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俗文学范文

通俗文学精选(九篇)

通俗文学

第1篇:通俗文学范文

一开始听到这个词不懂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很好奇,却继续听了一下他的解释,他用的是那个老奶奶喜欢清静,但是有很多孩子来他的院子后面玩耍,很吵闹,他又不想直接赶他们走,然后就说让他们每天来玩耍,然后每天讲给他们每人一个硬币。

渐渐的就不给了硬币。孩子们慢慢的也不怎么愿意来玩耍了,只是因为他们不给硬币。这个例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内部动机外化的例子。

我就在想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也许一个专业名词,专业术语特别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熟练运用,把它放在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里面,也许就会感觉特别通俗易懂。

好像我们在学习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种专业的时候,就会明白,其实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多么高大上,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就包括那些专业书籍都是如此。

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用心去发现,然后用学到的这些东西把它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大众都能够普遍接受的一种概念,也许他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有趣了。

第2篇:通俗文学范文

【论文摘要】抗战时期,中国通俗小说勃兴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俗小说自身的发展需要,二是战争的催化作用,三是市场的需要,四是理论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史地位也已经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肯定。而要研究这类文学类型,则不能不对其发展繁荣的原因进行研究剖析。抗战时期,格局和趋向发生的转变最为显著,通俗小说在此期间不断繁荣并走向成熟,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抗战时期通俗小说勃兴的原因。

一、通俗小说自身发展需要

(一)小说一直在中国文坛内处于边缘的地位,它走向中心位置得益于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19世纪末,梁启超在日本发现了小说,于是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欲新一国民”必“先新一国之小说”。这种倡导促使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小说的作用和文学地位得到了文人的重视,以夏曾佑、狄葆贤、吴趼人、徐念慈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视小说为启蒙的工具,开始从事小说的创作。

西方文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和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我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具有了社会性。西方的文学思潮、文学思想如、平等、科学、自由、人性等传人了中国,新小说开始注意表现这些精神对中国民众的影响;小说创作也开始改变传统的情节结构模式和叙事方法,借鉴了西方的手法,如截取生活横断面来表现生活、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和描写、景物描写、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采用倒叙手法等等。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到抗战前期,现代通俗小说已经走向了现代化。叙事模式、创作技巧、运用都已成熟,主题关注现实和社会,标准也趋向新文学倡导的西方思想,并且产生了一批实力强劲的作家,他们拥有广阔的市场,有着一定的文学地位。这些为通俗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虽然通俗小说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与西方国家的通俗小说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国30年代的《飘》在国内被视为通俗小说,而在中国则被认为是高雅文学。

战前通俗小说艺术观念还比较陈旧,依旧是封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是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能令读者获得感同身受的震。张恨水、刘云若等通俗小说大师也不免于此。《啼笑因缘》等发表后,读者关心的是情节的发展、人物的下落,而不是人物的命运本身。相比之下,老舍的《骆驼样子》更能启发人们思考自己的命运,关注社会现实。另一方面,通俗小说的创作模式虽然经过改良,也还是传统章回体格局,需要新的变革。

现代通俗小说的艺术革命速度快、烈度强,不断向新文学汲取营养。张恨水的《真假宝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等,每一部都有创新,一部比一部更接近新文学小说,使通俗文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文学史告诉我们死守传统、故步自封的文学是无法生存的,没有市场的。现代通俗小说要积极向西方文学和新文学吸取先进的艺术手段,与时俱进。

[1]

二、战争的催化作用

(一)新需要通俗文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救亡成为全关注的主旋律,民族意识空前统一,文学普遍“通俗化”1938年文学界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战前基本处于对峙状态的新文学与通俗文学,这时也冰释前嫌,一致举起抗战大旗。战争要依靠大众的力量,这就要求文学通俗易懂,新文学小说意识到要降低姿态,重视读者,深人民问,走向大众化。尤其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民间形式得到普遍运用,丁玲、孙犁、老舍、沙汀等有代表性的新文学作家都在通俗化方面有所突破。

