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族舞论文范文

民族舞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民族舞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民族舞论文

舞蹈教育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高校每年录取的舞蹈专业研究生越来越多,对舞蹈专业类人才的培养可见是非常重视,而对舞蹈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实践能力在舞蹈教育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能力中所包含的各项能力的培养促使舞蹈教育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而最终目的是能够培养更多的舞蹈专业人才。文章就舞蹈教育学研究生多项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舞蹈教育学研究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

舞蹈教育学研究生属于学术型舞蹈专业类研究生,其主要学习与研究的领域大多与舞蹈理论课程与科学研究相关,而未来从事的专业工作多为舞蹈教学工作等等。现如今,社会对高校及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舞蹈教学工作的要求都逐渐提高,从事舞蹈教学工作的教师需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并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未来将要或想要从事舞蹈教学工作的研究生的培养就需要提高重视。舞蹈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许多高校一直在提倡的,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积极开发学生的多项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舞蹈专业的教学工作一直都在强调实践,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一直都是非常重视实践这一项的,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取得进步,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理论课程的专业实践

理论课程的专业实践,无非想要强调的就是理论与实践,其中专业则指舞蹈专业的专门课程,即针对舞蹈专业研究生所开设的理论类课程,有助于从侧面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实践能力。我们都知道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以,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原则,两者是彼此辅助与促进的关系。我将此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点分别进行分析:

(一)教学能力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实践,顾名思义是增强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模拟教学的实践机会,也可以使舞蹈专业的研究生从事助教工作。舞蹈专业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强调实践的。对于教学的理解可以与理论课程的专业实践一样进行拆分理解,教学无非就是教与学两件事,要求有目的性地联系专业实际去实施教学。通过从事助教工作,协助导师做相应的教学工作,不断学习与实践。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强调训练的目的与恰当的教学方法,需要掌握各方面的教学要求,例如课堂氛围的合理营造、教学时长的合理安排,以及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状态等。同时更要调整好教与学的比例,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舞蹈专业的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应该减少强制性学习,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成不变的授课内容与方法中,不断创新,使学生对专业课程始终保持热情;让学生跟随导师不断学习,并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通过模仿导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己不断进步并不断创新的过程。以导师为榜样,以众多优秀的舞蹈专家为镜子,力求做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学工作者。

(二)舞蹈创作能力的实践教学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更应该结合实践工作。舞蹈创作能力的实践,强调史论课程的知识内容与专业技法相结合,能够为舞蹈创作增色添彩。齐齐哈尔大学舞蹈系舞蹈教育学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内容有:《中外舞蹈文化》《舞蹈教育学原理》《舞蹈生态学》《民族舞蹈教育研究》《现代舞蹈教育研究》《舞蹈创编技法研究》等。以其中三门课为例,《民族舞蹈教育研究》《现代舞蹈教育研究》《舞蹈创编技法研究》这三门理论课程,对于舞蹈创作能力的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科期间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以及编导技法课程的学习,再加上研究生期间民族舞、现代舞、舞蹈创编技法的教育研究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教学内容及方法,并跟随导师尝试民族舞、现代舞及编舞技法的创新,通过实践,编创作品,并尝试演出及比赛,从而提高实践能力,获取创作及教学经验

点击查看全文

芭蕾舞剧民族化研究

摘要:西方芭蕾艺术跨越了五百年,伴随着革命运动、文艺复兴,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我们通常将芭蕾艺术分为五个发展时期:早期芭蕾、古典芭蕾、浪漫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当然,芭蕾艺术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的艺术方式也有所不同,如20世纪中期,西方芭蕾艺术传入中国,芭蕾作为一种经典(古典)艺术,在传播中以其习惯性的审美模式和运动模式为媒介,加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特点和审美要求,使芭蕾艺术在中国的土壤上不断地融合、发展、创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流传千年,各民族民间舞蹈保存时间之长、流布之广、生命力之强,为芭蕾艺术融入中国舞蹈提供了舞蹈动态形象和历史文化背景。

