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ICT能力;“翻译实验室”模式;ICT能力评估;译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3-0068-0007

1 引言

自20世纪八十年轫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教学经历起步、探索阶段,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ICT能力,使其适应信息化、技术化社会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关注的话题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如何将ICT应用于翻译教学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关注。国内学者主要从师生角色、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测评、学习模式、信息素养等方面探讨ICT翻译教学(杨柳,2005;段自力,2008;任大玲,2013),而国外学者则主要探讨ICT翻译教学的理论模式及实践经验(Kiraly,2000;Austermuhl,2001;Pym,2003,2006,2012)。尽管国内外ICT翻译教学研究成果已付梓出版,但其理论与实证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ICT能力内涵、培养模式及评估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方法和工具较单一,研究思路侧重结果,对过程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这一领域的内容或手段都有待拓展。基于此,本文建构了培养信息社会翻译人才的“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并采用翻译日志法(Translation diary),辅以问卷、观察和访谈,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收集相关定性、定量数据,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译者ICT能力的内涵;(2)培养学生译者ICT能力的“翻译实验室”模式构成;(3)“翻译实验室”模式指导下的翻译教学对学生译者ICT能力的影响。

2 译者ICT能力

ICT能力也称TT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信息能力,隶属于翻译能力的工具能力等,指能恰当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讯工具和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检索、评估、整理和传递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2005)。本文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对ICT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参考了Molina&Sales(2008)的译者信息能力模式(INFOLITRANS),重新界定了译者ICT能力的构成要素。

2.1 译者ICT能力的构成要素

各国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译者ICT能力的内涵,其中Molina等(2008:413-437)的译者信息能力模型(INFOLITRANS)最具影响力。该模型将译者信息能力分成知识、技术、资源和过程四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认知(cognitive)、信息数字(informational-digit-a1)、交流(communicative)及策略(strategic)四大能力,各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上,基于译者信息能力模型并结合ETS等对ICT能力的定义,立足本国翻译教学国情,本文重新界定了译者ICT能力内涵,认为ICT能力包括五个要素,即信息能力、技术能力、交流能力、策略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图1所示,在ICT能力五要素中,信息能力是译者ICT能力中最为基础的成分,指对翻译相关信息进行检索、评估、整合、加工、传递的能力。技术能力是指与翻译行业所使用的工具及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熟悉翻译工具的使用、翻译软件的优缺点以及文档处理技术等。交流能力指与同事、客户、主题专家的远程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策略能力作为ICT能力的认知要素,是联系其他能力的关键能力,它包括理解能力(确定翻译问题)、问题分析能力(分析、综合及激发技能知识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决策能力(评估、选择最佳解决方案)、监控能力(调控整个ICT工具使用过程)。最后,道德和法律意识是ICT能力中的职业知识能力,贯穿整个ICT使用过程,包括对信息的真实度及准确度、资料和信息的保密度以及知识产权等意识。

2.2 译者ICT能力培养

译者ICT能力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简单应用以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倡导建立网络教室环境,教师通过主机和学生分机互动,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完成翻译任务(Kiraly,2000;Massey,2005;Pym,2003,2012)。此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熟悉职业译者的工作环境和模式,为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打下基础。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CAT)主要对学生进行网上资源和翻译软件的培训,并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CAT练习,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教学内容较枯燥,学生缺少真实的翻译实践活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利用平行语料库的平台和检索工具,能帮助学生译者提高表达能力,减少译文错误(王克非,2004:27-31),但个人自建小型语料库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语料库翻译教学在语料处理、检索方式以及与翻译授课内容结合上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合以上三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考虑本土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提出了适应科技翻译教学的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2.3 译者ICT能力评估

国内针对ICT能力评价考核的直接研究较少,实证研究则更为少有,而仅有的实证研究多侧重于间接评价,缺少基于现实场景的直接行为评价。国内关于ICT能力实证性评价多基于问卷调查,在评估学生处理实际ICT问题时的信度和效度尚有待提高。国外较具影响力的ICT能力评估体系是美国教育考试中心的ICT能力考试系统――iSkillsTM(ETS,2008),该系统以ICT任务为考试内容,每一任务涉及一个或多个ICT技巧,对用户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进行统计核算。该系统最终形成一系列评价报告,包括总体任务表现反馈报告、个人成绩报告、个人信息数据等。作为翻译能力的次能力,ICT能力的评估需关注翻译结果以及翻译认知过程(王湘玲、胡珍铭,2013;王湘玲、陈罗霞,2013)。因此,本文根据ETS关于学生行为表现及成果的ICT能力评估项,结合翻译教学过程评估法,采取过程和译文质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译者的ICT能力。

3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翻译实验室”(Translation lab)教学模式兼具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和语言实验室(Language lab)的主要特征,强调ICT的应用,旨在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新型翻译人才。

3.1 教学模式构建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基于Pym(2012)提出的机器翻译辅助教学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Kiraly(2005)的项目式翻译教学法。Pym作为机器翻译辅助教学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摸索,指出机器辅助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把握教师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完成翻译任务;翻译过程的自我分析;小组合作式学习;专家合作指导。Pym虽总结了机器翻译教学的原则,但未给出具体的运行机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未进行实证数据分析。Kiraly项目式翻译教学提倡将真实翻译项目引进翻译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项目,最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本文认为项目式翻译教学与机器翻译辅助教学结合可将二者优势最大化发挥,鉴于此,本文将项目式翻译教学应用于信息化翻译教学,结合机器辅助翻译教学基本原则,构建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翻译实验室”模式适应于语言能力较强且具备一定翻译基础知识的高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或翻译硕士研究生的科技翻译教学。该教学模式以项目为驱动,翻译问题(Translation problems)为中心,采取文理合作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译者的ICT能力。本文倡导的“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见图2: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以真实翻译项目为教学材料,ICT为教学工具,以培养适应信息科技社会的新型翻译人才为教学目标。该模式强调合作式、问题导向性学习。如图2可见,ICT作为联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室内外资源的基本工具,在“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ICT能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如下:首先,真实翻译项目包含大量主题知识,学生必须利用ICT对相关信息进行检索、筛选、评估、整合,其ICT能力的信息能力会随之增强;其次,“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翻译软件及电子工具职业化的操作练习机会,使得其ICT能力中的技术能力逐渐提高;再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促进了ICT能力中的交流能力;然后,“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以翻译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不断运用ICT解决翻译问题,促进了ICT能力中的策略能力的提高;同时,“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外部资源(客户、主题专家、翻译公司、网络资源等)具有无限拓展性,与教室内部资源相辅相成。“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与客户、主题专家、翻译公司及网络资源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学生译者ICT能力中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此外,“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最后,文理生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两科学生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资源,最大化拓展学生的能力。

3.2 教学步骤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可分成三大步骤:译前准备、初稿形成、修改评估。第一步(第1周)为译前准备阶段,包括实验室设备准备、项目承接、主题知识及翻译软件培训等活动。在此期间举办翻译软件及项目相关的主题知识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ICT及主题知识。第二步(第2-13周)即翻译初稿形成,期间每周举行一次讨论会,对任务分配、项目进度、翻译问题等进行讨论,并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翻译项目指导工作。同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翻译日志,描述和解释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记录的重点在于“遇到什么翻译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一阶段重点在于锻炼学生ICT应用能力、策略能力、自我监控以及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能力。第三步(第14-16周)即译后修改及评估,主要包括译文修改、编辑、校对、排版及评估工作。此阶段学生依据客户及专家的反馈信息修改译文,最终形成定稿。在此期间,学生以日志的形式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过程、解决方案及译文修改情况记录下来。这一阶段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总结能力。此外,各翻译小组以PPT形式汇报翻译过程中的疑难点、心得体会并进行翻译经验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点评、指导。教学程序图如下所示:

3.3 教学评估

“翻译实验室”教学评估能直接反映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学生翻译行为,为ICT能力培养指明方向。“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采取由教师、学生、专家、客户组成的多元评估体系,综合考虑翻译过程和文本质量来评估学生译者的ICT能力。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评估方式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苗菊,2007:49)。教师评估学生的ICT能力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直接观察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作出评价;二是研究学生记录的翻译日志,系统地对学生译文进行纵向分析,从而发现其自我提高的轨迹。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自身的翻译意识变化程度、ICT熟练程度等。自评可使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从而不断改善自我。客户和专家对译文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也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

4 教学实验

本实验设计基于“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期16周,旨在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探索其对ICT能力培养及译文质量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

本文按照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当地高校MTI笔译学生5名和机械工程专业学生2名为研究对象。7名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4岁,均无任何翻译项目实践经验。其中MTI笔译学生均已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其一通过了CATFI二级考试,除学校开设的笔译课程外尚未接受其他的翻译培训;而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均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具有一定的英汉双语能力。

4.2 研究设计

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选取包含大量科技信息的航空航天领域翻译项目作为教学材料。该项目难度适中,包含多个ICT任务,能有效体现学生ICT策略及水平。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翻译日志,描述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以及决策过程。同时,使用摄像机记录整个翻译过程,以便客观获取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实验的前中后期,要求学生认真填写ICT能力调查问卷,据此评价其ICT能力水平。最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其认知心理过程和ICT能力的变化。

4.3 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实验综合使用翻译日志、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对学生的ICT能力进行研究,四种方法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保证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翻译日志能提供翻译过程中的大量真实可靠的自省性信息,教师可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ETS的iSkillsTM(2008)设计的ICT能力调查问卷,有效补充学生的日志记录信息的缺失和偏差。该问卷采用Likert量表进行定量分析,从“完全不符合=1”到“完全符合=5”共5级,分数越高表明对该项的认同度越强。使用摄像机记录翻译过程,能客观地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日志和问卷相辅相成。在测后访谈中,学生自由表达对本次项目的感想并回答相关访谈问题。此外,在项目中期和后期使用科技翻译质量调查问卷来评估学生译文,以辅助翻译过程评估。该问卷基于Gile(1995)和Darwish(1999)的科技翻译质量评估标准,由专家和客户填写。