(二)战争不允许通俗小说一味消闲娱乐,召唤它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抗敌御侮的民族情绪日益高涨,以张恨水为代表的大批通俗作家转变了观念,抗战小说、国难小说应时而生。张恨水曾指出:“今国难临头,必以文字,唤醒国人,略尽吾一点鼓励民气之意。”他的《热血之花》、《东北四连长》等一批作品,热情歌颂了浴血献身、毁家纾难的英雄,表达了当时人民共同的悲愤与愿望,为抗日救亡斗争起到了呐喊助威的作用。武汉失陷后,张恨水又写出了《偶像》、《魍魉世界》、《八十一梦》、《纸醉金迷》、《五子登科》等一大批“谴责”小说,对那些积极反共反人民的“将军”们,压在人民头上元恶不作的豪门,不顾死活只知道抱钱的贪官污吏以及在官僚资本豢养下的囤积居奇、跑“滇缅”路线、发“国难财”的商人等形形色色的丑类作了比较集中典型的刻画,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广大人民极度贫困的根源。这些作品人民性强,俗中融雅,为抗战时期通俗文学打上了光辉的烙印。

(三)通俗小说能适应战时的与,得以迅速发展。严肃文学受到政治势力管制,一些敏感的作品在战时不易流传甚至被扼杀。通俗小说则受管制相对较松,在轻松地融合政治同时又可以回避政治,通俗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总之,战争的爆发促使文学雅俗互动,现代通俗小说发生了巨大转折,为通俗小说质的飞跃提供了契机。

三、的需要

范伯群先生给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定义是:“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的,必然会反映他们的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通俗文学作为一种反映市民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市场需求无疑是决定通俗文学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近现代通俗小说的繁荣与兴盛,和超级大都市的形成、的发展与商业的旺热、的爆炸、科举的废除等诸多因素有极大的关系。大都市的出现,使得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受影响颇深的这些“新”的市民成为都市人口的中下层,而他们的精神消费的需求——娱乐的、趣味性的、消闲的文艺作品——使得通俗文学迅猛发展。科举制度废除后,知识分子失去了“学而优则仕”的途径,于是出现了专门从事写作谋生的作家。正如范伯群指出:“工业化不仅为通俗文学升温准备了物质条件,而且也为通俗文学制造了读者群。沉滞的小农自然经济既为都市的工商业经济所取代,市民生活节奏的频率空前增速,人们觉得脑力和筋肉的弦绷得太紧,工余或夜晚需要松弛~下被的运转皮带绞得太紧的神经。”这也恰好证明了消闲、娱乐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和必然性。同时,机器印刷、工业造纸等先进生产技术引进为报纸杂志大量涌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稿酬制度确立,作者、译者与出版社及读者之间的商品关系已经建立,这些使文学走向市场化,从而大大促进了通俗文学的繁杂。

[2]

通俗小说从一开始就有商业利益的企图,读者的爱好决定了其创作题材与技巧的选择。而读者的品位是受的影响而不断改变的,前期通俗小说的不断创新可以说是在需求引导下不自觉的调整。抗战时期,通俗当然不能背离战争这个人民大众关注的主题,在俗中注入雅的因素;另一方面,战时人们易陷入恐惧与空虚,此时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与刺激,对文学娱乐性的渴求更为强烈,这也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

四、理论建设的推动作用

这两场讨论对新旧形式关系的认识一致,使通俗作家把通俗文学当作一个严肃的课题来对待。他们自觉地深化理论认识,认识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积极地对通俗文学的形式与内容进行革新。