关键词: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

一、当代中国芭蕾舞剧关键时期的特点分析

1.探索和发展时期(1949-1976)——《白毛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芭蕾舞剧在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和发展。其中,对中国芭蕾舞最具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根据学习俄罗斯芭蕾舞剧的经验,结合本民族的音乐、舞蹈素材,1964年舞剧《白毛女》诞生,这部芭蕾舞剧讲述受封建统治压迫的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的凄惨故事。舞剧编者们,为了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融入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歌剧唱段,并且把经典歌剧唱段作为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而且在一些主要的舞段,增加了伴唱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以20世纪中期为界限,之前的舞剧被称之为戏剧芭蕾,之后称之为交响诗芭蕾。交响诗芭蕾的结构“音乐和舞蹈”的结构,这给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加深了舞剧的思想内容,扩大了题材范围,沟通了芭蕾与时代生活的更大关联。尤其注重舞剧的音乐,即音乐就是内在的戏剧结构。《白毛女》芭蕾舞剧通过舞蹈来刻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生活状态,而不是借助于娱乐和表演性的舞蹈功能,更不用借助于哑剧,所有人物都在舞蹈生活中。舞剧音乐保留了原歌剧音乐中的经典唱段,《北风吹》《我要活》《扎红头绳》《太阳出来了》等音乐素材。为了适应舞剧的舞台,以充分交响诗形式展开。舞剧音乐运用了声乐演唱的形式进行了再创作,如《与风雪搏斗》《盼东方出红日》等部分加入了合唱的形式,特别是喜儿《北风吹》的唱段配合了芭蕾舞蹈的肢体语汇,剧中的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丰满。这种艺术实践的方法,为中国芭蕾舞剧的探索,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舞剧中加入声乐的演唱,即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文化,也是对西方芭蕾舞剧一次大胆的革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芭蕾舞民族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切入点也明显增多,有的根据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加以改编,有的取材于著名戏剧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的将世界文学名著编创成芭蕾舞剧,有的则是通过芭蕾舞抒发了舞蹈家对我国的现实和未来的憧憬。如祝士方的芭蕾舞剧《白蛇传》《春雨新花》,舒均均的《黄河》《觅光三部曲》等。

2.发展和繁荣时期(1977-1990)——《祝福》《红楼梦》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芭蕾舞蹈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诸多的收获,可以说是中国舞蹈发展的黄金时期。1980年以后,许多中国芭蕾舞演员在世界芭蕾舞大赛中获奖。80年代中期掀起了以中国文学、戏剧名著改编成为芭蕾舞剧的民族化道路,成果非常显著。如《雷雨》(原著曹禺)、《家》(原著巴金),以及根据鲁迅著名小说《祝福》《阿Q》《伤逝》改编的同名舞剧等。西方芭蕾舞艺术与中国文学思想的民族化艺术的交融和发展,是当时芭蕾舞编剧研究的方向。以鲁迅《祝福》改编的舞剧,女主角“祥林嫂”是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社会中,被残忍的迫害和摧残,以至被折磨而死。当然,祥林嫂也曾经努力的反抗,但是无法改变当时社会残忍的压迫。《祝福》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人民的不公。1981年首演的芭蕾舞剧《祝福》用舞蹈语汇,描述了深受统治阶级迫害的劳动妇女形象,把她深渊般的痛苦用芭蕾舞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该剧的编导悉心运用了“新娘子蒙盖头”的中国婚姻习俗,精心设计了“三揭盖头”“抗婚”等舞蹈情节。剧中两次出现“抗婚”并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精彩的双人舞段和荡气回肠的情节处理,为独立演绎的舞剧开启了新篇章。芭蕾舞剧《祝福》也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化芭蕾舞剧的杰出代表,让芭蕾舞编导和演员了解了,如何运用舞蹈语汇来表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及其内涵,这就是芭蕾民族化进程特色之一。原创民族芭蕾舞剧《红楼梦》,编导选取了“太虚幻境”“海棠诗社”“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展现在芭蕾舞台上。以肢体语言和舞蹈语汇,突出主要角色的个性。舞剧《红楼梦》在诗意中透出戏剧冲突,把电影中的蒙太奇意识搬到了舞台上。如第四段表现黛玉误会宝玉与宝钗的感情时,编导设计了一段精彩的三人舞,黛玉犹如孤魂飘荡在喜庆的宝钗和宝玉之间,揭示了一段悲情的爱情场面。舞剧没有词,音乐也不能叙事,因此舞剧的戏剧性冲突的表达必须跳出原有的复杂的人物关系,放弃说明故事情节,而用舞蹈这一体裁的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的演绎形式,从而完成戏剧环境结构的转换,强化了戏剧冲突,符合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和原著《红楼梦》创作的历史背景①。