根据以上四种研究方法,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示例参见表1:

5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分别收集了学生的翻译过程及文本质量相关数据,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5.1 基于过程的ICT能力评估

(1) ICT能力总体分析

首先根据翻译日志及观察可知,学生译者的ICT能力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证明了“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ICT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项目前期,学生搜索信息渠道单一,且资料搜索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呈现出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等特点。其搜索信息的方式局限于百度和校园电子图书馆,且搜索的信息多为中文资料,缺乏权威性。通过访谈得知,此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紧张和压力感,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对航空航天知识不甚了解,且初次使用ICT完成真实翻译项目,因此在背景知识搜索及整理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效果不佳。在项目中期,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具体表现为获取相关信息的速度及效率提高、应用翻译技术工具的种类增多、沟通交流参与度增大、道德意识增强等。其中,MTI学生注重平行文本和权威信息的搜索,多采用如NASA官网的权威文献做参考;而机械专业的学生则倾向使用有道词典或Google翻译软件,但倾向使用权威网站,如专利网、Google图片对翻译结果进行验证。实验后访谈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专家的指导、主题知识的深入及ICT实践的操练使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增强。在项目后期,大多数学生在信息准确性、权威性及翻译技术熟练度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进步,其中有学生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搜索渠道及方式,也有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平行文本库,这都显示了学生策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强。此外,学生们还表现较强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具体体现在对译文的检查、校对及信息的溯源、核对等方面。除ICT能力外,学生的主题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也均获得了提高。

(2) ICT能力各要素分析

根据学生译者ICT能力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以及访谈发现,“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ICT能力各要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的ICT能力各要素测评数据整理如下:

从图4可知,通过“翻译实验室”教学,译者ICT能力的五大要素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提高最大的要素是信息能力,均值差为1.32;技术能力次之,均值差为1.19;交流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并列第三,均值差均为1.07;策略能力居第四,均值差为0.86。首先,根据访谈得知,该翻译项目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多义词现象及跨学科知识,学生必须不断使用ICT获取相关信息,解决翻译问题。因此,学生信息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具体体现在:信息源增多;搜索渠道增多;获取信息更权威;信息类型增多;信息传递更高效;信息评估意识增强。此发现与Raido(2011:57-77)关于学生译者网络搜索技能培训的实证研究结果相似。其次,经观察和访谈发现,技术能力提高体现在:翻译技术工具的种类增多、使用翻译工具的熟练度增强、文本处理工具熟练度增强等。再次,根据访谈可知,文理合作学习、会议讨论、专家指导及网络交流促进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而签订翻译合同及保密协议加强了学生的译者道德法律意识。最后,虽然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较之于上述四要素,策略能力提高幅度最小。这是由于策略能力是ICT能力中的认知因素,需长期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专业水平(expertise)。

5.2 基于文本的译文质量评估

通过收集中期和后期学生译文质量问卷所得数据可知,学生译文总体质量在后期得到明显提高。在译文质量的十个评估参数中,“全文术语翻译准确连贯”、“译文排版符合规范”和“译文表达精确”提高幅度位列前三,而“语法正确”、“译文拼写和标点正确”和“文体翻译正确”提高幅度最小。不同时期的译文质量评估数据统计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学生在“全文术语翻译准确连贯”方面取得的进步最大。根据访谈及观察可知,在项目初始阶段,术语翻译是学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这是由于他们不熟悉专业知识和ICT工具。随着项目进行,学生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策略能力不断增强,在后期能比较熟练地处理原文中的术语。此外,根据主题专家的指导,学生在后期认真修改校对译文,进一步保证了术语准确和连贯。其次,学生在“译文排版符合规范”方面取得较大进步,这是由于学生早、中期的工作重心在各自的翻译任务上,对译文排版问题不够重视。随着与客户、专家深入交流,他们逐步意识到排版的重要性,后期着重处理排版问题,技术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再次,学生在“信息表达精确”方面进步也较大。在项目的早、中期,学生仅能模糊地处理相对复杂的专业知识,然而随着学生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和策略能力提高,后期的译文严谨度和精细度提高了,信息表达也更加精确。相比其他评估参数,取得进步最小的三项为:“语法正确”、“译文拼写和标点正确”和“文体翻译正确”。这是由于,一方面此三项因素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该能力主要在传统课堂中培养,并非本教学模式的重点;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具备较扎实的相关能力。

第2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近年,东兴试验区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商贸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边贸成交额139亿元,引进区外境内资金123.7亿元。2014年,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4.6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5.05亿美元,增长39.6%,进口总额39.63亿美元,增长23.1%。由此可见,2010年至2014年短短的4年间,进出口总额由28亿美元增长到54.69亿美元,足以体现东兴试验区国际商贸发展的巨大潜力。

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商务英语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字面转换,它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意识等核心内容。例如,中越两国在称呼语“亲”的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汉语中“亲”是个网络用语,表示人际关系的亲近。但是在越南,“亲”一般用于年轻情侣或者夫妻关系之间。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如果没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就无从谈起对商务英语的正确理解与表达(谭载喜,1986),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商务英语翻译要比普通英语翻译复杂得多(祝然,2013)。东兴试验区国际商贸迅猛发展,对商务英语翻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前者的迅猛发展和后者的滞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矛盾。(1)政府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团队力量单薄。防城港市作为一个新兴地级市,政府相应的涉外部门人员结构仍在不断完善中。虽然防城港市拥有20多个科研活动机构,但是研究人员几乎都是从事科技研究活动的。因此,目前防城港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具有相关商务英语背景的工作人员,挑起了诸多东兴试验区的涉外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的重担,如边境会谈、会晤及联谊活动等。同时,聘请广西一些知名大学专业教师作为外援力量,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然而,东兴试验区外贸飞速发展,有限的专业商务英语翻译人力资源急需扩大,方能满足东兴试验区外贸发展的需求。(2)商务英语翻译社会力量不足。首先,同南宁、桂林、钦州等区内地区相比,防城港市的社会教育发展远远落后。目前,市区几乎没有任何正规的成体系的商务英语培训机构,偶尔能在市区见到某些中小学私人微型培训机构。其次,市民对商务英语的热情度远远不够。在东兴试验区,尤其是与越南芒街仅仅一河之隔的东兴市,由于人们和越南人的商贸活动更加密切,周边大部分人选择学习越南语而非商务英语,人们对商务英语的热情度远远不如越南语。(3)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力量不足。整个东兴试验区只有一所高校:广西财经学院(2012年成立)。学院设立1个商务英语专业班级,课程涉及综合英语、口语、听力、写作、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报关理论与实务、经济应用写作等。但由于目前学校实行“2+1”教学管理政策,即,学生在防城港校区接受2年的专业学习后,将全部转移到首府南宁校区再读1年。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首先考虑选择南宁就业。所以,东兴试验区也因此流失了很多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后备力量。

提高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水平的思考

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起步较晚,针对本地特色商务英语翻译的本体研究寥寥无几,更别说在翻译理论指导下或者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故笔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思考。(1)扩大专业商务英语翻译的团队力量大力引进具有商务英语背景的翻译人才,充分利用防城港市2012年来实施的“百名博士防城港行”平台,引进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商务英语翻译精英,根据试验区本地特色,从语篇、语义、语用、句法角度对本试验区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引领到学术层次,使商务英语翻译学术和商务英语翻译应用相互支撑发展。同时,加强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英语专业教师团队与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合作。校区目前英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相对较高(全是硕士),学术研究领域涵盖文学、语言学、商务英语、翻译等。教师们不仅接受过专业的语言训练,而且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鼓励教师同防城港市外侨办或相关外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从而为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发展添砖加瓦。通过加强东兴试验区的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团队的建设,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以减小对市外翻译力量的依赖性。(2)为新生力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留住人才目前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商务英语班级共有47人,同学们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经2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具备一定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技能,比较熟悉国家有关对外贸易和外事交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技巧,能用网络工具和商务英语完成外贸展会营销、客户开发与维护、国际结算、外贸单证操作、商务谈判、商务函电写作、外贸跟单和进出口业务操作等工作任务。一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和商务知识,如FOB(freeonboard,离岸价格),B/L(billoflading,提货单),L/C(letterofcredit,信用证);另一方面,学生对东兴试验区的人文经济等也有所知悉。商务英语班级是学校培养的重点对象,可以成为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主体力量。在校期间,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到防城港市外侨办,或者一些市内外企的实习的机会(如防城港枫叶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使其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用于实际工作中。实习期间表现良好者,相关部门可考虑与其签订合同,留住潜能较高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3)建设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应集教、学、做于一体,模拟真实语境,展开商务英语翻译的相关学习。学习内容可丰富多样:英汉语体差异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东兴试验区邻国习俗文化、各国口音差异,例如,泰国英语发音通常不发辅音后面的r音,所以address读成addiss(黄映秋,2010),等等。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谢彩虹、朱艳宁、张敏,2008)等,让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相关的实训。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的建立,一方面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使其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商务英语翻译的兴趣,将课堂和仿真环境相结合。

结语

第3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翻译;口译;交际;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51-02

一、口译的定义

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其定义亦是百家争鸣,众多著名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Gile认为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口译的标准是由口译活动的参与者来共同评价的,其参与者包括讲话者,听话者和雇佣者;Wadensjo把口译看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行为,而口译员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解决在语言,社会,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交流障碍;根据梅德明的观点,口译是一种口头交流活动,在此活动中,人们可以迅速准确地在语言之间传递他们理解的内容,从而达到准确全面交流信息的目的!虽然不同的专家给予了不同的定义,但是他们都把口译看做是一种重要的交际行为!

