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精选(九篇)

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

第1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一带一路”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类型国家、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区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也发源于此并流传至世界各个角落。任何民族、宗教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保护、传承好自身独特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其他民族、宗教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和优秀成果。

开放、包容的中华文化始终是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活动的主旋律。其中,作为知行合一的关公文化已经成为跨越国度、超越时空,圆通儒释道、和睦多民族,具有永恒魅力又富有时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不但早已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符号,也必将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山西,作为关公文化的发祥地,晋商作为关公文化传播中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再度肩负起中华文化走出去与大发展的伟大使命。

关帝庙,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标志

“丝绸之路”一词的提出,与关公文化有着直接的的关系。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最早的关帝庙在关林,建于汉末。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洛阳,考察了南关的丝绸、棉花市场,参观了山陕会馆和关帝庙,在《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等著作中,首次提出从洛阳到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有一条古老的商路,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关公文化之路。关公被称为武圣人,被尊为关圣帝君,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崤函古道,这是历史上洛阳至长安的一条至关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段,有关帝庙10余座;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古代关帝庙还有4处,其中,嘉峪关关帝庙最为著名;古代的天山南北,分布着众多的丝路重镇,也有众多的关帝庙,仅巴里坤县就有十几处。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关帝庙有两处,分别是天山关帝庙和纳达齐关帝庙。在祖国西部边陲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有一座关帝庙。这是位于我国最西端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供奉关帝的庙宇。丝绸之路上的关帝庙,所蕴涵和沉淀的历史文化厚重非凡,无疑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

晋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先行官

晋商,在丝绸之路上,不仅是开拓西北市场的主力军,主导了西北优势产业,繁荣了西北地区经济,使西北融入世界经济,而且还是传播文化的生力军,他们迈着双脚,丈量着从山西到西北的广袤大地,并最终在人地生疏的西北落地生根,把生意慢慢地做大,让山西的文化也在异乡深深扎根,影响着丝路,影响着丝路沿线当地人的价值观念、民风习俗。

让诚信文化传播天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晋商之魂。晋商的诚信源于关公和关公文化。晋商把崇奉关公当作至关重要的商业圭臬,形式上是买卖交易,实质上是精神信仰。晋商精神体现了文化与商业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以“义”制“利”的历久弥坚的追求。晋商以关公等山西先圣先贤为楷模,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忠于商号;在商道,讲仁义;与友交,讲信用。宽厚待人,以义取利,以利厚人,表现了商道即人道的精神,培育了晋商忠诚、崇礼、仁义、守信等共性特征。“诚信贵于珠宝”、“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可见诚信之重要,就像人生的第二张身份证。千百年来,关公的仁、义、智、勇始终植根在包括晋商在内的中国人的血脉里,用现在的话说,仁是爱心,义是信誉,智是文化,勇是坚毅。关公待人之诚、为人之信,与晋商诚信经营的哲学不谋而合。

让山西戏剧生根发芽。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戏班不在山西,但底子却是山西蒲剧班。这就是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乐二村的“乐善忠义班”的戏班子,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然存活,戏班子最初的班底是山西的蒲剧班。明朝初年洪武二年,明朝大将冯胜西征,征讨胜利后就待在此地。书上记载“锣鼓戏弦他都有”,当年冯胜的军队里带着戏班子,就是山西的蒲剧班,时间久了,蒲剧班与当地唱秦腔的戏班子一拍即合,成立了一个“高台乐善忠义班”。乐二村原来叫乐善村,所以戏班子叫“乐善忠义班”,而“忠义”二字,是与关羽的忠义紧密结合的。

丝绸之路上的戏班子,每年要演出9个月,而且一直从河西走廊演到新疆。只要是文化所能到达的地方,戏班子都去了,演的就是包公戏、三国戏,它传播的价值观念跟商人的经商理念相一致,就是诚信、讲义气。商人在前面做生意,戏班子在后面传播价值观。据当地的文化名人记载,“乐善忠义班”有一副对联,就很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上联是:别善恶辨忠奸,百代文章全在此;下联是:载治乱治兴衰,千古事业若亲目;横批:海市蜃楼。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大刀的日子,当地人一定会唱一台戏来纪念,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五月十三是农民最忙的时候,但戏班依然凑起来,演上一天一夜的戏,年年如此。许多老兰州人依然记得解放前蒲剧演出时红火热闹的情景,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沿线地区可谓深受山西戏曲的影响。

让山西民俗落地开花。山西晋中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盛行于宋,丰富于明清,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成为中国社火文化的典型代表。晋中社火在河西走廊一带相当盛行,尤其是铁棍、背棍、高抬等表演项目延用至今。每逢春节、元宵节,当地都有秧歌、锣鼓、舞狮等表演,尤其是“铁芯子”,就是把小孩子抬在肩膀上的演出,在张掖市高台县等地的社火中,还完全复制的是山西的社火。此外,在张掖、甘州区等不同地方,每年都有大型的灯阵表演,山西的“九曲黄河灯阵”用宫灯摆起来像迷魂阵一样。成为最大的亮点。

山西饮食主导味蕾。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甘肃、新疆等河西走廊,这些地方的人,早已认为自己是山西人的后裔,饮食习惯以面为主,喜欢吃小米醋、小米饭和馍馍、山西羊杂碎泡馍。山西风味的羊杂碎(山西人称“羊杂烂”“羊杂割”“羊杂发”)泡馍,本是发源在古河东的一种名吃,随着晋商的发展而流传到兰州。过去生意人远行时,都带着干粮(干馍、饼子等),遇见羊杂割的饭铺,把自带的干粮交与店家,与羊汤一起泡上,既热乎还可口实惠。因此,过去大小镇店,都有这种饭铺。如今,羊杂碎也成了西北地区的一种著名风味食品。配以葱花饼或月牙烧饼(山西人叫狗舌头)。葱花饼香软酥脆,与杂碎汤的滋味相得益彰,脍炙人口。如今襄汾县的三盛合醋业酿造的小米醋的主要销售地也在西北地区,小米醋成为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作料。

用“关公文化”提升山西品牌的国际形象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促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民互相理解,增进友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山西要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民心相通”,就得通过文化交流,把山西人民的生活、情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传达出去,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和了解山西人民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因此,要用好“关公文化”的特色资源,做好“民心相通”的大文章。

做好山西品牌战略新定位。“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全世界发展布局的伟大战略,地理空间大大超越中国,并辐射到全世界。这就促使我们要从国家战略和世界格局的层面上思考中国以及山西的发展问题。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曾说:不了解关公文化就失去了与国际对话的语言。山西要想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山西、走进山西,那么“关公文化”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王牌。这张牌如何去打?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郭占斌会长认为,我们应该高举关公文化旗帜,把关公的“诚信”做为山西的品牌定位,成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我们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当中;从政府到企业,从社团到学校,从政府官员到企业员工,做好全方位、全员传播,树立整个山西的“诚信”品牌形象。

加快山西品牌国际大传播。过去山西的文化艺术、新闻媒体界都作出了许多“走出去”的努力,取得了不俗成绩,获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这些文化交流相对而言较为零星,不成系统,而且主要集中在国内,范围不够大。并没真正地走出去。走出娘子关,不叫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山西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影响更大。山西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工作者应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从整体上规划跨出国门的思路与做法,系统输送中国文化,有意识地开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实现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的大发展。如果山西的媒体不充分利用好“关公文化”这一优势资源,就真要失去与世界沟通的机会了。而且,仅仅有这些资源还不够,还要有开放的视野、合作的心态,善于与一流的平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广泛开展优势对接、跨界合作,如此,就一定会有一流的作品、一流的成果呈现。这方面其实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大型高清纪录片《飞跃山西》,就是山西电视人跨界合作的成功作品;《走进大舞台》电视栏目自从邀请了业界名人白燕升加盟,节目收视率就开始节节攀升,并迅速升格为全国性的栏目。最近,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中华关公文化促进会联合海内外的华人组织共同举办的“全球华人关公奖”和正在推进的“中华关公戏剧节”、大型电视纪录片《关公》、“关公文化全球行”等项目也开始与山西卫视展开合作,坚信会是硕果累累,估计在提升整个山西形象上会有里程碑式的突破。

推动山西文化旅游大繁荣。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如今都成为山西旅游业发展的丰富资源基础。省委书记王儒林强调要做好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并把文化旅游产业列为山西七大非煤产业之首,的确鼓舞人心。

第2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水生 简洁平实 现实写真

《慈悲》之前的路内,他笔下以路小路为代表的少年们,一无所有但无所畏惧,面对遥遥无期的未来,他们凭借一腔孤勇与年少的荷尔蒙,奔腾恣肆,虚度时光而不忏悔,活得随便、庸碌而洒脱。《慈悲》中的水生,他生活在路小路父辈们的时代,在年少时过早得经历了饥饿、分离和死亡,生活的重负没有饶过他人生的每一步,不管时代、环境如何变幻,水生总能找到一条生路,为个人和家庭谋得出路。《慈悲》比起路内之前的作品,更加扎实和厚重,在这种变化中,也能看到路内本人创作心态的转变。如果说青春是路内写作生涯中“吃不下的隔夜冷饭”,那么到了《慈悲》,路内终于迈过了青春的门槛,开始了对生活本身更加纵深的探索,他也逐渐摆脱了创作中个人经验的困囿,真正步入了中年成熟。

一.表现对象――被遮蔽的父辈和他们的时代

1.路小路时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

70后作家创作往往关注现实、当下与个人,作品中个人经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他们放弃了前辈作家对宏大主题的彰显或解构,没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与家国情怀,但比起80、90后的过度商业化,他们的作品中还保留着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余晖。路内的“追随三部曲”[1]以“路小路”为主人公,路小路的经历、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与路内的个人经验有很大的重合,他在小说中写出了以路小路为代表的一代人的青春故事。路小路们的身份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以往文学作品关注的盲点――技校生,路内的小说为当代文学提供了这一文学形象:

九十年代初,读高中是件很没前途的事,大学录取率那么低,高中毕业之后假如考不上大学,那就像一个因为矜持而嫁不出去的老处女,跑到哪里都很丢人。既然如此,还不如做一个技校生,从一开始就铁了心做,名气虽然很臭,但比做老处女快乐而且实惠。[2]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路小路们进了技校,过着英勇而无聊的生活:

我路小路,我曾经拿着菜刀独自踏平烹饪技校,还曾经抢过高年级学生的马子,声名赫赫,不可一世。[3]

技校并不是他们学习的地方,而是他们挥霍青春的战场,他们从技校毕业之后,进入各种各样的工厂,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另一种工人形象――一种不同于改革者的庸庸碌碌的大多数。路小路进工厂后:

捡破烂,拆水泵,锉铁块,擦车子,像一代又一代的学徒一样,重复着这种生活。[4]

作为一个钳工,他只会拧螺丝,因为师傅告诉他,水泵坏了就换掉,修好也并不会有奖金;作为一个电工,只会换灯泡,因为灯泡坏了也不用修。比工作更重要的是替师傅看修车摊,以及调戏工厂的阿姨:

老牛逼给我的启示是,我必须马不停蹄地在厂里跟各种小姑娘打交道,与她们混熟,可以敲敲肩膀拍拍胳膊,说几句黑话而不至于被她们吐一脸口水。我会和她们一起进入的中年,过过干瘾,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虽然很没劲,但至少不会显得特别地悲惨。

路小路们的青春“香甜腐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如路小路所言,

我在一个不必亡命的时代里既不会杀人也不会被杀,我会被送去造糖精,犯了错会被扣工资,如此而已。[5]

因此,他们是在混日子,即使有理想,也仅仅是:

每天早上泡好自己的茶,再帮科长泡好茶,然后,摊开一张《戴城日报》,坐在办公桌前等着吃午饭。[6]

从技校生到学徒工人,百无聊赖的青春、工作和理想,正是路小路们在九十年代初的心理状态。他们生命的底线在于,他们对于爱、对于未来,对于生命本身似乎还有一点点追求,这正是路内小说中理想主义的残存:

理想之高,不必高到去拯救全人类,理想之低,也不应该低到不想上三班……人可以没追求,但不能因此等而下之,去追些狗屎回来供着。这就是我的底线,我不为这种事情伤脑筋。[7]

他们活得轻飘飘,浮在时代的表面,随波逐流,摇摆不定,他们的生命历程和生存状态,呈现出一丝“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伤感,这既是时代给予他们的错觉,也是他们不自觉流露出的生命感受。

2.水生时代――必须承担的生活之重

在《少年巴比伦》中,路小路描述过他的父亲:

我爸爸过去是个知识分子,年轻时挺清秀的,在车间里干了二十多年,变成了一条胡子拉碴、膀大腰圆的壮汉,乍一看跟工人师傅没什么区别。[8]

父辈们是如何从知识分子变成“工人师傅”的,这是路内在《慈悲》之前未曾呈现的部分,被遮蔽的父辈和他们的时代,在《慈悲》中得到了展开。

《慈悲》开篇写到:

水生十二岁那年,村里什么吃的都没了。水生的爸爸在田里找到了最后一根野胡萝卜,切开了给一家四口吃下去。水生的爸爸说:“再不走,全家饿死在这里了。”水生的妈妈牵着水生,水生的爸爸背着水生的弟弟,他叫云生,只有七岁,全家逃出村子,去城里投靠叔叔。[9]

