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推广工作安排精选(九篇)

推广工作安排

第1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一、排查整改的重点

(一)供水行业。突出抓好源水水质监控、不合格二次供水设施整治、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供水工程和应急设施建设工作,建立供水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和责任体系,确保供水安全。

(二)燃气行业。突出抓好燃气安全运行、应急设施建设、紧急事件处理和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对居民户内公用燃气阀门、燃气管道沿线、燃气计量表、用气设施等进行泄漏检测及安装规范排查,对燃气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确保燃气安全。

(三)供热行业。突出抓好“暖房子”工程、拆并小锅炉、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应急设施建设、供热企业生产和运行系统安全,及时处理供热纠纷和突发事件,确保供热安全。

(四)房屋。着力推进公共场所房屋安全鉴定工作,重点排查超年限使用房屋、危旧房屋和公共场所房屋,确保房屋安全。

(五)违法建筑。全面开展违法建筑拆除工作,重点是压占各种管线,严重影响供电、供水、供气、通讯、消防、防洪等基础设施运行安全或其他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建筑。

(六)违法广告牌匾。全面开展违法广告清理工作,主要任务是督促设置单位对各自设置的户外广告、牌匾、门面装饰设施,特别是对楼体、楼面户外广告设施进行重点检查,对陈旧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牌匾限期整改,对未进行整改的依法予以拆除。

二、目标任务

(一)供水行业。更新改造陈旧供水管网;保障净水厂正常运行,满足全县饮用水供水要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二)燃气行业。新建楼盘达到天然气使用要求;组织燃气入户安检工作;对燃气场站、管道、液化石油气储存供应站、燃气器具市场及用气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对压占燃气管理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积极推广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和一氧化碳浓度报警预防装置。

(三)供热行业。实施“暖房子”工程;新增集中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改造陈旧供热管网30公里;为100栋楼房清理被污水浸泡的供热管网地沟。

(四)房屋。一是做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包括春季、汛期和日常房屋隐患排查;二是继续开展危险房屋出租专项治理活动;三是强化汛期危旧房屋安全管理;四是着力查处私自拆改房屋结构行为。

(五)违法建筑。开展违法建筑专项行动,督促县城、开发区排查整改城市建成区内违法建筑隐患3000平方米,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拓宽城市道路,削减安全隐患,增加绿地面积,美化市容环境。

(六)违法广告牌匾。一是继续规范市容行政审批行为,全面实施好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和建筑物临街门面装饰管理办法;二是依托创城工作,开展全县范围内的户外广告牌匾设施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在春季大风天气容易脱落的户外广告和牌匾设施进行整治,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三是开展重点街路户外广告和牌匾设施安全的专项行动。

三、实施步骤

在”安全建设年”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专项推进组各成员部门、相关公用行业企业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坚持排查、整改、建设、监管相结合,全面提升城市安全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1日至4月20日)。专项推进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安全建设年”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组织召开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动员大会。制定具体推进方案,上报城市公用设施和房屋安全专项推进组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21日至11月30日)。坚持边排查、边整改、边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扩大隐患排查范围,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加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易发事故的区域、领域进行重点排查、深入排查,将排查出的隐患及整改情况及时汇总并逐级上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安全隐患,要确定整改时限、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督查责任,确保不发生事故。同时,要做好安全隐患的登记、建档、立项工作,并按三级安全隐患数据库标准及时录入。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专项推进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总结“安全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搞好“回头看”,搞好自检自评,同时做好县“安全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考核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县“安全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安全建设年”活动开展好的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对措施不力、整改滞后的予以通报批评。

四、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全建设年”城市公用设施和房屋安全专项推进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住建局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住建局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城市公用设施和房屋安全工作的领导、指挥和调度。住建局办公室主任担任联络员,负责城市公用设施和房屋安全专项建设的情况综合、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等工作。

(二)明确任务,严格责任追究。在县“安全建设年”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组织、统一行动、分线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分解任务,传达到每个责任主体,使涉及安全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做到“任务清、责任清、思路清、标准清、结果清”。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水、气、热、房”等安全目标责任书,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管和协调,有力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进程。要合理区分“领导责任、监督责任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企事业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对出现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追究责任,在查处直接责任者的同时,依法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