二、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性

在西方国家,口译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包括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初级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实验心理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从业人员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的蓬勃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重在研究译员的经验和工作环境,第二阶段更加注重研究口译的认知问题,第三阶段多是口译从业人员的理论或者教学研究,而第四个阶段使得口译的研究走向跨学科的角度。而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口译研究时间较短,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1996年之前的一些不规则研究,内容涉及口译员的个人经验,口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口译教学;第二阶段是从1996-2002年,此阶段主要涉及口译过程的动态研究;第三阶段延续到现在主要是口译的跨学科研究。蔡小红在口译研究上认为,口译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从国内与国外的研究来看,目前口译的跨学科研究是口译研究的形式所向!

三、翻译标准

中国传统十大翻译学说主要是根据文本翻译提出的。在古代,佛经翻译提出了“文质”学说,主要代表人物为支谦,鸠摩罗什和玄奘。在现代,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学说。“信”是指传递原文的真实信息;“达”则指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原文的信息;“雅”是指追求译文的文学优美性。严复的翻译学说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三个标准从内容,语言和风格三个方面阐述了翻译的整体要求;鲁迅提出了“宁信则不顺”的原则,而此“信”实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郭沫若提出了“翻译创作论”,他认为译员必须将他的创作精神应用于翻译活动,最优秀的翻译文本就是一件艺术品,这个观点与严复的“雅”相一致;林语堂提出了“翻译美学”的观点,他认为翻译的核心是表达原文的意思,同时传递原文的神韵,他把美分为五种,包括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和形美;朱光潜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的翻译学说;矛盾的“意境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焦菊隐的“整体论”认为译文是一个整体,译员不能只从句子本身,要从文章全局进行翻译,使得译文和原文在各个方面获得一致。

四、文本翻译与口译的差异

口译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特殊交流形式。首先,口译发生在瞬时条件下,译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打磨译文,而笔译员却有足够的时间加工语言。而且口译活动所涉及的是口头语言,因此不能简单用翻译标准来衡量口译活动。

其次,口译活动是在真实交流环境中的独立工作。在这种独立工作中,口译所涉及的主题多种多样且无法预测,译员无法查词典,翻阅资料,向其他译员寻求帮助或者经常要求发言人重复,所以,口译员必须在口译活动前具备跨语言跨文化的百科知识,而文笔翻译可以在翻译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同时,在这种即时的翻译活动中,如果想达到交流的成功,译员需要立即作出反应,否则交流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失败,这一点与文笔翻译亦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刚的观点,如果我们将文笔翻译的标准应用于口译活动中,而无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则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例如,口译员很可能会感觉疲劳,伴随的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听觉能力的下降;口译员会丢失大量的信息;口译员甚至会有理解上的困难,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信息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口译员会频频出现口误甚至沉默。鉴于以上口译与笔译的差异以及会出现的严重后果,依据口译的特点寻找口译的标准是合情合理的。

五、口译标准

虽然口译活动享有较长久的历史,但是口译研究却远远落后于翻译研究,尤其是在翻译标准方面。蔡小红指出,口译标准研究在西方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而在中国,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中国,严复的“信达雅”在翻译标准方面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大多数口译标准都源于此,基于口译活动的时间局限性,很多口译标准由此产生。李越然提出了“准,顺,快”;梅德明的“准确,通顺”,王学文的“忠实,达意,迅速”;李芳琴的“信,达,切”;钱伟提出的“口译翻译灵活度”旨在说明口译员应将原语言的意图,交际的环境,交际的效果考虑在内,来控制口译的灵活度;刨刚提出了“全面,准确,通顺”;仲伟合总结出了“多重翻译标准”,而在多重翻译标准中,最主要的是忠实和迅速;目前,口译的标准研究由一般原则的比较概括的经验总结转向为直观量化研究。而在1980年,Buhler提出了居于首位的九大参数来评价口译质量,即原有信息的准确性;原语言和目的语的一致性;翻译的完整性;翻译文本语法的正确性;译文与原文在风格上的一致性;正确的发音与声调;流利性;译员声音悦耳。厦门大学也建立了不同的参数来评价学生的口译质量,即信息完整占30%;信息准确占30%;语言表达占10%;语言通顺占10%;语言清晰占10%;控制能力占10%;而对外经贸大学规定的标准包括:准确60%、通顺30%、总体印象10%(发音,音调,音量,仪表)。

六、总结

首先,翻译标准在文本的基础上发展比较完备,但由于口译与笔译的差异,根据口译本身的特点来寻找口译标准很合理;其次,口译标准大多是口译员的自我总结,从宏观方面能够很好地指导口译,但同时,口译的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该方面入手寻找更加全面的评价标准;第三,运用参数和比例来评价口译质量是一种静态评价,可以运用到译员培训和测试,但在真正的动态口译交际活动中,会出现一些场景,即使每个参数都符合,也无法达成交际的成功,所以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动态和静态的口译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Gile, Daniel.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蔡小红.论口译质量评估的信息单位[J].外国语, 2003,(5):75-80.

[3]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谈[J]. 中国翻译,2005,26,(4).

[4]黎难秋.中国口译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5]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2002,(4):71-76.

第4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翻译课; 顺向教学; 逆向教学

翻译课是外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目前外语专业的毕业生,除少数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之外,大多数都要从事文化科技交流、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外语工作。较强的翻译能力是从事外语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翻译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就业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着眼于社会的需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重视和加强翻译课的教学,无疑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目标培养的重要保障。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出翻译水平高、能力强的外语人才,更值得探讨。

一、翻译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林戊荪先生讲“, 目前我国外语系的毕业生要经过三到四年的工作实践与锻炼才能真正胜任翻译工作, 少数优秀者也要一至二年方能适应工作。由此可以看出, 专业人才训练的成本变相地转嫁给了用人单位。”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院校在外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不设专门的翻译课,有一部分学校大三阶段开设翻译课,一般开设一学年。但有一些院校大三年级翻译课也是空白,只在大四年级开设专门的翻译课。一般每周两学时,就是这仅有的两学时,也不能保证一个学年的完整教学。大四学生需要停课实习,需要停课写论文,甚至还需要停课进行专业过级考试复习或缺课去找工作,当然还有毕业班的提前停课考试等等。这样一来,真正用于翻译教学的课时其实只有不到一个学期,也就是说不到40学时。在这样短的学时内要完成一门必修课的教学,教师要给学生描述翻译的基本概念,介绍中外翻译史及翻译理论,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还要让学生做各种文体和体裁大量的翻译练习,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就使教师难免顾此失彼,使学生在翻译课上收效甚微,不能对翻译课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不能理解翻译课对于其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鉴于翻译课对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像大语种英语专业,一入学就可以开设翻译课,经过几年的训练,才能从理论到实践彻底掌握翻译技巧,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

在教学方法上,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方式。先让学生翻译一段,然后教师批改学生译文,继而又由教师讲评,最后教师再给出标准译文。这样的教学过程,自然有其合理性,它使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翻译,得到翻译训练,使翻译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其不合理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没有理论基础,缺乏技巧学习。由于材料是教师所选,学生在心理上处于被动地位,不是主动积极配合翻译教学。由于评讲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和教师不能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容易使翻译课显得沉闷和乏味,另外教师给出的标准译文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模式很容易使翻译课成为精读课的翻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这种教学方法更进步的,目前国内的翻译教学法还流行“结果比较法”和“过程教学法”。“结果比较法”,即教师课堂讲解理论、例证分析、课后留作业等。与前一种方法相比,这是一种规定性的重视译文结果的教学模式。好处在于理论系统性较强,知识灌输结构完整;弊端在于学生常处于被动的听讲地位。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这样就显得翻译理论有过于空泛,晦涩难懂,学生听课味同嚼蜡。这几乎成了所有翻译课教学的通病。如果理论和翻译技巧不能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学生对翻译课就不感兴趣。而“过程教学法”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教学理念,它的特点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其自主学习。基本模式是课前预习———课堂对比讲解(理论灌输) ———作业。是一种顺向教学模式。不足之处在于预先缺乏陌生信号刺激,不能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得课前预习流于形式,课后的作业疲于应付,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理论教学弱化,学生对理论消化能力不足,停留在具体例句的模仿上,不能娴熟地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到举一反三,致使实践环节和课堂理论脱节。这种模式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还是没有摆脱“结果比较法”的思维影响。

二、翻译课的“逆向全过程”教学法

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提出将翻译教学按其目的分成三类:第一类为辅助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其重点为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异同;第二类是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 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第三类是非语言方面的。作为外语专业的翻译课,上述三类翻译教学的指导思想均适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既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又不排斥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观,提高学生翻译外语、应用文等能力,使之最终能够成为比较合格的、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因此,大学外语专业翻译课的教学要提高学生双语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多种文化及其交流的过程与特点,并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具有很强的翻译书面文字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必须保证足够的教学内容、足够的教学时间以及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际训练。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翻译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目标明确了,就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如何使翻译课收到最好的社会效益,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指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效果”。教学遵循思维,这是最重要的。有人认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是人们认识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是人们的认识规律。但这两个认识过程不能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一体的两种说法。譬如说,理论———实践的这种认识过程,往往被认为是教学中运用的演绎方法,我们在这里把它叫做“顺向过程教学法”。那么前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在教学中称为归纳的方法,我们在这里把它叫做“逆向过程教学法”。理论———实践教学法,就是先把翻译理论讲给学生,然后再用一些译例进行分析,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好的一面是学生对理论本身印象比较深。但发现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较差,尤其反映在学生的作业上。他们不会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自己想怎么译就怎么译。针对这种现象,发现先用归纳法得出结论,然后再用这种理论去指导翻译实践,这样取得的效果比较好。也就是说,两者并用,但应该先归纳,后演绎,即先实践后理论,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逆向过程教学法”。“逆向过程教学法”强调翻译是一个非直线性的、探索的生成过程,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起到指导监控作用,并辅导学生自行修改译文,相互比较。使学生自我完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学习过程。该模式符合学习心理学的原理,初次感触(陌生信号刺激) ———课堂分析纠错(好奇心的调动) ———再次练习(验证的求知欲) ———理论技巧总结(成就感) 。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使学生自我完成理论的升华,而并非机械地灌输。具体来说就是由课前作业———课堂对比讲解———课后验证练习———学生总结理论技巧———教师辅导概括等环节构成。即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一个过程。以逆向教学为出发点,从实用感官的陌生信号刺激开始,启动学生的好奇心并上升为求知欲。以过程教学为特色,让学生从被动的听变为主动地做,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1. 课前作业,初次感受