第3篇:通俗文学范文

    当前传媒迅速嬗变的过程中姿态各异。在这一过程中,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定位,而通俗文学尤为迫切。它彻底冲破了精英文学媒介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一种大融合的趋势正在呈现;它极大地改写着现有文学创造的版图和游戏规则,使旧有的写作模式和叙事方法日渐式微,催生着与这一时展相适应的新的创作模式;特别是,数字化传媒在颠覆精英文学的同时,更创造着新的文学。当某种文学活动模式得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理论共同体的普遍认可,即成为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pattern)”时,就成长为了一种文学活动范式(paradigm )。范式“是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 [2]不过,世界上并不存在着具有永久解释效力的理论范式。任何范式都有它的历史文化限度,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语境中对象事实的演进变化和主体对对象事实的重新发现,都会带来范式转换或革命,“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3]

    第二、电子传媒影响下的通俗文学创作:

    电子传媒兴起之后,消解了自主性艺术的权威,导致其丧失了活力,这使得精英文学失去了强大的后援和同盟军,从艺术和文学领域双双败北。电子传媒时代,没有哪一种文学生产继续保持绝对权威的文学力量,用以支配其他文学保持统一的文学场。

    在电子媒介带动的通俗文学创造的时代中,在后现代社会思潮文化的蓬勃发展,精英文学和高雅艺术的势力在逐渐减弱,今天,自主性文学的生产成为小众的代名词。“纯文学”的创作还在进行,“纯文学”的杂志还在出版,但其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了。除此之外,时不时地还有一些自诩为精英文学的作家,放弃坚守已久的文学阵地,接受通俗文学的招安。

    第三、网络传媒影响下的通俗文学创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一种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生产样式很快诞生了。传统文学纸张在网络上迅速的传播,并且以网络为载体。网络的文学类型,成为了前所未有的新类型。在这次的文学形式嬗变里,网络不再是一种单一的传播方式,而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播类型之一。网络传播突破了电子传媒和纸质传媒的“第一媒介”的地位,带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文学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既不同于精英文学生产中的作家和作者,也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大众文学的作者与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它打破了精英与大众的区别。网络传播的去中介化,结束了精英文学对传播媒介的统治。

    第四、当前传媒影响下的传媒创作庸俗化

    当然,在走向通俗的同时也要提防作家作品的“庸俗化”。通俗文学想要长盛不衰,必须不断满足读者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变自我的叙事模式。否则,老是:事不奇不传、写传奇故事如“英雄救美人”“痴情女子负心汉”“流氓恶棍为非作歹,英雄好汉抱打不平”“几经曲折,为民除害,反反复复演绎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崇侠尚武”,或者“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最危险的敌人就在我们身边等等”。鲁迅就曾明确说,“看文章先看署名”,像“铁血”、“侠魂”、“花怜”、“一笑”之类的共四种署名的文章是不看的[4],而这四种类型的署名,基本上都是通俗作家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常嬉笑怒骂,所写的也未必就是他的实情。但成仿吾的一段表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这些卑鄙的文妖所出的恶劣的杂志,我因为不甘糟蹋了宝贵的光阴,所以从来没有仔细看过,然而我们只要把他翻一翻,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切的评语,就是‘该死’二字。”[5]像这样没有看作品就骂“该死”的情况在新文学家对通俗文学的批评中恐怕还不止成仿吾这一次。这样的批评我们恐怕很难说是客观的、合理的。这也难怪通俗文学家抗议他们“闭着眼乱骂” [6]了。

    通俗文化并不是庸俗,也不是通俗和恶俗。但当前文学界却有一种粗鄙、色情之风。大众文化批评中应该坚持该原则:即通俗不是恶俗,也不是流行。新闻报道、记录片、情节喜剧、动作冒险片、科幻片、肥皂剧、谈话节目、侦探片所有这些样式都遵循某种惯例:即它们都是程式化的,都具有某种结构。对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建立层次化的氛围、建立多元的文化结构,对于打破精英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是有好处的,对于精英文学的警示也是不无益处的。

    参考文献:

    [1][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 海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0, 11.