水生有幸到了叔叔家,得以在灾荒之年保全性命,从此得到了新生。工专毕业后进入苯酚厂,做学徒期间,“从无迟到早退,夜班不打瞌睡,也不用脚关阀门”[10];出师后成为操作工,做到工厂管理员,帮工人申请补助;被“发配”去滚原料桶,他也能为了生活,认真去“滚”,“滚”出成绩;在下岗大潮面前,宁愿一把年纪重新做回操作工,也不能被辞退。水生的一生,始终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经过了物质极为贫瘠、国家政权控制一切的时代,也经历了下岗浪潮和市场经济的翻涌,在时代变迁的每一个关口,水生都未曾敢松懈一步,努力为家庭与生活搏斗,寻求生路。正如水生所说:

我觉得自己就像埋在土里,拱一下,土就松一点。看到别人拱出去了,我也要想办法。[11]

路内《慈悲》之前的作品,充溢着九十年代年轻人的年轻气盛,以及他们无处安放的激情与平淡生活的冲突,杀气腾腾而无意义。相反,水生生活的时代倒是风起云涌,但是他却无暇去顾及时代的翻腾,即使是打倒“”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相对于水生的日常生活,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及被骗的两块钱更值得他关注。水生的时代,强大的国家体制和工厂秩序用铁腕的方式挟持着每一个个体,用脚踢阀门会被判刑,乱搞男女关系要进监狱,每个人必须小心翼翼才能免于体制的伤害。时代越大,人越小,水生在大时代裹挟下艰难求生,作为普通人的他关注的是如何活下去,而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们无暇去顾及,更没有能力去改变。在时代和生活的双重打磨下,文弱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强悍的工人师傅,被遮蔽的父辈走向台前,开始展示生活的本相。

二.行文风格:从幽默凌厉到简洁平实

路内的行文风格在70后作家中算是比较突出的,以《慈悲》为界,他的文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意象选择、叙事视角、以及语言风格改变,使他的文风从幽默凌厉转向了简洁沉稳。

1.意象:从凌厉到平实

《慈悲》之前的作品,路内选择的意象并不特殊,特殊之处在于,他通过凌厉的比喻,将意象变得锋芒毕露,附着上了年轻气盛的桀骜气息。比如:

八月的大街被太阳照着,黑色的路面明晃晃的,好像一把磨亮的菜刀。[12]

墓碑明晃晃的,像一把砍刀的侧面。[13]

这一天下午,水势似乎退下去了一点,云开始变得多姿多彩,有了曲线,有了明暗,日光从云的缝隙里涌出来,像一个烟头烫开了白纸,水面上能看到粼粼波光,也不那么浑浊了。[14]

那年夏天男孩知道姐姐失恋了。得与失都发生在她学校里,看她那样子,爱情必然轰轰烈烈,然后像一跟烧红的铁棍戳进凉水,发出呲的一生惨叫,事情就结束了。那个谁也没见过的家伙据说出国去了,他飞机后边的尾气大概就是铁棍最后冒出的一缕青烟。[15]

马路、墓碑、云、尾气等自然景物,在他眼里成为了菜刀、砍刀、烟头烫开的白纸、烧红的铁棍,这些意象与小说文本相映成趣,将少年的不羁与骚动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慈悲》中,路内大都选择带有生活气息的意象,冷静叙述下暗藏情愫。比如“气味”:

玉生说:“我小时候,问道爸爸身上苯酚的气味,爸爸很疼我的,我很心安。结婚以后,闻到你身上的苯酚气味,我也很心安。后来你做了技术员,苯酚的气味淡了,最近几年我又能闻到,我好像回到了从前小时候。”[16]

水生说:“玉生活着的时候,家里总有一股中药的气味,我闻了很多年,已经习惯了。现在中药气味淡了,没有了,我才觉得玉生是真的不在了。”[17]

对玉生而言,苯酚的味道是父亲、丈夫的味道,对水生来说,中药的味道是妻子的味道,这些味道带着生活的长度和厚度,结着生活的茧子,正是在这种味道里,道尽了生活的艰辛、苦难、平实和真情。

路内的意象选择与文本风格相协调,可见他的转型是不仅体现在文本内容和对象上,也体现在具体的意象选择和表现方式上。

2.叙事视角: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

《慈悲》之前,路内的小说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作用:一个为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个为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18],如《少年巴比伦》中,三十岁的路小路为女朋友说从前的故事:

那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时候我二十岁,生活在一个叫戴城的地方,那里离上海很近。九十年代一眨眼就过去了,我的二十岁倒像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那些实际的时间与你所经历的时间,像是在两个维度里发生的事情。[19]

偶尔叙述者也会从当年的自己身上跳脱,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待“路小路”,也就是当年的自己:

路小路想,老丁的意思是要我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假如是有人用枪指着你的脑袋,或者是指着你身边人的脑袋,这时,选择逃命也不那么丢人吧。我愿意自己的奔跑是一种追寻,而不是逃命,但这仅仅是我愿意。[20]

现在的“我”回望当年的“我”,这是一个视角,当年的“我”看待当年的事,这又是一个视角,在这两种视角的交织中,形成了双重审视。因此关于当年的回忆既带上了当年的躁动不安和敏感,又带上了现在对当年的调侃和怅惘。因此,文本内部就形成了对“我”的自我解构,形成了青春叙事的迷失和逃亡。

《慈悲》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视角,叙事者置于故事之外,以旁观者的眼光讲述故事,时不时将故事外视角和故事内视角,也就是作者视角和人物视角进行转换,在自然流转中,讲述其看到的内容,不过多挖掘故事的背后和真相,也不随意替人物发声。这种叙事视角下,小说展开的顺畅而节制,小说所形成的“慈悲”般的观照大抵也是通过全知叙事视角实现的。小说叙事者作为一个高于小说人物的存在,他的视角,就是慈悲的视角。因此,全书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执念和求索,有的是对扎扎实实过完一生的包容和理解。

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叙事视角服务于文本特征、内涵和风格,与文本风格形成相辅相成的作用。

3.语言:从幽默讥诮到朴实干净

路内是一个极会运用语言的作家,他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在小说中呈现出一种自然、真切和坦诚。《慈悲》之前的语言,幽默、讥诮,甚至偶尔抖一点机灵,流露出一点小智慧: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真进了工厂才知道,这世界上哪有不生锈的螺丝,恰恰相反,所有的螺丝都是生锈的。[21]

初中老师说我们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初中毕业就是八九点钟,老了以后是夕阳。这种算法很光明,把人生视为白天,要是倒过来看,人生是黑夜,那么十八岁那年我正处于黄昏最美的时候,然后是漫长的黑夜,某一天死了,在天堂看到红日升起,这种计算的方式可能更接近神的逻辑。[22]

这样的语言在《慈悲》之前的小说中比比皆是,他擅长解构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和逻辑,从中显现出一些幽默和讽刺的含义。

《慈悲》的语言,延续了路内小说语言一贯的干净和通透,摒弃了过于炫技、华丽、冗余的部分,并且放弃使用过多的独白、描写和议论,以人物的语言,尤其是对话作为主要的语言手段,推进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彰显文本内涵。之所以选用人物语言,尤其是人物对话作为小说语言最主要的部分,首先是考虑到《慈悲》以工人为表现对象,语言的实用性是语言的第一要务;其次,考虑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慈悲》无意于彰显语言魔幻多彩的表现力,更无意于通过语言去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正如路内所说:“《慈悲》是一部关于信念的小说”[23],一个小人物如何在大时代中求得生存和活路,这才是作者要表现的东西,朴实干净的语言更能还原生活的本相。

三.文本内涵:从青春寓言到现实写真

路小路时代,个人与时代充满了冲突和不和谐;水生时代,个人努力适应时代,在时代中求生存。因此,前者成为青春的寓言,而后者,则是现实生活的写真。

1.青春寓言

她挂在二十米的高度,显示出爱情的力量。为了包子可以爬十米,为了爱情可以爬二十米,如果爬到三十米的顶上,那就什么都不为,只为了想死。由此可见,爱情是高于饥饿的,但不能高于死亡。[24]

跳舞就是这样的,舞场就是人生,你可以和垃圾活在同一个世界,但不要和他们一起跳舞,这句话是我爸爸说的。[25]

以上两段引文分别出自《少年巴比伦》和《花街往事》,都属于成长阶段的见闻和感悟,前者是关乎生命的形而上思考,后者是对生活底线的坚持。虽然技校、工厂的生活真实而不堪,但路小路个性上的放肆和随性,他与带有“天使”意味的女性的爱情故事,以及他时不时幽默而讥诮的反思,都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在追随三部曲的终篇,也是《慈悲》之前最后一部小说――《天使坠落在哪里》的结尾处:

宝珠说:“我在婚纱店看见你,像童话一样,你开飞碟像童话,炸鸡也是。你把自己搞得那么像童话,现在傻了吧?路师傅,恐怕你还需要再打个电话,把你能打架的兄弟都叫上吧。”[26]

路内借文中宝珠的话,将文本的内核掀开,也形成了对自己之前小说的反思,青春与浪漫勾连在一起,追随三部曲其实是关乎青春的寓言,直到《慈悲》,路内才实现了从青春浪漫到现实沉稳的转型。

2.现实写真

《慈悲》中,情感上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有的是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玉生本来喜欢根生,但是考虑到家庭条件和现实因素,被父亲说服嫁与水生,没有埋怨,更没有斗争,水生和玉生的结合,并不是建立在牢固的爱情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生活的根基之上,这是一种情感让位于生活的态度,玉生临死之前,两人有一段对话:

玉生说:“我小时候,问道爸爸身上苯酚的气味,爸爸很疼我的,我很心安。结婚以后,闻到你身上的苯酚气味,我也很心安。后来你做了技术员,苯酚的气味淡了,最近几年我又能闻到,我好像回到了从前小时候。”

水生说:“中药煎好了,玉生。”

玉生说:“我这一世,真是太麻烦你了。”

水生说:“你不要这么说啊。”

玉生摇摇头,不再说下去。

这一年春雷响起的时候,玉生的一生,也就过完了。[27]

这一段对话是很淡的,语言日常、朴实,在死亡面前甚至显得苍白,但正是在这种实录式的对话中,体现了这个时代男女最真实的情感。他们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作为普通人,在大时代中求得生存已实属不易,妻子临终对丈夫所说的“太麻烦你了”,饱含谢意、歉意和爱意,丈夫的一句“不要这么说”,似是不善言辞的回答,实则道尽了这个时代男女间最深的情愫,他们相互扶持度过一生,生命和生活早已融为一体,没有浪漫和华丽,有的是一生的柴米油盐,道不尽的艰辛和真真切切的人生喜乐。

不再有对生命形而上的思考,有的是在生活中获得的扎实的民间智慧:

“叔叔一直对水生说:‘水生,吃饭不要吃全饱,留个三成饥,穿衣不要穿全暖,留下个三分寒。这点饥寒就是你的家底,以后你饿了就不会觉得太饿,冷了就不会觉得太冷。’水生来到工厂里,听到师傅说的,老工人待在场里很健康,退休了就会生癌。他想,工厂里的这点毒,也是家底。”[28]

从全书看,水生在人生道路上所做的任何选择和决定,其背后都有这个“家底”的支撑和提示,这正是他在大时代下得以过活的根基。

初读《慈悲》,可以联想到余华的《活着》,但是两者相比,《慈悲》远没有《活着》那么戏剧化,水生的人生似乎有些平淡,但平淡中的那点乏味和扎实,正是最接近生活本身的味道,也是生活本身最值得回味的东西。在水生典型而平凡的人物塑造中,在《慈悲》关乎生活和生命本质的文本内涵的传递中,在对于个人体验的超越中,路内完成了从青年意气到中年沉稳的转变,在路内身上,同事也能看到整个70后一代的作家集体走向成熟。

路内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慈悲》之前的五部小说,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是它们都没有跳脱青春叙事,到了《慈悲》,才真正实现了对青春的超越。《慈悲》出版,路内已过了不惑之年,他开始了以更透彻,更严肃的方式来面对生活。这部小说在内容和技巧上,不及之前小说引人注目,但正是在看似无技巧的书写之下,隐藏着厚重的内涵,正如武功修炼到一定程度,越是简单的招式,越是能看出功力,《慈悲》一书在有限的文字中,传递了足够丰富的内涵。更加成熟的路内现在已不需炫技,不需华丽的语言和复杂的结构,面对严肃的生活主题,他举重若轻,这本《慈悲》,可以看作是路内的写作更加成熟的一个关口,在这之后的小说创作,也更加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路内.慈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2]路内.少年巴比伦.[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14.

[3]路内.追随她的旅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14.

[4]路内.天时坠落在哪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14.

[5]路内.花街往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13.

[6]路内.云中人.[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2015.