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因此,翻译课每周布置课外作业,以篇章翻译为主,内容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听为虚,手到为实。实际的翻译能力只能在不断的、经常的、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获得。因此,这就决定了翻译课的特点是“精讲多练,实践为主”。不在实践的基础上讲授翻译技巧与方法,无异于“隔靴搔痒”。

在实际翻译中,没有谁会首先考虑用哪种翻译技巧、翻译方法来翻译,而最关心的是如何表达原文意义。如所谓的“加词”、“减词”并非意味着增减原文语义,而是将原文中的潜台词予以隐或现。因为翻译需要我们在保持原文语义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将其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总之,多练精讲“润物细无声”,方可达到翻译教学较好收效。

2. 对比讲解,分析纠错

教师的讲解内容是学生课前作业的问题点,以多种答案对比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法、文化、外汉语言差异等专业知识判断作业译文优劣。在对翻译作业的讲评中,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对重点句子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译文及课堂讨论中的评语以鼓励为主,同时有理有据地提出不足之处以利今后改进。收集各种典型的错误,组织开展讨论,分析这些错误原因,并提出改正方法。也可以提供各种译文,让学生分析、比较,讨论最佳译法,从而也接触到了比较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典型错误可能是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也可能是在书刊或其他媒体中出现的。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学生中共同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这些需要在课上进行讲评或讨论的问题还必须能与我们准备向学生介绍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有目的地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以保证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练习中的错误,绝不能就事论事地去分析、讲解,而是要提高到理论和技巧的高度来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如何正确理解原文及外汉两种语言对比这两个问题,归纳、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学生就能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指导下,借鉴前人的经验,迅速掌握翻译要领,举一反三,较快地提高翻译水平。同时,这些翻译理论的总结又是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容易生动活泼,易于接受,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3. 课后验证,再次练习

再次验证练习就是对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验证(验证的求知欲) ,教师通过作业讲评,讲授了必要的理论和技巧,但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到底怎样,能否运用,还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检验。因此,再次验证,安排学生再次进行一次练习是翻译课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对这次练习材料难易度的掌握,可以略深于初次接触时的练习材料,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技巧要求也应高一些。练习最好当堂限时完成,以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用符号标出学生哪些句子译得好,哪些译错或需要改进。也可以发下参考译文,让学生对照自己进行分析、比较,自行修改、提高。另外,再次练习还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把讲评中所学的一般翻译理论、方法、技巧在实际中予以观察,可通过外汉对比来阅读一些中外名著,学习名家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第二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查核资料等(这也是实践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第三通过社会翻译实践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兴趣。比如可以从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外贸公司承揽一些翻译业务(无论外译汉还是汉译外) 进行有偿服务。比如,通过翻译公司等承揽包括公司简介、产品介绍,出版社计划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外语的法律书籍等让学生翻译并予以指导、把关,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又可以帮助贫困学生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学生总结,教师概括

自己总结出该节课内容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由教师一人作灌输式的讲演,应采取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中好的译文或典型的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论,各抒己见,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介绍,也先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事实证明,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活,掌握得牢。

教师进行再次概括辅导,完成理论技巧的讲授。这样可使学生在动态、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翻译理论一般把翻译看成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现代翻译理论则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翻译问题。要使学生认识到,翻译课绝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变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意识,必须在总结课中注意从文化高度引导学生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如文化的概念,与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等。翻译理论会触及很多问题,包括人类文化,行为,语言本身,语言和交际,词汇和事物,语言修辞和语言符号,文学翻译和文科翻译,文学应用和语言应用及译者的文化修养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非常枯燥。因此直接对学生讲解这些是没有必要的,但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之后再去领悟。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可系统介绍各种翻译理论与技巧。既注重系统性,又突出重点。要大胆引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 的“动态对等”(dynamic e2quivalance) 、“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ce) 等翻译理论、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 的“语义翻译法”(semantic translation) 和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translatiom) 等理论和技巧。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学生上翻译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翻译研究的初步能力。对任何一套翻译理论必须对其基本问题,即翻译的概念、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引进新的观点。例如,在讨论翻译的概念时,可以从分析韦伯斯特(webster) 的辞典学定义到斯莱普(slype) 传统定义再到奈达(nida) 的信息论定义,最后引出我们的定义:翻译是达到相当高程度文化交流的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从事翻译活动就是译者通过艰苦的比较、介绍、吸收等工作来寻求尽可能高程度的文化交流。

对于翻译中具有探究性的理论和技巧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外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选择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翻译课“逆向全过程”教学模式的建立,将有效避免传统“结果比较法”中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突出实践性。也可有效解决“过程教学法”中弱化理论技巧的现象,以直观性和实用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有效地缓解目前翻译课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突出了翻译课的实用性,在课堂上完成翻译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实用又不偏废理论性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从教学开始就将学生摆在了中心位置,跨学科展开,把学习心理学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调成就满足感教学,拉近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当然一切教学手段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放眼其他国家的翻译教学,虽然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找到一种效果最佳的模式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 1 ]穆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 2 ]蒋招凤. 翻译课教学现状及多元化教学模式[j ]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 , (3) .

[ 3 ]刘再起. 专业外语翻译课教学之我见[j ]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 (12) .

[ 4 ]郑声滔. 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改革初探[j ] .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 , (2) .

第5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 理工科外语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 翻译实践能力 建构

1课题概要

1.1 项目概要背景及性质

当前理工科院校在外语教学中,过多强调听力练习和阅读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翻译教学中,又普遍侧重翻译技巧的传授,追求翻译标准的比照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在文本的整体感知理解能力上的主动性引导和培养,致使学生对所译文本心中知晓却难以表达。

国外翻译注重培养文化意识方面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太过于学术化,学生的实际性操作能力也不高;而国内翻译师资专业水准不高,有关学科训练的专业课程不成熟,由学生研究的翻译培养模式更是没有。因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将就改进教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能力,对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翻译实践能力养成模式进行研究。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以翻译工作室的实践方法: 翻译――校对――简评,以学生为实践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长期、高频率、随机的研究测试,结合其所在理工院校的科研优势,对翻译主体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审美能力和转换能力进行培养。

最终,通过这一实践模式,希望能够实现为学习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能力建构模式,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水平翻译人才,促成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1.2 项目实施步骤

1.2.1 选材

每周从The Economist上选文章,题材分别为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内容一般紧贴时事,进行翻译,维持数月。

1.2.2 了解相关新闻和信息背景

文本多为时事热点,因此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政治类型的文本需要借助网络了解双方的政治观点。经济类型的文本需要一些该领域的专业词汇及事件的最新动态。社会类文本翻译需要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科技类文本则需要提前确定专业术语的统一翻译。

1.2.3 初次翻译及修改

初译者借助网络、纸质词典及图书馆的书籍等辅助翻译资源进行初译、修改,使得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主要内容等。

1.2.4 再次审校及总结

译文完成后交由第二人进行审阅批注,标注错误类型。译文中的错误大于十个,第二人全部修改译文;反之,则不用。第三人根据批注结果,归纳错误类型,评点译文,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2课题研究实践价值总结

本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平时的翻译练习以及作业反馈,总结生翻译能力薄弱的原因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构建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翻译实践能力养成模式。

通过“初译――复译――审阅”机制对政经社科类文本翻译,实验成员在体验不同角色的同时,对翻译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后期的翻译中,可以看到译文的错误明显比初期译文中的错误有所减少,审阅环节对错误的归纳也趋于类型化。在这一模式中,实验者各方知识范围有所拓展,在增强了对当下时事的了解的同时,提高了协作意识与团队意识。

比较实验者前后译文时,发现存在词义选择与搭配、漏译、逻辑关系、表达方式等问题。通过分析错误,总结出了改善方法。对于词语的选择及搭配,需要加强学生平时对单词一词多义积累以及语境转化和词义引申能力。对于逻辑关系与表达方式,要注意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句子与其它句子的联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原文的篇章脉络,加强逻辑思维,再进行翻译。在表达习惯方面,注重中英文在表达习惯上的不同,平时在阅读和翻译文章时,认真总结归纳两种语言的特点,力求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使语言符合读者的说话习惯。要对长难句进行逻辑意义上的区分,分清主句和从句,然后再组织语言。

通过建立初译――复译――审阅这样的翻译实践模式,实验者都能亲身体会翻译过程的不易,加深了对所译文本的理解,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翻译错误,这样一来,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从而提升译文的质量。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中完善自己。理工科院校尽管学科学实践机会较多,有着的科研经费、国家重点项目、部级奖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用于实验研究。但是这些资源却很少用于文科建设尤其是外语研究。从SCI、E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内容来看,研究外语学科的内容少之又少。研究课题小组建立的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翻译实践能力养成模式,总结探讨翻译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及相关措施,从而提升英语专业学习者的素质,提高其翻译能力。

