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精选(九篇)

第1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情感因素

前言

新闻采访人员对新闻材料进行收集以及对采访对象进行访问的总称是新闻采访。电视新闻报道的前提也是新闻采访。采访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电视新闻工作的质量。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人员,除了采访一些基本技巧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情感因素对电视新闻采访的影响。电视新闻采访人员要把握真实性、客观性、思想性、时间性等原则,并通过其高超的技能,写出大家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

1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1.1采访前的准备技巧

1.1.1事先设计,巧妙提问如何事先做好在电视采访中的提问,并在采访中节约时间。(1)要给自己定一个标准,拒绝电视上经常听到的“你有什么感受、心情、感想”之类的提问,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提问,早已令观众厌烦,记者也达不到要采访的目的。所以,一个有追求,有个性的记者应当抛弃这种万金油式的提问。(2)记者的问题应是既简单又巧妙的。一名优秀的记者可以用简单问题,引导受访者表达出自身的观点,无疑这样的采访过程是成功的。采访时最忌讳,记者不顾受访者的感受,自我感觉良好地发出一连串的提问,导致受访者不知所措。再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一种平等对待、互相尊重的理念,见上级领导不奴颜婢膝、阿谀谄媚,见普通百姓不盛气凌人、妄自尊大。(3)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好,精心设计提问是最关键的。让精心准备的提问成为电视采访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观众不仅想知道采访者的回答,也想了解记者怎样提问。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曾言:“大约有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采访的形式,即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精彩的提问不仅能展现采访者的语言魅力,而且更能体现采访者对采访过程的整体把握。央视记者柴静在采访“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时,并没有直接问他对大众的看法,而是委婉地提出一个问题“服务大众,‘众’如何写?”而周立波也不愧是江湖里混过来的老手,他直言道:“‘众’字是叠起来的人,你可以为左边服务,也可以为右边服务,同时也可以为上边服务。”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应将提问融为节目的一部分,不能拖泥带水。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在提问方式上也要灵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放式或封闭式的提问。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1.1.2明确对象和背景采访工作一般都是双方直接进行沟通的。记者获得的信息越多,对采访就越有利。所以新闻的背景和人物材料要在采访前搜集好。然后对材料进行筛选,从其中提炼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最终理清整个采访脉络,明确新闻报告主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双方才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通常,采访者应事先准备好要访问的问题,受访者事先也需要自行做一些准备工作。由于面对面的采访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采访将更加深入。

1.2采访中的“听”技巧

身为记者,就应保持一颗好奇心,对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感兴趣。新闻不是你蜗居一室,夸夸其谈就能采访到的。而是需要你走出去,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以更自由、广泛的视角去发掘新闻线索,倾听大众心声。所以,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听的技巧呢?1.2.1听详细介绍详细是相对而言的,可以一个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可以是一个工作的一部分等等。作为采访对象时,每个受访者都希望采访者先听详细情况,这不仅可以避免漏掉新闻要点,而且遵循了采访的原则。1.2.2听取不同意见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时也需要理解不同的见解和思考,反对意见和不同意见对采访来说是一件好事。当然在听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别对待,对于内向不爱说话的人,要营造闲适的氛围。对于外向能言善辩的人,要积极引导。对于颠三倒四,混淆视听的人,要辨别真假。对于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的人,要反复核实。在实际工作当中,发掘新事件、发现新线索往往少不了各方观点的综合,所以,采访者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1.2.3听群众心声在采访中如何听出水平,听出质量,这里面很有考究。通常来讲,新闻是给群众看的,所以要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无论事情重要与否,采访者都要将眼睛放在群众身上,对群众关注的事情感兴趣。听取那些可以触摸灵魂的,但也要听那些有结果、有说服力的。没有结果,难以说服群众。1.2.4听细节在采访中倾听受访者回答时,应注重听细节。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其实是事实发生的迟到者。因此,需要借助通过提问、回忆等,最大程度还原受访者的真实感受。1.2.5听突出问题在采访中不能泛泛地去听,要能够听到突出的问题,新鲜的想法,有效的措施,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生动的事迹。这方面我们必须自身依靠对新闻的嗅觉和敏感度。例如:在炎热的六月。某晚报记者,偶尔听到一个年轻的母亲在中午下班后,还要送水到幼儿园给女儿喝。大脑立即惊觉,发觉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学生们是否可以喝一杯水?他跑了几家中小城市的中小学校,结果发现很多学校都没有茶水,虽然有的有茶水瓶但是无水。记者立即写道“我们已经没有水喝”刊登在第一版头条,震撼了全市各级领导、全市中小学教师。该市的学校迅速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应该说,记者只听了一句话,但他在听一个突出的问题。