第2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本文作者:欧书兵张春芳工作单位:郴州市北湖区农机局

2011年7月,区委区政府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了改革方案。方案明确农机站与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为公共服务性质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农机员编制由原来的18人增加至24人,人员从乡镇农机站现有人员中择优聘用。原计划乡镇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在2011年9月份完成,但由于受乡镇区划调整的影响,改革目前仍处于停滞状态。(1)设施短缺。目前,北湖区14个乡镇农机站中,只有永春乡一个站拥有独立产权办公房,其余站都是由所在乡镇政府安排办公用房,办公设施配套不全或根本没有。(2)人员老化。近10年来,基本没有农机专业毕业生充实乡镇农机管理服务队伍,区级推广机构也是如此。加上现有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总体素质偏低。(3)经费没保障。目前区财政每年对乡镇农机人员只补贴不足1万元的经费,生计都难以维持。因此,乡镇农机员部分从事乡镇政府另外安排的行政管理工作,农机管理推广成了兼职;还有部分乡镇农机员自谋出路,致使乡镇农机站的工作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4)原因分析。一是乡镇政府重视不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未纳入议事日程,部分领导没有看到农机化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二是农机人员待遇未得到解决及农机推广经费缺乏,影响了其积极性的发挥。

(1)合理设置机构并理顺管理体制。根据北湖区新的乡镇区划调整,原14个乡镇将合并调整为8个乡镇和2个街道。按照有利于推进工作、精简机构、整合资源、提高效能的原则,农机站和农技站合并组成10个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同时加挂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乡镇农机安全监理站二块牌子,农机技术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新组建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实行区乡共管,以区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24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农机员,其中安排农机技术推广人员10人、农机安全监理人员14人,10个乡镇(街道)平均每个站可配置2~3人。(2)妥善人员安置确保改革到位。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改革后乡镇(街道)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优先从现有农机员中选聘,同时妥善安置未聘人员。一是对接近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安排退或休:2012年4月30日以前,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编制内农机员,可安排提前离岗休养,享受国家规定的在职人员工资待遇,工龄连续计算,不占编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时再办退休手续。二是对原编外人员纳入聘用范畴:1998年已办理了正式招工手续,因种种原因而未正式上编的6名农机员,应按在编人员纳入聘用范畴,因这些农机员大部分在农机技术推广岗位上扎扎实实工作近15年;其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单位应缴部分由区财政一次性补缴15年,个人部分由个人补缴。对自愿辞去公职自谋职业的编外人员,由区财政一次性发给经济补偿。(3)强化职能突出公共服务性。一是重点做好农机购置直补实施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直补政策,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要规定归纳整理和受理补贴机具信息,制作本乡镇《申请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公示表》,及时进村入户现场核对和查验农户购买的机具等。二是做好新型农机具的示范推广。

根据本地实际,推广经济适用的先进农机具,创造条件开展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做好农机操作人员的使用维修技术培训;做好春耕、夏种、秋收的农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负责农机化统计工作。三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经常性开展乡村道路和田检路查工作及做好农业机械年度检验工作,结合重要农时季节加强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有效杜绝各类农机事故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4)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乡镇(街道)政府应加强新组建的乡镇农业农机站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必备的办公场地和设施。特别是应按规定为农机站配备,农机购置补贴申报工作所需的电脑、打印机等网络办公终端设备。

第3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为确保本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顺利发行,本公司内部特成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工作小组”,其中营销策划组、销售管理组、客户服务组(参见图7-1)具体负责本次计划的营销组织工作。

图7-1计划的营销组织架构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工作小组

销售管理组

客户服务组

营销策划组

二、代销活动组织安排

(一)组织安排

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对于代销活动的组织安排,**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拟定了以下基本思路:通过与代销机构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充分调动代销机构的积极性,在为代销机构提供人员培训、市场推广、业务指导、客户服务等全方位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代销机构现有的资源优势。将本公司代销业务管理体系与代销机构业务营销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代销业务营销体系。

在本次计划的代销组织安排中,营销策划组负责整个代销活动的组织策划,与代销机构共同协商确定宣传定位、推广方式、宣传推广实施方案等,共同组织系列宣传材料,联合开展投资者辅导工作。