点击查看全文

民族体育舞蹈美育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目前全国教育体制机制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深化改革,美育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凸显出国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的强烈愿望与要求。民族文化与体育舞蹈的结合是国际舞蹈中国化的实践,承载着更为多元的艺术特征,可成为易于推广的学校美育建设内容。通过对云南民族体育舞蹈实践的研究,剖析民族体育舞蹈成功开展的“云南模式”,可为全国民族体育舞蹈融入美育教育提供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助力学校美育建设工作。

关键词:美育;民族体育舞蹈;模式

一、民族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

(一)美育概念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一个教育过程,也称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主要包括审美情感、审美形态、审美观念三个方面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实行的审美教育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道德美、心灵美、行为美、思想美的教育活动。通过美育可以让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融合发展,也可以让学生感知美的力量,以美来改造自己、改造世界。

(二)舞蹈教育在美育中的作用家庭、学校、社会、艺术和自然作为实现美育的五大重要土壤,其中,学校是美育的基地,是公民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桥梁,一个人的成才,主要靠学校阶段的基础教育。同样,舞蹈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生根发芽也离不开学校这块肥沃的土壤。舞蹈是以肢体语言作为载体来体现自身情感的最为原始的表达方式。在人类文明起源之前,人们就通过舞蹈来表达对于丰收的喜悦、对祭祀的祈福、对于丧葬的悲痛之情,舞蹈传承了各个地区与民族最初的文化与文明。时至今日,社会文明不断进步,舞蹈更增添了艺术性与时尚性的特征,但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传承了本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艺术、音乐、服饰、风俗等重要民族元素。对学生实行舞蹈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内在气质与高尚情操,拓展学生思维,也能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培养,从而陶冶人。

(三)民族体育舞蹈融入美育教育中的价值民族体育舞蹈是昆明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团队以少数民族舞蹈为基础,结合目前较为时尚的体育舞蹈元素创新融合而成的舞蹈。云南作为少数民族大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昆明学院教师团队以本院体育舞蹈优势学科为背景,结合舞蹈文化原生地的采风和理论研究,深度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的瑰宝,萃取民族特色精髓,通过合理编排及多年的创新实践经验,创编出了傣族华尔兹舞、佤族恰恰舞、彝族牛仔舞三种民族元素与国际元素相融合的民族体育舞蹈,并面向全省推广。同时学院也借助本院音乐特色以本民族音乐与语言元素自主原创了三组民族体育舞蹈的歌曲伴奏,让民族体育舞蹈在国际流行的时尚舞步中更增添了民族风情特色。民族体育舞蹈的美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创编思想来看,民族体育舞蹈是在提出的“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一指导思想下诞生,所以民族体育舞蹈具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之美育功能;其次,从编创形式来看,民族体育舞蹈是以民族的舞蹈文化元素为基础结合国外流行元素创编而成的,民族体育舞蹈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民族文化之美育功能;再次,从编创内容来看,民族体育舞蹈的舞蹈动作继承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经典动作,如傣族华尔兹有傣族孔雀舞的“三道弯”、彝族牛仔舞中有彝族烟盒舞元素、佤族恰恰借鉴了佤族甩头舞,所以民族体育舞蹈具有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之美育功能。

二、民族体育舞蹈美育“云南模式”个案研究

点击查看全文

拉班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拉班理论在开拓舞蹈师范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民间舞编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综合载体,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舞蹈师范生要熟练掌握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创作出民族特性的舞蹈作品。拉班体系是建立在人体自然科学理论之上,从解剖学及动力学等方面对舞蹈动作本体进行的深层次分析。一方面为学生进行民间舞创作拓宽了身体表现的空间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发挥了编创人员的个体性及思维能动性,使民间舞在保持本民族性在身体语言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尊重了编创者的主观审美,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青春不老。