3学科建设意义

课题研究小组所构建的翻译模式摒弃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拓宽了课后培养实践能力的途径,有效地利用了课后时间。翻译能力和语言的锤炼需要广泛的练习与实践才能提高。我们研究小组所建“初译―复译―校对”的小组模式,摒弃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手段,利用课后实践,主动下笔,在培养文本整体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时,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当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存在 “注重课上被动式灌输,课下放养”的问题, 与语言学校每周会要求一定量的翻译相比,课后有效利用率不高。如果理工科院校能在此方面借鉴语言类大学的做法,利用好课后时间,制定好策略,那么便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翻译实践能力。

从课程建构上,理工科院校和语言类学校的培养方案存在显著的差异。(1)以南京邮电大学及北京语言大学为例,发现在本科课程方面,前者注重人文及文化层面明显没有后者所占比例大,涉及到文化的课程基本上属于选修课程,也就是说选的人基本很少。要养成良好的翻译实践能力,其中一方面要求W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而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很大程度来源于所开设的课程。(2)培养方案上所设课程基本上围绕专四专八等与学位挂钩的目标而设计,注重词汇语法语音等基础课程的教授。真正接触到翻译的课程则要到大三,然而大一大二所学的并没有为翻译实践做有效的铺垫。翻译课程比重略少。(3)本科所学科目很少与学校特色紧密结合,从学校课程安排看,学校优势特色没有效地与外语挂钩,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过重引导侧重于学校特色的翻译。以南邮为例,在本科英语专业课程安排中发现,学校优势项目的课程只有三门――现代信息技术概论、电子信息英语、科技翻译,开设双语教程的却只有电子信息英语和科技翻译,且都是选修课程。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绝大多数自主意识薄弱的学生在毕业之际可能既不能掌握良好的翻译的能力,也对学校优势缺乏了解。小组建立的实践模式,则是对学校课程建构不合理之处的一种补充。小组通过合作与翻译实践,有针对性地对翻译文化等方面进行“充电”,这是一种快速吸收锻炼,扩大知识面,深化学习的方法。除此之外,理工科院校要想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则需要在课程建构方面进行改善:在本科培养方案中,提高对翻译实践的重视;增设文化类的课时;同时加强与学校特色学科的紧密结合,适当开设与此有关的双语课程,激发今后学生从事这类翻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沈翠萍.国内外二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述评(1990-2012)[J].外语界,2012(06).

第6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has been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 in Mainland China.Some teachers of translation , however , still have some false perceptions in this regard. As they teach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at the levels ranging from undergraduates to postgraduates , such false perceptions may affect adversely their teaching.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our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translation theory , translation practice , translation teaching

    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翻译教学从新时期以来逐步繁荣,除外部因素如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需求之外,翻译学的发展是翻译教学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因,而翻译学的发展则得益于翻译理论研究的繁荣。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从上世纪60 年代以后进展迅猛,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纷纷涌现,翻译教学开始受到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6 年有关保护翻译人员和改善翻译人员生活条件的文献中指出:“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教学区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让·德利尔,1988 :96)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翻译人员的培训,许多大学设立了翻译本科或研究生专业,授予合格的毕业生翻译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参阅柯平鲍川运,2002) 。

    我国的翻译研究繁荣于20 世纪80 年代,与翻译教学几乎同时起步。1987 年“全国第一次翻译理论研讨会”可视作我们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队伍的第一次大检阅,因为出席会议的100 多名代表绝大多数是大专院校的翻译教师以及他们所带的研究生,还有少数职业翻译中的翻译理论研究者。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队伍主要是由这两部分人组成,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一开始就与翻译教学关系密切。

    在翻译教学,尤其是研究生的教学中,翻译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四个意识,即敏锐的学科意识、方法论意识、自觉的理论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挑战和创新意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意识也需要注意培养,如充分占有资料的意识、学术研究的规范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对话和宽容的态度等等) 。翻译教师只有注意将自己的教学观念现代化,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这里重点讨论理论意识的重要性。

    然而,并非所有的翻译教师都对翻译理论的重要意义有足够的认识,有人认为,翻译教学的唯一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水平。这一认识中包含了几个问题: 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②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③翻译教学的层次与翻译理论的关系。对于第一个问题,香港岭南大学孙艺风(2002) 已经有长文专论,笔者十分赞同他的观点,故此不赘。对于第二个问题,也有许多学者讨论过(如杨自俭、许钧、谢天振、朱纯深、王东风、潘文国、张南峰等) ,本文只稍加补充并重点讨论第三个问题。

    多年来,一谈到翻译理论,总有人提出资格问题,即什么人才有资格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也就是学术身份的合法性问题,甚至强调只有那些翻译出版过大量文学作品的文学翻译家才有“资格”谈论翻译,这是不恰当的。我们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其他学科领域里,没有人要求从事理论研究者必须首先从事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取得研究资格, 也无人坚持要求实践家必须研究理论。有能力既从事实践又研究理论固然是好事,但毕竟只有少数人愿意并有能力为之,此其一。其二,翻译实践既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包括其他文体的翻译,如科技、政论、法律、实务等翻译。

    在当今社会里,文学翻译在所有翻译实践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文学翻译实践不能替代其他文体的翻译实践, 文学翻译家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不一定对其他文体的翻译具有普遍性或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尽管文学翻译作品比其他翻译作品容易出版并得到流传, 但是,没有或很少出版文学翻译作品不等于缺乏翻译实践。其三,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从事翻译研究工作者绝大多数为高校翻译教师,而翻译教师几乎人人都从事翻译实践,担任各种口、笔、译工作,翻看各校外语教师的成果目录就不难看到,外语教师都不缺翻译成果(暂不论质量如何,那是另一个问题) ,他们评职称、报奖项、申报学科点时都有大量的翻译成果,并非如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翻译理论研究者都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对翻译实践一窍不通。也就是说,即使按照这些人“有了实践才可谈翻译”的“标准”来看,也没有什么人“不具备翻译研究的资格”。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从事翻译研究的真正资格倒应该是接受过严格的理论研究方法训练。再说,如果自己不善于总结提高,就算翻译出版了大量作品,也不一定就能跻身翻译家的行列,而总结提高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最后,经常有人从翻译理论研究者的译作中挑出一些错误,并以此证明“理论无用”,或理论研究者没有资格谈论翻译,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种做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样一个原文文本,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是正常现象, 何以见得自己那种理解和翻译就是最佳版本呢? 优劣应由读者去加以判断。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再优秀的翻译家,也难保证自己所有的译作百分之百正确无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如果从其译作里挑出几个硬伤就断然说该译者翻译能力不行的话,恐怕就找不到翻译家了。擅长从别人译作中挑错并以此证明自己高明者,就敢保证自己的译作十全十美、没有硬伤吗? (这里还涉及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态度问题,在此不谈。)

    诚然,的确有的理论研究者动手能力不如职业翻译家, “眼高手低”,这也不足为怪。一个人的10 根手指还各有短长,一个人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不会齐头并进。举例来说,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但语言学并不能帮助小孩子学习讲话, 甚至无法让所有的语言学家自己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语言研究者不善言辞的并非罕见,许多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反倒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民间艺人和一些老农,虽然文化水平不高,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讲起话来却不乏机智幽默。这难道就可以证明语言学没有存在的必要、语言学家没有讲话的资格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食家和营养学家不一定会亲自下厨, 是否就没有资格评论厨师的手艺呢?反过来,天天在家炒菜烧饭的家庭主妇对美食的门道大多也谈不出一二来。只知埋头搞翻译实践,而不善于总结提高,就算翻译了几百万字,充其量也只是个翻译匠,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家,更不用说获取所谓谈“翻译理论”的资格了。

    有人指出翻译理论无用论的根据是理论与实践有距离。

第7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标准及策略,效度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点

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体。政论文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文件、联合公报、政府声明、领导人讲话等等;另一类是政论作品,如报刊文章、社论、和政治思想文选等等。虽同属政论文体,但两者文体特点仍有不同。前者一般篇幅不长,用来即时表明政府对国内大政方针的决策和对国际问题的立场观点;时效性比较强、并多以口头传达附以文字说明。而后者篇幅相对较长,多数为多年积淀的经验总结;时效性并不强、并多以书面形式出版。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属前者。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将文本划分出“表达型、信息型、呼唤型”。并将政论文归为表达型文本。由此文本特点规定出翻译标准为尽可能使用贴近原文的语义、句法结构将原文语境意义准确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与德国功能目的派很相似,翻译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

我们必须注意到:文体特点的细微差别要求我们在翻译上作相应的调整,不排除运用多重翻译理论及策略相结合的可能。另外,充分突出文本自身特点也是提升译文传播效度的前提。

二、报告英译策略

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是保证译文准确、提升译文效度的手段。

2.1、词语特点及翻译策略

政府工作报告向来用词谨慎,多用动词、名词及有限的副词。充分体现其庄严性和客观性。在报告翻译中,着重处理好高频词及我国特色词汇的理解和翻译对凸显报告英译特色是至关重要的。

2.1.1、高频词的理解与翻译

作为报告英译的最新最高水平代表。2011年工作报告的翻译凝结了多年的翻译经验。通过ROST WordParser对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汉文本的词频研究后发现:从高频词中可看出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如:报告中动词的前五个高频词为:发展、建设、加强、推进、改革。前五个名词为:经济、社会、工作、农村、政策。所以我们可以掌握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为:发展经济建设;加强社会工作;推进农村政策改革。继续抽样调查也验证这一点:在报告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现8次;“大力发展农村某某方面”出现多达16次等等。在翻译之前,做好对全文的整体把握,是准确理解个别、并在翻译中突出重点的先决条件,避免理解的以偏概全,致使翻译的片面性和不准确。在抽取搭配后发现这些高频词,尤其是高频动词的使用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汉语搭配习惯而选择的不同动词如发展、建设、加强等;另一类则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选择的同义词如:推进、促进、推动等。汉语里的这种情况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变化。汉语里常使用动词,但英语里多使用名词和介词。如发展一词,在出现的183次当中,大部分对应成develop或development、有一次翻译成progress、还有部分情况是经过对原文的理解处理成别的词。如下举部分例句说明。

(1)在报告翻译中有大部分词汇可以在语义和词性上一一对应,例如:

我国发展进程中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安全和发展利益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interests

(2)由于中英文用词习惯不同,仍有一部分需要在词性上稍作调整,报告中主要体现在动词与名词之间的转化,例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strong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undertakings.