销售管理组负责代销机构的市场调研,组织实施业务培训、业务指导与业务考评工作,及时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在发行过程中与代销机构管理部门一起巡视各代销网点,督促销售活动的开展,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客户服务组负责为代销机构的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的客户服务,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跟踪市场反应情况,及时准确地上报相关情况。

(二)协议签订

为规范代销机构的销售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管理合同》及其他有关规定,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与代销机构签订了《**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销售协议》(以下简称“代销协议”),明确了本公司与代销机构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代销业务的日常管理工作,本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在具体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本公司将与代销机构密切合作,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做好风险防范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

(三)销售活动安排

1、按照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规定,对代销机构进行资格审查,以促使代销机构的各项业务准备工作符合要求,确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销售活动顺利开展。

2、获得批文前,销售管理组配合代销机构对其一级分支机构开展市场调研、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公司**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简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指南、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业务规则与业务流程以及客户服务介绍等。同时要求代销机构对其下一级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培训。

3、获得批文后至发行前,营销策划组与代销机构确定整体宣传推广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发行公告刊登日前将所有宣传材料送达代销机构指定营业网点。销售管理组为代销机构一级分支机构提供强化培训,配合各重点地区举办路演推介会,为发行工作进行市场策动。

4、发行期间,营销策划组与代销机构共同组织宣传推广活动;销售管理组负责各地区代销机构的巡查工作,现场解决销售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向本公司总部及时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客户服务组为销售活动提供全面客户服务支持。

5、发行结束后,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要求,由销售管理组与代销机构共同对整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销售活动进行总结,对各地区发行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总结内容包括发行组织安排、销售业绩及客户服务等。

三、直销活动组织安排

(一)组织安排

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直销部分主要针对机构客户及资金量充裕的个人客户。本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特征及地域分布情况,对直销组织活动安排如下:

1、机构设置

目前,本公司在全国设有24家营业部以及北京、上海2个地区管理总部,为直销客户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直销业务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工作。

2、人员安排

为做好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直销工作,本公司将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周密计划,统筹安排。

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路演推介领导小组与各地区工作组,具体如下:

(1)路演推介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路演推介工作的统筹安排与监督实施。负责人:张跃;

(2)北方地区工作组负责华北、东北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3)华东地区工作组负责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4)南方地区工作组负责深圳、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5)西部地区工作组负责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等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根据直销客户的特点,各工作组应由销售管理组及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相关投资、研究人员组成,从计划的产品、投资、研究等方面向机构客户进行推介。

(二)销售活动安排

1、获得证监会批文前的直销客户走访工作

自着手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准备工作开始,本公司便将核心客户群的培育作为工作重心,与重点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为确保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顺利发行,本公司按照四大地区的分工对潜在客户进行了走访,介绍了公司的运作情况以及产品的投资理念等内容,同时与客户加强了沟通,了解了客户需求,为确定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销售活动安排提供了决策依据。

2、获得证监会批文后的路演推介工作

(1)本公司内部进行各地区路演推介活动的动员工作,协调一致,合理安排;

(2)各地区路演推介工作组全面展开实际工作,加强对各地潜在客户的推介、开发工作;

(3)在各地区的路演推介活动,注意与代销机构的协同配合,防止销售活动出现混乱。

3、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的直销活动

(1)在就近接受各地直销客户认购的基础上,深入挖潜客户资源;

(2)对首次认购金额超过500万元的客户,本公司提供上门开户及认购办理服务;

(3)发行期间不断跟踪核心客户,落实认购意向;

第4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一、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存在的突出问题

“十二五”以来,按照“稳增长、抓特色、重科技、保安全、强保障、促增收”的工作总基调,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九连快”,为保障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于此同时,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突出表现在:

(一)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不可忽视

部分地方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不少地方还存在着“重工业污染治理、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思想,对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足够的敏感度,忽视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随着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有增无减,畜禽养殖污染、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已经成为了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据统计,河北省农村人畜粪便的利用率仅仅为1%,而我省各类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仅建成沼气工程2810处,仅占全省养殖小区和养殖场总量的0.5%。如果能将这些能源充分利用起来,将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不亚于重工业污染治理。