[关键词]拉班理论;民族民间舞;动作本体;舞蹈师范生;编创

鲁道夫•拉班(1879~1958),匈牙利著名的现代舞理论家,德国表现派舞蹈创始人。“1928年拉班首次出版了《书面舞蹈》一书,正式了三线谱表以及相关记录符号,即迄今为止世界上应用最广,最科学全面的舞蹈记谱法———拉班舞谱”,并开创性的将人体舞蹈语言与哲学、逻辑学、描述学及谐和学结合起来形成了新领域的交叉学科,还建立了人体律动学基础理论,将对人体空间探索放入了三维坐标体系,由此衍生出了著名的“运动二十面体”。这些符号和理论的产生为舞蹈动作的内在探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使舞蹈科学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一、拉班理论体系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戴爱莲先生将拉班理论体系引入了中国,四十多年过去了,拉班在国内舞蹈编创者、舞蹈教师及相关从业者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

(一)听过拉班理论名称的人多,深入了解其内容的人少。

点击查看全文

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论文

一、方法论的学科借用

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改方案和课程设置正是在这种思考下展开的,依据有关规定在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设置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音乐剧都划归在表演专业之下,与舞蹈学、舞蹈编导相区别。尽管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只有一个表演专业,但在2002版本科培养方案中,在表演专业结构框架内,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不仅注重了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还刻意强调了“表”、“教”、“编”、“研”等系统课程的协调搭配,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生表演能力培养上,设计了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风格舞蹈课群(汉、藏、蒙、维、朝、傣风格舞蹈单元课、风格舞种专门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课、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戏剧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课程;在教学能力培养上,设计了由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分析课、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创组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毕业实习(教学实习)这几门课构成的教学法课群;在编创能力的培养上,开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即兴与编创、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舞这两门课程;在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上,开设了舞蹈形态学、舞蹈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育学、中国民俗舞蹈、舞蹈作品赏析,以及文化人类学。开设文化人类学是因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俗舞蹈这两门课程,其课程性质类似文化人类学中的民族志研究,授课重点不在于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索,而是着重强调对中国不同民族地域仍在传承的、有特点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详细介绍。任何一门学科没有自己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无论如何都是不完善的,借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手段,填补与完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术研究方法论的不足,是当时设计这门课程的最初思考。该课程2003年正式授课,虽因多种原因在2006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被撤下,但在2011版本科培养方案又以限选课的形式被重新纳入。今天,不仅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等其他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教学重点的教学单位,也都开设文化人类学概论或民族学通论这样的课程。

二、理论范式的补充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选择文化人类学弥补自己方法论上的不足,不是一时兴起之作,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必然。记得北京舞蹈学院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有着突出贡献的许淑媖教授,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要想解决自身的学术问题,必须要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她游学世界后一个最为深刻的体会,据说她生前在香港还做了一台人类学意义上的舞蹈专场晚会。当然有着类似认识的不仅就她一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诸多研究中国民族舞蹈的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做研究。“人类学是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一门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强调自我(theself)的研究不同的是,人类学注重对他者的系统研究(theStudyofOtherMan),并相信通过研究他者能够比仅仅研究自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即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共性(humancommonality)、自性(self-identity)和他性(other-ness,orother'sidentity)。‘他者’(other)在人类学的理解中,不仅仅是指与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是指与自己不同的文化(Culturalotherness),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如果将这个概念加以引申,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也是一门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学科,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不约而同地也都是一位他者文化的传承者与研究者。诸如现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中的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舞蹈教材,每一个对于学习这些舞蹈的汉族师生来说都是他者。即便是汉族舞蹈教材,诸如山东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安徽花鼓灯、赣南采茶、云南花灯、陕北秧歌等这些在田间巷头、桑间濮上传承的民间舞蹈形式,对于来自不同省份在都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师生来说也都是他者。所以,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理论(theory)是通过对已知事实的推理得出用于解释某事的一整套观点。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新的理解。理论体现的模式、联系和关系可能为新的研究所证实。”理论作为包含了一系列命题的解释框架,最有价值的是能为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提供一个框架,让研究产生预盼性以及能够多视角地深入展开。对此,理论的积累与深入的研讨是各个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舞蹈界相对于其它学科,运动的人体(舞蹈动作语汇)是其本体,舞蹈表演是其中心(舞蹈只有跳出来才能呈现),所以“实践永远走在理论的前面”是一个被业界默认的“共识”,“重实践轻理论”也是一个大家都明白也都看到的问题。当技术和学术之间的不平衡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即舞蹈的学理建设没有跟上舞蹈实践发展的需要时,舞蹈实践会陷入原地打转、止步不前的怪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论指导实践,科研促进教学,思想引领创作”的作用,缺少了学理支撑的实践是不可持续的。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理论建设也是如此,尽管一些专家、学者花费毕生精力从事相关的研究,也提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五大文化类型划分法、语言划分法、地理划分法”、“两类三层说”、“中国民族民间舞原始舞蹈遗存”等一些精辟的理论,也有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集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等相关优质的著作,但这些相比文化人类学在他者文化、世界民族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无论在理论深度、广度、厚度以及理论著作的数量上都是不能成正比的。诸如在理论范式上,文化人类学对他者文化研究积淀的理论就有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法国社会年鉴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新进化论学派、结构主义人类学、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后现代人类学等诸多学派。关于理论阐述的经典名著也是硕果累累,甚至每年都会有不同新的论著产生,借用这些理论范式与研究成果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必要和必须的。