2电视新闻采访情感因素的探析

2.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往往不是直接进行的,因此一些准备工作是必须的。①搜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资料与背景。加深对受访者的了解,将双方的谈话放到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增加受访者的认同感。②平等待人。一方面,每个人都希望被重视,冷落甚至忽视都会影响受访者的积极性,导致双方的沟通不畅;另一方面,不区别对待受访者。上至政府领导,下至平头百姓,不要因地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态度。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将公平的理念展示给大众,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可与支持。③做好自身的工作。首先要调整自身的状态,确保在采访的过程中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因新闻事件涉及的人或物的好坏优劣,而将一些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从而诱导事件向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因此,采访者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为采访创造良好的氛围。

2.2通过印象管理缩小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

印象管理是为了缩小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而采用各种方法给人留下最佳印象,以达到消除隔阂的目的。基于双方是陌生人的情况下,因此第一印象很重要。虽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从某些审美上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爱好。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差,从某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人是不客观的,而将这种认知错误扩散到其他方面,就会影响到对人物的全面评价。所以第一印象是重要的,一个着装得体,谈吐文雅的人总会引发他人的好感,为采访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顺利进行。再者,采访者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语气。不要在采访过程中迫使受访者回答自己的问题,更不要因受访者的不配合,而变得焦虑,不耐烦,甚至在提问时,将这种现象带到个人的神态和语气之中。所以我们要注重自身的行为,给受访者留下一个最佳印象。

2.3情感共鸣

采访是沟通,是交流。交流与沟通都需要情感上的共鸣。只有有了归属感,才能得到认可与赞许,这样的采访才是成功的,为大众所接受与欢迎的。或许是一件事,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引感上的共鸣,从而将一段陌生的关系转变为朋友般的熟悉。例如《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贺延光,他曾言道:“将人们关注的事情真实的告诉读者,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我愿与人们一起共享欢乐,也愿意与不幸的人一起面对苦难。”976年拍摄过“四•五”,采访过老山自卫反击战、七届人大、11届亚运会、91华东水灾、香港回归、98长江水灾、九届人大、广西边境大排雷、悉尼奥运会、内蒙古大雁煤矿爆炸、新疆巴楚地震、北京SARS事件。这位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老兵用实际行动告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精神与素质。关注民生与社会发展,才能引发群众情感上的共鸣,为新闻采访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电视新闻采访人员不仅要掌握采访的基础,还要继续学习采访技巧。在采访时,要尊重对方,善于倾听,关注细节,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采访气氛,从而确保采访成功。在采访中,可以收集更丰富的材料为下一步的新闻写作做好准备,从而顺利完成新闻报道任务,为观众提供更准确、更生动、更及时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宋锐.论情感因素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5(5).

[2]王福寿.电视新闻采访技巧与情感因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8):135.

[3]孙江宇.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情感互动[J]采访者摇篮,2015(10).

第2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1、另外,我公司还有几十种获奖专利技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2、听说“鸟巢”很雄伟壮观,这次去看了一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3、百闻不如一见,我决定亲自采访,以便把这二位治疗疱疹、湿疣、前列腺炎、尿道炎的优秀专家推荐给那些饱受顽疾折磨的患者。

4、百闻不如一见、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些经验之谈,反映了人类视觉器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以及客观世界的可见性和形象性。

5、视觉的形象最具体,最鲜明,最生动,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5、在走访了基多古城之后,确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

6、有句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7、今天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特别,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8、威尔:百闻不如一见,让我试试。(尝了一口)真有意思,是尤加利的味道吗?

9、虽说可能难以置信,但真有一条蛇长着两个头的?是我看见的,百闻不如一见。

10、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时文字描述,还不及一帧历史照片所蕴藏的丰富内容。

11、会场的展示橱窗被天饰装扮得灿烂辉煌,对一些同修而言,这是首次百闻不如一见地亲睹天饰。

12、午后进入举世闻名的红木森林,参观百闻不如一见的各种神木奇观,包括汽车穿越树洞,树屋商店,()世界最高的树,巨人大道。

13、听说洛阳龙门石窟闻名天下,百闻不如一见,不如咱们过去看看吧!

14、读了李白的诗后,再亲临长江三峡感受「轻舟已过万重山,真有百闻不如一见的感觉。

15、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自己到那儿感受一下吧!

16、这位老学者大名鼎鼎,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听他一场讲座,果然名不虚传。

17、今天的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特别,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18、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常听说澳洲大堡礁的海底景色如何美不胜收,这次前来浮潜,果然名不虚传!