(二)农民增收节支是重中之重

农民增收节支是任何农村工作最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是农民增收节支的最迅捷、最见效的途径。但目前我省农村新能源建设比较单一,工作重点一直停留在户用沼气池建设上,农村的冬季取暖、街院照明、秸秆乱堆乱放等问题仍然大范围存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多能开发力度不够。如秸秆资源除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种菇和少量能源化利用外,还有约1170万t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占农村年产秸秆总量的22.5%。生物质能源是二氧化碳零排放能源,与供应日益紧张商品能源相比,秸秆作为宝贵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却被大量闲置或焚烧。如果能将剩余秸秆进行能源化利用,可相当于每年节标煤542余万t,能减排二氧化碳1409万t、二氧化硫4.6万t。这些能源如能充分的开发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一次能源的使用量,成为农民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如何从农产品方面加大力度,减少、杜绝质量安全问题,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也是农村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是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保证。比如沼气的开发利用,不仅为农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能源,“一池三改”美化了生活环境,同时沼肥、沼液可以为田园提供清洁的“肥料”,不仅能使瓜果蔬菜生长得更加茁壮,而且脱离了化学物质的污染,保证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再如,现在还有一部分地方的农民喝不上干净的水,建设清洁水源也是当前的突出问题,大中型沼气工程、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建设,能有效的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农民的饮用水安全。但目前我省在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以及大中型沼气工程、生活污水净化池等方面的建设上,明显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地方的沼渣沼液白白浪费,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很低,全省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仅有159处,这些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都是不小的威胁,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

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必须坚持推广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相结合,以降低农业生产生活用能消耗、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积极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为重点,构建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农业循环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格局。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节能技术推广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我省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农村能源节能技术推广作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坚持走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污染物无害化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配套、成熟技术全面协调推广与新型技术试点示范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有效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主要经验有:

(一)形成了各级政府推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各地方对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订了严格有效的工作措施,并以典型示范的模式带动所辖区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实践表明,农村节能减排大有作为。

(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27项节能减排实用技术,并向社会推广

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加快发展、保证质量、提高档次、完善功能、多能开发、突出效益”的二十四字方针,认真进行探索研究和试点示范,总结推出了农村城乡居民生活用能节能减排、增收节支的二十七项技术:即户用沼气,养殖大户(小区、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联户沼气,秸秆生物气化、裂解气化、固化炊事采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住宅及学校校舍太阳能采暖房,太阳灶,太阳能温室种、养殖,地热采暖、种、养,地缘热泵制冷、制热,户用小型风力发电、风力提水,农村省柴节煤灶、吊炕,炊事采暖节能煤炉,地下燃池采暖,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处理等技术。

(三)形成了符合河北实际的建设模式

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设计的原则,积极推广联户供气四种模式:“一站一村”模式、“一站多村”模式、“一场一站一园一村”模式 、“多级利用”模式。结合农村新民居建设,重点建设“三合一”楼房式、“四合一”别墅(平房)式低碳减排工程。农村楼房社区实施秸秆沼气、粪便及固体有机垃圾沼气、生活污水沼气净化“三合一”配套工程建设;农村别墅或平房住宅区在“三合一”的基础上,增加太阳能热水供暖、集热墙热风供暖、隔热保温节能和秸秆成型燃料炉具供暖、沼气壁挂炉增暖等系统,形成“四合一”模式,实现供气、供暖、垃圾污水处理及循环农业发展,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支持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设备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分类创新联户沼气工程模式示范建设,规范建设内容;围绕联户工程逐步由以农户炊事为主向炊事采暖和高质利用转变,推进厌氧罐用材、进出料设备、净化压缩设备、沼气发电机、固液分离机等装备制造及连续发酵工艺、增温保温措施标准化建设。

三、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

通过农村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节能技术推广来推动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应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实现:

(一)加大财力扶持力度

国家列支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各级应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同时,各级财政也要列支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推广进行补助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科研力度。编写制定行业标准,实现生产设备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和工艺操作标准化,为大面积推广奠定技术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多能开发的力度