    [4]鲁迅:《名字》,《晨报副刊》1921年5月7日。

第4篇:通俗文学范文

【关键词】通俗小说;中学;语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语文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充分担负起“育人”的功能。在这样的情形下,将通俗小说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方面,通俗小说的娱乐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爱上语文;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得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又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爱上阅读,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文之所以选取中学教学为切入点,是因为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已趋成熟,知识体系逐渐完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具有了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事物的能力。而且,这一时期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决定性作用。通俗小说引入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满足青少年的阅读接受心理

通俗小说作为通俗文学中的代表形式,也具有自己不同于精英小说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娱乐性、模式化和传奇性。这三个特征其实正好迎合了高中生的阅读接受心理。

(一)娱乐性满足了中学生娱乐消遣的需要

由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平时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娱乐消遣,而通俗小说恰恰满足了它们的娱乐需求。通过阅读通俗小说,读者很容易得到一种审美,这就是通俗小说的娱乐性。通俗小说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如果把这种娱乐性引入高中语文教学,那么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生动起来,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了高中生学习语文和课外阅读的兴趣。

同时,通俗小说的娱乐性不仅仅可以运用于通俗小说的教学中,它完全可以引入其他精英文学形式的教学中。强调娱乐并不意味着媚俗,更不能舍弃文学的灵魂。这种娱乐性必须是在对文本的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进行。

(二)传奇性满足了高中生的猎奇心理

通俗小说都是传奇故事,所谓传奇就是超常规的生活。通俗小说的传奇性正好可以满足中学生的这种猎奇心理。武侠小说中侠客无拘无束、仗剑任侠的生活正是很多渴望自由、做着英雄梦的高中生所向往的;而言情小说中痴情男女的爱恋又正符合少男少女们的幻想,于是自然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三)模式化给予了青少年的阅读

“通俗小说是注重题材和表现手段的一种小说类型。由于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表现手段,通俗小说也就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的创作技巧……这些创作技巧构成了各类通俗小说的模式。”[2]如果把通俗小说的模式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一方面会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教学会增加他们的文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它的传承必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而渗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的通俗小说,既符合中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知识水平,又可以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可以直接作为传统文化的“入门”教材。如果精心挑选一些这样的通俗小说引入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三、进行人生教育

通俗小说是属于民众的文学形式,它不是说教而是在讲故事,借助通俗小说这个形式进行人生教育,就注入了许多温情的成分。借助通俗小说进行人生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可以培养高中生的侠义精神

现代社会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变得自私和功利。通过通俗小说教学,帮助他们领会侠义精神的内涵,对中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是非常必要的。

(二)可以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自然包括友情、亲情和爱情。一个没有情感不懂得爱的人一个冷漠的人,他的一生也永远是黯淡无光的。而现在的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懂得“爱”,或是不懂得如何表达爱。而通俗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则可把人间的各种情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可以直接作为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的教材。如果高中生能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汲取些许营养,将会受益匪浅。

四、提高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通俗小说中是有很多精品,但也混杂了不少低俗之作,这些作品粗制滥造,充斥了大量的色情、暴力情节,如果高中生没有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很容易沉迷于这些作品中,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引导,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自觉地从大量的新时期通俗小说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一些有价值的新时期通俗小说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种良策。

综上所述,通俗小说引入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青少年的阅读心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人生教育,提高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四个方面。将通俗小说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语文教学的范畴,它对增加全民族的阅读热情,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的积极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深厚的文化积淀却是伴随终生的。

参考文献

第5篇:通俗文学范文

关键词: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拓展

通过对流行词语的应用,不仅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他们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一、流行通俗文化与课文实践活动相结合

很多学生其实都特别喜欢模仿,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种喜好来结合课本做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比如,让他们以课文为剧本,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和心理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口才和表现力。让学生互相配合来完成课文表演,给他们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他们会更加愿意去融入,去动脑,并且还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成小组。这样,还可以锻炼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鼓励他们将自己听到的知道的流行通俗文化融入表演中。这样,会让他们更有兴趣去完成课业要求。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多媒体工具来进行教学,在编排过程中加入一些通俗元素,寓教于乐,让学生听得更加清楚、明白。