19、早就听说阿里山风光明媚,这次前去游览,果然百闻不如一见,不虚此行。

20、听说“鸟巢”很雄伟壮观,这次去看了一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21、少林功夫如此精湛,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22、早就听说大峡谷的美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美西之行使我开了眼界。

23、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时文字描述,还不及一帧历史照片所蕴藏的丰富内容。

24、视觉的形象最具体,最鲜明,最生动,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25、走访了基层后,魏书记证实了很多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第3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关键词 视听新闻 新闻评析 叙事结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而同时新媒体又以新闻资讯的快捷性挤占传统媒体资讯类新闻报道的空间,因此,以深度见长的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逐渐受到观众青睐。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综合各方面资料,叙述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事件相关者、探寻并分析事件原因、最后进行评论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如《新闻调查》、《看见》等栏目中都有事件类的视听新闻作品。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以报道式、访问式或综合形式为主。如何在众多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已成为节目策划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因此,正确评析事件类视听新闻对事件类新闻的策划和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因此,评析视听新闻作品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入手。

从内容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内容包括报道的选题、角度、细节等要素。

(1)选题。新闻选题是否恰当要看符不符合所在栏目的定位和价值观。比如拿拆迁来说,虽然我们也会关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如何,但最关心的还是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如果除了新闻事件的表象之外,没有内在能支撑栏目的东西就是失败的选题。

(2)角度。新闻角度可以选择构成新闻事件的各个因素和侧面。我们评价一个新闻作品角度问题时,首先要看它是否客观,其次要看它有没有新意,最重要的是要看它对现实生活是不是有影响或指导意义。

(3)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展示是新闻报道中最能打动人的部分。但在细节的展示上,新闻报道必须把握一个度——即还原真实和保持客观的度,细节展示不足会导致新闻节目干瘪无趣,但细节展示过多又会有偏颇之嫌。这一点是新闻报道者必须要注意的,新闻评析必须时时警醒的。

从形式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报道的结构、视听符号等要素。

(1)结构。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事件,选择多种结构方式——顺序、倒叙、插叙都是可以的。而在评析一个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时,我们更需要注重它的逻辑性,它是不是层层推进的?是不是一直让受众保持注意力的?是不是观众能接受、理解的?一个好的结构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节目想传达的事实,而一个失败的结构则会让受众摸不着头脑,重则影响观众判断和舆论。

(2)视听符号。视听符号的运用是为视听新闻添彩的重要元素,但它和细节一样,必须在丰富新闻作品的基础上坚守住客观性,避免将观众代入节目策划者预设的判断或情绪中。

二、评析《看见·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2011年8月,以“新闻记录栏目”定位的《看见·周末版》诞生,这档由知名记者柴静主持,采访的新闻专题节目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而作为一档深夜新闻节目,其不俗的收视率表现和社会反响给研究者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2011年8月11日,《看见》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节目,这是药家鑫案发生以来,第一次有媒体正面采访药家鑫与张妙的父母。

1、内容方面

从新闻选题上来看,采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属于回顾性选题,选在了药家鑫执行死刑后近两个月的时候进行采访,在保持选题内容新鲜度和防止二次伤害间取得了一定的平衡,难能可贵。其次,药家鑫案是一件影响甚大的恶性杀人事件,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其反思和回顾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用药家鑫父亲的话来说,如果这能给其他正在做父母或者将要做父母的人一点启示,那也算是药家鑫“死得其所”了。

从报道角度上来说,这期节目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新闻传播需要的“接近性”。家庭教育是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话题,而这期节目侧重从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方面来分析药家鑫案的成因,具有普遍的社会借鉴价值。这一点虽然在当时的网络评论中有所提及,但因为没有采访当事人而缺乏实际的支撑。这期节目援引了央视曾经采访药家鑫的资料和庭审资料,并就从药家鑫同学处了解到的问题向其父母进行求证。虽然角度并不新颖,但以其采访的深入支持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导致药家鑫存在某种人格分裂”这个观点,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启示性。

从细节上来说,这期节目中的细节展示是很充分且用心的,这种细节展示体现在画面和采访剪辑的方方面面。例如药家鑫母亲保留了药家鑫房间的原样,甚至随着季节的更替还搭起了蚊帐,画面中能够看到药家鑫房间的蚊帐和凉席;药家鑫的母亲提到,药家鑫在自首前提到想吃妈妈做的一顿饭;在回溯药家鑫的成长历程时,有很多旧照片;旁白在叙述药父后悔当初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没有以父亲的责任帮助孩子共同担当,画面出现了一只大的小浣熊娃娃抱着小兔子娃娃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展示与采访的内容很好地进行了对位,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这种对位容易激发人们的恻隐之心,也容易引起媒介批评者对报道刻意煽情且失之公正的批评和怀疑。