[7]申丹.论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在视角上的差异.[J].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注 释

[1]指路内《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时坠落在哪里》三部作品。

[2]路内:《追随她的旅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15-16页。

[3]路内:《天使坠落在哪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118页。

[4]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55页。

[5]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245页。

[6]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4页。

[7]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第286页。

[8]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第131页。

[9]路内:《慈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7页。

[10]路内:《慈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9页。

[11]路内:《慈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61页。

[12]路内:《追随她的旅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112页。

[13]路内:《追随她的旅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279页。

[14]路内:《天使坠落在哪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296页。

[15]路内:《天使坠落在哪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298页。

[16]路内:《慈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179页。

[17]路内:《慈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184页。

[18]申丹:《论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在视角上的差异》,《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19]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3页。

[20]路内:《追随她的旅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340-341页。

[21]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122页。

[22]路内:《追随她的旅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7页

[23]路内:《慈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231页。

[24]路内:《少年巴比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第114页。

[25]路内:《花街往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第190页。

[26]路内:《天使坠落在哪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327页。

[27]路内:《慈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第179-180页。

第3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关系;周边战略

中图分类号:D82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4-0005-11

收稿日期:2014-03-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SH007)

作者简介:李琪,女,河北衡水人,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历史地理的枢纽,“丝绸之路”的要冲。在这里,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众多民族生息融合,各种宗教碰撞传承。从地缘战略理论的角度讲,在从里海以东延至中国边境,面积400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地域范围,历史上曾是政治地理的古战场;旗色斑斓的王朝政权在这里勃兴欺衰。现如今,中亚则是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世界经济的“资源富集区”,欧亚大陆桥从这里向西延伸,成为大国和各种势力博弈的舞台。

中亚与我国山水相连,彼此之间有34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历史文化联系源远流长。一些同源跨界民族语言相通、信仰相同、习俗相近。伴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局日益复杂,中亚五国独立二十多年来经历了艰难曲折、极具挑战性的转型过程。各国独立之初的盲目自豪感和“内向式”经济战略,逐渐被日益浓厚的合作取向所替代。他们更加明确,本国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发挥独特的地缘优势,在国际合作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保障;而与中亚共处“丝绸之路”核心路段的中国,是“经过历史考验、可信赖的、最真诚的合作伙伴和伟大邻邦”,在合作上“中国从不附加任何条件”,是“最为稳定可靠和可预测的”战略伙伴。与此同时,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利益依存和根本战略关切上的共同点,表达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利益诉求与基本共识。构建适应新时期发展特点的新型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合作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构的历史要素与时代内涵

二千多年前,东起古代中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达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既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重要经济动脉,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友好通途。千百年来,不同国度和种族的无数商人、僧侣、道士、使臣、探险家在这里留下足迹。人们通过蜿蜒的“丝绸之路”进行物贸和文化交流。这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多元文化荟萃、众多民族迁徙交融的国际通道。它将世界最伟大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等相连接而交流,相比较而共存,相碰撞而发展。19世纪下半叶,当德国历史地理学家李希特霍芬把古代从东方向遥远的西方输送丝绸的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后,这个名称不仅为世界各国接受,而且使得“丝绸之路”交流、合作的根本精神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更新,“丝绸之路”的内涵更加丰富,含义也更为扩展。

回溯中国中亚之交通历史,早在远古时期,中亚古代文明的中心区域之一阿尔泰草原已是人类活动的频繁地区,也是中西交通的必经之地;大批的中国北方部落来到阿尔泰草原,把中国的文明特别是青铜铸造技艺、丝织和蚕桑文化传到欧亚草原,促进了中亚等地与中国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我国远古社会鼎盛时期的周朝即与葱岭以西诸族来往,与渠搜(费尔干纳)和康国(撒马尔罕)等保持一定联系。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89年),西周第五代君主穆王率六师西巡,出河西、渡流沙、抵昆仑,至“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西汉时期,匈奴南侵汉边,丝路受阻。中亚诸国倚为生计的贸易往来无法进行。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和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陕西汉中人张骞两次肩膺使命出使西域,重新凿通了“丝绸之路”。自此,我国与中亚建立了直接的官方联系。中国历朝历代官修史志、古籍文献均有与中亚交往之记载。“自鄯善跄葱岭出西域诸国,有两道。”“南道西腧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之国也。”“北道西腧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焉”。沿丝绸之路南北两道“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商旅往来不绝”,“使者相望于道”。各种典籍关于中亚诸国土物人情之描述更为详实丰富。“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气序和畅,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机巧之技,特工诸国。”此为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途径“丝绸之路”中亚路段时对飒秣建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物产风貌、灿烂文化的精彩描述。

历代中央王朝交通邻国,贸易互市旨在“东向而朝天子”,“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疆胜”。“丝绸之路”的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慎其四境”、“与我和平”、“中国治安”的地缘战略思想;与此同时,对于中国周边诸邦利益亦至关重要。“丝绸之路”的引入、输出将中国与中亚各族人民的利益紧紧连接在一起,这一历史趋势延续至今。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在中亚访问和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峰会期间提出了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旨在建设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轴的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其谋略思路是以“古丝路”之概念为传承基础,既体现厚重的历史积淀,又赋予新的涵义,即以我国西部的陕西省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至新疆所辐射的中国西北经济板块,及其与之毗连的中亚经济板块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物质流、信息流、人脉流、资金流,产业和交通等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东接亚太经济圈,西连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构成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与古代“丝绸之路”概念相比所具有的时代新意,是解读创新合作模式的在中国汉朝通罗马帝国“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通道。关键。史载,“汉世张骞怀致远之略,班超奋封侯之志,终能立功西遐,羁服外域。”“骞始开通西域道”,“从月氏至大夏”,“厚赂乌孙”,“则是断匈奴右臂也”。可见,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动因,历史上中央王朝与中亚关系之取向主要在于政治利益,双方间的贡赐贸易也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彼此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和自行发展是政治关系演进的结果。古代“丝绸之路”作为“商贸路”,是以商贾通过驿道驿站接力和绿洲城镇中转,进行远方贩运贸易所行经的陆上通商线路为特征。而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涵则是以经济为杠杆加强睦邻友好,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创新合作模式,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正如中亚学者对中国外交政策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所云,“深信中国的这一战略不是以军事学说为立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咱勺提出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而不带有任何政治扩张目的”。以史为鉴,从中解读,对我们理解和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创新合作模式颇有裨益。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地缘战略环境总体需求的重大抉择

地缘环境是指以地理因素为基点,由各种对外关系构成的战略环境。对地缘环境的客观评估和科学分析,是国家正确制定和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地缘战略的前提。就战略选择而言,中国的外交战略历来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基本方针。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复杂多变,世界各主要国家,尤其是一些周边国家都在进行战略关系的调整。“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选择正是基于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总体需求与时代机遇而提出来的。中国与中亚的地缘关系、历史联系和时代变化特征成为我国西向周边外交政策的立论依据。

首先,周边环境变化的现实考量。近年来,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我国东有争端,东南有南海争端,东北有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唯西北部邻国关系处于一个极好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地缘关系特点的背景之下,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思考和构建中国周边政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框架,构筑一个友好、合作、互信、互利的安全屏障、发展平台和利益共同体作为周边战略依托,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课题。从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对外战略追求出发,将中亚国家作为我国周边外交优先发展方向之一,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符合我国战略利益的正确选择。西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南向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辅相成,构成我国全方位周边战略重心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其次,大国在中亚博弈的严峻挑战。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2011年美国提出绕开中国和俄罗斯建立一个由大中东和大中亚经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旨在整合中亚和南亚两个地缘板块,主要着眼于2014年国际联军撤出阿富汗之后的亚洲利益。自中亚五国独立之始,日本就提出“丝绸之路外交”之策,而后又提出“丝绸之路能源计划”。2004年以后日本多次对此进行调整并加紧谋划,提出“中亚+日本”的“丝绸之路中亚攻略”,旨在于能源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同时配合美国牵制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2013年11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韩国期间提出“钢铁铸就的丝绸之路计划”,以铁路运输为基础,覆盖亚欧大型贸易。质言之,有些国家是藉“丝绸之路”为利用资源,以经济手段为契入点,进行地缘政治的博弈。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与美、日的主张有本质的不同。在2013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主席指出: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再次阐明了以和平、发展、合作为理念的中国周边战略思想。

再次,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升级给予动力和条件。中国和中亚国家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共和国的关系分别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不仅与土库曼斯坦的“强盛富民计划”、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一新丝绸之路”和“2050年发展战略”、乌兹别克斯坦的“福利与繁荣规划”、塔吉克斯坦的“2030年国家发展战略”、吉尔吉斯斯坦的“2013-2017年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的未来发展目标对接,“使中亚发展和繁荣起来”,而且对于沿线邻国俄罗斯、蒙古国、阿富汗、巴基斯坦等来说都是最为“理想的发展模式”。

世界向东,中国向西。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不仅需要我国制定全球外交大战略,而且需要进行国别、区域和周边外交战略调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则是中国外交战略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周边战略的重大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不仅在于其地缘经济意义,而且在于其地缘政治意义和地缘文化意义。中国与中亚国家是多领域的利益共同体,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不仅要着重建设交通运输走廊,而且要不断加深沿线区域的经贸合作;不仅要提升能源领域的合作,而且要加强非能源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不仅要强化安全领域的合作,而且要注重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民间和社会沟通的渠道,促进人民的相互理解,使彼此间的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

三、以地缘经济关系为基点,推进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以地理概念为基本要素,特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基本要素,即受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国家政策等内部因素影响,以及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反映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除了国家内部的区域性合理规划和产业布局外,也包括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从地理角度选择临近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从地域上连接并产生相应的经济联系,进而形成跨国性区域经济关系。地缘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地缘战略的重要手段。

伟大的“丝绸之路”曾经将世界不同地点分布的许多人类集团和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中心、经济中心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这条互利合作之路在历史上就造福于沿线各国人民。“丝绸之路”的国际属性决定了其运行过程、运行机制和运行轨迹会对所有沿线民族和国家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道者富,弃道者弱,已被历史反复证明。中亚地区与中国西北地理区位毗连、彼此交通便捷、人文特点相同,共处古“丝绸之路”的核心路段。这一区域东接中国中东部,西联欧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殊方异物,四面而至”,体现出沿线各国贸易的互补性。早在上古,中国就“遣客出塞,交通外国,广求异物”,凭借丝绸、瓷器、茶叶和无与匹敌的制造业与外国进行着顺差贸易。汉唐之时,通过“丝马贸易”、“茶马贸易”,引进了“竹劈双耳峻,风人四蹄轻”的大宛胡马。盛唐之季,“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将国家彩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利”,除此而外,中亚的锁子铠、水晶杯、玛瑙瓶、鸵鸟蛋以及胡旋舞、柘枝曲等亦人中原;通过“丝绸之路”的交市往来,这一历史地理区域更加繁荣。历史证明,无论是地理环境、文化元素,还是人们心理定位都对该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演进,“丝绸之路”的解读不断提出新的议题。苏联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国际政治版图发生了新的变化。中亚因其地缘优势及资源丰富,被视为当今世界最具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迄今为止,虽然它们立国已将近1/4的世纪,但是由于苏联在经济领域对中亚五国的不合理分工,其工业仍然不很发达,在经济体系中轻工业是薄弱环节。这一领域的诸多产品,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大都需要从国外进口。2010年哈萨克斯坦出台了《轻工业发展规划》并规定,2014年底之前,本国轻工业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必须达到30%。而现实是其国内轻工业仍然处于“危机状态”。据统计,近三年,其国内轻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达不到10%-20%。纺织品服装的生产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8%;鞋业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吉尔吉斯斯坦80%的日用品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从中国进口,而中国因轻工业很发达,质高、物美、价廉的轻工业产品在中亚占有很大的市场。除此而外,我国与中亚国家在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食品、家电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丰富,但是各国的“高效利用能源”、“不可再生资源安全”和节能意识不断提升。2013年9月10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大力推广替代能源,使用和支持以绿色科技为核心的替代能源项目,在2020年之前哈国能源消耗每年至少降低2.5%;2020-2030年期间每年降低3.5%,到2050年替代能源将占哈能源总量的50%;并下令成立哈国清洁能源发展署及支持替代能源发展基金。在这一领域,哈萨克斯坦希望吸引国外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投资,同时促进能源优化利用、知识交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学习其他国家促进经济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和经验。

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阴影尚未消退、外部风险较大的环境下,中亚五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保持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五个国家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差距拉大;市场经济的治理结构和制度环境的改革滞后是中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状态。有些国家,因经济基础薄弱,既缺资金又缺技术,经济运行隐患颇多,发展处于低迷状态。与我国接壤的塔吉克斯坦是山地之国,曾是苏联最贫穷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总量在中亚五国中居吉尔吉斯共和国之前排第四位,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反观之,该国与其他国之间的差距也表明它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塔吉克斯坦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占中亚水资源的60%,但目前的利用率只有5%,在水电开发和建设方面需要合作与融资。塔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本国既没有开发能力,也没有深加工技术。因此能源、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是其重要的方向。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农产品大都是“绿色原生态”。柠檬、石榴、蜂蜜等纯天然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但是存在运输能力、深加工和包装等问题。中国与之在这些方面进行合作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中亚地区经济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为有效的经贸合作创造了前提条件。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之初,双方的贸易额仅为4.6亿美元,而2012年这一数字达到459.4亿美元,增长近100倍。2013年,中国同中亚五国双边经贸总额超过46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中哈贸易额达286亿美元,增幅为11.3%。哈萨克斯坦从中国主要进口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运输设备等。根据哈萨克斯坦统计署公布的资料表明,2013年哈国向中国出口14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从中国进口81.93亿美元,同比增长9.3%。哈国向中国出口商品以石油和矿产品为主。截止2012年底,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投资达14亿美元,其中12亿集中在能源领域;乌兹别克斯坦已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20个基础建设项目的6亿多美元无息贷款。

经济合作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着力点。我国西北省区陕西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都在根据本省(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及其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提出一些具体项目跟进与落实,加快本省(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发挥着引进中亚能源和向西输出中国产品的通道作用。2013年11月28日,陕西省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开通了从西安至中亚地区的首列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这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通往中亚最便捷的铁路货运方式。运输时间比公路运输减少了20多天,资金成本也比公路运输降低30%左右。2011年6月28日,中国银行在新疆正式推出人民币兑换坚戈(哈萨克斯坦货币单位)现钞汇率及挂牌交易,并成功办理同业中直接汇率项下的坚戈现钞兑换业务。综上所述,这些均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合作模式的成功典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合作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依托沿线国家地理区位、环境条件和现代化交通运输干线等要素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城市为节点,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构建若干独具特色、不同层级的经济单元或次经济区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元性、动态性、稳定性、开放性、多层次性和相对合理的带状形态的地域经济区。“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30亿人口、60多个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具有鲜明的交通枢纽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和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技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等特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经济高地和增长极。2013年9月27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加强合作协议书》和《西安宣言》。沿线国家城市之间贸易和产业体系的互补,能源、金融、基础设施、公共事务等领域的相互支持、互通有无与务实合作,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区安全