(3)为了使译文读者明白理解报告的真正内容,少数“发展”被彻底转化成了其他词,例如:

原文: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

译文: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nsifies and China’s opening up constantly deepens

另有原文未出现“发展”一词,译文翻译成了“发展”,例如:

西部大开发a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The national plan for development priority zones

通过以上例句表明:在对高频词的翻译上主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对高频词的理解,并不能完全按汉语意思直接到英语里找词;二是理解了原文的深层含义并找到英语语域上的对应词后,还要处理其在翻译成英语时发生的词性转化问题。正如我国资深翻译权威王弄笙所说:“要吃透中文的精神,以意为重,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按照英语的习惯,表达原文的内涵。并强调翻译要求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同时又要使译文通顺易懂。”另一资深翻译程镇球也曾说过:“政论文的翻译要忠实,但并不是要忠实于原文字面意思,而是深层含义,内在含义。”

2.1.2、国情词汇及特色表达的异化翻译

像已经不止一次出现的“三个代表”“三农”等国情词汇,及本报告中出现的“三废”“不花钱、有学上”“米袋子”“菜篮子”等特色表达,每篇报告中都会有。由于多年来我国竭力传播中国特色的努力已见成效,带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已被世界所接受并广为流传。所以这种国情词汇及特色表达主要秉承异化的译法。

2.2、句式特点及翻译

2.2.1、人称的处理

中英文在句式上有明显的不同,其中人称和修辞是最明显且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在汉语里,主语只起到“话题性”功能,在篇章的有机调解下,汉语的“话题性”功能常常可使时间、地点、施事者在可以意识到的情况下人详我略;而英语的主语功能一般都要充当谓语动词的动作发出者。所以出现在报告中的无主语的小句,在翻译成英语时,为避免语义不清,一定要明确人称。在原文有主语时,为避免重复,必要时按英语习惯,变化人称。以增强报告的可读性,也是增强效度。

2.2.1、修辞的翻译

另外,为英译效果的鲜明性,在报告中常见的修辞也是翻译的重点。汉语中以字成词,或以字直接组句的习惯古来有之,所以在报告中也显示出惯用的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及多字等句式的修辞特点。如:本报告中出现最多且比较典型的三字格: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某某性,某某化属于我国报告典型用语,在翻译中基本采取两种翻译法:或翻译成形容词、或翻译成名词。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译为:

Make development more comprehensiv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在具体语境中为达到语言通顺、合理,可两者结合.如:

“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译为:

We need to maintain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in our macroeconomic policies; make them more targeted, flexible and effective.在这句话中,汉语里重复出现“**性”,但英语里为了避免句内重复,所以采取了两者结合法,一者译为名词,一者译为形容词。

综上所述,由于报告的“表达型”要素特征,在翻译时不可更改原文字句,即使遇到难译的情况,也不可加入译者的任意的个人变通。总之,策略上是归化还是异化,方法上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必须以“贴近原文语义”为标准。

三、报告英译本与美国咨文的比较分析

1、政治体制和国情的不同决定报告风格的不同

有数十年长期执政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报告中更多体现的是一个执政党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长久责任,所以语言严谨务实、结构清晰规范。而美国的国情咨文看起来更抒情,这是由于奥巴马的咨文中更注重的是他的选民支持率能否保持高位,在中期选举中能否获胜,这也使得咨文内容通过演讲方式,突出政治领导人个人魅力,从而获得选民的支持和国会的好感。所以我们在报告英译中应继续以突出我国体制、国情和报告特点为标准,也可以为读者展现一个严谨务实、不同于美国特色的中国。同时,由于政府工作报告越来越国际化,它不仅要让世界理解我国的制度政策,更要赞同支持我国的制度政策。所以在语言结构上准确翻译的同时,要在整体篇章上像咨文一样具有煽动性和激励性和可读性,以此大大提高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传播效度。

2、全球一体化决定面临问题的相同

201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国情咨文都不约而同用较大篇幅谈及经济、就业等问题,这自然是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的结果。所以涉及探讨相同话题的内容时,英译一定要做到准确、突出。例如:在同样涉及经济方面时,指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增长7%。和‘十一五’比起来,‘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增长指标也定在7%,即与经济增长同步。”这是历史性的一步。与奥巴马咨文中主打经济牌相似。所以在翻译中必须要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增长”上慎重选词译句。才能体现出我国经济关注含金量,与美国经济寻求竞争力形成鲜明对比。同样也可提高报告的传播效度。

四、如何增强我国报告英译的效度

要想提高报告英译的效度,首先还是要回到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群这一原点。因为报告译文的读者群在数年间已悄然发生变化,已从原来以西方政府部门及政要人士为中心转移到西方媒体及普通百姓中。所以报告译文的标准还要再加两条:一是符合西方传媒习惯及用语;二是为西方普通百姓建立最具关联的语境。这都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两点:

1、创高素质翻译人员团队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很高要求。除了包括其他类型翻译所需要的双语语言水平本身,和多方面的知识广度之外。报告翻译还对译者提出了其他特别要求:一:在相当了解中外文化习俗的基础上,找到最恰当的结合路径,以避免译语读者对译文产生模糊概念甚至不理解的情况。二:在相当了解两国政治的情况下,找到最和平的转化路径。最大程度上弱化两国因政治立场不同而产生隔阂,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三:我国资深翻译程镇球指出:政治翻译要讲政治,所以译者还需时刻关注并揣析国内外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形势变化,才能切实做到以上两点要求。

2、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西方翻译理论已从其最初的语言学向文学,又向文化乃至最后向国际政治学转向,相应的,翻译研究经历了从原文转向译文,从规定性转向描述性。而我国的翻译理论多集中文学翻译理论,直接针对应用翻译的理论很少(贾文波)。一直存在翻译无理论、理论无用论的思想。另外,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本身的特殊性,为了原文的政治性与严肃性,译者不敢有一点越矩行为,多年来大多是一一对应的翻译方法。加之我国政论翻译一直都集中于个别资深翻译家的多年翻译实践,未整理成系统理论体系供年青一代翻译从业人员快速成长,所以译员的发展水平跟不上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工作的发展及要求。这就迫使我们要从西方译学论和我国大量翻译实践中寻求解决办法,一方面大量借鉴国外以成形的翻译理论、推敲其新发展起来的翻译思路。把多元化的思想带入报告翻译。因为多年来的报告翻译已为我们创造出了不少经典的中国英语。对于中国特有名词及表达法,国外社会也已普遍接受。另一方面,从我国大量翻译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求最好的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久而久之形成我国自己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理论。在有理论的支撑下相信我们的翻译标准更清晰,翻译策略更多元。

结语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翻译人员的奉献和钻研。只有不断地从以往的、国内国外的理论和实践中汲取营养;并深刻的总结、归纳、创新以形成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才能为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改良,及我国应用翻译的空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2007-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 奥巴马:2008-2012年美国国情咨文

[3] 张美芳 王克非:译有所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 肖福寿: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赏析 上海大学出版社

[6]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7] 崔亚妮:试析《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词汇翻译–以“加强”的英译为例.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0

第8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为了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道德素质,于2016年5月6日深入到“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白城分公司”进行实践锻炼。

2016年11月9日,向总O(Managing Director=”MD”)做很多报告,所以公司上下很多部门都要简介自己本部门的主要现状,及要回答MD 的问题,因为亚太总监是斯里兰卡人,唯一能交流的语言就是英语,所以为了能让做发言的部门人员把报告讲清楚明白,就需要把相应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因公司内专业的英语专业员工甚少,所以本人就担任大部分的翻译报告的任务,集合每位需要作报告的发言人的演讲稿,本人的任务就是把他们翻译成英文演讲稿,其中包括物流部、财务部、人事部等,除了对本公司的主要内容介绍,还有一些翻译文本是关于白城市简介以及白城市主要领导的简介,基于德尔福派克在白城得到的良好的口碑,在亚太总监Anu先生到访白城时,白城市的主要领导也热烈欢迎总监的到来,并致以亲切的问题,和友好的对话。所以白城信息以及领导的信息都要事先向总监做简要的介绍,这也是为什么要翻译相关文本的原因。

2016年11月10日,本人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做总监的现场口译员,具体说是交替传译。为了当日下午总监访问工厂,10日上午我一直在做着口译准备,向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关于总监的一些信息,总监Anu来自斯里兰卡,母语是非英语,听过总监说英语的同事说:他说的很慢,不会用很多生僻的单词,所以让我不用过于紧张。但是对于口译充满的不确定性,我还是设想了很多会遇到的情况。为了迎接总监,白城工程为总监准备了一个小型的欢迎会,主持人两位,一位说中文,一位说英文,我负责说英文部分。我的口译任务开始时间于13点,总监在与各位高层领导开会过后,便开始进场参观视察。

