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通俗音乐鉴赏论文精选(九篇)

通俗音乐鉴赏论文

第1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一、现行高中音乐教材中流行音乐作品的基本情况

在“人教版”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以及新课改“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都涉及到一些流行音乐的内容。“人教版”教材只在个别章节中选取了一两首流行音乐作品,而新课改“花城版”教材则在此方面较之以往进行了较大胆的发展,专门设计了一个章节来介绍通俗、爵士等大众音乐,在其它课题中也有一些流行音乐内容的渗透。

由此可见,教材的编纂者已经意识到流行音乐对于现今高中生的深远影响,以及高中生的欣赏需求,并力求使之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二、高中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态度与看法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就流行音乐以及教材中选取流行音乐的问题对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四个问题,有372人接受问卷。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现今高中生对于流行音乐表现出的接受和喜爱已经远远超出其它音乐类型,他们强烈地希望在课堂上更多地欣赏到流行音乐作品,并表达出渴望进一步探求相关知识的愿望。

三、高中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今天,全世界的青少年都热衷于流行音乐,这是涉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成长过程的普遍社会问题。德国教育家维恩在研究中曾就这一现象提出如下四个原因:(1)因为青少年期是情绪、情感突变的时期,古典音乐对他们来说不“过瘾”,不能满足要求,因而他们更热衷于能够表达原始感情且歌词语言通俗的流行歌曲;(2)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到流行歌曲中以切分节奏为主的旋律变化以及爵士节奏,使其产生;(3)少年们对比自己年长的青年人的行为和爱好感到羡慕,并模仿他们,从而产生了对流行音乐的兴趣;(4)学习古典音乐在技巧上困难太多,而流行音乐无论是演唱或者是演奏均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更爱流行音乐。

四、如何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课堂

高中生对于流行音乐的热衷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课标》中还提出:“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它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面对这样科学、包容的指导思想,广大音乐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开动脑筋,选取健康、优秀、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引导,从而达到提升审美的教学目的。

1.专题鉴赏

正如前面所述,新课改“花城版”教材中已经将大众音乐、通俗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设置。这样,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三到四个课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专题鉴赏。而面对涉猎广泛、紧跟流行脚步、并且对相关知识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高中学生来说,只单纯地听几首歌、几段音乐显然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鉴赏需求的。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欣赏。

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课不仅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鉴赏,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面对纷繁的流行音乐世界,能够作出属于自己的客观理性的评价。

笔者认为,在整个高中音乐鉴赏学习中,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可以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其它音乐类型的欣赏学习平行设置,大约占到1/4左右。部分课题内容可以根据流行实际随时进行调整更新,这样既吻合流行音乐的时代特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

2.辅助鉴赏

除了专题鉴赏以外,在其它内容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选择符合课堂主题、优秀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补充,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他们的欣赏视野,使其从不同角度感受欣赏内容,同时调解了课堂气氛。

例如,在“花城版”教材《生命之歌》一课中,除了课内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欣赏,还可以配合主题,给学生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MV,深刻的内容、具有感染力的歌唱以及发人深省的画面,会带给学生另一种震撼,更加深化了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德育目标。

诸如此类的流行音乐辅助鉴赏,在很多的欣赏主题中都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流行音乐作品是作为补充、附加的内容出现的,目的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教学主题,丰富教学内容。笔者以为,一定要有的放矢地选择与当堂教学联系最紧密的作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这样才能达到锦上添花、升华主题的作用。

第2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去认识、掌握和参与的心理倾向。音乐兴趣的培养是推动学校音乐活动的动力,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中,我首先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这一关键问题入手。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我对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基本知识以及学习乐器等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兴趣爱好一项中,百分之百的学生喜爱通俗音乐、流行歌曲;在音乐基本知识一项中,我选了七首较为大家熟悉的中国歌(乐)曲进行听辨测试,让学生辨别曲名及作者,结果高一年级的学生竟无一人全部答对。其中答对四首曲目的仅占学生总人数的34%。