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其发展趋势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且延伸至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与跨国性。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制毒贩毒、武器走私、网络安全等已经突破了以国家为边界的地域空间。在诸多非传统安全因素“无疆界”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从更广泛、更综合、多层次、多视角去思考和重新认识国家安全问题,调整国家的安全战略;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各国安全利益对国际安全情势的依赖程度,强化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中亚国家包括与之毗邻的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周边环境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关注的重点地区。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地理形势、民族关系、极其复杂。地缘因素、资源价值和人文环境的综合给各种政治势力的争夺和博弈创造了空间。一些热点国家和地区输出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犯罪、武器走私、利用民族和宗教因素制造突发事件,破坏国家、地区安全的潜在危害较之以往呈上升趋势,其外溢不可避免影响到中亚国家和我国西北边疆。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情势引人关注。

中亚地区人口约6500万,有一百三十多个民族;与阿富汗有2087公里的漫长边界;彼此之间有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跨界而居。随着2014年国际联军撤离阿富汗,中亚的“通道作用”日益凸显。阿富汗问题面临新的复杂形势,有可能卷土重来,有可能死灰复燃,地区的安全稳定充满诸多变数。根据联合国难民署驻中亚代表预测,北约反恐联军撤出阿富汗以后,有6000阿富汗人准备越境离阿,向周边国家迁移。据联合国犯罪办公室报告,目前阿富汗的海洛因已占到中国市场的1/4,经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和中国与中亚边界流入。阿富汗局势的恶化及其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安全,也关涉我国与中亚一南亚的经贸合作和投资环境。

就现实而言,中国的安全形势与中亚一南亚地缘环境的扩散效应直接相关,与中东事态的恶性发展密切互联。目前中亚地区存在着四大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且呈现出扩散态势。“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从费尔干纳谷地向阿富汗北部转移。哈萨克斯坦的“哈里发斗士”接连发动针对国家政权和平民的恐怖袭击。“伊斯兰解放党”(伊扎布特)自“阿拉伯之春”后在中东和中亚国家进一步拓展。中亚地区的第三大恐怖组织――2008年脱胎于“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的“突厥斯坦伊斯兰党”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处建立训练营地。他们还将全长1224公里的中巴边境喀喇昆仑公路作为越境新疆的常规化路线,试图将“圣战”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推进到中国境内,针对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恐怖主义活动。这四大组织的共同特征是,都将自己的极端主义或恐怖主义活动纳入“全球圣战”,大都把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区作为针对世俗化国家政权实施恐怖活动的“策源地”和“支撑平台”。他们利用互联网作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传、招募、培训和实施活动的载体。据统计,独联体范围具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性质的网站达两千多个。2013年仅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就关闭了596个宣扬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网站。近年来“东突”的各类“圣战”视频逐年增加。在2011年以来的中东“阿拉伯之春”中有持中亚不同国籍护照的宗教极端分子和“东突”武装成员参与叙利亚等国的内战。2012年新疆发生近200起案,2013年4月以来在喀什地区的巴楚、莎车,哈密地区的鄯善,阿克苏地区的乌什、新和以及和田、库尔勒、乌鲁木齐等地连续发生案件。以上地方都是曾经的古“丝绸之路”重镇或咽喉要道,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承外启内的枢纽地区和城市群覆盖区。当前,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危害最大的“伊吉拉特”以“圣战迁徙”模式,由西北边疆向内地乃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移动,尤其是向人口密集和流动人口集中城市、旅游城市、国际化程度较高城市和边境城市渗透。2013年10月28日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和2014年3月1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案凸显出内地和全国性防范恐怖主义的紧迫性。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事件频率的上升状态不是孤立的,是在当前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全球化,极端主义思潮处于活跃期,诸多国家面临严峻挑战和威胁的国际大背景下发生的;是受中亚一南亚和中东“不稳定之弧”影响而促发的。一些国际性和本土化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成员对宗教极端主义认同意识高于民族认同,抗拒世俗化的国家认同。其思想意识、采用手段和活动形式呈现国际性、关联性、模仿性、突发性与本地化、分散化和碎片化等相结合的特征,表现出更加尖锐、复杂的发展态势,使地区的社会安全风险水平短期内难以降低。一些具有宗教极端思想的因经济能力所限,无法前往热点地区参与“实战”锻炼,转而进行本地化演练。现实中出现的低龄化、女性化趋势是宗教极端主义进行虚拟化意识形态渗透的结果。说到底,是全球化背景下,宗教极端主义与世俗国家政权在进行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心灵争夺战”。中亚一南亚及我国西部边疆安全形势面临新的严峻挑战。2014年1月23日,吉尔吉斯共和国边防军在伊塞克湖州击毙11名“东突”,再次显示“东突”恐怖势力在中亚地区趋于活跃的迹象。

没有地区安全,就没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稳定发展。目前中亚一南亚地区仍然存在着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扩散的条件,政治腐败、社会贫困、经济失衡、教育缺失、高失业率、国家间领土与水资源纠纷、民族宗教冲突、国内政治斗争、新旧政权更替等因素,致使地区安全质量脆弱。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稳定发展,而且干扰破坏彼此之间的经贸合作,对中亚-中国油气管道的安全、中亚-南亚-中国的空中和陆地交通、运输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员工安全都会形成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倡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反恐机制”和“安全合作机制”相结合,是确保民生安全、国家安全、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合力传承“丝绸之路”文明,构建多元人文交流形式

“丝绸之路”是横跨亚欧大陆的文明互鉴之路,作为人类进行长时期、长距离交通、贸易、文化、技术以及民族交流融合之线路的杰出范例,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相互激荡、渗透通融,并向远方传播。漫长的历史岁月没有抹去人类留在这一广袤地域上的足迹,那些传诸后世的各种典籍和珍贵古迹遗存依然透露着过去的信息。丝绸之路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见证了古代亚欧大陆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多元文化特征。今天我们重温历史,不仅有益于教育人民认识祖先构建这条和平之路的光荣过去和憧憬美好的未来,而且有益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创造人类的进步、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关涉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伟大事业,无疑有助于我们抢救、挖掘、清理、保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诸多民族的文化遗产,恢复它们的真实面貌,弘扬它们的优秀传统;对于加强沿途国家共同利用和继承“丝绸之路”承载的历史文化资源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西北各省区正在展示独特的历史人文魅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的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正在蓬勃发展。

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优势对于加强“经济带”沿途国家共同利用、保护和联合申报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丝绸之路”文明、促进民心相通发挥巨大的作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棚关。“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路段是世界文化最多元的区域。中国与中亚五国将“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为世界遗产,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遗产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遗产所在地的生态和人文环境,而且可以拉动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当地群众的就业;为促进沿线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共处,提供了新的、更具实质性的合作契机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旅游业以其产业关联度高、收入弹性大、就业范围广、带动能力强和市场前景广阔,且蓄势待发等独特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备受重视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产业。中国境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西安古城、敦煌、龙门、法门寺、麦积山、塔尔寺、青海湖、嘉峪关、吐鲁番、天山和喀纳斯等世界级或国内一流旅游资源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的构建为双边和多边的旅游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与周边环境。我国西北地区的医疗水平和硬件设施领先中亚15年以上。我国传统中医广受国外游客推崇。新疆以创新思维,面向中亚开拓了“医疗+旅游”市场,旅游者数量逐年递增。但是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旅游合作规模仍然不尽如人意。据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尔兰・叶尔默科巴耶夫提供的数字,2013年赴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为400万人,仅2013年上半年中国赴泰国的游客有320万,而同年赴哈萨克斯坦旅行的中国游客仅2004人,哈萨克斯坦赴中国的游客39.4万人。哈萨克斯坦希望能与中国开展更大规模的“历史文化游”、“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游”,而最具吸引力的则是“健康保健游”,“这将为哈萨克斯坦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五通”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多元中尊重彼此差异,协调彼此立场,巩固深化彼此关系,互利互信,开展务实合作的前提和基石。没有文化的沟通作为坚实的民意基础,就无从谈及其他领域的成功合作与持续发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加强人文交流,包括开展青少年、文化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将使各国关系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对消解周边国家“中国”的错误观念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在我们与中亚国家交流合作中,对方国家均提出,希望与中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在学历教育、教师培训、学术研讨、信息互换、互派留学生、高科技(农业技术、食品安全、能源安全、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旅游项目的论证及专门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国进一步拓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往渠道,提升人文合作层次和科研水平,拓展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市场,对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平台。

我国西北地区既有对外开放的地缘经济优势,也有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的地缘文化优势,一些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同源跨界(跨国)民族具有语言优势、文化共性、亲缘关系,构成双方开展经贸合作的人文特点之一。彼此之间在心理上形成的历史文化联系将产生“特殊效应”,是民心相通的重要资源,这一因素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多元合作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变得更为宽广通达,给沿途国家和人民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对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实践层面面临的难点、问题及协调

“丝绸之路”是沿线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资源和财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基于历史、面对现实、规划未来的战略坐标。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合作模式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为具体目标”。以“五通”为指标系统检验以往的实践,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虽然取得了成果,但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具体利益诉求不尽相同,故此也面临不少难点和问题,需要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务实合作,切实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和互利共赢。

1.在政策沟通方面,我国应跟踪分析、综合判断中亚投资、税收等政策法规

加强政策沟通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合作模式的前提。目前一些沿线国家存在海关、投资、税收、货币等政策措施的多变性,法律仲裁的随意性,相关政策很多内容从温和演化为强制,办理工作签证制度复杂、费用高、限制多和周期长等因素,增加了合作项目的成本,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对各方企业实体的交流与合作造成滞碍。

由于在中亚地区经济合作领域外资企业比重增加,中亚国家开始注重工业产业的当地化,提高本国员工在外资企业的就业比重,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哈萨克斯坦的《资源法》《劳动法典》等都规定“执行合同过程中雇用本地不同等级员工与外国员工的比例”,外企中本地员工比率不低于95%,并对引进外国劳务提出受教育水平、工龄和工作经验等要求,且劳务许可证审批手续繁杂。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也都有类似规定。随着我国在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项目不断增多,中方企业在当地的劳动用工、投资经营等问题逐渐凸现。最为突出的是,受对方制约,中方企业难以保证全员在岗,一般在岗率多则50%,少则1%-2%,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

中亚国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修订和颁布了一系列“改善投资环境”和“稳定外国投资及保护外国资产”的政策法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以各种借口对外国投资者予以限制和施加压力。在政策层面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海关和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变化,对外资的进人、投资的范围、股权的持有、外国劳动力许可限额等都提出了限制规定。这是影响外企投资经营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哈萨克斯坦颁布了《新税法》,将超额利润税税率由原来的4%-30%提高到15%-60%,取消了原石油合同税收稳定条款,石油公司综合税负由49%提高到62%(国际油价按60%测算),造成石油公司经济效益的大幅下滑。由于政策制度的经常性变更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的稳定性,投资风险较大。因此我国企业在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能源等多领域的合作中,必须对其投资、税收等相关政策法规密切关注,作动态的跟踪分析和综合判断。

2.在道路联通方面,我国应及时与中亚国家协商和解决技术标准差异带来的困扰

加强道路联通,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就目前现实而言,在道路联通方面,交通通讯的地区网络建设尚未完成;一些正在推进的交通项目迟迟没有实现,阻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便利化的实践和落实。

中-吉-乌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建不仅将改变新疆乃至整个中国西部的交通格局,还将构成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南部通道,形成东亚通往中亚、西亚和南欧新的便捷通道。这一项目提出已有10多年,但延宕至今未能顺利实施。2013年5月和12月,俄罗斯提出并与中亚国家讨论撇开中国的“俄罗斯一哈萨克斯坦一吉尔吉斯斯坦一塔吉克斯坦”铁路项目。于是,吉尔吉斯斯坦对这一项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然而,除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外,吉尔吉斯斯坦放弃“资源换铁路”的融资计划和铁路轨距的技术标准问题也是借口之一。中国铁路轨距采用的是国际标准,与欧洲大多数国家、土耳其、伊朗、朝鲜半岛国家相同。中一吉一乌铁路方案的轨距是1435毫米,与国际标准相同,而中亚国家的铁路轨距则仍然沿用苏联1520毫米的宽轨。虽然各方已就《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基本达成一致,为开辟从连云港到圣彼得堡的欧亚交通运输大通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但是这一技术问题阻碍了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影响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道路联通计划的实施。我国与中亚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计量标准不同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彼此合作的顺利进行,抓紧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合作方之间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质量等问题的出现,需要各方专家会诊、共同协商和及时解决。