接下来就是员工为总监准备的小型欢迎会。亚太总监向员工发言,同时做英语口译工作。员工为总监送上礼物,并希望常来白城。

实践总结:此次实践活动结束于2016年11月10日下午三点,结束之后,我就对此次实践活动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反省。

一、从公司专业术语翻译的角度看

从开始做的笔译工作,翻译各部门的演讲报告、白城的简介、白城领导的简介等,我受益很多,首先从词汇的角度上看,各部门的报告中很多都是关于专业术语,例如:线束业务cable business,原线业务harness business,高压线Igniton & cable business等,其实这几个词我在没有询问物流部工作人员时,我只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翻译了,像原线我翻译成original cable business,但是物流部看了之后觉得不妥,因为他们这些术语都属于他们内部的专业用词,我翻译的版本会导致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大部分员工都适应原有的术语翻译,所以我在之后翻译到专业术语时,就积极地询问相关部门,是否存在专有名词短语。

二、从领导职位翻译的角度看

在翻译白城市各位领导简介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中国的行政岗位系统和国外的很不一样,要想翻译的让非中文国家的听懂、看懂就要做好很多之前的准备,为了寻求最专业的,最官方的翻译,我在网上查找了国家外交部的官方网站,查找各位领导所用的职位对应的英语用词,像是白城市现任市委书记庞庆波,就要翻译成the present Communist Party Secretary of Baicheng City,对比自己的翻译之后,这个官方的翻译更显而易懂,并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都要大写。同样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警示学生要考虑到译入语的读者的角度,一定要让读者明白,这才能达到传意的目的。

三、从带口音的英语做口译的角度看

之前也提到,总监的母语是非英语,所以说英语的时候就会带着口音,就像我们中国人说英语一样,被称为中国式英语,我们本国人当然能适应本国人说英语的方式,但是去适应一个其他国的带口音的英语,也是一个挑战,幸运地是,我在2010年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称为东北亚博览会的志愿者,当时就是为一位印度籍泰国人做了口译,包括平时也经常看中央电视台CCTVnews,节目当中经常会出现不同国家的人说英语,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等,作为一名口译员,什么样的情况都会遇到,所以适应各国人说英语,也是以便日后遇到一些措手不及的境遇,经常听带口音的英语,逐渐地就会找到其发音的特点,这样自己也能应付的得心应手。所以不管是鞭策自己也好,建议同学们也好,口译要准备的工作,其实很多,夯实英语能力基础,想到一切自己能想到的未来状况,为那些境况做好充分的贮备,这才是脚踏实地要做的工作。

实践锻炼是培养“技能型”、“双师型”教师的需要。经过这次在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白城分公司的实习,我从中学到许多关于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其他各领域的知识面也得以扩展,包括为人处事,专业学识,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受益匪浅,特别是在翻译相关专业领域的文件时,体会到不同领域中翻译的应对策略,通过这次实习,更加懂得知识和实践的积累,不断充实自己,同时也感受到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两者之间的契合度,为以后的教学增添了更多现实的知识储备。

第9篇:翻译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has been discussed for many years in Mainland China.Some teachers of translation , however , still have some false perceptions in this regard. As they teach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at the levels ranging from undergraduates to postgraduates , such false perceptions may affect adversely their teaching.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our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translation theory , translation practice , translation teaching

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翻译教学从新时期以来逐步繁荣,除外部因素如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需求之外,翻译学的发展是翻译教学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因,而翻译学的发展则得益于翻译理论研究的繁荣。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从上世纪60 年代以后进展迅猛,各种翻译理论和流派纷纷涌现,翻译教学开始受到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6 年有关保护翻译人员和改善翻译人员生活条件的文献中指出:“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教学区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让·德利尔,1988 :96)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翻译人员的培训,许多大学设立了翻译本科或研究生专业,授予合格的毕业生翻译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参阅柯平鲍川运,2002) 。

我国的翻译研究繁荣于20 世纪80 年代,与翻译教学几乎同时起步。1987 年“全国第一次翻译理论研讨会”可视作我们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队伍的第一次大检阅,因为出席会议的100 多名代表绝大多数是大专院校的翻译教师以及他们所带的研究生,还有少数职业翻译中的翻译理论研究者。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队伍主要是由这两部分人组成,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一开始就与翻译教学关系密切。

在翻译教学,尤其是研究生的教学中,翻译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四个意识,即敏锐的学科意识、方法论意识、自觉的理论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挑战和创新意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意识也需要注意培养,如充分占有资料的意识、学术研究的规范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对话和宽容的态度等等) 。翻译教师只有注意将自己的教学观念现代化,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这里重点讨论理论意识的重要性。

然而,并非所有的翻译教师都对翻译理论的重要意义有足够的认识,有人认为,翻译教学的唯一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水平。这一认识中包含了几个问题: 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②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③翻译教学的层次与翻译理论的关系。对于第一个问题,香港岭南大学孙艺风(2002) 已经有长文专论,笔者十分赞同他的观点,故此不赘。对于第二个问题,也有许多学者讨论过(如杨自俭、许钧、谢天振、朱纯深、王东风、潘文国、张南峰等) ,本文只稍加补充并重点讨论第三个问题。

多年来,一谈到翻译理论,总有人提出资格问题,即什么人才有资格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也就是学术身份的合法性问题,甚至强调只有那些翻译出版过大量文学作品的文学翻译家才有“资格”谈论翻译,这是不恰当的。我们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其他学科领域里,没有人要求从事理论研究者必须首先从事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取得研究资格, 也无人坚持要求实践家必须研究理论。有能力既从事实践又研究理论固然是好事,但毕竟只有少数人愿意并有能力为之,此其一。其二,翻译实践既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包括其他文体的翻译,如科技、政论、法律、实务等翻译。

在当今社会里,文学翻译在所有翻译实践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文学翻译实践不能替代其他文体的翻译实践, 文学翻译家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不一定对其他文体的翻译具有普遍性或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尽管文学翻译作品比其他翻译作品容易出版并得到流传, 但是,没有或很少出版文学翻译作品不等于缺乏翻译实践。其三,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从事翻译研究工作者绝大多数为高校翻译教师,而翻译教师几乎人人都从事翻译实践,担任各种口、笔、译工作,翻看各校外语教师的成果目录就不难看到,外语教师都不缺翻译成果(暂不论质量如何,那是另一个问题) ,他们评职称、报奖项、申报学科点时都有大量的翻译成果,并非如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翻译理论研究者都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对翻译实践一窍不通。也就是说,即使按照这些人“有了实践才可谈翻译”的“标准”来看,也没有什么人“不具备翻译研究的资格”。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从事翻译研究的真正资格倒应该是接受过严格的理论研究方法训练。再说,如果自己不善于总结提高,就算翻译出版了大量作品,也不一定就能跻身翻译家的行列,而总结提高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最后,经常有人从翻译理论研究者的译作中挑出一些错误,并以此证明“理论无用”,或理论研究者没有资格谈论翻译,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这种做法本身存在的问题。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样一个原文文本,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是正常现象, 何以见得自己那种理解和翻译就是最佳版本呢? 优劣应由读者去加以判断。再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再优秀的翻译家,也难保证自己所有的译作百分之百正确无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如果从其译作里挑出几个硬伤就断然说该译者翻译能力不行的话,恐怕就找不到翻译家了。擅长从别人译作中挑错并以此证明自己高明者,就敢保证自己的译作十全十美、没有硬伤吗? (这里还涉及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态度问题,在此不谈。)

诚然,的确有的理论研究者动手能力不如职业翻译家, “眼高手低”,这也不足为怪。一个人的10 根手指还各有短长,一个人在各方面的发展也不会齐头并进。举例来说,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但语言学并不能帮助小孩子学习讲话, 甚至无法让所有的语言学家自己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语言研究者不善言辞的并非罕见,许多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反倒出口成章、滔滔不绝。民间艺人和一些老农,虽然文化水平不高,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讲起话来却不乏机智幽默。这难道就可以证明语言学没有存在的必要、语言学家没有讲话的资格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食家和营养学家不一定会亲自下厨, 是否就没有资格评论厨师的手艺呢?反过来,天天在家炒菜烧饭的家庭主妇对美食的门道大多也谈不出一二来。只知埋头搞翻译实践,而不善于总结提高,就算翻译了几百万字,充其量也只是个翻译匠,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家,更不用说获取所谓谈“翻译理论”的资格了。

有人指出翻译理论无用论的根据是理论与实践有距离。

不错,理论与实践之间确有一定的距离,不仅如此,这个距离还是必不可少的。并非所有的理论都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孙艺风和谢天振都有详细论证。理论与实践中间隔着经验,从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上升到理论之后,一部分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从而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或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意义,另一部分则推演出具有认知意义的更高层次的理论,一方面可以使人们对翻译现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从事翻译活动具有间接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规律有所认识,或对翻译现象作出预测。如果只满足于经验层次, 翻译实践就会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止步不前, 或一直在主观经验里徘徊,难于提高, 往往陷于就事论事而无法跳出局限。所谓“当局者迷”,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出“庐山真面目”,缺少客观的参照,缺乏理论的指导,翻译实践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理论与实践拉开一定的距离,才能比较清楚、公正、客观地认识实践中的问题,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者有必要与他感受到的事物在真正的意义上保持距离。只有保持距离才能使研究者在思想和验证之间、理论想象和研究方法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平衡并非意味着妥协性的折衷主义,而是为了在平衡中建构起系统性的翻译理论。保持距离也并非意味着逃避,而是为了更客观、更冷静地审视翻译。”(傅敬民,2002) 因此,理论与实践有距离并不等于理论就没有用了,相反,这样的理论往往用处更大,更具有普遍意义。