兴趣调查告诉我们,当今中学生对通俗音乐、流行歌曲情有独钟。对此我没有采取禁止、遏制等简单做法,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利用每堂音乐鉴赏课最后的五至十分钟,推荐一首她们喜爱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通俗歌曲播放给大家听,并让学生对歌曲进行简要的介绍,说出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我和学生们一起听,一起分析。随后,又让学生把通俗歌曲与课本中的经典名曲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经典名曲的经典所在,引导学生具有把握音乐审美的尺度,对音乐作品中的良莠现象、通俗与庸俗品格具有鉴别能力。此外,还注重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充分利用各种感知通道,对音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探究、理解和体验,使她们在音乐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听、看、想、唱、念、写、画、评的立体化音乐特色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学生熟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大家熟悉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处于青年时期的学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由浅到深、逐步过渡的形式来欣赏音乐。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器乐独奏曲所表现的主题,大多都较为单一,曲式相对也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师讲解和学生欣赏时,更容易把握一些。待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印象后,再讲解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通过自身的感受去体会音乐旋律。之后再由独奏曲逐步过渡到管弦乐、多主题和曲式结构较为复杂的交响乐,那么学生会更容易学会和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和规律,学会欣赏音乐。

4.积累优秀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背唱优秀作品的主题旋律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优秀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往往易于演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欢乐颂》等作品的主题旋律学生在聆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唱。学生在对这些主题旋律的反复聆听和背唱中即感受了音乐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丰富表现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积累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编排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这对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在具体贯彻这一教学目标时又要注意灵活性和实效性,只有对课堂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编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论

第3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我认为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的听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鉴”字就是要求对音乐进行分析、品评、比较、鉴定。而且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更好地进行音乐鉴赏是必要的。美国作曲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把音乐欣赏分为共时性的三个阶段,在其中第三阶段即“纯音乐的阶段”里,听赏者“必须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可是,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既让学生重视审美体验,又能通俗易懂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呢?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现在音乐审美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学”

“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单一传授某种音乐知识技能,而是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识技能。针对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传授用音高、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诸方面的信息来表现音乐语言,使人从音响感知中产生审美体验。当代学生大都喜爱通俗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这是因为它们的浅显性和易接受性。其实,不管是严肃的古典音乐还是通俗的流行音乐,每个音乐作品都由表现内容、曲式结构、曲词关系、旋律表现特征等音乐要素构成。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并将作品的音乐要素讲清,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让学生逐渐找到学习音乐的基点,逐渐熟悉并掌握音乐语言,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讲授的方式要新颖

对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既要讲透彻,不能含混模糊,又要精练,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比如,曲式结构的讲解,用图示法就直白形象。又如,对曲作者的介绍就应该取舍得当,切忌面面俱到。从有利于学生学习、赏析本乐曲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出发,有重点地介绍作曲者的生活、创作、风格等情况,做到既有开阔的视野,又有新颖的角度;既重点突出,又注意到了内容深度的挖掘,从而为学生赏析、理解乐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有连续性、系统性

学生从小学开始上音乐课,课本有很多歌唱、演奏等安排,也会有一些音乐知识,而且有很多音乐知识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是多次重复出现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本涉及专门的音乐知识内容较少,所以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忽略了、遗忘了。就是授课涉及音乐知识也是就课论课,没有系统连贯音乐知识的意识。其实,如果每节课都涉及音乐知识,不断温故知新,层层递进,学生的积累越来越多,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肯定也会层次越来越高,可能我们的鉴赏课也会越来越容易上好,轻松进入佳境。

第4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 音乐教育 鉴赏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82

音乐教育是高职教育中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鉴赏》又是高职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音乐鉴赏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当中美的事物,丰富学生的情感,对于强化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和优化,《音乐鉴赏》正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高职教育课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高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那么如果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音乐教育,显然是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在开展教学前,针对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特点、具有的音乐水平和鉴赏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具体认知和理解特点,进行内容设计和安排。例如在开展古典音乐教学时,由于古典音乐不像现代音乐那样受到学生的广泛认识和理解,因此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有关古典音乐通俗性的教学,要适当地对教学理论进行简易化处理,把教学理论同古典音乐欣赏结合起来。在教学教材选择方面,要选择艺术价值比较大、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代表性作品。教学内容上应该深入浅出,要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的通俗作品开始,然后到大型的古典音乐作品,教学难度从易到难,欣赏层次要不断提高。要先感性后理性,先听后欣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古典音乐同其他音乐形式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欣赏能力。