2、形式方面

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期节目的剪辑思路是明确、清晰、层层推进和深入的。首先,由主持人出镜简介报道缘由,接着用四个部分的逻辑思路完成了这期节目。

事件回顾提出问题并探析原因现状报道综合报道和评论总结

首先是对新闻事件的回顾。这一部分首先用药家鑫的自白和生前弹琴视频穿插将观众代入该事件报道的氛围中。紧接着就回顾了整个新闻事件,这里不仅回顾了新闻事件,还回顾了近日以来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生活,用这些来为后面的原因探寻做铺垫。

第二部分是提出疑问并探析原因。原因探析是事件类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是因为从报道本身来说,分析事件成因是报道的主体部分;二是因为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问题往往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把报道继续看下去。在这期节目中,虽然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整个问题极具分量和吸引性——一个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为什么会犯下杀人重罪。

在探析原因的部分,节目回溯了药家鑫的成长历程,也对案件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节点进行了对应的采访和回应——自首、“农村人”难缠言论、药家背景猜测、捐献眼角膜风波,最后以记者综合采访内容和其他新闻评论分析做出原因判断:法律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在教育中的缺失是原因之一。

这一部分的成功之处在于回应了案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对于药家鑫家庭背景的部分,可以说是首次真实披露药家的真实情况,对于整个新闻界在之前的舆论中,对不经证实却广为传播的药父是军队高官的不实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不仅需要新闻界反躬自省,也值得整个社会借鉴、回顾自己在之前这场几乎一边倒的舆论风暴中的表现。

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对药家鑫案的回顾和原因探析,采访报道了药家鑫案双方家庭的现状,以及他们之间后续的联系。

从逻辑上来看,这三部分环环相扣,承接顺畅,较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值得肯定。但在逻辑起点上预设了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导致药家鑫的人格问题、并最终导致药家鑫在面对撞人时的极端做法,这一预设有违新闻的客观性。

第四部分,主持人再次出镜,总结药家鑫案的成因。值得肯定的是,因为预设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架构在使得整期节目有所偏颇,在这一部分,柴静做了一些补救,表示——药家鑫极端行为的“成因必然复杂,难以从一个家庭中找到全部答案。”

在视听符号的运用上,这期节目运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特别是采访药家鑫母亲时,药母一哭就起背景音乐让人印象深刻。背景音乐的运用虽然在视听上有助于表达情感和节奏,但难免有煽情之嫌。

结语

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综合各界的观点,敦促社会进行积极的改变。在这类新闻作品中,能够产生大的影响力的往往是一些角度新颖、时机恰当、结构合理、细节丰富、节奏适宜、并能够合理运用视听符号的优秀节目。这些因素既是评析事件类视听新闻的要点,也是一个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成功的原因。

第4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而得既塞於四海矣。

其中“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句,整理者已指出《礼记·孔子闲居》作“志气塞乎天地”,《孔子家语·论礼》作“志气塞於天地,行之充於四海”。简文“得既”跟传本“志气”相当,很容易引致误解,需要加以辨析。

整理者未明言“得”与传本“志”的关系,“既”则释读为“气”。现所见论着或释读为“德气”,谓“ 简文 ‘ 得气 ’ 即 ‘ 德气 ’ ,…… ‘ 得气 ’ 与 ‘ 志气 ’ 之 异 ,乃传本不同 ”; [i] 或释读为“志气”,谓“‘ 得 ’ 与 ‘ 志 ’ 声韵均合。典籍往往可以通假”;

[ii]

或释读为“得(志?)气”。

[iii]

虽然对“得”字的释读有分歧,但将简文“既”从整理者释读为“气”则无异辞。

整理者 又引《孟子·公孙丑上》“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 其爲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 ”,跟简文相印证。庞朴先生并进而提出:本篇简文“ 谈五至、三无、五起时,所孕含的志气说,正是孟子浩然之气说的先声”,简文中“这些个‘志’字和‘气’字,特别是它们能‘塞’於四海和四方的提法,若对照着孟子谈浩然之气的话题来读,便显得十分清楚而明白,顺理又成章;二者的源流关系,也一目了然,无所隐藏。”

[iv]

按:本篇简文讲到“气”的有“ 无声之乐,气志不违 ”,“ 无声之乐,气志既得 ”,“ 无声之乐,气志既从 ”;讲到“塞”的有“ 无声之乐,塞于四方 ”,“ 无体之礼,塞于四海 ”。除去待讨论的“得既塞於四海”句,简文并没有其它真正讲到“气”或“志气”“塞於四海”或“塞於四方”的文句。因此,对简文“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句的解释,还直接关系到将简文跟《孟子》所讲“浩然之气”“ 塞於天地之间 ”相联系的説服力问题。