从农村能源的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加大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力度,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要加大技术示范力度,近期的重点是秸秆生物气化技术、民用秸秆成型燃料及配套燃烧技术(粮棉主产区)、沼气技术(规模化养殖场)、能源作物(甜高粱、甘蔗、甘薯等)种植及转化技术等。建议选择部分适宜地区建设一批集合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示范村,例如:采暖建设地下燃池,使用节能吊炕,住宅建成太阳房;炊事用能利用沼气、太阳灶,配合使用省柴节煤灶;洗浴用太阳能热水器;照明安装户用光伏电池,架设太阳能路灯;粪便污水、有机垃圾通过沼气池或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处理,并开展沼肥综合利用等。建成新农村多能综合开发利用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示范村,对广大农村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三)研究制订相关扶持政策

许多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推广工作存在着分散多头、衔接不够、综合效益不高、重复建设等问题。建议从适合农村特点的、便于农村推广使用的技术和产品入手,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工作开展。如鼓励发展节能型农村住宅,各类新建住房建成太阳能采暖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加大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力度,建设地热采暖住宅楼,推广洗浴、养殖、种植等,实现地热水的梯级化利用,提高效益。加大风力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力度,切实落实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价补偿政策。对从事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节能工作的企业,对使用沼肥的农业生产基地、园区等,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

第5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一、总体安排

以安全发展理念更加入心、安全宣教阵地更加坚实、安全宣传机制更加健全、社会安全氛围更加浓厚和群众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更加提升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按照“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提升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切实把安全文化送进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和家庭,实现宣传有阵地、工作有队伍、学习有资料、培训有实操、文化有载体、活动有特色,探索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和品牌样板。

二、目标任务及推进措施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做到“十个一”,即设立一个企业安全宣传管理机构、制定一套企业安全宣传管理清单、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制作一本《员工安全规范手册》、打造一个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每年举办一场大型安全宣传活动、每半年举办一次安全应急演练、每季度举办一次企业负责人“讲安全”课堂、开展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至少排查一次安全隐患。通过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风险辨识警示、根植隐患排查治理文化、丰富安全文化活动、强化行业指导和互动等措施,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实现企业负责人亲自参与、安全培训全员覆盖、安全责任入脑入心、安全风险明明白白、安全规章严格遵守。

镇级各部门、场镇各单位、各村(社区)要主动与企业对接,共同策划开展活动,指导企业建立制度安排部署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培训增强职工法治意识并强化安全培训体验感、举办活动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借助载体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播放典型案例做好警示教育和安全反思、张贴标识标牌做好安全提示。

(二)安全宣传进农村。做到“十个一”,即组织一个乡村安全宣传组织机构、组建一支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制定一份《村民安全行为规范手册》、打造一个乡村安全宣传阵地、每年举办一场大型安全宣传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警示教育、举办一次“村民安全课堂”、开展一次线上安全宣传宣讲活动、举办一次应急演练。通过丰富安全宣传形式、充实安全宣传队伍、聚焦高风险人群、结合乡村民俗文化,确保安全宣传进村入户、安全常识扫盲补漏、宣传形式精准有效、高风险人群重点关怀、民俗活动深度融入。

镇级各部门、场镇各单位、各村(社区)要主动引导各类农村工作者参与安全宣传、配好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宣传工作、利用宣传设施做好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准确研判做好精准化安全宣传和咨询服务、开展各类安全文化创作演出丰富宣传活动。

(三)安全宣传进社区。做到“十个一”,即建立一个社区安全宣传管理组织机构、健全一套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组建一支社区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制作一本《居民安全手册》、打造一个社区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每年开展一场安全应急演练、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每季度举办一场“居民安全小课堂”、举行一次线上安全宣传宣讲活动。社区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创建,在相关节庆、联欢活动中体现安全宣传内容,将相关安全元素和安全标识融入社区,推进安全宣传进社区,力争安全宣传人人参与、安全元素随处可见、安全文化丰富多彩、安全培训实实在在、安全行为养成习惯。