二、流行通俗文化引导语文课堂的拓展

其实,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语文内容其实有很多都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所以教师可以把握好这一特点,在课堂讲课时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结合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让他们可以没有负担地学习,在轻松的心态下完成学业任务。而且教师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是一个与学生拉近距离的很好机会。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也更容易发现真正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解决,还能够及时引导学生按特定的教学目标前进。

总之,将通俗文化合理引入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好方法。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其中的度,不给学生压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在语文课业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让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让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地了解。

第6篇:通俗文学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美学理论中提升出文学与生活这个最贴近文艺实践的二元结构系统,并试图阐明当代通俗文学对这一二元结构的颠覆、消解,让我们看清今天的通俗文学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否定、抵制文学与生活的传统美学关系。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美学讨论的中心话题,纵观美学史,从古希腊美学至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成,乃至如今的正统美学的确立,各种理论体系都把这一间题的阐释当作其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或者把它作为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论述。它的的确确属于美学的基本问题,每一代人都要思考它,并通过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增进人类对美学及文学艺术的了解。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在传统认识论上不外乎两种答案。一种是认为艺术低于生活,将生活置于二元结构的中心而将艺术置于结构的边缘,持这类观点的代表古代有柏拉图,近代有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至高无上的,现实世界依存于理念世界,而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而艺术是不真实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美是生活”的前提出发,肯定了现实美的客观存在,而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复制和再现,但艺术美不及现实美。另一种答案是艺术高于生活,持这种观点的美学家将艺术放在结构的中心而将生活置于结构的边缘。亚里士多德否定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模仿的本质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现象表现本质,它不仅反映了现实世界的个别表面现象,而且揭示了生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因而艺术比普通生活更高、更真实、更美。以后的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时代美学家都持这一观点,就连马克思主义美学所提出的“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也可归结为这一答案,在此不一一列举。但不论哪种说法,都逃不出艺术与生活的二元对立—艺术与生活相分离,艺术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天地,艺术是生活的参照系,艺术根本无需把生活纳人它的范围之内。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类别,它与生活的关系同样逃不出这种二元对立的框架结构。

    一、文学与生活同一

    通俗文学消解了文学与生活的原有界限。在通俗文学中,我们看不到文学与生活何为结构中心的同时,也看不到文学与生活的分界线,弄不清通俗文学作品到底是艺术表现生活还是生活本身,在读者眼中,作品不再独立于生活之外,而是融于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房龙所说:“在高科技时代,生活包含艺术但不归结为艺术,艺术转化为生活的同时提高生活,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文学与生活的传统对立关系被打破,文学毫无顾忌地回到生活本身,文学与生活走向同一。我们阅读一些通俗文学作品时不难发现,作品的内容急剧向原始生活倾斜,看不出通俗文学是如何高于生活,倒觉得阅读文本与阅读生活几乎无任何差异。生活与文学相会,是有着它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生活与艺术同一的根本原因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科学现实地使文学艺术过去培养起显示人本质力量的理想付诸感性生活,艺术便完成使命向人类一切实践活动渗透,亦在形式上转化为生活本身,原来的超现实艺术失去其存在条件,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不得不发生历史性转移,艺术走向生活。同时,人们在以严峻、严肃为主要神态的文学面前感到疲惫了,原因很简单,当文学的庄严追求已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物态化之后,现实人生必然会对沿此种格调而创造的审美不再抱有什么兴趣。原来审美创造者的政治意识和功利意识、题材的重大和尖锐、人物的崇高、氛围的严峻、题旨升华的庄严范畴决定审美世界的格调必须严肃,它的目的性也很明显,通过接受,使人们在真实的共鸣之中达到对审美的“美”和“善”及理性的阪依—而这一切,对于那些在现实之中找到理性的支撑点人们来说,已经不太需要了。但需要强调的是,艺术走向生活只是过去式的艺术走出困境,向生活艺术化目的的转化过程和手段,因而,艺术的终结,其中有否定但不是纯粹的否定,艺术的消逝性是它作为“艺术的形式”,其不消逝是艺术的内在精神,由于人类感性生活本身是决定人类精神及其归宿的客观存在,所以,艺术在最高、最终意义上回归生活,是辨证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