我们认为,“而得既塞於四海矣”的“既”当如字读,释读为“气”不可信。下面略加阐述。

整理者没有提到,文首所引几句简文,其在全篇中的位置,跟传本是不同的。《礼记·孔子闲居》和《孔子家语·论礼》均位於讲“五至”之後,简文则位於讲“三无”之後。为清楚起见,不妨将它们都引在下面来看:

     《礼记·孔子闲居》:“ 孔子曰: ‘ 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子家语·论礼》:“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诗礼相成,哀乐相生。是以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志气塞於天地,行之充於四海,此之谓五至矣。’子贡曰:‘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民之父母》:“

孔子曰: ‘五至乎?物 之所至, 志 亦至焉。志之 [ 所 ] 至者,礼亦至焉。礼之所至者,乐亦至焉。乐之所至者,哀亦至焉。哀乐相生,君子以正。此之谓五至。’子夏曰:‘五至既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三无乎?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君子以此横于天下。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而得既塞於四海矣。此之谓三无。’”

两 种不同位置,到底哪种 更爲合理呢?显然是简本。今本《礼记·孔子闲居》和《孔子家语·论礼》跟简本的不同,则是由於错简而造成的。

简文“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刘信芳先生已指出“得”应读为“德”。

[v] “得”、“德”相通古书习见,就以本篇为例,整理者已经指出,第 12简“屯得同明”,传本作“纯德孔明”,简文“得”就应读为“德”。“既”则应训为“已”,古书习见。本篇屡见的用来表示“气”的字作上从“既”下从“火”之形,跟本篇同样屡见的训为“已”的 “既”(如“ 五至既闻之矣 ”等)字字形并不相同。

简文“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而得(德)既塞於四海矣”承“三无”而非“五至”而言,结合上下文看,其大意谓:君子以行“三无”而横于天下,其行 无声 之乐,不可得而闻;其行 无体 之 礼 、 无服之 丧,不可得而见。在他人之未闻、未见之中,而行此“三无”之君子,其德已经充塞於四海了。古书中类似用法的“既”字如:

《淮南子·原道》:“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 , 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爲者,而功既成矣。”

《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

, 既足以成帝矣。禹欲帝而不成,既足以正殊俗矣。汤欲继禹而不成,既足以服四荒矣。武王欲及汤而不成,既足以王道矣。五伯欲继三王而不成,既足以爲诸侯长矣。孔丘、墨翟欲行大道於世而不成,既足以成显名矣。夫大义之不成,既有成矣已。”又《士容论·务大》略同。

《庄子·人间世》: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

同样用法的“已”字就更多了,如 《韩非子·奸劫弑臣》:“夫是以人主虽不口教百官,不目索 奸衺 ,而国已治矣。”《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楚魏之王,辞言不说,而境内已修备矣,兵士已修用矣。”不必备举。

如依《礼记·孔子闲居》和《孔子家语·论礼》,“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而得(德)既塞於四海矣”接於“五至”之後,则其与“五至”的关系不明,显然不如简本跟“三无”扣合紧密。所以我们说,简本跟传本的不同,乃是传本错简的结果。这几句既错简在“五至”之後,上下文意衔接不紧密,传本遂删去“ 而得既塞於四海矣 ”句中表示承接关系和语气的“而”字跟“矣”字,将“ 得 (德) 既 ”改爲读音相近的“志气”,以求文意的通顺。

还有,《礼记·孔子闲居》和《孔子家语·论礼》“正明目而视之”的“正”字很难讲,而且“正明目”跟“ 倾耳而听之 ”的“倾耳”也失对。按简文讲“五至”一段中有“君子以正”句,不见於传本。得简文以对勘,传本“正明目而视之”中这个莫名其妙的“正”字,显然正是来源於简文“君子以正”的“正”。简文“君子以正”跟“ 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而得 (德) 既塞於四海矣 ”本来位於前後两处,而传本“正明目”相连,正是传本将“ 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 (本作“得 [德]既”) 塞乎天地 ”错简於上文的结果。

                               

[i] 刘信芳:《上博藏竹书试读》, 简帛 研究 网站( 03/01/09 ), bamboosilk.org/Wssf/2003/liuxinfang01.htm 。

[ii] 何琳仪:《沪简二册选释》,简帛研究网站( 03/01/14 ), bamboosilk.org/Wssf/2003/helinyi01.htm 。

[iii] 庞朴:《 喜读 “ 五至三无 ”