2 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欣赏音乐包含了音乐旋律、速度、包含的情感以及人生体验的欣赏,音乐对人感官的刺激,是由于美的声音所营造的虚拟的画面而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情景构建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渴望和欣赏,要通过构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欣赏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时,首先在欣赏之前,可以通过朗诵诗歌的方式,将音乐的开始、高潮以及尾声部分进行讲解,通过对画面具体的构建,营造出一种优美的画面,引导学生去联想、去思考、去欣赏。或者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方式,在欣赏音乐之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去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多媒体生动的画面结合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音乐欣赏之后,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看法、心得与体会的方式,总结欣赏的过程,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影响,认识到自身在欣赏音乐中的不足和优势。通过朗诵诗歌、散文讲解以及多媒体与音乐并用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音乐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所表现出的意境和情绪。更重要的是,这种音乐的欣赏具有一种全面的心理体验,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3 根据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在高职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学习目标,毕竟高职生还有比较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在音乐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根据教学对象进行授课内容的优化和创新,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音乐教育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综合运用的方式来完成该目标。

3.1 由声乐曲向器乐曲综合鉴赏能力培养

声乐比器乐简单,在教学欣赏过程中,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实现声乐向器乐作品递进的教学模式。声乐作品结构简单,因此在乐曲赏析过程中,声乐作品欣赏和接受都较容易,不仅易于欣赏,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有歌词音乐的欣赏,能较易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规律,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音乐鉴赏授课,这样才能综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3.2 由民族向西方综合性鉴赏能力培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音乐虽然无国界,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习惯,音乐也是如此,它根深蒂固,与生俱来。如:在播放《高山流水》、《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等民族乐曲的时候,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音乐,但是如果讲到真正的从内心去鉴赏,那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办法去让学生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尤其是从欣赏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在作品结构的理解上,应该从基础音乐逐渐到西方音乐,要按照先容易后难的原则,要强调过程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3 由器乐独奏曲向交响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器乐乐曲欣赏相对复杂的音乐而言,可能相对容易,因此可以从整体上让学生对比较单一、简单的主题能够有所理解。例如在赏析贝多芬《月光曲》时,播放此乐曲,待学生对此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印象后,再讲解乐曲的音乐主题及曲式结构。在对贝多芬的器乐独奏曲有所了解后,再鉴赏他的交响曲,则大大降低了难度。

4 结束语

由于音乐在人类教育中的多重作用,现在的音乐美育越来越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音乐鉴赏》是高职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艺术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高职学生――重要的受教育群体而言,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强,但音乐素养较之而言偏低,同时又急需要艺术教育的熏陶,因此,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和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7,(1).

[2]黄昌海.论音乐作品的审美意蕴[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第5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审美趣味音乐艺术差别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它是由不同高低、不同长短、不同音色、不同强弱的乐音通过一定的形式有机地排列组合而成,并具有某种内容,以此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音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艺术的美。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趣味,而无论这种趣味的差异有多大,都无及是非。

所谓趣味就是兴趣和爱好,音乐的审美趣味也就是说喜欢和爱好什么样的音乐。喜欢哪种音乐,不喜欢哪种音乐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有人喜欢本土音乐,有人喜欢异域音乐;有人喜欢古典音乐,有人喜欢现代音乐;有人喜欢声乐,有人喜欢器乐等等。这是非常自然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为什么人的审美趣味会存在如此差异呢?这与人的经历、性格、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人的爱好和趣味。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客观规律。例如:一位从事音乐专业的人士,他对某部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表现形式以及表达的音乐内容了如指掌,自然会领悟到其蕴含的美,也自然会产生兴趣。反之,对于上述情况均一无所知的外行而言,又何谈兴趣!

音乐的审美趣味关系到审美的倾向性和审美的鉴赏力问题。也就是说,音乐的审美趣味虽然是以个人的主观爱好的形式出现的,但是从根源上说它却是人们隐于审美活动中的倾向性和鉴赏力的表现。它和一定社会审美理想和艺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通常所说的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和庸俗低级的音乐审美趣味的区别就是在这一层意义上说的。音乐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的分界线在于人们是从音乐中去欣赏与体验人的美的创造,并且把这种美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来加以品味,还是只把音乐作为一种感官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通常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表现为健康、纯正、明朗、自然,它体现出文明社会的人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修养。而音乐审美中的低级趣味,则把精神性的审美活动降低为官能的满足,把获得生理作为唯一的终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趣味的健康高尚和庸俗低级,又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它还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音乐审美趣味还存在着另一种性质的差异,即在审美层次上雅俗的不同。例如一般所说的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区别,虽然二者都可能是美的,在审美体验上也都是美感与的统一。对于许多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人们仅从歌词便知其意,然而,当人们面对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之第二乐章是为谁而写都不清楚,那就无法从音乐中欣赏到那种催人泪下的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了。正是由于流行音乐相对来说反映生活的内涵层次比较浅显,更多的是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在音乐表现方式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更多的是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受,这些都使它与严肃音乐形成明显的差异。所谓严肃音乐,即艺术音乐,它在形式上一般更加精雕细琢,在内涵上往往追求丰富深刻。因而在审美上也要求有更高的文化与音乐修养,一部作品往往需要多次反复的鉴赏与回味。这一切都决定了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在音乐审美鉴赏上雅俗的不同。