3.在贸易畅通方面,我国与中亚国家需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

加强贸易畅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沿线国家在通关、检验检疫等方面简化手续,降低关税和投资成本,消除贸易壁垒,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合作、互利共赢和投资便利化的相对路径。目前,在推进我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建立和发展经贸投资的信息空间不顺畅;因受软环境因素的制约,经贸领域的合作与成就低于预期。虽然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互补性特点突出,但是这种互补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掘利用。在中亚地区,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关于市场变化的信息交换渠道不畅等,都是我们面临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我国与中亚国家,特别是与哈萨克斯坦等接壤国家的贸易合作主要是边境贸易。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关税同盟”建立以后对外实行统一进口关税,采取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为此,哈萨克斯坦上调了5044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其中涉及我国诸多对哈出口商品,包括纺织服装、轻工商品和机电产品等。哈萨克斯坦还取消了原来对边境贸易的简化清关制度,提高了计税标准。这样一来,不仅使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面临一些壁垒,而且致使两国之间缔结的一些边境贸易协议发生了变化,对中哈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有些国家海关不依国际惯例以货值征收关税,而采用包税制收取“清关费”,即按每辆货车、客车征收固定关税,随后税务部门又频繁查抄以“灰色通关”方式出口的货物,给中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再者,一些国家在很多方面不按国际惯例规范化机制操作,增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的风险。这是长期以来我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难点。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或多边经贸合作服务体系,包括投资、财税、通关等保障机制以及纠纷协调解决机制、法律合作机制尚待有效建立或完善。

4.在货币流通方面,各方亟待推进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

由于国情不同,利益不同,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同,对金融合作的具体诉求亦各不相同,故此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合作都会有一些有形或无形的壁垒。沿线国家金融机构的差异导致金融合作难以扩大,影响投资合作。加强货币流通,降低经贸合作流转成本,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创新合作模式,抵御金融风险,维护各国利益共赢的重要环节。

目前的问题是中亚国家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存在不同程度银行结算方式不规范,出口信用保险运行原则诚信度低等弊端。一些国家换汇程序繁琐,效率低下,银行不能及时进行跨境本币兑换或结算,以支付货款和利润,影响了企业利益。从2014年4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提高了对国际汇款机构的要求。自此,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汇款业务的机构必须具有国际评估机构的认定等级或提供能以证实其信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银行担保,抑或在合作银行存人保证金。这样一来,有可能导致汇款服务费用提高和货款业务利润下降。上述因素对投资建设项目企业、单位的利益、融资渠道,对基础建没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的相应贷款、各国间货币的直接流通产生了障碍性影响。这就需要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合作机制的建设,建立统一的规范,建立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合作领域交流的平台,要坚持平等、互惠、互利原则。

5.在民心相通方面,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奠定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观上说是国家间行为,微观上则以双方和多方的企业为主体。企业是各类项目的主要投资者、建设者和运营者。中亚五国属于新兴市场,随着中国与这些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加强,我国许多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在中亚国家投资的中方企业中,以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居多。目前在中亚国家因人们对中国还不甚了解,所以不同程度存在着“中国”的认识。中方在中亚落地企业如何树立中国形象,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经营和生存中将面临不同文化挑战和社会政治环境。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尊重当地各族人民的习俗,赢得当地公众支持,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立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境外中国企业形象如何是关系到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能否取得突破的要素之一。有鉴于此,境外中方企业应从自身治理人手,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我国驻外使领馆、主管单位和海外商会应充分发挥和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作用。树立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消除负面影响,是对外宣传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有力的“现身说法”和民心相通的关键之一。

6.强化“上海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保证沿线国家的合作安全

第4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2014年,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雄伟战略,强调有关国家要一起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深入地进行实施和全面展开,主席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有利于民族和边疆地区,要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开放节奏,努力开拓服务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自古以来,丝绸之路贸易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密不可分,更促进了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外开放的崭新举措,这个战略布局的坚实基础便是民族边疆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历史上形成的密切民族关系和民族感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与丝绸之路密切关联,源远流长,各民族成员都对丝绸之路怀有深厚的感情。“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要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整体发力,而不能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这就必须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统一国家的认同,坚决维护祖国的最高利益和民族大团结,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有必要向世界展现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国富有特色的各民族和谐与共、团结友爱的多元一体文化,尽力传播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密切关联的丝绸之路精神,努力增进我们伟大祖国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真正认同,以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来促进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实现。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交往

作为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肇始于两千余年前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商贸沟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多种文化和众多国家及民族,这个雄伟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能否和谐共处、真诚交往,摒弃各种误解、疑虑甚至对抗,让“丝绸之路”的历史焕发青春,“一带一路”沿线的相关国家和民族一起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自古以来,丝绸之路的贸易和商业往来就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密不可分,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密切相关。“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和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了多个民族自治区域和众多民族省份。“一带一路”战略把中国民族地区从边缘位置推向了历史前台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成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前沿阵地。“一带一路”战略将和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那样,对祖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绝好的契机,各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一样都会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也会走出固步自封、发展迟缓的过往状态,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感情,真正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局面。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是民族之间新的利益矛盾产生。我国少数民族群众一大部分生活在西部地区,与汉族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有着明显差距,“一带一路”沿线的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从而消除不平衡和落后的差距,发展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二是民族意识增强有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必将促进民族意识顺势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增强有可能导致一定的排斥性伴随产生,形成一定的民族隔阂。三是民族风俗习惯和可能多少会受到影响。“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地区的风俗和宗教文化有历史的继承性,成为当地民族文化和生活的重要因素。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各种建设项目将逐渐在民族地区铺开,在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多少会冲击和影响当地的日常生活,一旦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伤害民族感情的情况,倘若处理不妥当,势必影响民族团结,阻碍“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所以,要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交往。一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各个民族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互相离不开,中华民族利益是最高利益,要坚决抵制和反对狭隘的本位主义。二则,每个民族都要互相尊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要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共同繁荣和进步。三则,各个民族也要从自身出发,努力发展和进步,整合各方利益,在中华民族和祖国大家庭的格局中,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促进,不歧视,不攀比,不泄劲,不拆台,要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进程中一起努力奋斗,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建立和发展伟大地中华民族感情,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一就是我国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交融和认同。民族文化通过影响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商业贸易的内容并对商业贸易的规模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既存在“异质性”,也存在“同质性”。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导致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有效促进商业贸易的产生并进一步产生强大竞争力;民族文化“同质性”所内涵的禀赋优势则有利于商业贸易“网络效应”的形成并强化了贸易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文化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业贸易的重要推力,是对经济方面劣势的有效补充。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历史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与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从而不断演进。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民族文化,都在历史演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认同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当今世界区域合作搞得比较好的地区,一般都有较多的文化认同,比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都有比较强的文化凝聚力。有了文化认同,才能达成共识,进而实现合作共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举措,将对我国的方方面面都会起引领作用,也必将对国家认同的意识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认同,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就是各民族成员对国家都有归属感、认同感,是一种身份意识,是基于共同的历史和文化等因素产生,也会通过有意识地建立一定的政治、法律和文化体制来实现。国家认同,可以表现为政治认同、经济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多种形式。“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家认同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群众的文化交流是“丝绸之路”文化核心的价值基础;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团结友爱、共享繁荣生活是“丝绸之路”精神的理想和追求。国家认同必将让“丝绸之路”精神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共建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

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与实施有赖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进一步增强,也有赖于和谐的民族关系,倘若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进展,甚至影响区域发展、民族发展和国家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中,要严防出现影响民族和谐关系的情况。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工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增强国家意识。要大力宣传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平等团结是民族关系的前提,“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民族关系涉及到不同层面,平等和团结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要努力处理好有关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等各类问题,严禁发生伤害民族感情和影响民族团结的事情。应根据各地区民族特点,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加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营造和谐、团结、友好的民族关系氛围。各族干部群众也要敞开胸襟,增强自信心和包容力,摒弃地方保护主义,从全局着眼,与时俱进,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引导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对于民族意识可能增强的趋势,不要刻意打压,也不可放任、放纵,要防止被坏人利用,要积极引导,要强化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着力在全体公民中培育、发展和强化国家意识,把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结合起来,增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要有意识地导引向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历史认同,强化国家意识,有力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区域发展与民族发展要统筹规划。“一带一路”战略不但着眼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也着眼于促进民族间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应有之意。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进程中,要努力促进和发展和谐的区域关系和民族关系,统筹规划,求同存异,互惠互利,有效互补,整体推进,要摒弃一地一域的狭隘利益,坚持全局观和大局观,将各方利益有效整合,努力发挥整体合力,同时权衡考虑各方的利益分配,避免差距过大,尽力实现相对公平,努力使各方都受益。总之,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最关键的还是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营建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共塑民族团结之魂。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构建利益共同体,在各民族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紧密社会关系,让各民族成员增进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伟大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悠久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从而加强各个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认同,强化国家意识,真正打造一个休戚相关、互利共赢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作者:刘永强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乌小花、红梅.论“一带一路”战略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兰州学刊.2015(12).

[2]王正伟.民族地区要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大局中大有作为.民族论坛.2015(7).

[3]梁红军.“一带一路”战略的民心相通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1).

[4]王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内质和蕴涵.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6).

[5]杨韶艳.“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第5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英语文化教学

1.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丝绸之路作为贯通亚欧大陆的动脉,是世界史发展的中心。它把欧亚大陆的蒙古、塔里木盆地、准格尔、、帕米尔、河中、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区连结起来,并使它们相互依存地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尤其是在这条路的末端部分曾经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花喇子模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等许多古代文明。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文化方面。由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中原地区的丰富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中亚、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地中海欧洲区域。在粟特人、突厥人、回鹘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努力下,大量工艺精美、品种繁多的丝绸、瓷器、茶叶、纸张、冶铁技术、水力技术、金银器皿和工艺品、钱币、雕版印刷、炼丹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在中国物质文化传入西方的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贸易,西方物质文化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物质生活:例如,草原民族的羊马牲畜、畜产皮毛、毛织品,西亚的珊瑚、翡翠、珠宝、琉璃器、各种香药,苜蓿、胡姜、葡萄、石榴、胡椒、波棱等作物,中亚的酿酒术,印度的制糖法、建筑技术等,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1]。

第二,民族文化融合方面。自公元初以来,由于草原民族的活动,在欧亚大陆导致持续数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浪潮,甚至影响到罗马帝国的兴衰。丝绸之路的开辟几乎是与民族迁徙的浪潮同时发生的。欧亚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十字路口。在中亚,汇聚了人类历史的几个主要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闪族伊斯兰文化和希腊罗马欧洲文化体系。正如摩尔根所说:“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这把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便打开了。”丝绸之路成为民族融合和交流的渠道和纽带,古代塞种人、匈奴、大月氏、粟特、阿拉伯、突厥、波斯、吐蕃、吐谷浑、鲜卑、党项、回鹘、铁勒、蠕蠕、哒、氐族、羌族等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十分活跃,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1]。

第三,科技文化方面。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丝路贸易的繁荣,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大食帝国、印度和波斯帝国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如天文学、历法、数学、医药、建筑技术、制糖技术、制玻璃技术、制酒技术、缝合木船技术等传入中国。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中国的重大贡献[1]。

第四,宗教文化方面。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各种宗教文化传播中国提供了条件。自从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各种域外宗教涌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哲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2]。

第五,艺术生活方面。丝绸之路带来的西域文明的影响表现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饮食、服饰、宅居、节庆、娱乐等风俗时尚,到音乐舞蹈、文学艺术,都反映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巨大融会力[2]。

2. 丝路文化教学的意义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南北的商贸道路网络,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和平交往、商贸互通、文明交融、和谐相处之路。古丝绸之路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在当今世界仍然极富生命力,并将为西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不竭动力。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他强调,20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对于当今复兴丝绸之路、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和其他各种合作、传承东西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丝绸之路城市友好使者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如何让大学生认识到丝路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能够合理地组织教学,进而有效地将丝路沿线各国的重要文化渗透到外语课堂教学之中。因此,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丝路文化教学实施途径

3.1文化知识传授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大背景下,外语教师应该将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的重要文化知识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如: 文化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文化包含的内容和范畴,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俗规范等,都需要教师利用课堂内外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学习者,如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构成一系列的文化讲座,这样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如,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所谓的交际距离,在交谈过程中如离对方太近或太远,都会引起对方的不适,这就是文化造成的误解,所以在教学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

3.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研究者以科学的态度,从掌握的文献资料中摄取信息、材料,帮助了解事实真相,并发现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考察特定事件或事物的发生和变化,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实际的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失败案例来说明跨文化交际中误解产生的原因,帮助学习者了解不同文化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期望和表现[7]。可以从报纸,新闻报道渠道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对这些失败的例子进行分析,或者教学者也可以给出四个选项解释误解产生的原因,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如果一次选错,就让他们再选,直至选对为止。案例分析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步骤:①背景简介;②干预及过程;③效果及现状;④问题分析;⑤启示、思考;⑥结论与讨论;⑦建议等。

3.3文化互动教学

这是以教师与学生作为不同文化表现者的之间的互动教学,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文化互动中感知外来文化,如教师与学生相互讨论某一文化现象,使学生在探讨中感知到自己与教师文化的不同,然后形成自我判断,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文化疑惑解析、文化冲突化解、文化专题研究等。通过开放式的、平等性的、交流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文化态度。因此,在互动讨论中,教师也应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态度。

3.4文化实践教学

文化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文化实践中获得有关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文化的知识、形成对沿线国家文化的认知态度与理解能力。

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出台,我市确定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高地六中心”,努力把西安建成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一高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分别为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为落实好《西安宣言》,力争每年在西安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市长论坛、市长圆桌会议。争取国务院批准西安欧亚经济论坛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并同期举办丝绸之路博览会。在此期间,西安还将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洽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美食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以上活动将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文化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就能够低成本、快捷又方便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们直接交往,在交往中直观地获得文化知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能力。

为了充分利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们最直接接触的机会,提高其有效性,教师事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意识、能力准备。同时,在参与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会议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题讨论会或者专题辩论会,让学生总结他们获得的文化知识,形成的文化态度以及文化能力的体会。

结语

综上,笔者分析了丝路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教学的意义,讨论了如何将丝路文化渗透到外语教学课堂之中。通过对丝路文化教学的探讨,本文旨在引起大学英语教师对丝路文化教学的重视,从而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中,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S].2010-07-29.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2012.04.23

[4] 余树声.丝绸之路:外层文化圈的构建[N].西安日报,2013-10-14(11).