镇级各部门、场镇各单位、各村(社区)要将安全宣传融入安全社区、减灾社区等示范创建推动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避险应急演练,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经常性播放安全常识和安全提示营造浓厚安全氛围。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做到“六个一”,即制作发放一套安全学习资料、设立一门安全教育课、打造一个校园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每半年组织一次校园安全应急疏散演练、举办一次家庭安全教育活动、举行一次线上家校安全宣传宣讲活动。通过做实课堂安全教育,搭建安全教育平台,经常性开展隐患排查织牢校园安全“防控网”,确保中小学安全教育覆盖率100%,让安全课堂规范常态、安全文化浸润心灵、家校互动安全延伸。学校要将安全宣传教育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安全教育机制、建立健全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用好各类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安全宣传专题教育活动、共享各类安全教育资源拓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领域。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做到“一清一白三熟”,即清零家庭安全隐患、明白应急用品使用方法、熟知避难逃生路线、熟知家庭安全常识、熟知居家周边安全环境。通过提升家庭安全素质、普及家庭安全常识、培养家庭应急技能、加强家庭安全保障,使安全理念深植家风、家庭风险会辨能防、逃生技能熟练掌握、应急物资家庭常备、邻里安全共治共享。

镇级各部门、场镇各单位、各村(社区)要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各类活动推广家庭安全方面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组织各类培训指导家庭掌握安全技能,开展专项行动消除家庭安全隐患,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助推安全知识传播、利用好各类媒介和活动普及家庭安全常识、推动建立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全面推行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镇级各部门、场镇各单位、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领导和具体办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加强保障和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支持等方面要优先考虑;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措施,做到有组织、有方案、有行动,切实促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落地生根。把安全宣传“五进”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开展广泛性宣传。

第6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各村及有关单位:

今年6月是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豫安委办〔2020〕23号),永安委办〔2020〕20号《关于开展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将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着眼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工作,推动各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目标,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隐患曝光、问题整改、经验推广、案例警示、监督举报、知识普及等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素质,促进我市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活动主题

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三、活动时间

6月1日至6月30日

四、活动主要内容

(一)开展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主题宣讲活动。各村、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安排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践行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组织干部职工认真收听收看“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宣讲,深入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在报刊、广播、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专栏专题,根据对象化、差异化、分众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宣传,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组织开展对话谈心活动,宣传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

(二)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各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紧密结合《马牧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的工作任务,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专题活动,对排查整治工作广泛宣传发动,持续深入推进,反映工作进展,及时报道成效。通过在各级主流媒体、重点网站等新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全面解读行动方案,加强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对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果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制作专题视频在电视栏目播放,在各类媒体平台,组织各村、部门和企人员学习借鉴。推动有关部门、企业全面深入整治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好夏季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从源头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广泛发动村委会、居(村)民,积极举报风险隐患,排查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开展“6·16”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设置展台、发放宣传品、举办展览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知识,面对面解答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并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各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网站、微信、微博等宣传媒介,要通过主题采访、在线解读、开设专版专栏、播放安全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要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在电视台、LED户外显示屏及公共交通工具的车载宣传媒介上循环播放公益宣传片、宣传动图,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组织举办主题文艺晚会、网络直播等宣传咨询日活动。

(四)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各村、各单位要按照《马牧镇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继续开展企业安全“1+5”宣传教育活动。即:企业主要负责人讲授一堂安全课,推进安全知识集中宣传、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隐患集中排查会诊、应急救援演练、职工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五项活动”。组织开展“河南省首届中小学生应急科普知识进校园”征文比赛。组织“安全志愿者行动”进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家庭,普及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号召各类安全应急体验场馆和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泛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各相关单位要安排在电视台、网站、短视频平台、各种LED宣传屏播放展示全省安全生产月公益广告。组织召开“7.19”事故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各企事业单位集中收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以“7.19”等事故教训开展案例剖析和安全科普,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安全素养。

