课程中,让小学生自觉的承担起保护与传承壮族民族文化。最后,加大保护壮族服饰制作的传承人,目前,壮族服饰的传承人趋于老龄化,新生代的传承人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保护这些传承人迫在眉睫,更多需要给予他们生存空间和创作时间,让传承人参与保护与开发中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激发传承人招徒授艺,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传承人。

3.2.2改革策略随着壮族人们的生活改变,传统的壮族服饰已不适应当代的生活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与改革壮族服饰,使壮族人民接受、喜欢和爱上民族服饰。在对壮族服饰进行创新设计时,并不是传统民族服饰的再现,而是应注重民族服饰与时尚元素的融合创新设计,民族元素与时尚元素的有机结合,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同时也要不定期的举办壮族服饰的学术交流会、壮族服饰的创新设计大赛、壮族服饰的流行会等,让全壮族人民都参与到壮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中来,例如在这一点上可以借助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内蒙古每年都会举办自治区级别的蒙古族服饰设计大赛,使得蒙古族服饰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3.2.3开发策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壮族总人口近一千七百万人,总全国总人口的1.27%,其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可以让壮族服饰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可以使壮族服饰所呈现出来的丰富多彩服饰文化应该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应用,能更好发挥好壮族服饰文化资源,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即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促成壮族服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旅游资源来对民族服饰进行开发策略,广西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将旅游文化与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壮族服饰文化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中外游客领略到壮族服饰视觉魅力,将壮族服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有所助益。

4结语

在对壮族服饰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肯定地看出对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和亟待拯救的问题。整体来讲,在全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壮族民族服饰文化面临被同化的境遇,在此境遇下通过夯实壮族服饰文化保护、改革、开发的策略,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来实践壮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壮族服饰文化长久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敏.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的历程及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2):63-70.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玉时阶.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陈丽琴.壮族服饰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5]李元君.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M].南宁:广西接力出版社,2012.

[6]王杰,王朝元.神圣而朴素的美(黑衣壮审美文化与审美制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田玉玲.黑衣壮民族服装衣袖结构改良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08(2).

[8]何鑫.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服饰结构考察与整理[D].北京服装学院,2012.

[9]张爱丹.壮族服饰的色彩意义[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1-43.

[10]罗起联.简述壮族对色彩的选择与理解[J].电影评价,2008(18):86.

[11]匡迁.壮族采茶戏茶旦服装特征探析[J].四川戏剧,2019(9):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