    艺术走向生活的直接原因是艺术的商品化,一旦将艺术纳人商业轨道,艺术便成了大众的生活消费品,艺术就必然走向与生活的一体化。在商品社会里,一切被视为商品,凡是不具有商品性和商业利润的东西,都将无一例外地被排斥、被冷落,于是不少文艺创作者便将文艺等量齐观当纯粹的商品看待。正是在这种挤压下,当代文学以“生存第一”为理由一步一步走向世俗之途,通俗文学就是这一世俗之途中的表现。以认同世俗、靠拢世俗为其追求目标的通俗文学几乎弥漫了整个文化领域,一套套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小说源源出版,为了占领市场,它们不遗余力地迎合当下的消闲大潮,取消自己的诗性思维。这样,发财、出国、情人、美女、间谍、暗杀—成为通俗文学不约而同的选题,风格上的娱乐化、通俗化,思想上的平面化乃至情节处理上的大众化和媚俗化,使这些作品给读者仅仅是具有刺激性的现实感而成为市场上普通消费品。

    通俗文学生活化使普通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食粮,过去我们的纯文学由于超越生活,远离生活,使文学离普通人太远。“如果人的被接受了的理想过于片面,不能表达人的本质欲望,它就会投下阴影,一种相反的理想就会在压抑中出现,这种相反的理想会同压抑它的理想同时出现,用自己的要求抵抗压抑它的理想和要求。这些要求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可能会使这种相反的理想取代压抑它的理想。”文学走向生活就符合大众的这种文化心态。这样,审美理想与诗性品格在通俗文学中同步消失。近年来哀而不怨,怨而不怒的平民趣味之作以及武侠警匪暴力片最能卖座是文学生活化的极好表现,因为它们都走向了世俗、日常化的道路。因此,通俗文学不得不走向缺乏思考、缺乏探索、缺少发现,而走向与世俗现实相统一的浑然一体之路。

二、描写的反常化

    通俗文学消解文学与生活的原有界限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对现实生活的反常性描写,用生活的反常方式来缓冲、消除、弥合现实生活中的缺陷和不平衡性。通俗文学的这种反常性实际上是文学反映生活的表现方式的反常,即虚构的故事情节或选择的题材与现实生活不一致,但它所表达的情感、需求却还是现实的。

    文学是情感的体现,“情感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贯穿于文学创造过程的始终。”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情感及其情感需要通过文学这一形式泛在文化这一层次里,于是在文化层面上,可以看到裸露在视野里的人类内心世界的时代本性,与此同时,亦可看到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部作品总是提供一种与以前的作品绝不相同的体验内容和体验方式—作者写文学作品,读者读文学作品也就成为有多种“选择”向度的非确定性行动。

    文学体现人类情感的非确定性,具体体现为情感与情感需要的层次里,可以简明分为两类:深层情感与浅层情感。深层情感是人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包括人对自身生存状况、伦理观念、人生真谛、未来理想的深度体验,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而浅层情感是关于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浅层感应,是一种人活着时弥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普遍情绪。