此外,音乐审美趣味还存在有广与狭的差别。有些人音乐审美趣味很广,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都能引起他们的美感,而有些人的音乐审美趣味却很狭窄,他们喜欢的和能鉴赏的音乐范围相当有限。显然,这也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然而,从人的听觉审美规律来看,人总是具有寻找新颖与向多元化发展的倾向的,不断扩大音乐审美范围是人的自然的要求。总是听一首乐曲或同一种音乐,虽可以形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然而有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转而寻找新的音乐。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层次上,也可能产生不同的音乐审美趣味。就一般情况而言,儿童、青年和老年的音乐审美趣味各有不同。儿童一般更倾向于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结构、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音乐审美趣味也会向着更加丰富、深刻,并且更加具有个性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心态下的音乐审美趣味也会发生变化,有时可能寻找同类情调的音乐以求寄托与宣泄,有时则可能寻找不同情调的音乐以求解脱和变异。音乐审美趣味的扩展,不仅会极大地丰富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而且还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人的世界观和道德风貌。

关于音乐的审美趣味问题,我们既要承认和尊重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又要提倡不断提高与扩展音乐艺术的审美趣味,这对真正实现音乐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第6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鉴赏;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音乐鉴赏教学也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整合和摸索。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音乐鉴赏教学整合性理论开发策略。

一、渗透整合――多学科渗透整合

音乐鉴赏教学要采用多学科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相互结合,完成音乐教学与多种知识体系的完美渗透。首先,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渗透文学教学内容,音乐作品通过观感和情感来塑造音乐形象,因此,音乐表现的内涵往往涉及文科的许多内容,可将其分为文学形象型、历史画卷型、思想教育型等几个类型。如,湘教版的《音乐鉴赏》教材中“音乐的美――悲剧美”“喜剧美”等都是依靠音乐剧的形式来感受的,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的互相渗透,教师要考虑到用文学化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增添音乐悲剧美(或喜剧美)的感受。其次,音乐教学可与多学科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如,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段落分析的模式,音乐教学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如,湘教版《音乐鉴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听赏《少女的祈祷》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首乐曲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播放完该音乐后师生共同并分段讲解《少女的祈祷》的“主题及各个变奏”。总之,音乐教学的多方面融合是可行的,这种共通性为学科融合带来了机会,而这正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把音乐教学融入社会,从而反映社会、表现生活,显示其学科的独特魅力。

二、延伸整合――扩展音乐外延整合

高中音乐教学要重视对音乐外延的拓展,使音乐教学从课堂出发无限地延伸开来,给音乐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内容,当然,音乐外延的拓展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可以外延到生活、历史和文化中,提升非音乐知识的比例。教师外延拓展过程中要注意:

1.通过延伸教学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

在教学湘教版的《音乐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蒙古歌曲《辽阔的草原》。

师:我们一起听一曲蒙古民族歌曲吧。

师:听完后,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背景吧。《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来自于呼伦贝尔盟的歌曲。歌曲节奏自由,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

师:我们一起联想一下辽阔草原上会出现什么故事呢?

生:(想象故事,小组汇报)

师:请大家说一说对这首歌的感受吧。

欣赏后,师提出问题:你们说一说欣赏民族音乐可以通过什么途径?