(五)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开展永城应急系统典型人物选树活动,通过集中评选、典型宣传等方式,展现应急人的精神风貌,提升应急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用榜样力量推动社会更加关注、理解、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网上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我省第十二届“安全河南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开展征集安全生产标语活动,围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征集突出永城特色、通俗易懂、醒目响亮的安全生产宣传标语。组织参加第五届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各部门要结合地域或行业特色,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中原行”系列活动。各村、各单位要紧紧围绕《马牧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排查整治阶段工作要求,曝光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宣传推广经验做法,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围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起步开局,组织主要媒体报道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进展成效,组织记者深入采访报道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情况,反映整改措施。及时曝光重点行业领域、单位场所和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及时宣传推广落实责任链条、弥补短板弱项、创新管理举措、优化制度机制和加强重点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要畅通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渠道,充分利用电信、网络手段,发挥12350举报投诉热线、微信微博等平台作用,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员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举报线索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及时开展案例警示教育。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作为践行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推进落实。要把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当前开展的安全生产三年整治密切结合,积极谋划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制定方案,细化任务,压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第7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属地管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以企业分类分级管理系统为基础,以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和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为核心,以强化安全监管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企业主体责任为抓手,以完善落实安全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逐步建立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目标任务

建立市、县(区)两级和市经济开发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平台,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对安全隐患和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有效监管,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2012年,市、县(区)以及市山经济开发区同步开展建设试点,市级试点县(区)安排在县。同时,在全市煤炭、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建设。各地要选择1-2个乡镇或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工矿企业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广普及;2014年巩固提高,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立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工作内容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分类分级,细化完善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责任主体等。

(一)开展调查摸底和企业分类分级

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调查、登记各类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规模、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等,掌握企业底数及其基本情况。

按照企业基本情况,结合企业的行业(领域)属性和安全监管工作的相似性,对企业进行分类,对同一类型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等级评定。确定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范围,建立“按类分级、属地监管”的安全监管模式。

(二)制定隐患排查标准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制定、细化安全隐患排查标准,同时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为主要内容,明确各类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做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依托“金安”工程等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安全隐患动态监管统计分析评价系统等,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过程记录和管理。通过该系统,企业对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隐患和接受监督指导等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自查自报隐患数据、日常执法检查数据、隐患整改和监管措施执行到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实施有效监管。

(四)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监管监察方式

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淮政[2011]19号),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督促指导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依照企业的分类分级,在监管频次和内容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监管监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突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效果管理。将开展企业调查摸底和分类分级、细化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以及加强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等推进体系建设的过程管理,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对未按要求自查自报隐患的企业,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的同时,要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挂牌公示,对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企业,优先安排重大隐患整治技改贴息(补助)资金。

四、工作步骤

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分为建设试点、推广普及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

(一)建设试点阶段(2012年3月至年底)

各县(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试点乡镇和行业(领域)或者企业,完成试点建设任务,试点计划任务表(见附件)。

(二)推广普及阶段(2013年)

借鉴试点工作经验,完善工作制度和标准,在全市工矿企业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推广普及,建立分级分层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检查,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工作制度、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监管机制、监管手段的创新和发展,是突出预防为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工作措施。各县(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或确定一名负责同志负责本地、本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并落实专门机构具体承担体系建设任务。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要从基层企业抓起,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二)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考核。要按照安全生产职责规定,落实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责任。各级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加强对有关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监督检查,将开展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进度迟缓、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责任追究。

(三)全面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目的意义,引导各有关单位深刻认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排查事故隐患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和鼓励职工结合本职工作查找事故隐患。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使用的专题系列培训,使企业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监管部门知道“管什么、怎么管”,确保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四)加强工作推进,构建长效机制。要加强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类型行业企业特点,搞好分类指导和定期督促检查。要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项督查,强化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和整改的主体责任,对安全隐患排查、报送、整改不力的地区和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告处理结果。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与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和职业病危害治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有序推进。

(五)统筹兼顾,抓好“五个结合”。

1.与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相结合。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打击和治理力度,坚决扭转非法违法生产和经营造成事故多发的严重态势。

2.与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把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有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隐患和问题,作为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的重点,落实整治措施。

3.与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要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岗位达标和企业达标,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动性。

4.与加强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建设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金安”二期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等关键环节上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第8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二、大力引进、选育、推广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继续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加快实施“**”计划等项目,引进和选育一批适合我省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特别是单季晚稻新品种,启动实施1500万亩水稻亩产500公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各市应确定1—3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予以重点推广。对省定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继续实行良种财政补贴,并按每推广1亩0.1元的标准,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奖励有关育种和推广单位。省扶持、安排有关育种科研院(所)的资金和项目,与该院(所)育成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成效相挂钩,对推广面积较大、成效较好的科研院(所)给予倾斜支持。