中国的传统译论,之所以多年来一直进展缓慢,就是因为满足于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当翻译实践快速发展以后,原有的经验就不再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导致“翻译理论无用”论,其实“无用”的并非真正的理论,而是已经过时的经验。认清这一点对于翻译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翻译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践、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指出各自的意义和局限。

对理论本身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深化。有人认为,理论的特征或者说本质属性就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种(曾利沙,2002 ;钱冠连,2002) ,或者可以分为有意识性和无意识性两种。功利性或有意识性即指上文所说的对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理论,非功利性或无意识性则指那些对实践具有间接指导意义或者对世界具有认知意义的理论。也有人认为,理论有两个来源,一种理论来自于实践,还有一种理论来自于公理,既由前一种理论或一些不证自明的道理经逻辑推理而产生的。因此,理论是分层次的,微观层次的理论对实践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中观层次的理论可以描写和解释现象,宏观层次的理论则具有再造理论的功能(杨自俭,2002) 。更有人认为,翻译理论在翻译学学科建设中具有六大功能:认识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方法论功能、批判功能和实践与检验功能(侯向群,2002) 。

转贴于 具有描写和解释功能的理论一定是“马后炮”,事件发生之后才去描述和阐释;具有认知功能或不需证伪的理论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预测某些尚未发生的事件。具体到翻译理论来说, 一部分理论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一部分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某些翻译现象,还有一部分理论则可以提出一些假设,做出某些预测,加深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深化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 甚至可以由此推导出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 对其他相关学科产生影响。如果我们认识不到理论的层次性,把微观层次的理论误作理论及其意义的全部,就会一叶障目,得出片面的结论。“有些理论产生于非事实或非经验性的思考过程,如想象、推测或者思辨。理论未必完全来自于实践性经验资料,因而翻译理论不能仅仅当作是翻译实践的附庸,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翻译实践的反映。翻译理论可以产生于非事实或非经验性的翻译思考过程, 翻译理论的建构也可以是一个与翻译实践乃至具体性翻译研究相对的学术过程。”(傅敬民, 2002) 作为翻译教师,认识到理论的层次性更加重要,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部分理论是必须教给学生的,同时如果自己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就可以发挥理论的“再造”功能,一方面不断反思并设法解决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同时在翻译研究中做出新贡献,这也为自己的学生树立了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治学和人生态度。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学术研究一直比较重视实用性,翻译界更是特别强调理论的实用性。然而,如果只看到并强调理论的实用性,忽略了基础理论的研究,就会限制我们的研究视野,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著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说过,中国的数学虽然在历史上曾取得过一些成就,但由于中国的数学家过于重视应用而忽略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很难对国际数学界产生影响,所起的作用自然也不会太大,不像阿基米德定律那样能持久地得以普及。目前中国的数学研究还比较落后,其主要原因是太讲求应用数学。科学研究不仅要注重应用科学,更应该重视基础科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乐思教授也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基础科学,就好像一个人只有身子,没有脑袋(《文汇报》,2002(8) :14) 。翻译研究也有同样的问题,过于强调能够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忽视对翻译基础理论的研究,导致翻译的地位一直不高,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也受到很大影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翻译学在中国的发展任务之一就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中为自己争取合法地位,这一过程历经20 年而进展缓慢艰难,跟我们自己忽视基础理论研究不无关系。一个人没有脑袋如何生存? 一个学科没有基础理论或纯理论研究作支撑,如何能自立于学术之林?我国内地的翻译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部分: 外语专业专科和本科高年级的翻译课(人数最多) ,翻译专业或方向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的培养,还有非外语专业各级学生公共外语学习中的翻译技巧、翻译知识等内容的教学,以及目前尚未普及规范的职业翻译在职培训。作为翻译教师来说,从事任何一类教学,都应了解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认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密切关系,并能结合理论对自己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翻译实践和教学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从学生方面来看,除翻译专业或方向的学生外,其他的翻译教学都以教授翻译技巧和翻译知识为主要内容,似乎不需要直接讲授翻译理论,但是,如果教师能结合自己的研究,把翻译理论融会贯通在技巧和知识的传授中,会使学生不仅知道应该怎样译,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才能独立解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克服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尽快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对于翻译方向的学生来说,翻译理论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区别只是根据不同的年级,翻译理论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所应掌握的理论内容不同而已。本科生只需了解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即可,研究生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例如,对于本科生来说,只需了解翻译学的构成及其基本分类,学习和研究翻译必备的条件与方法,翻译的定义、分类、基本方法与技巧等。对于研究生来说,则要学习学术研究的方法论,翻译学基本原理、中外翻译实践简史、中外翻译思想沿革、各种翻译流派产生的背景、各流派之间的关系及区别、翻译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等。这里还要呼吁,我们的翻译教学急需制定一套相应的、专门的教学规范,包括各级各类翻译教学的基本大纲、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必读书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 —87》中明确规定了学位论文的要求: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生更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显然,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没有不学习理论的理由。如果我们的翻译教学只满足于单纯讲授翻译技巧,那也不用读什么本科生或研究生了,三年专科就够了,何必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 我们不妨试试,教师和学生通过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是否可以对学生有所帮助。有的翻译教师做过试验,给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教授翻译课时,在不教授任何翻译技巧的情况下,让学生做翻译练习,结果证明,仅一次短文翻译实践,传统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翻译技巧,学生几乎全都能无师自通,而且运用自如。教师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翻译实践,针对典型个案,随机插入相关的理论分析,如语言学的意义理论、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衔接理论,文体学有关变异和常规的理论、文论中的陌生化和文学性理论、文化研究中的民族身份理论、修辞研究中的隐喻理论、美学研究中的言语美理论等等,有效地解决了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不仅翻译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而且加深了对翻译的认识,还提高了对理论的兴趣。也有的教师给本科生上课讲文本对照,给硕士生上课也是讲文本赏析,给博士生上课同样还是谈文本分析,而且他们的讲授并不结合什么理论,就是对照原文和译文,一词一句一章一节地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讲翻译技巧和翻译经验,学生从本科生读到博士生,都跳不出同一个文本的单纯的词句对比,接触不到任何理论,这其实是一个尴尬的局面。不是文本对比研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果只读文本不学理论,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 文本对照、文本赏析或文本分析,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基础,没有理论指导,简单的原文译文对比能看出什么问题? 有多少指导意义? 没有扎实的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没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训练,学生如何具有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可能是生来就有的,只能是后天培养的,学校教育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任务。从高等教育史来看,现当代的大学理念与传统的大学理念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不是单纯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积累文化和传播文化的机构, 大学应该是知识创新的源泉(丁学良,2002) ,教师和研究生都必须进行开创性的研究,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进行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和充分的理论学习。因此,翻译专业教学必须包括翻译理论的传授和训练,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学教育不是传统中小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简单延伸,研究生教育也不仅仅是本科生教育时间和方法的简单延伸,决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灌输知识和提高实践水平,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必不可少。

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这一教学观念的转变更为重要。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之间,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之间, 不仅仅是教育时间量的积累差异, 而且是教学理念本质的差异。

研究生教学必须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的基础上, 扩大学术视野,培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把学生引入本门学科研究的前沿。否则的话,按照中小学生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学生,按照本科生的教学模式来培养研究生,会留下潜在的隐患,使我们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后继队伍严重先天不足,难以承担翻译学建设的重任。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研究生们撰写的毕业论文,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所在学校的翻译教学是否重视理论的讲授,是否重视科研方法的培养。一部分研究生将来会从事职业翻译工作,接受过起码的理论训练,他们就能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研究加以解决,或者通过研究总结、归纳翻译实践中的困难,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对同行或后人有所帮助。另一部分研究生会充实教师队伍,他们更加需要理论的指导, 不仅自己可以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高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教师本人对翻译理论持排斥的态度,在教学中只讲实践不讲理论, 他们指导的学生论文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吗? 他们的学生如何才能站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前沿阵地上? 这些学生的研究如何才能具有新的见解或者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这些学生就算拿到学位,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我们的翻译教学,难道就仅仅满足于一年毕业多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而不在乎他们是否有能力承担翻译事业发展的重任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所说的翻译人才不仅仅包括具有较强翻译实践能力的职业译员,更要包括翻译教师、翻译理论研究者和翻译管理人员。上述人才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接受过严格的科研方法训练,才能担当得起各类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研究和翻译管理工作。学习翻译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翻译活动的基本规律,更快更有效地提高翻译实践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习翻译理论,才能认清翻译活动对人类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清翻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自己工作的社会文化价值,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因此,翻译理论是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教学绝对离不开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

文的编写格式.

[2 ]傅敬民. 试论翻译研究中的理论关照[J ]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9) .

[3 ]丁学良. 什么是一流大学[J ] . 中国大学教学,2002 (4) .

[4 ]侯向群. 翻译理论有用吗? ———论理论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

[J ] .“全国英汉语比较研究年会”论文.

[5 ]柯平鲍川运. 世界各地高校的口笔译专业与翻译研究机构[J ] .

中国翻译, 2002 (4) 、(5) 、(6) .

[6 ]穆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 ]让·德利尔著.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 . 孙慧双译. 北京:国际

文化出版公司,1988.

[8 ]孙艺风. 理论·经验·实践———再论翻译理论研究[J ] . 中国翻译,

2002(6) .

[9 ]王东风. 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A] . 面向21 世纪的译学

研究[C]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 ]谢天振.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A] .

译学新探[C] .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11 ]杨自俭. 关于译学研究的一些想法[A] . 面向21 世纪的译学研

究[C]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 ]曾利沙钱冠连杨自俭. 在“第三次全国多语翻译理论研讨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