[5] 商子雍.丝绸之路的精神内蕴及其现实意义[N].西安日报2013-10-14(11)

[6] 魏建华,周良.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西安日报,2013-9-8(1).

[7] 张文.丝绸之路风情街:展示异域风情,串联丝路文化[N].西安日报,2013-10-2(5).

[8]袁建平.“丝绸之路”溯源[J].社科纵横,2001(2).

[9]布尔努瓦.丝绸之路[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10]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第6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56-04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再次将人们关注的目光引向了线性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丝绸之路沿线景观成为时下旅游的热点,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时空跨度大,历史遗存数量多、品类复杂,给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本文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服务,将这条东西方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的文化资源与历史内涵直观地展现出来,使游客能够更好地领悟丝绸之路两千年间的文化交融与历史积淀,并为其他线性文化遗产的智慧导览服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线性文化遗产概述

(一)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从单体文物扩展到文化区域,从静态遗产延伸至活态遗产,从文物、建筑、遗址扩延到跨越一个或多个地区或国家、体现不同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河流、道路,文化线路作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理念也被提出。2003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对文化线路的定义做出了具体描述:“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地得到体现。”

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从文化线路衍生而来的,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自1993年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被评为线性世界文化遗产后,法国的米迪运河、奥地利的赛默林铁路、印度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阿曼的乳香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等也作为线性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线性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道路、河流、水道、峡谷,以及公路、铁路等形式。它们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不同地区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国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众多,既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武当神道、万里茶道等,也有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红旗渠、青藏铁路等,这些线性文化遗产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美丽画卷。

(二)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

作为世界遗产领域中出现的新类型,线性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类型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既是线性文化遗产所特有的属性,也是我们在研究线性文化遗产移动服务导览时所应挖掘的产品需求。

1.时空跨度大

线性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呈线状或带状,通过内在联系将一些原本不相关的城镇连接起来,因而覆盖了很大的范围,呈现出很大的空间跨度。如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与欧洲连接起来,全长约7000多公里,形成了跨越多个国家的贸易通道。此外,线性文化遗产大都历史悠久,在长达几百年甚至数个世纪的时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茶马古道自唐宋以来,历经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还在进行着活跃的贸易,甚至在第二次世界战争期间也曾一度繁荣,成为内地与藏区沟通的重要通道。

2.内涵丰富

线性文化遗产既包含了沿线的文物、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涵盖了多种类型,加之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非常广,包含的文化遗产内容也更加丰富。此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这种动态的变化更加深入地反映人类活动,形成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如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在北京到杭州4000余里的范围内,造就了沿线多个城镇、码头的繁荣,形成了无数古庙、古桥、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在这条长河中,哺育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留下了诸如“十里红妆”的风俗习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

3.功能重大,影响深远

线性文化遗产作为不同地区、国家间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影响深远。如大运河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一贯被视为封建时代大一统政权的生命线,它解决了南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实现了物产资源的跨度调配,促进了沿线城镇的经济繁荣,从而在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茶马古道,不仅是汉藏地区茶马互易的商道,也促进了西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虽然在明清之后逐渐式微,但是民间形式的贸易却始终活跃,“在鸦片战争以后,川藏之间的茶叶贸易有力地抵制了英帝国主义借倾销印度茶来控制的图谋,川藏茶道也成为一条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政治线与国防线”。

二、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概况

丝绸之路,最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9世纪70年代命名,后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通常指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穿越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因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故得此名。由丝绸之路衍生出“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名称,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上连接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在促进政治邦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的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中国段)内容。

早在西汉之前中原与欧亚之间已有交流,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国和中亚、非洲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丝绸之路正式开通。通过这条贯穿亚欧大陆的通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以及金银器、漆器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亚和欧洲,而中亚多种名贵植物,西方的珠宝、香料、珍禽异兽等商品也传入中国。随着往来商旅、行人的不断增多,在沿线的绿洲、戈壁滩中出现了为商旅行人提供补给、休息的场所,由此也促成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城镇的兴起与繁荣。

伴随着商品贸易的不断深入,在丝绸之路上还进行着文化、宗教等精神方面的交流。季羡林在中印文化交流研究中曾指出:“中国的纸和造纸术先传到西域地区,经过西北丝绸之路传到印度”。沿着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的通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冶铁术、丝织技术、医学等当时领先世界水平的技术逐渐传到西方,西方的玻璃制造术、制糖术也流入中国。而来自西域的胡乐、胡舞等活动,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也经丝绸之路传播开来,这些外来的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反过来又对西方的宗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的智慧导览需求

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丝绸之路沟通了农业文明、游牧文明,见证了沿线各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兴衰,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内部需求还是外部条件来看,都需要将丝绸之路视为一个文化遗产整体,从而开展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其文化历史内涵,认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1.内在需求

受制于空间和技术因素,在博物馆橱窗中展示的文物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在景区内的建筑或遗址也不能完整地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不论是文物、建筑,还是遗址,它们都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有着自身的关系网络,相互间在环境、时间、属性、作者(收藏者)等多个维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丝绸之路这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中,各项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使丝绸之路成为一个相互交融的活态文化遗产体系,全面地反映出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内涵。单纯割裂某一建筑、遗址来欣赏,都将影响到游客对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认识,这也是开展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智慧导览的根本需求。

从佛教传播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沿线各个石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展现了佛教由西向东传播发展的轨迹。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最先传入了古代西域(今新疆地区),随之在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石窟群,主要以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和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的拜城县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苏巴什石窟等。佛教从西域途径河西走廊段向内地传播,主要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河西走廊石窟的创建在时间上也稍晚于西域石窟。从河西走廊到长安分成了三道,在三条道路上分别形成了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须弥山石窟、彬县大佛寺等石窟。而在佛教东传的基础上,也诞生出河西宝卷、热贡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文化遗产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等价值,但它们在相互联系中展示出了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在两千年间的动态变化。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文化遗产体系,丝绸之路更需要我们从全局去认识、了解。

2.现实因素

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大量的驿站、古道、石窟、墓葬,但是历经两千年的风雨,许多遗址遗迹损毁严重,有些甚至已变为废墟,为游客了解文化遗产及其价值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楼兰古城遗址,是汉唐时期西域交通的重要枢纽, 中原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等都是在这里进行交易的,楼兰也是往来商队停留、补给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兰古城走向衰颓,甚至被废弃,如今游客到现场后也只能看到古城的残垣断壁,无法了解当时的繁华,无法认识楼兰古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价值。因此,需要为游客提供智慧导览服务,在游览现场讲述楼兰古城的前世今生,让游客在楼兰古城的废墟前仿佛穿梭到汉唐时期,看到楼兰城内香火缭绕的佛寺,看到熙熙攘攘的商贾僧侣。

3.国家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国家积极加强与欧亚非大陆互联互通的同时,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贡献力量,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丝绸之路也被视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在过去的两千年间沟通了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三、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智慧导览服务规划

(一)智慧导览服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提升至88.9%。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及手机应用体验的飞速提升,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带着智能手机参观博物馆、游览景区业已成为常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博物馆、景区纷纷为观众提供基于个人移动终端的数字导览服务,即移动导览,如大英博物馆推出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自助导览应用软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博任我行》等,提供馆内导航、文物欣赏与讲解等服务,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文物价值解读。

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导览提出了更多要求。文博领域也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积极探索智慧导览服务,利用高新技术感知用户行为、计算用户的兴趣爱好,从而及时向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互动的服务,让文化遗产的旅游参观具有“人情味”。据悉,将于今年9月23日开展的“梵高地图・虚拟现实艺术大展”会为用户提供智慧导览服务,不仅能为到场观众提供作品信息介绍等内容,还将采用微软人工智能技术,届时微软小娜将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解答。在该展览的数据库中包含梵高2000多幅作品、梵高的生平事迹等内容,当用户在应用软件中提问时,微软小娜根据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检索,对用户提问做出回答。当问题范围超过数据库时,微软小娜将通过必应搜索引擎为用户检索答案。

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众多,目前丝路沿线多家博物馆、景区均推出了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为到场游客提供自助导览服务。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莫高窟参观预约》应用,提供景区介绍、预约门票、洞窟讲解等服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易游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易游兵马俑》,针对兵马俑及秦始皇陵提供360°全景漫游、价值讲解、景区导航等服务。这些应用为游客了解馆内文物、景观的文化历史价值提供了很大帮助,但这些应用都是针对单个的文化遗产地,目前尚未出现针对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

(二)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设计

2015年0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意见》的出台,为文化遗产智慧导览服务的设计提供了方向与指导,针对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智慧导览服务将以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和社交媒体等目前主流方式为主,大致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免费快捷Wi-Fi

继智能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后,Wi-Fi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刚性需求。而在出行过程中,游客对Wi-Fi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如查询门票、交通等信息,以及分享游览心得等。因此,在文化遗产地提供免费快捷Wi-Fi成为开展智慧导览服务的基础。游客借助游览现场的Wi-Fi,下载丝绸之路智慧导览的应用软件或连接社交媒体继而获得智慧导览服务。对于博物馆、景区方面来说,在Wi-Fi后台可获得大量的游客信息,如性别、年龄、所在地区等。此外,可在Wi-Fi中植入广告,广告将获得较高的曝光量,此举也将使智慧导览服务获得经费支撑。

2.与丝路沿线各博物馆、景区衔接

前文分析了丝绸之路是一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沿线的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时,需将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的博物馆、景区衔接起来,在提供文化遗产介绍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社交图谱,从时间、空间、人物、价值等多个角度对散落在丝路沿线的古城、建筑、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并关联起来,有助于到场游客深刻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在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脉络中的地位。

在技术层面,分别开发丝绸之路沿线各博物馆、景区的智慧导览服务内容,并打成一个个服务包。游客下载App后直接获得丝绸之路的基础服务包,包含了丝路沿线博物馆、景区的基本信息,当游客到达丝路沿线某博物馆时,将提示游客下载该博物馆的服务包。而该博物馆的内容与其他博物馆、景区有关时,在为游客提供基本信息介绍的同时将提醒游客下载关联博物馆、景区的服务包,从而打破博物馆、景区的孤立状态。

3.兼顾食、住、行、游、购、娱信息

游客在丝绸之路沿线参观游览时,除了欣赏文化遗产外,还涉及食、住、行、购、娱等方面,即旅游体验的六大要素,这些内容是影响游客参观游览体验的重要内容。如游客在陌生的城市经常找不到合适的用餐地点,甚至时常出现“被宰”的现象,此类问题将直接导致游客对文化遗产地所在城市产生负面印象。此外,丝路沿线的很多食住行游购娱内容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夜光杯雕、保安腰刀。在智慧导览服务中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内容,既能为游客提供有品质保障的非遗体验、购买地,也是一种对非遗的宣传。因此,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应与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体验要素对接起来,打造智慧导览服务的整合体。

4.结合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人的视觉在感知对象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通常是跳跃性浏览感兴趣或吸引力较强的内容,尤其是在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人们逐渐养成了碎片化、片段化的阅读特征,而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参观的过程中,人们更是难以集中精力阅读大片的文化遗产介绍信息。因此,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将采用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游客能够通过视频、三维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听到、看到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古城、文化历史遗迹等过去的原貌以虚拟信息的方式叠加到现实环境中,游客在手机上即可看到古城复活的历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智能检索,通过语音、图文等多媒体方式回答游客的个性化问题,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小娜等,为游客提供智能便捷的参观体验。

5.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展服务

微信已不单单是一个手机应用,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根据腾讯公布的业绩报告,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万个。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除了开发专用的应用软件外,还将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开展服务。开设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为游客提供免费上网、景区导航、自助导览、门票预定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将采用诸如iBeacon的定位技术,为到场游客提供精准的展品信息推送,不论游客是否关注微信公众号,都可在现场通过微信摇一摇获得附近展品、景观的介绍信息。

O2O,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用户可在微信公众号、App中预约导游,到达文化遗产地后导游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这种在线下单,线下交易的方式将优质的导游资源与迫切的游客需求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6.智慧信息推送

利用数据挖掘、检索等技术对免费Wi-Fi后台的数据、App用户及微信公众号粉丝的行为记录等信息进行大数据自动处理,精准分析出用户所需的信息,进而“投其所好”,向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提升文化遗产的参观体验。如分析出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对铜奔马感兴趣,系统将向其推送武威雷台汉墓的多媒体信息,包括360°全景、图文介绍等,让其虚拟参观雷台汉墓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深入了解铜奔马及东汉墓葬。除此之外,还将根据游客当前所处位置、参观记录等信息向游客推送当地的特色餐饮、门票、交通、天气等个性化信息,使跨越多个省区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

四、结语

丝绸之路作为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包含的文化遗产丰富、品类复杂。借助于增强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丝绸之路智慧导览将直观展示沿线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内涵,构建基于文化遗产的社交图谱,提供智慧化的推送信息服务,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享受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这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及智慧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各级政府、博物馆、景区及相关部门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IIC. Canary Conclusions. Canary Islands, Spaian, 1998.

[2]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南方文物.2006,(3).