因为,在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研讨,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是国族(na-tion)的概念,还是族群(ethnic)或人群(people)的概念?民间和民俗的关系是什么?民族民间这个合成词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是从属?还是偏正?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指的是什么?是世代传承下来具有同一性的东西?还是当代人发明的新传统?在职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坚守民族民间舞蹈原有的神圣感、仪式性与多样化?中国当今的56个民族的“民族识别”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看待已被划分好的民族下面的不同支系的族群舞蹈?民族民间舞蹈与社会,民族民间舞蹈与宗教,民族民间舞蹈与政治,民族民间舞蹈与生态,民族民间舞蹈与文化变迁等等,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也都需要一一解答。这其中,很多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中,还没有涉及或者钻研不深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中大多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讨,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借用和积极转化,能使我们的研究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人们常说:“名不正言不顺,理不直气不壮”。许多学科的发展问题不能名正言顺的回答,甚至连自圆其说都不能满足时,自然就会遭到多方质疑以及各种责难。我们不能永远用“你不懂舞蹈这句话”加以搪塞,是将我们的所思所想加以表述的时候了,“思维决定行为,想不清楚也就做不明白”,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当我们在某些方面力所不及时,借“它山之石,用以攻玉”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当然会出现文化人类学个别理论因过于高深而无法应用的情况。但类似《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国民族志》这样的民族问题研究丛书,以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凉山彝家》、《湘西苗族考察报告》、《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台湾畲族之原始文化》、《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鼓藏节:苗族祭祖大典》、《克木人:中国西南边疆一个跨境族群》、《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从阐释到建构:纳西族传统文化转型的民族志研究》、《圣歌里的芭蕉箐:富民县东村乡芭蕉箐苗族村民日记》等类似的民族志作品,能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提供很多翔实的资料,以及理论范式应用上的思考。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文化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即描述、分析、阐释和说明社会和文化异同的分支学科。“为了研究和阐释文化多样性,文化人类学家从事两类活动:民族志(ethnography)(基于田野工作)和民族学(基于跨文化比较)。民族志提供对特定社区、社会或者文化的描述。在民族志田野工作中,民族志收集他或她组织、描述、分析和阐释的数据,并以专著、文章或者电影的形式来建立和展示描述。传统上,民族志者曾居住在小型社区中,并研究当地的行为、信仰、风俗、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政治和宗教、艺术。……民族学(ethnology)考察、阐释、分析和比较民族志结果———从不同社会中搜集到的资料。它运用这些材料对社会和文化进行比较、对比和归纳。发现特殊之后更普遍的东西,民族学家试图辨认和解释文化异同,检验假设并建立理论以提升我们对于社会和文化体系是如何运作这一问题的理解。”从引文中可以看出,田野工作和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最为核心的研究方法,甚至被学者们认定为“看家的本领”。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