——初读 〈 上博藏简(二) 〉 》 ,简帛研究网站( 03/01/12 ), bamboosilk.org/Wssf/2003/pangpu01.htm 。

第5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在我国,广播新闻已成为广大听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此相应,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广播新闻编辑队伍。

1.审时意识。在听众的新需要面前,广播新闻编辑的思维、动作要快节奏,迅速发现或发掘素材,以最快的时效播出.从而保证广播新闻始终做到内容“新”、“实”、“深”,听众喜闻乐见。编辑对广播新闻节目应经常推陈出新.多搞独家报。

2.新闻编辑头上应当长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目光敏锐,看到新闻稿件要“识货”,能迅速辨别什么稿件能用?什么稿件不能用?什么稿件急着用?什么稿件可以放一放?什么稿件要经过改造才能用?什么稿件只能用其中一部分?等等。

3.在当今信息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和同质新闻新闻编辑不仅要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和”控制者”还要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整合者”其策划、整合、取舍新闻的能力和作用以及各项沟通协调能力都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呢?新闻编辑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素养对新闻编辑来说是最重要的政治素养在新闻编辑工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新闻编辑的信息较之其他类型的编辑所的信息具有覆盖面广、及时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新闻编辑在信息时稍有不慎不应发的信息或者出现某种政治纰漏将会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在思想上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在有关政治的新闻报道时政治的敏感性更是不可缺少。然而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由于政治素养欠缺编辑把关不严一些错误和不妥在新闻报道中时有发生或者宣传报道不得力没有及时反映时代精神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造成这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在岗人员不注重政治学习有重专业技术技巧轻政治修养的倾向。所以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不断加强政治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4.约稿的能力。约稿时要有策划意识企业台因受其地域、环境等制约不可能像大电视台一样涉及重大题材的报道因此企业电视新闻只是立足本企业在”贴近性”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抓好”贴近”老百姓的新闻报道。企业电视台新闻在题材上只有将本地人、事、物的变迁充分纳入报道视域让企业职工充分了解和感知发生在其周围的事件以及一些反应当地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报道。为此编辑在约稿时要有策划意识而编辑部更应该成为企业台记者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因为编辑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应该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沟通有关报道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等。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是运用电视摄像、记者采访、写解说词、配音、编辑制作系统、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工作的核心可以说电视新闻编辑的水平直接决定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注重政治素质、文字锤炼、文字编排、画面构图和剪辑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支撑广播最基本最直接的表现符号是声音,广播新闻又称音响新闻。广播的这一特性,要求广播新闻编辑必须成为一名熟悉声音符号,并成为自如驾驭它的能手。 因此,广播稿不但要用眼用手写,还要用嘴用耳朵写,放在嘴上去读,去检验。”作为广播编辑,应当“竖起自己的耳朵改稿”,编辑出适合“听”的稿子。那么,怎样才能编辑出适合“听”的稿子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多用双音节词和通俗易懂口语。双音节的词有两个音节组成,读起来节奏感强,易于听觉辨认。单音词。音波短,音感低,加之与双音节词的不易搭配,多数会影响声音的协调和可听性。此外,一些书面语,如“日益”,为了让听众听得清楚,最好改成“一天比一天”或“越来越”,使人一听就清楚;把文言或半文言的词改成白话。文言或半文言的字或词在广播稿中出现,听起来不舒服。如“分赴各乡、村挂职的50名干部均系自己报名申请……”,在广播稿中,编辑可把“分赴”改为“分别到”,“均系”改为“都是”。这样既好念。也易听。这类词语还有很多,稿子常见的有“数日、故里、致函”等,广播稿中可改为“几天、故乡、写信”。

2.注意不要用同音不同义的字、词。“近”和“进”,音同义不同。广播里说“他们走近了熊熊燃烧着的高炉旁边”,听众会产生疑问“走进”?如果改写成“他们走到熊 熊燃烧着的高炉旁边”,就不会造成误解了。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同音不同义的字或词,如果把这些词写在纸上,人们可以观其形而辨其意,但由于广播只传音不传形,如果用得不当,就容易造成语意不清,甚至引起听众误解;尽量不用简称。人们在交谈时经常使用一些简称,但在广播中就不能滥用简称。简称从它产生到听众普遍理解其全部意义有一个过程。广播在使用简称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简称是否已被大家接受了。那些尚未被听众广泛认可的简称不要在广播里出现,否则听众就会混。