生:听音乐―了解背景―谈感受。

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欣赏歌曲《呼伦贝尔》。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音乐教学的外延拓展就是要从一首歌的欣赏到另一首歌的欣赏,从教师提供的学习理论延伸到另外的学习活动中。

2.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音乐风格中进行外延拓展,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

在教学《爵士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告诉学生:“爵士乐是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的旋律节奏特点,是从通俗音乐发展起来的独特类型。”基本理论知识传递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歌曲,此举立即燃起学生的兴奋点,这为分析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作了铺垫。总之,音乐外延的拓展要让学生能获得广泛的音乐信息和音乐知识,使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获取音乐学习的广阔空间。

三、补充整合――专项活动整合

高中音乐教学要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发挥音乐教学的娱乐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首先,课余开展音乐专题讲座,充实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使他们增加对音乐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如,教学湘教版《音乐鉴赏》“一唱雄鸡天下白”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音乐发展讲座,结合本课乐曲与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漫谈自己的听赏感受。其次,教学还可以结合学校艺术周、艺术节、节假日开展音乐活动课程。如,教学湘教版《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古琴风韵”可结合学校的艺术节,在欣赏完古琴音乐《酒狂》《流水》《阳关三叠》后,可以组织创编相关的歌舞进行表演,以此作为音乐节的表演节目,同时也完成了欣赏教学的任务。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教学理论要重视整合原则,将多学科、多内容和多种活动形式整合,最终实现音乐鉴赏教学的实效性拓展。

参考文献:

[1]朱竞.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0).

第7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1.流行音乐促进高校物质文化建设。

流行音乐将艺术的因素和大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对高校的物质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流行音乐将时代的流行艺术因素引入到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来,要求加强对高校校园人文因素的关注,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2.流行音乐丰富了高校文化建设的形式。流行音乐引导高校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人的情感表达和能力表现。流行音乐中融合了大量的现代人的情感,其表现形式也是对现代人情感的充分表达,流行音乐在高校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高校文化对人的感情的尊重。

3.流行音乐还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流行音乐的发展将艺术的雅和生活的俗结合起来,形成了健康的表现形式。它的这个特点促使了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雅俗共赏,将文化建设立足于生活,同时在文化的立场上高于生活,在雅俗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既要避免过于雅而脱离生活实际,过于俗而降低了价值标准。

二、流行音乐在音乐传播过程中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

1.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1)启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人们说,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所谓创新性思维,从心理学定义上讲,是指脱离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起独特的思维能力、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流行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大学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培养总体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2)培养进取精神,促进情感交流。好的流行音乐具有振奋精神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音乐情感对人的情绪调节,主要是通过音乐的情感来引导或感染人的情感,让合理健康的情感来指导人的行动,从而养成良好的情感,获得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可以通过流行音乐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2.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1)流行音乐是商品社会的产物。首先,音乐制作人日益看中的是它的包装等外在形式。过度的广告宣传削弱了其本身的艺术性,导致人们盲目追求利润而降低流行音乐自身的质量。许多流行音乐缺乏高尚的文化底蕴和应有的审美价值。其次,流行音乐越来越媚俗。音乐制作人为了获得听众的喜爱,不惜偏离了音乐的本性而去曲意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

(2)流行音乐对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为了获得感官享受,沉迷于低调、庸俗的歌曲,其中的某些通俗歌曲倡导消极的精神,让人颓废。这些流行歌曲在校园里传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让人感觉不到现在的流行音乐的走向。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健康地汲取流行音乐的养分

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流行音乐

改革开放的3O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流行音乐以其自然、时尚、新奇、多元的风格和特色,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中国本土、香港、台湾、东南亚以及全世界华人地区的流行音乐也在相互交融中、在与世界流行音乐文化的碰撞中汲取着养料,并不断地发展和创造着具有华人色彩的流行音乐文化。

2.从音乐教育功能的角度认识流行音乐

作为音乐教育来说,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学会如何在音乐的世界里梳理情感,在音乐的殿堂里聆听世界的美妙、感叹生命所赋予我们的神奇、体会人生路上的每一个快乐或是悲伤,感悟沧桑变幻中的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去惠及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而应当结合流行音乐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情感方面的素质。

3.从受众的角度认识流行音乐

大学生一直是流行音乐文化受众里的中坚力量。流行音乐从诞生开始就与流行时尚和发展趋势分不开正是流行音乐所具有的这种时尚性,才使得它备受青少年一代的喜爱,而时代的车轮也正是在时尚的变换中不断地前进着。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是青春期学生表达内心情感、释放能量的通道和载体。于是,他们通过流行音乐或其他方式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释放心理压力,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平衡。