[3]丁援,宋奕.中国文化线路遗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

[4]季羡林.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第7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甘肃;物质文化;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8-05

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演进的重要区段;分布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上的遗产点是构成丝绸之路物质文化遗产(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甘肃已经有多处遗址、石窟寺、古建筑、古墓葬等被初步确定为丝绸之路的典型遗产(见表一),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整体申遗项目。它包括关隘、驿站、石窟寺院、城址、墓葬等类别,主要可分为交通道路系统遗存、文化交流成果遗存、城市聚落遗存三类性质。但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和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整体价值至今尚无定论,直接影响到申报文本的编制;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和文化路线有何联系和区别,亦无系统探索,关系到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准确判断。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做些粗浅探索。

一、 相关概念辨析

(一)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初仅指19世纪外国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对作为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交通网络的称呼。①丝绸之路作为交通道路很早就存在,但经学术界正式命名后,其内涵在近代以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认识领域的加宽而日益拓展。19世纪以来,中亚历史考古的进步和东方学的兴起,使得丝绸之路的影响愈发广泛,其内涵中不断加入了诸如陶瓷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宗教之路等丰富内容,最终使学界形成了文化线路是丝绸之路本质特性的基本共识。在丝绸之路的物理线路方面,继中国西北通往中亚、西亚、北非、欧洲的传统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之外,学界相继又提出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东北亚丝绸之路,乃至唐蕃古道。结合以上因素,概而言之丝绸之路的含义目前有两大类型、四个方面的区别(表二)。本文是从第三个层面来理解和使用丝绸之路一词的,即古代中国与西方通过传统交通干线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而开展的文化、经贸交流。

(二)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是通过社会传播的规范、知识和行为方式。物质文化是文化门类中一种特殊的研究对象。它是相对于主体(人和社会)而言的客体(物和物质)本身的文化或保留在客观物体上的文化。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物质文化的形式还应包括被文化所决定的人类行为所改变的那部分环境。简而言之,物质文化是文化行为所创造或改变的物质形态,它既是文化,也是文化的产物。

以此推知,所谓物质文化遗产就可理解为是遗存至今的古代物质文化形态,或可以视为“历史物质文化”,近乎我国现行的“文物”概念。

(三)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

如上所述,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就是指保存至今的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变迁的物质形态。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是指丝绸之路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以来,甘肃境内各时代积累、保存至今的各类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反映丝绸之路文化变迁的物质形态的总和。同时,由于文化是一种适应性的策略,为了成功,它通常和环境密切配合;从自然界在人类发展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来看,时间越早,人类就更加而直接地依赖其环境,把改造和利用环境作为首要的工作。从这个意义而言,丝绸之路甘肃段作为依托交通道路而形成的综合性文化交流线路中经久不衰的组成部分,其自然环境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文化景观的某些评估要求应该是判断和识别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构成及其价值的重要方法。

二、 丝绸之路甘肃段背景述略

甘肃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省境分别与新疆、内蒙古、宁夏、四川、陕西、青海六省区接壤,处于交通东西、襟带南北的天然形胜要地。虽有高原、丘陵、河谷、山地以及沙漠、戈壁、绿洲等交错分布,东部的河谷地带与平坦的河西走廊构成天然的道路交通基础,易于通行;从气候条件看,甘肃省处于我国气候自东南温暖多雨带向西北内陆干旱少雨带逐渐变化的过渡地带,境内由于许多高山和隆起的甘南高原,使气候变化出现复杂的格局。在这种环境下,易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畜牧业。总而言之,甘肃境内具备开通和保障畅通国际大通道的客观物质条件。

由于甘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因此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甘肃是中国西北的核心区域。从中华文明公认的发展进程来看,甘肃是中华民族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甘肃周边的青海、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历史上与甘肃关系至为密切,经常处于同一级地方建制辖区之内;敦煌以西之西域也经常由甘肃地方主官来节制。②相对于古代长期处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而言,陇右是关中的屏障,河西又是陇右的屏障。陇西、陇东地区与关中地区关系尤其密切,故常以关陇连称。因而历代中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经营:驻兵屯戍,保障治安,保持河陇的稳定以及丝路的畅通;移民实边,开荒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改善当地军民生活,并支持西北国防,减轻内地传输之劳;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对周边民族的茶马贸易,密切中外以及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保持安定局面。正由于此,所以在古代大多数时期内,甘肃的经济包括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都是相当繁荣的。这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持续开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条件,即商品交换必需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三、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问题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甘肃在中西交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丝绸之路自长安、洛阳出发后,西去不论走哪条路,甘肃都是必经之地。经过漫长的岁月、多变的政治形势和不断发展的交通条件,这条线路的物理存在已经荡然无存,但我们仍可结合文献记载、历史事件和历史遗存等还原出它的大致行经之地。

对于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线路的研究,19世纪30~50年代大致是一个时段。据《丝绸之路文献叙录》③汇编,可以看到裴文中1948年发表在《边政公论》上的《史前时期之东西交通》和姚玄华1933年发表在《新亚细亚》上的《西北交通之史的研究》等文章集中谈到这一问题。但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和文物考古等基础学科的落后,此类研究处于文献考订阶段,尚无实地考察。

19世纪80年代,对丝绸之路东线交通的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齐陈骏④、杨建新⑤、鲜肖威⑥、吴iJ⑦、鲁人勇⑧等人纷纷撰文。由于他们身为西北本地学者,大都能以实地考察和考古成果为基础,并参引文献互证,所以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大提高。1989年出版的《甘肃古代史》更是以新中国建立后考古新发现的资料为基础,对丝绸之路在甘肃的行经路线做过全面的介绍研究。进入90年代,以《丝绸之路》杂志的创办为契机和平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掀起一个高潮,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研究随之也日益深入广泛。2000年出版的《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⑨,更是丝绸之路交通研究的集大成者,惜其征引文献多不录今人研究,而使一些关键观点的采信与学术沿袭无从掌握。另外,冯国瑞、初世宾、李并成等专心于西北史地的专家也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河西等单元区段的具体路线进行了考订。

综合这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形成如下核心观点:(一)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连陕西,西接新疆,是公认的整个丝绸之路的关键性线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二)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严重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在甘肃、陕西交界地带受陇山关隘约束,在陇中地区受黄河关津渡口集散,在河西走廊地区受水源地制约,从而使其交通路线在始终变动过程中又体现出相对的固定性。(三)丝绸之路甘肃段还深受当地政治格局变迁的影响,在统一时期与割据对峙时期、和平与战争时期,线路走向都有明显的变迁更替,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丝绸贸易之路并非是一条一成不变的固定线路,而是不断开拓、不断变化的西行通道,是古代中西方陆路文化、经济交流通道的泛称。

同时,本文认为以上诸多研究尚不能完全视为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研究。不言而喻,丝绸之路的交通线路和贸易线路,乃至文化传播路线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以上诸说所探讨的线路,其实只是各个时代的主要交通干线、驿道和贸易商道。这些因素当然也是文化传播的线路和文化遗产附着的核心地区,但却不能因此代表或代替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的核心价值。⑩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作为一种信息反作用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不仅取决于文化的内涵,还取决于它存在和沿续的时间纬度和空间场景;文化的生命力往往在传播中得以体现。但文化的传播不仅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更是一个选择和接纳的过程。

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而言,它虽然是沿着植被空间格局中形成的天然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但其贯穿其中的文化传播决不是简单地被货物般地、直线型地由此地贩往彼地,而只能是逐步地选择、吸收、融合,并像血脉一般浸染整个丝绸之路经行区域,甚至影响到更远区域的过程。受甘肃天然走廊形态的狭长地带决定,说丝绸之路文化在甘肃历史时期基本上传播或影响到了现今甘肃从东到西的每一个市、州地域,毫不夸张。因此,研究甘肃境内古代主要交通路线只能为丝绸之路甘肃段主干线路的空间分布提供坐标参照,而所谓丝绸之路在甘肃段的具体线路实际已经成为一个假命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大致勾勒出一幅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路线图像:丝绸之路甘肃段东连中原,西接西域,北通蒙古草原,南达青藏高原,是中国丝绸之路的关键性路段,中原通向西域中亚的交通枢纽和咽喉。丝绸之路甘肃段自汉代张骞两次出使、开通西域以来,便在天然地理交通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交通干线,以后历代相继沿用。这条东西向的交通干道以穿越甘肃中部的黄河为界,基本上可分为陇右段和河西段两个区域。河西段的交通路线相对比较集中而固定。陇右段又可分为北道和南道。北道从长安沿泾河河谷进入甘肃东部,出萧关,穿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复从今甘肃靖远境渡黄河西去武威与河西段接通;南线从长安沿渭河流域F河河谷翻越陇山进入甘肃,大致经今张家川、秦安、通渭、定西安定区抵达今兰州市地界,渡过黄河后沿庄浪河流域,经乌鞘岭抵达武威与河西段接通。河西段的交通路线相对比较集中而固定,在东端有武威作为区域中心,在西端通过著名的阳关、玉门关(历代玉门关关址并不相同)分途进入新疆。这时期,通过天水、甘谷、陇西、临洮、临夏通往青海的道路也是一条重要线路。以上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主干路线虽然是比较固定的,但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军事形势的演变,其线路走向都有变迁更替,其繁荣兴废在不同时期有主次之分。因此,丝绸之路各时期的微观线路颇有变化,在主干线之外还有辅助线路。主线和辅线共同构成了各时期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交通网络,从而使丝绸之路文化更深刻、更广泛地浸洇到甘肃境内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时代跨度大、内容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四、 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遗产价值特征

文化的传播与保存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特征。其中文化的载体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的载体大体可分为人化的载体和物化的载体。思想、语言、风俗、信仰等属于人化载体,其具有特殊价值的我们可将其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器物、构筑物等属于文化的物化载体,其中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我们将之列入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范畴。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化的载体既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媒介和基地,也往往同时是文化的形态和成果。我们今天给予高度关注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线路)的遗存性质其实就是丝绸之路文化从历史沿续至今的物化载体。丝绸之路甘肃段即是丝绸之路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于每个时代在甘肃广大地域中留下的连续性物质痕迹和精神记忆。

丝绸之路甘肃段地处农业、牧业和绿洲文明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带,其文化遗产既有作为整个丝绸之路的一个区段与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又体现出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域性特点,反映了中西方不同地域文明交流、融合的完美结合。同时,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中国范围内就新疆而言它是内地,就内地中原而言它又处于边陲,文化遗产因具有强烈的过渡色彩和融合趋势而显得更加内容丰富而意蕴深厚。

丝绸之路甘肃段和其他各段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

其一是宗教遗存,特别是佛教寺院石窟规模巨大、保存丰富、时代序列完整、艺术成就卓著。古代世界性的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祆教和佛教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并体现出强烈的过渡色彩。甘肃的佛教类文化遗产特别是石窟寺是佛教及其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实物标本,具有序列完整、延续性强、规模巨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等显著特征。过渡色彩比较浓厚,在地域上自西向东,在时间上从早期到晚期清晰地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部分的轨迹。丝绸之路甘肃段上分布着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群等重要石窟,中、小型石窟超过100多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在丝绸之路各段中都首屈一指。

其二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畅通的保障设施,如驿站、关隘遗址和城市聚落遗址保存非常丰富而完好,特别是丝绸之路不能全线畅通和低潮时期的文化遗产保存非常丰富。丝绸之路甘肃段是东西方交流阻塞时期和中原、西域战乱时期(十六国时期的五凉政权)保留中原传统文化的理想场所。甘肃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在丝绸之路畅通时期及时与外界交流沟通,在阻塞和低潮时期能够自我保存。这一方面决定于中国文化的韧性和厚重,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城市设置、布局的合理,交通邮驿系统的发达,以及军事保障设施所带来的安全与秩序。所以,很多文化遗产与丝绸之路的兴衰相始终,具有其他地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因素,这大大丰富了其文化价值内涵。骆驼城遗址、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果园―新城墓群就属于此类性质的遗址。

其三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丰富,是活的文化,是多元文化在其地域上和平共处、交流融合的杰出典范和物质见证。通过甘肃境内的连接和沟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伊斯兰教和西域文化在此相互影响与交流,现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具有物质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通过一定族群、社团的传承,内化为风俗信仰,具有精神意义。尤其重要的是,丝绸之路甘肃段所蕴含的这种内在精神,将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也为在现实中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与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复兴丝绸之路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丝绸之路上的遗产点不但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许多遗产点也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自然美。麦积山石窟的所有洞窟都开凿在高百余米、状如麦垛的山体的陡峭崖壁上,上下层叠,高低错落,十分壮观;榆林窟、玉门关、骆驼城遗址、金塔寺等遗产点所处环境,也分别具有戈壁荒漠、绿洲、高海拔原始森林的自然景观。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论题具体性和针对性,本文基本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内讨论丝绸之路甘肃段的特性,但由于丝绸之路本身具有的无与伦比的丰富性和广博性,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作为文化线路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乃至属于其物质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可移动遗产等方面的特性。

[注释]

①⑩田澍、李勇锋:《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丝绸之路》,《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②郭厚安、陈守忠:《甘肃古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图书馆:《丝绸之路文献叙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齐陈俊:《丝路考察记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⑤杨建新:《丝绸之路东段述略》,《西北史地》,1981年第1期。