    人首先要活着,在这个大前提下,人所从事的一切日常琐事便成为必要的,布满时间与空间的情绪感应,制动、调配着人的生活状态,因而也就成为其作为人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是具体的,其含义正在于此,文学是具象的,其含义亦在于此。人不仅要活着,人类的发展建立在不断加强的理性思考以及这种思考付诸实践行动中,所以,从生存状况、生存真谛到未来的理想深度便成为人类生活的另一大内容。但谁也无法把浅层情感从人类生活中抽去,而且浅层情感总是站在深层情感的前面,直至成为耸立在人类本质面前一道抹不去的风景。

    正是因为有这两个层次情感存在,才导致文学上纯与通俗的分流,由深层情感而发的是纯文学,由浅层情感而发的是通俗文学,深层情感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情感,没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较高的艺术感受力,是很难感受到这种情感。但是浅层情感则简单得多,它所表现的只是对生活的浅显感受和体验,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把握。这就决定了纯文学比通俗文学更为复杂,更难把握,而通俗文学比纯文学更易于征服广大读者。

    文学的发生与实现离不开读者,文学是为读者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通俗文学的存在发展与当前广大读者的审美选择和精神需求密切相关。纯文学有自己的读者群,通俗文学也有自己的读者群,并且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前者。我们不仅要知道怎样的社会接受要求使通俗文学日益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认识这种社会要求形成的原因。如果我们对人类深层和浅层心理能作上述解析的话,那么对通俗文学的盛行不衰和拥有众多读者不会感到怪异。

    通俗文学因为与人类的浅层情感相关而具有大众性和通俗性,这是一种人类本原性要求。反过来,其要求规定着通俗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将通俗文学归于“下里巴人”一类:认为凡是俗文学的支持者和拥护者都是文学素养低,审美趣味低下的人。事实上,通俗文学同样能取悦于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不同层次的受体对通俗文学的要求使通俗文学越来越具有坚实基础,就是基于人对浅层情感需求不能消除这一原因。通俗文学所以能形成如此广泛的受体,也表明人已把感性存在放在了首位,已把审美放到了首位,不正是表明人已变得具有实在内容而更鲜活具体吗?通俗文学的创作是给接受者多找到一份快乐,多发泄一份苦痛。它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概括为一点,就是反常规性。也就是用生活反常方式缓冲、弥合生活中的缺陷和不平衡性。

    通俗文学几乎都是用反常规的形式来娱乐大众,作品里的虚构和设置,故事情节的处理与安排无一不是遵循这一特性。比如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并不如意,处在无形压抑之中,通俗文学则在文本中塑造一些江湖豪侠之士仗义江湖、劫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使人的怨气得到发泄而得到一份快乐感;若是现实的婚姻不能保证真正的爱情,于是作者们设置一些无比理想的情爱生活;才子与佳人缠绵排侧、花前月下、恩恩爱爱、卿卿我我,白日梦就这样填补生活的不足。

    随着工业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的浅层情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得不到松驰,这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大量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特别是那些俊男靓女所唱的叫人肝肠寸断的歌曲)及通俗文学就广为流传。它们所具有的轻柔舒适特性与强烈的生活节奏形成鲜明对比。它们都是文学虚构与生活实在的相反对照。

    通俗文学上述的反生活常规模式实际上昭示着:具体的人的心理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人们甚至不敢也不愿,更多地是没有闲暇用惯有的理性思考来正视这种缺陷,只有通过通俗文学的这种恰当对照方式把生活缺陷掩盖起来,以达到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调解,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较为明智的方式。相反,如果人们敢于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并对此以一种深层次的理性情感作深人的思考,以纯文学的方式来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纯文学作家的理性眼光来看待生活,那么生活会过得多么沉重。

    通俗文学的深度性对于读者来说显得并不突出:而娱乐性与消遣性则是广大读者所迫切需要的,这一大众的娱

乐要求为通俗文学的兴起提供了社会环境。因为通俗文学对社会接受者的作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性和思想性,当然也不是一种低级趣味或纯粹的感官刺激。如果说纯文学有一种深沉的效果,给人带来理性的痛苦和折磨;那么通俗文学则是抚慰,使人从某种较深层情感、更浓密更迫切的情绪之中解放出来。这不是催人奋进,这不是使人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通俗文学使人获得自我满足的内容就是与现实生活相悖的虚设的文学内容,它使人能在现实的生活不足中得到某种精神补偿。