3.要少用代词。报刊上的报道,人名、地名等一般只要出现一次就行了,而作为广播就不行。因为听广播,听众处在被动地位,有时听了后面没有听到前面,而且声音的传播是稍纵即逝,人名、地名听一遍未必能听清,即使听清了也未必能记住。如果广播只在开头用了人名或地名,后面就用“他”“该单位”等来代替,就会使听众搞不清楚。所以,广播编辑在编辑时,要有意识地把人名、地名和关键词语作适当的重复,加深听众印象。帮助听众听清听懂。

总之,要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素质,不是单一的追求什么,而是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培训、总结中一点点提升,才可以在电视媒介中赢得发展的空间,在主动适应中寻求拓展,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表者,成为海量信息的过滤者。

参考文献:

第6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我们都知道,画面是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电视新闻更不例外。因此,必须依附于画面而存在,一旦失去画面,再精彩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电视记者如果偶然遇到突发事件(特大事件除外),如果没有摄像机在身旁,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不可能像报纸、广播等其它媒体记者那样挥洒自如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记录成文,传播出去。然而,近些年来,尤其是现在,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数量明显增多,播报的范围也明显扩大了。过去口播新闻一般只限于公告、命令、决议、通知、新闻等。这类新闻一般没有影像材料,只能由播音员播报。而现在,一些该有画面的电视新闻,如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社会新闻等也者进入了口播新闻的范围,口播新闻已不再受画面的限制。过去口播新闻的数量很少,一档新闻节目中最多也只有3—4条穿插在图像新闻之中,而现在口播新闻的数量在明显增加,特别是在一些“说新闻”类节目中显得更为突出。

其实口播新闻这一形式是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建台初期就已使用的电视新闻播报形式。1980年以后,口播新闻的内容扩展到国内、国际两个部分,除了中央台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都广泛采用了这一体裁样式。随着人们对于电视“看”的观念的变化,如今,口播新闻在电视荧屏有了更加重要而稳固的地位,口播新闻越来越受到各电视台的重视。然而电视新闻出现广播化倾向,并不意味着它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恰恰相反,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媒体与受众两方面随着社会进步和新闻本身的发展而产生的共同需要。其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时效快

为了满足观众“求快”的心理,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地缩短新闻发生时间与时间的差距,达到以快制胜的目的。新闻以传播时政、经济、文化、生活等各大类信息为主要任务,电视新闻当然也不例外。对于现代人来说,新闻信息的摄入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了解身边事,还要知道天下事;不仅要面广量大,还要求新求快。这就是指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对于受众来讲,是“看新闻”还是“听新闻”,其实并不影响新闻的接收效果。而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需要大量的时间忙于工作、学习和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即使回到家里也常常为繁杂的家务所累。目前各家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一般集中安排在早、中、晚三个时段,这几个时段(尤其是早新闻)也正是普通家庭最忙碌的时候,往往很难定下来坐而视之。因此,一般人们通常的做法是把电视音量开得大一些、一边做事一边听,听到一些画面感强的消息,如卫星发射等重大科技新闻、火山喷发等灾难性新闻以及趣闻等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就看上一两条,这也是人们宁可“听”电视而不愿听广播的原因,久而久之,“听”电视新闻就成了一些人的习惯。现在许多电视台采取播音员直播的方式,将截稿时间大为推迟,甚至可能达到新闻节目全部播完这一临界点,只要节目尚未结束,新闻就可随到随播。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新闻联播》中在播完了白天我国奥运健儿夺金情况后,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又插播了口播新闻奥运会最新消息:我国奥运健儿又添了一块金牌……至此,金牌总数已达29枚。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电视新闻报道求新、求快意识进一步加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全国各大媒体纷纷上网,新闻资源共享,传递极为快捷,这就逼着媒体一改过去慢条斯理的新闻采编方式,想方设法,求新求快,参与竞争。于是报业竞争、频道大战、各种改版层出不穷,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如果继续受到画面的束缚必然落后于其他媒体。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同样是口播新闻,同样以语言形式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现在的口播新闻并不仅仅是对早期电视新闻播出形式的简单翻版。一方面,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口播新

转贴于

闻,往往采用抠像等电视特技,以照片、图表、字幕等方式增强口播新闻的生动性,既能求新求快,也能较好地发挥电视双通道传递信息的特点。另外,不少电视新闻还在播出形式上采用主播、“说”新闻等形式,以亲切、随意、尽可能口语化的新闻主持人形象出镜,一改长期以来正襟危坐的新闻播报风格,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增加了口播新闻的可视性。口播新闻数量的增加,在加强了电视新闻“听”的效果的同时,也促进了电视新闻向广播化方向发展。