⑥鲜肖威:《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⑦吴iJ:《两关以东的丝绸之路》,《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⑧鲁人勇:《宁夏境内的“丝绸之路”――兼论长安、凉州北道的驿程及走向》,《宁夏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⑨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陈守忠.河陇史地考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侯丕勋,刘再聪.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第8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一、改革形势发展,首先要求公路企业要有明确的产权和经营自,才会把“人才”的问题作为企业走向市场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才会把职工教育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明确的产权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存在的前提,只有加速产权制度改革,使公路企业产权明确,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能够担负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路企业,企业管理层才会真正关注职工队伍素质,才会自觉把职工教育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的公路形势,体制改革还未曾全部转化,仍属事业性质。部门领导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在养路费紧张情况下,难以把财力和精力放在职工教育上。陷于管理的种种繁杂事务之中,作为长期行为的科教工作自然就难以到位。

我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使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公路却仍然不适应日渐市场化的外部环境,难以为职工教育提供充分的条件。许多地方职工的再教育、培训费用都得职工自行解决。以教育为本之类的理论对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无济于事,因此职工教育还是难以摆上议事日程。

二、培育发展人才竞争市场,推动劳动力合理流动,促使供需两方面的竞争,才能促进职工教育的发展。

劳动力是最能动的生产要素,人的劳动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在当前公路部门内,还没有形成劳动力的竞争市场,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受到限制。劳动力市场的培养发育,使我们需要的人力资源可以从市场中获得。通过培养公路劳动力竞争市场,可以使职工在其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动机的支配下,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提高竞争能力。而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者,即现今的公路企业如果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也会受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的支配,在这种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支配下,必须会增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个人而言,投资人力资本,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可以通过报酬得到回报,因此激励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关注自身劳动力的质量,从而推动职工教育的发展。版权所有

三、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路道德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才有助于公路职工教育的发展。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它决定着人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左右着社会经济生活秩序,造就出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因此与经济生活秩序和职工行为取向有着决定性关系的职工教育必然要受到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目前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尚未形成,使人们在道德约束上感到茫然。社会还未能从制度上迫使人们不敢失信和取财无道。还未能使人潜下心来学知识、学技术,靠劳动致富。还未能使广大劳动者领会到,要获得劳动力市场的信任,只能取决于其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当前公路改革转型条件下,旧的文化支持诸如单纯倡导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而不从根本上解决职工提高生活质量问题、解决职工真正关心的后顾之忧、倡导全新的公路文化理念,使其基本上对公路职工的经济生活失去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抓紧构筑新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支持新的经济生活秩序、改变人的观念,从而推动职工教育的发展。

四、要确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从而促进职工教育工作的发展。

第9篇:关于人生之路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兴城市文化事业建设台州市路桥区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7-02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城市的商业区。经商氛围浓厚,文化意识淡薄,建区10年后仍然没有图书馆。2004年,路桥区图书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发展为今天的具有一定软、硬环境的,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城区图书馆。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一个役有实体馆、没有图书、没有办公场所的图书馆何以在“商业之都、文化沙漠”中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文绿洲?其中,必定有许多创新的理念与举措可以给予新兴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启示。

一、现实情况与发展成果

路桥区是台州市的主城区之一。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濒临东海,全区总面积276.6平方公里,辖4镇6街道,常住人口人口43.64万,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7.8万。路桥地处台州人口最密集的温黄平原中部,历来是商贸发达地区,宋时便“商贾云集,车辆辐辏”,现在路桥已成为台州市和浙江省东南部的商贸中心,渐成“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之势。从台州市的整体情况看,文化事业薄弱,发展不够,对于文化建设与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一直排在经济之后。作为台州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路桥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必将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路桥建区初期,大部分人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的,无暇给予路桥的文化建设更多的关注。如今,路桥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一定水平,2010年的人均GDP将达10000美元,即将跨人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自然而然也会更加注重文化生活品质。然而,路桥拿什么去满足市民隐性的、迫切的文化需求?建设公共图书馆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公共图书馆于17世纪中期起源于欧美国家,在其产生后不久便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与普及。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其绝对的公益性与开放性。中国与欧美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英国每一万居民就有一家图书馆,德国6600人,瑞士3000人;中国平均每46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公共图书馆中,有很多仍然以“藏书馆”的实质存在着。路桥图书馆在建立初期便将自己定位在公共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文化、人才的孵化器。历经多年的发展,路桥区图书馆已创建了一个文化集市、九大文化品牌。文化集市包括:“南官人文大讲堂”、“南官人文大展坛”、“蔡啸书场”、“翰墨雅集――艺术沙龙”、“文学沙龙”、“横泾塘沙龙”。九大文化品牌包含了文化集市的前四项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未成年人读书节”、“商都文化”、“乡村人文大讲堂”。与此同时,共享工程、虚拟图书馆、图书馆网络建设、图书馆分馆建设等工作也已初具雏形,正在逐步成熟。另外,路桥区已把建造区图书馆放到优先发展序列,一座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即将落成,内部拟设数字图书馆、音乐图书馆、艺术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梦的地下城)、女子图书馆、柯璜纪念馆、地方文献陈列馆等特色馆。届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路桥的“第二客厅”,对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提升路桥文化档次、营造城市形象具有重大意义。2009年,以一个文化集市与九大文化品牌为基础应运而生的“南官书院”在路桥区域内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被浙江省社科联命名为第二批“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图书馆研究工作之一的“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品牌栏目“南官人文大讲堂”,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荣誉称号;馆长也被评为“浙江省讲座工作先进个人”。

二、工作特色及发展理念

在新兴城市发展文化事业不同于大城市,在保证群众文化生活品质的同时还要创造文化资源,激发文化需求,引导群众参与,正所谓“道在民间”。路桥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深谙其中之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市民,在路桥区域范围内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的文化生活。总结路桥图书馆的发展经验,有几项工作尤其出色。

1.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和信息共享体系。路桥市民是幸运的,虽然路桥图书馆的实体馆仍然在建,但是借阅常见书籍已不成问题。路桥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博爱医院分馆相继成立,合计可借阅图书30000余册,市民均可到曙光医院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这是路桥建区以来第一次为社会公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路桥在实体馆落成之后,两分馆仍会持续运营,分馆数量与分馆的藏书量也会适当增加,以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借阅服务。图书馆的经费一直很紧张,为分馆提供的藏书都是从新华书店赊账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克服困难,承办了规模宏大的路桥未成年人读书节,配合春晖小学的爱心教育,组织学生捐书,送书下乡,成功举办了“乡村图书馆援助行动――爱心捐书活动”,提高了螺洋居图书馆、新桥居图书馆、金清镇图书馆3个试点乡村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面。图书馆积极与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九个在线网站进行了多次沟通,得到了免费试用权。与此同时,图书馆网络建设也有了可喜进展,网站目前已正式开放。

2.创办“文化集市”。“文化集市”借鉴了“传统赶集”的概念和形式,按照一定的节奏与频率(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居多)举办活动,使市民习惯性地参与其中,让文化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文化集市包含了六个栏目,内容涉及讲座、展览、说书、文化艺术沙龙。每个栏目都有不同的定位,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文化需求,具有路桥的本土特色。文化集市的栏目设计十分科学,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写写毛笔字、谈谈诗歌;农夫小贩摇着蒲扇听方言说书;阳春白雪、下里巴都可以到人茶馆就坐听讲座。其中,办的最出色的就是雅俗共赏的“南官人文大讲堂”。自创办以来,一直V2"公益免费、自由开放、以文会友”为宗旨,坚持每周日办一场(法定节假日除外),至今已举办100余场。随着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大讲堂已被市民视作商业之城中的一块人文净土。与之相呼应,同样是一周一期的栏目“南官人文大展坛”也致力于传播、普及人文,展览内容丰富,来源广泛,已有了一批经常性的观众,吸引了一些个人与单位的主动合作。可以说,图书馆与“文化集市”之间已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为路桥百姓奉献了不少文化大餐。“文化集市”也已成为了新兴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据了解,目前路桥区尚无项目

进入部级非遗名录,已有4个项目进入浙江省非遗名录、19个项目进入市级非遗名录、160个项目进入区级非遗名录。路桥灰雕艺术于2008进入省级非遗名录,其“幕后推手”就是路桥图书馆。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保护工作涉及图书资料、刊物、报纸、老照片。目前,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地方文献已集中到路桥图书馆,得以保存。另外,与当地媒体联合开展的老照片征集活动在群众中反响颇高,无数群众主动将珍贵的照片资料送到图书馆,其中不乏佳作,能很好地反映上个世纪路桥的风土人情,图书馆杂志《商都文化》每期都会择优刊登。同时,图书馆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同行在南官书院共同召开了多次地方文献研讨会。

三、经验分析与启示

几年来,路桥区图书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文化事业单位,却作出了一番令人敬佩、令人赞叹、令人振奋的不平凡的业绩。分析路桥区图书馆的经验与成果,可以得到几点具有普遍启示意义的体会。

1.要有优秀的领军人物。加快文化事业建设步伐,关键在领导。一个具有全局观念、良好的管理能力、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精通业务的领军人物不仅能够让一个机构良好的运转,而且能将社会上文艺积极分子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将上层建筑与普通市民连成一条线,从而拉动一个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路桥区图书馆馆长是路桥区引进外地人才时从武义图书馆调入的。担任武义图书馆馆长期间,他白手起家,将武义图书馆建设成为全省图书馆的样板。到路桥工作后,同样从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带领着一个团队以图书馆为根据地全方位开展文化活动,为商都增添了一份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充分说明,文化事业需要热心人,更需要一个具有服务意识,能组织、引导热心人的领导者。

2.耍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理念,以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发展。2009年,路桥区图书馆曙光医院分馆正式揭牌成立。图书馆采取的合作方式借鉴了股份制企业的运营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成功地实现了图书馆分馆的社会化运作。图书馆为分馆提供图书、管理软件与业务指导,曙光医院为分馆提供场地、基本设施与工作人员负责对外开放服务。2010年,借鉴曙光分院的成功案例,图书馆再次寻求合作,在台州市博爱医院设立了第二个分馆,初步满足了市民的借书需求。路桥图书馆还计划在新馆建好之后建立馆外馆、流动馆,让图书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实现路桥市区范围内步行15分钟就可借阅图书。

创新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出的点子不少,能够实现的不多,所以说现在比善于创新还要关键的就是如何行动起来,将点子付诸于实践。少说多做,创新才会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办讲堂不是路桥图书馆的原创,百家讲坛、浙江文澜讲坛等等都已办得相当成熟,但是,将“南官人文大讲堂”办得如此成功,不是每个县级图书馆都能做到的。办大讲堂面临的难题很多:没有场地,到处借;缺少经费,尽力省;没有讲座资源,找“关系”。大讲堂采取通知不组织的形式,在第一期开讲之前,路桥图书馆已经做好了门庭冷落的准备,但是,结果却大大地出乎意料,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0多场,吸引了社会上各类人群。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获“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称号的图书馆中,路桥图书馆是唯一依靠租借场地开展活动的,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可见,“敢”字也是决定成功的关键之一。

3.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以人为本应当成为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指个体,也指群体。各个文化事业单位,包括非公益性的与公益性的都是充当着社会文化的引导者与整合者的角色,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培养服务意识、积极为个人与群体创造好的平台与资源,扩大文化事业的辐射面,推动社会形成以主流文化为主线的文化神经网。

“融入群众”是我们以前长提的一个发展文化事业的举措。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风气日渐开放、民间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面向群众”要比“融入群众”更为恰当。身处文化事业发展核心的精英们要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也要尊重大众文化、了解大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打着精英文化的旗帜孤独行走,不如让优秀的大众文化领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蔡啸书场”、“南官人文大展坛”、“商都文化”等都扮演了市井中的文人角色。这些文化活动既贴近百姓生活。给了百姓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又具有传播人文的重要意义,让市民充分互动,各得其乐,再恰当不过。

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文化事业不同于学术研究,它更多地担当着一个传播者的职责。关起门来修炼,两耳不闻窗外事是行不通的。想要谋求可持续的发展,先要“引进来”,在自身强大之后再“走出去”,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形成良性循环。“南官人文大讲堂”能取得今日的骄人成绩。与“引进来”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保证讲座的质量,“南官人文大讲堂”加盟到了“浙江文澜大讲坛”中,使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成为了其长期支持单位;与台州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等高校建立了紧密战略协作关系;与杭州市、温州市图书馆达成了合作关系。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大讲堂始终保持高水准与向前走的态势,也造就了路桥图书馆的“讲座外交”与“乡村人文大讲堂”的盛况。如今,路桥图书馆已成为了台州最具有价值的讲座资源库,为台州市椒江区图书馆枫山书院、台州市曙光医院、台州市警察学校等提供讲座资源。这些活动拓宽了路桥图书馆的交际范围,为拓宽业务活动、开展延伸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5.要以小见大、持之以恒。与大多数单位一样,图书馆的工作很杂、很繁琐,总是小事很多、大事很少,很多工作一天、两天不做并无大碍,然而,长此以往,单位之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而判断两者好坏的根据正是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灰雕艺术出现于唐宋时期,曾在路桥辉煌一时。路桥图书馆馆长发现许多灰雕在拆建中遭到破坏。随后,他了解到一位老先生保存了大量表现灰雕艺术的摄影作品,就与他商量,将这些作品拿去展览,让更多人关注路桥灰雕艺术的保护。2007年9月,《伸向天空的祈祷一路桥灰雕》摄影图片展在浙江省图书馆和浙江省内各地图书馆进行巡回展览。这使路桥图书馆成为了首个向省级图书馆呈送展览的县级图书馆,也在“路桥灰雕”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风风火火搞经济,勤勤恳恳做文化。一个地区的GDP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完全有可能,但是一个地区人民的人文素养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提高是很难做到的。不是说经济建设不需要恒心,而是发展文化事业更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与经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被更多地提出来了,但是。新兴城市对这两者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文化事业想要得要长足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立法。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