第7篇:通俗文学范文

20世纪初,在文化市场的培育、催化下,

徐?小说运用了众多的 现代 小说技法,尤其擅长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人物进行解剖,以达到探究人、发现人的目的。这些作品一方面描绘人鬼奇幻与异域风流,一方面又表现民族意识与人性焦虑,传奇性与哲理味交织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浪漫传奇的故事仅是他小说的外壳,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从人性的深度表现并探测人类的心理世界才是他的作品的灵魂。吴义勤认为:“徐舒对人性意识的剖析总是融人于故事性极强的文本,这是他的小说通俗性和现代性同时呈现的内在原因。”

无名氏于1937年初登文坛时便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其作品情真意挚,用语铺陈,风格新奇。他的中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以其新奇艳丽的书名、风流倜傥的爱情故事、跌宕多姿的人际悲欢,以及迷乱苍茫的哲理思索,风靡文坛。杨义认为:“无名氏的文笔比徐哥更为粗豪舒展,在徐舒展示西欧的柔情,晃动着若隐若现的梅里美的倩丽的影子之时,无名氏从抒写北国的强悍开始,呼唤着一个惨痛欲绝的灵魂,闪动着乍明乍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戚的面容。”这里强调的是它雅的一面。也有学者强调它俗的一面:“标新立异地希望给人以刺激和陶醉”,“是遣送时间的消遣书”。其实它是既有通俗性,又有时代性。《北极风情画》写一韩国军官与一波兰少女,在奇荒异寒的西伯利亚爆发了一段疯狂而凄绝的爱情。虽然凄绝哀艳一如言情小说,但于奇情奇景中融人的民族意识却令人耳目一新。《塔里的女人》是道士觉空的自述,作品交织着荣辱悲欢,对情感的宣泄与对心灵的拷问紧密结合,兼以悔恨交加的叙述方式,增强了读者对人物心理的透视力。

第8篇:通俗文学范文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第9篇:通俗文学范文

通俗小说在新文学产生以前,曾是文学的正宗,他的创作队伍和作品都相当壮观。其中,鸳鸯蝴蝶派当属主力军,另外,还有海派中的许多作家也为通俗小说的创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所有的通俗小说创作家中,我认为集大成者当属张恨水。他一生创作了蔚为壮观的通俗小说作品,也对通俗小说的创作做了许多的探索,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创作手法上,都为后来的作家们提供了不少借鉴。

通俗小说的发展,尤其是现代通俗小说,源于清朝以降的讽刺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及公案、谴责小说等类型。与新文学创作比较而言,从文学方面看,通俗小说的政治功利性要弱些,商业目的性要强些;从趣味上说,通俗小说更倾向于消遣、娱乐、游戏;从创作方法上讲,通俗小说更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小说特征,模式化,程式化的倾向比较突出。这些是通俗小说区别于新文学的主要特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的异军突起使得通俗小说创作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步伐。这期间它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刚开始的通俗小说,是言情的时代。“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成了读者的口头禅,“画蝴蝶与罗裙,认鸳鸯于坠瓦”成了作家创作的最佳兴奋点。这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血鸿泪史》、《余之妻》、《双鬟记》,吴双热的《孽冤镜》、《兰娘哀史》等。以《小说月报》全面革新为标志,现代通俗小说跨入了二十年代初期到三十年代中期的发展成熟期。这一时期,通俗小说创作与新文学的创作并驾齐驱。一九三六年十月《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的签署,标志着通俗文学为新文学界所接纳和获得正面评价,文学的雅俗竞争渐渐变为雅俗交流。三十年代后,通俗文学与新文学又有了进一步的交流。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