四、如何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引入流行音乐

(一)大学音乐欣赏课现状。

首先,投入不足,硬件落后。从对部分高校音乐鉴赏课的设置情况的抽样调查来看,大都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落后的情况。有些学校虽说投资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然而在音乐欣赏课上看到的却是播放一些时下最流行的故事影片,根本达不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其次,专业师资严重缺乏,教师自身重视不够。音乐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必须由受过系统音乐专业教育的人员来讲授欣赏课,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些高校音乐鉴赏课,只是播放音乐磁带。再次,忽视基础知识,讲授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机械。有些高校将音乐欣赏课直接开设为交响乐欣赏,课堂上所欣赏的内容仅局限于几部著名的交响乐,老师不进行辅导,而有些学校由于自己师资不足,外聘音乐专业团体的人员来校任教,超出学生接受能力。

(二)流行音乐对大学生重要性

我们知道大学青年是一个特殊的、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社会群体,对各种知识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快的吸收速度。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日趋完善,各种机能达到了成熟的高峰,感官敏锐、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对形形新鲜的、奇异的、刺激的陌生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新奇的东西并不完善,但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们就能敏锐地体会到其与自身既有某种本质上的相通之处,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喜爱和倾向。与其对流行音乐这一领域放任自流,使学生盲目地"来者不拒",以至受到不良影响。还不如由音乐教师在这一领域精心挑选有用之材,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到健康的轨道上来。这不是媚俗地迎合,也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宜青少年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引入课堂,培养学生从电台、电视、录像、唱片等媒体中选择音乐的能力。

(三)如何引入流行音乐。

1.明确流行音乐教学的目标。

流行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是通过了解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现状音乐特征及其文化特征.让学生意识到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及其社会性。其次.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别能力。只有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才能更大程度地抵制流行音乐在课堂之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2.作品选择问题

选择合适的作品是音乐教师上好流行音乐课的重要一步。第一,注重所选作品的音乐性和风格多样性。音乐课首先是"音乐的课堂",我们必须从音乐性上来考虑流行音乐的引入。第二.思想教育性。流行音乐反映的内容是丰宫的。但是.课堂选择的必须是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动听的流行歌曲。第三.选择作品要具有文化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是流行音乐某种特定风格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某种社会意义的典型代表。

3.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形式。流行音乐的引入方式应在演唱、欣赏等墓础形式上更灵活更开放。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师生的作含代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可以对当前流行的音乐做客观的评价。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而且可以提供一个讨论审美问题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健康、稳定的审美观形成。在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它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

4.提高教师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我们的音乐教师首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学习关于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播以及商业运作等各方面的知识.了解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文化、作为音乐艺术而具有的综合性。其次.音乐教师在提高综合知识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法,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这些综合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最后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虚心地听取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师生之间多进行平等而有效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胡艳妍,流行音乐与高校文化建设关系探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9卷第一期,总第63期

[2]琚红军,试述流行音乐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8期

[3]樊蕾,以流行音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师红霞,浅析流行音乐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马妮,提升音乐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新西部,2010年01期

[6]胡振邦,基于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的一些思考,音乐创作,2011年02期

[7]夏军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实施途径,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杨新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汤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1期

[10]蒋春琼,浅谈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张亦军魏士林,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现状与对策探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第4期

第8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 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审美情趣 价值取向

一、引言

目前,音乐审美是高中生音乐教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审美的心理因素对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重视起来,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时提起对学生审美趣味关注的程度,保证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从而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高中生音乐鉴赏的能力培养受到影响的原因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81%的高中生偏爱流行音乐,教师怎样才能引导自己的学生接近、喜欢高雅的音乐,了解民族和古典音乐,并对其音乐鉴赏的能力予以培养,这是一道摆在我们眼前的很大的难题。引发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对高中生本身存在的以及社会存在的因素做出了分析,并且对音乐教学内容的误区加以反思。

(一)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偏差。

大部分的高中生只对音乐的娱乐作用加以注重,以娱乐消遣和放松精神为主,在对音乐的听赏进行选择时只选择符合其口味的音乐,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偏爱通俗易懂且歌词直白的流行音乐,而抵触那些内涵深刻且古朴含蓄的音乐。

(二)以被动的态度学习音乐。

大部分高中生的音乐基础较薄,音乐素养较低,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最基本的音乐常识,有些学生连歌手和音乐家都不能分清,他们觉得音乐教学的内容陈旧,不够时尚,与实际的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另外加上很少接触高雅音乐,因此高中生总是以被动的态度来学习音乐。