三、加快推广水稻高产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在单季水稻种植中,重点推广“生育期相对较短品种改为生育期相对较长品种,迟播迟栽改为早播早栽,适当密植改为少本稀植,化肥为主重前期施用改为增施有机肥重穗肥,水层深灌改为浅湿灌溉”为主要内容的“五改”技术。今年全省推广200万亩,以后每年递增200万亩,到2010年基本普及。继续大力推广应用水稻抛秧、直播、旱育秧、免耕直播等轻型栽培技术和水稻强化栽培、稻鸭共育等高产高效新技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测土配方等无公害生产技术,实现肥药减量增效。力争到2010年,全省稻谷品质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

四、全面建立基层农技员包片联户指导粮食生产制度。各地要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浙政发〔20*〕32号)精神,加快改革步伐,切实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基层农技员包干负责一个片和若干水稻示范户,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加强对农户面对面的技术指导。要把包干负责片、户的水稻生产水平作为农技员岗位考核、续聘和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五、开展水稻“万村优质高产示范”活动。凡是水稻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村,都要选择1个种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强的农户作为水稻高产示范户。示范田面积要达到1—3亩,便于周边农户的学习,切实起到示范推广作用。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向示范户免费提供良种等补助。

六、开展优质高产竞赛活动。从今年开始,在每年粮食生产先进评选中,将提高水稻单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粮食规模经营水平等作为重要指标,评选若干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和高产示范大户、专业合作社。

七、大力推进水稻生产规模化、合作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鼓励种粮大户开展粮食加工、销售,拉长粮食产业链。大力支持各类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与种粮大户建立稳定的粮食产销关系,发展订单生产。加快培育发展粮食生产(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鼓励开展水稻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加种粮效益。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扶持水稻生产规模化、合作化。

八、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巩固提高水稻机收、机耕率的基础上,以水稻机插为重点,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省财政安排的扶持农机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水稻机械化。力争到2010年,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通过“农民信箱”等渠道,汇集大型农机具资源等信息,做好农机作业信息的,组织指导开展跨区机械作业,进一步提高农机利用率。

九、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开展地力调查和耕地分等定级,实现对耕地特别是标准农田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管理。加快实施“沃土工程”,培肥改良耕地,改造中低产田。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第9篇:推广工作安排范文

一、关于统筹安排,加大力度,千方百计完成“*”规划目标。

2009年,全省节能工作以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重点,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4.3%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省政府确定了2009年COD和SO2分别削减2%,并与17个市政府分别签订了2009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及污水处理厂建设目标责任书。2009年,全省共安排COD减排项目214个,减排6万吨,安排SO2减排项目233个,减排19.79万吨。

二、关于坚持结构调整、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结合,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工作。

积极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装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重点整治落后小粘土砖瓦窑。实施能源评价及增量控制,严格高耗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估、审查和审批。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改造,继续实施大规模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工程。加快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水泥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重点耗能单位节能管理,建立节能责任制,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加大《*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实施力度,广泛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以推广绿色照明产品为契机,引领全民节能。

三、关于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为重点做好COD减排工作,以电厂上大压小和同步建设脱硫设施为重点完成SO2削减任务。

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减排工程,确保到2010年6月底,长江、新安江流域各县均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提高已建成和在建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加快雨污分流的配套管网建设。抓紧实施电厂减排工程,制定了2009年度新建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计划表,将发电计划与SO2减排挂钩。加大排污收费力度,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减排工作。

四、关于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信息公开,社会监督。

省政府每年与各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年度节能和减排目标责任书,并进行评价考核,向社会公布。全省各级统计部门加强对百家企业的能源统计和分析,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上一年度百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等,每年分两次公布各市上半年和全年节能指标。及时编发污染减排工作简报,在省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各相关部门网站上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

五、关于重视做好重点流域的污染治理。

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做好重点污染治理工作的新要求新特点,把治理淮河和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坚持总量减排和容量控制并重、控制外源污染和控制内源污染并重、削减氨氮和削减COD并重、点源治理和生态修复并重,确保重点治污工程建设达到进度要求,重点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稳定下降,重点污染源稳定达标,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落实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

六、关于完善配套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