三、改进教学内容,培养高中生音乐的鉴赏能力

如何改进音乐的教学内容使高中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音乐的活动中去,并且成为具备一定鉴赏能力的音乐爱好者,如何将传统灌输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从而增强全体高中生的鉴赏能力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以教学实践为依据,本文将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将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加以正确引导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对高中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这一心态加以利用,适当而积极的引导学生体验和学习音乐,在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流行音乐中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的部分,然后将流行音乐里的有益因素吸收进来,运用在教学里,这将对提高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很大帮助。

1.以因势利导为原则提高学生辨别流行音乐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流行乐曲的特征加以分析,利用这一方式对音乐的教学能容加以改进可以使学生因音乐兴趣推动,积极的获取音乐相关知识,在对音乐的评价过程中完成了对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2.将诗与体味感受音乐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教师可以将一些诗词加进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将喜欢的诗词配上适合的音乐。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施展空间,提高学生参与度,在给诗词配乐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其文学素养的培养也有所帮助。

3.将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找出连接民族音乐的桥梁。

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民歌来说,许多流行音乐取材于民歌;有人认为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现代城市的民歌;民歌中也有大部分是用来表达爱情的,而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题材是爱情;当今流行乐坛出现很多歌手采用通俗的唱法对民歌进行演唱的现象,这是演唱民歌的另外一种体现形式。

(一)将有效灵活的教学法用于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内容中。

高中的音乐课最为基本的任务,是提高高中生的音乐以及文化素养,开发学生各个发面潜能,并且让学生从中获益。在高中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如何巧妙转变教学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鉴赏作品更加完美独到,这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1.重视体验内心情感式的教学。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最能抒感,最擅长拨动人心弦。在每个生命里,情感是最复杂、最内在、最丰富的抽象物。

2.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予以充分尊重,发挥每个人个性的特长,让每位学生都可以融入音乐中。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令教学内容具有愉悦性,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心境中,当学生产生对于音乐的浓厚兴趣时,就会令其具有持久的学习音乐的动力。

第9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鉴赏教学;教学策略

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化课改的情况下,新课标更加突出了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为了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水平,满足新课改要求,良好地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从新课改的视角出发,分析现阶段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结合音乐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来优化调整音乐鉴赏教学,从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优化,笔者提出了一些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注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在教育领域关于兴趣的探讨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兴趣对学生的影响不置可否,所以,要想在新课改背景下良好地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依旧要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开始。当前,要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是否有音乐兴趣,对何种音乐比较感兴趣。相关调查显示,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比较浓厚,但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对经典音乐很少接触,不怎么感兴趣。基于此,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巧妙地运用流行音乐、通俗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音乐的鉴赏。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

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体验式教学。在整个音乐鉴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跟随音乐旋律,聆听音乐,感受情感,进而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所以,音乐鉴赏教学的主旋律是情感体验,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音乐鉴赏教学,应当注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体验式教学。具体做法是:首先,树立情感体验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来规划、设计情感教学。其次,在开展情感体验式音乐鉴赏的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欣赏者、评论者、创造者,播放蕴含不同情感的经典音乐,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体会音乐情感,待学生欣赏过后,让学生表述自己的音乐感受以及所产生的情感体会。在此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或细腻的情感、或粗犷的情感、或宽容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真正体会音乐之美。

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要求: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点。而要想使学生达到此标准,就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六种美,即优美和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喜剧美和悲剧美。在一首音乐之中会蕴含一种或多种音乐美,要让学生能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音乐美,需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通过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感受到音乐美。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节变化呢?自然是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音乐倾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音乐的倾听中感受到音符跳动中音乐要素的变化,从而发现音乐美。由此看来,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音乐要素的细节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

在对音乐作品有了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时,所得到的是人生其他体验极少能提供的,分享那种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此项任务,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的能力,如此学生才能受到音乐精神、音乐素养的影响与熏陶,更好地成长。基于此,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正能量的流行音乐进行鉴赏,让学生受到激励与影响,从多角度入手选择有深度、有品位、有内涵的经典音乐来欣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音乐内涵,感受音乐美、学习音乐精神、培养音乐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育的良好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等都有很大帮助。但要想良好地进行高中音乐教育,需要科学、合理地实施音乐鉴赏教学。也就是从新课改视角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等措施来优化调整音乐鉴赏教学,从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贺晓琳.新课改背景下乌海市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程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究:以茂名市茂港区第一中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4(15):25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