二、便于传播政令及理念性内容

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条例的实施、各地方的重要通知等内容,可以通过口播方式,让人们及时了解这些信息,以便于正确地行动。特别是部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对于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社评和评论员文章,通过口播新闻的形式,增强了电视新闻对抽象理念的表达,使电视新闻超越了图像文化的“低智力门槛”,成为与报纸新闻相媲美的深度文化形式。对理性的表达,使一向以表现画面信息见长的电视新闻画面显得可有可无,播音语言的介入,刚好填充了这种不足。

三、不受图像限制,稿源丰富,有利于扩大信息量

电视新闻广播化这一传播形式,极大地扩大了电视新闻的容量,使电视新闻记者不会因为现场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拍摄而伤脑筋,不会因为无法及时提供现场画面而漏报重大新闻。否则,新闻就变成“旧”闻了。

第7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关键词:广播新闻;贴近性;可听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47-02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广播新闻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科技信息时期,网络的普及对广播新闻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分流了一大部分听众。听众是广播新闻的生命和主体,偏离了贴近听众、可听性这一主题,就失去了基础,失去了听众。而且,从本质上说,广播就是说给人听的。既然是给人听,那么,广播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有一个听众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懂、爱不爱听的问题,也就是广播的可听性问题。也就是从一开始可听性就成为广播追求的永恒主题。很自然,广播新闻的可听性一直以来也就成了广播人热议的话题、努力的方向。这几年,许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有的从广播理论方面论述,有的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有的从广播的“视觉化”方面分析。我们则从实践和理论两个侧面来探索广播新闻的可听性。

一、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的实践探索

1.“记者汇报会”录音剪辑形式探索

在新闻事实相同或相仿的情况下,越是在心理上、地理上贴近听众,新闻价值就越大;报道越是亲切、自然、可信,新闻价值也越大。这二者是成正比的。我们电台在加强新闻的指导性的同时,注意了对新闻的贴近性、可听性方面的探索。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形式,诸如,现场报道,新闻括排直播等,而“记者汇报会”录音剪辑则又是一种新的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有两方面的突破:一是摒弃原先节目采访对象一般都要预先选定,并且要具有所谓代表性的做法,而是选择一些凡人小事,一些并不怎么起眼但又发生在听众身边活生生的事情。这样,采访得来的报道似乎比较可信可亲。听众摸得着,看得见,要学习也不是高不可攀,心悦诚服,容易接受。当然,我们并不是一概地反对“典型”的报道。因为,“典型”体现了我们时代的风貌,反映了领导机关的报道要求,在加强新闻指导性上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应该说,大量报道的是有着先进因素的凡人小事,正是他们才孕育着“典型”。他们同样体现了我们时代的精神,而且跟听众更接近,所以也更容易接受。二是由记者本人来口述所见所闻。过去即使搞现场报道,也往往是记者一个人(或由播音员代劳)出声音,现在记者作为一个群体,大家在一起有叙述,有交谈,有插话,相对来说气氛更活跃些,也容易感染人。记者的口述大都是第一手材料,尽管表述有一定困难,但从感彩来讲,要比播音员另行插播来得浓烈些。从我台多次实践的情况来看,“记者汇报会”这种形式自由度较大,时间、空间的跨度大。新闻事件发生时(这里指事件性新闻,尤其适宜突发性的事件新闻),记者如果在现场可“摄取”精彩的“镜头”,那最理想了。如果囿于各种情况,记者不能及时赶到现场,那也可以转述目击者的观察和感受,记者有更多地施展自己才能(包括采访基本功、口述表达能力等)的余地。从理论上讲,应该而且可以使报道制作得更生动有趣,更吸引人,也就会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假如我们的记者不仅掌握了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了驾驭文字的能力,而且具有出口成章的演说才能,那么一定会使我们的报道增色不少,而且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当然,这对广播记者来说,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策划,提升可听性

在实践工作中,策划不当表现在记者对材料的选择、现场的描绘、剪辑的衔接技术处理等方面就有不少疏漏,这些都会影响了报道的质量、速度和效果。不少人认为主题报道以正面报道为主,可听性与贴进性方面难以突破,其实不然,策划得好,同样可以“入耳”。比如,依托社会活动,利用其直观、生动、参与性强的优势,通过广播直播,用现场感染力增强宣传的贴近性。2010年我台组织的“金秋采摘文化”活动,面向基层,贴近百姓,通过活动进入市民的生活中,很多市民通过“金秋采摘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也使郊区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我台开设系列报道《说说采摘节的新鲜事》等手段,让社会活动与新闻宣传有机融合,充分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社会创建”这一主题。

3.突出平民视角,增强可听性

可听性、贴近性的增强,还要突出平民视角,在“小切口”上寻求突破,用“小切口”反映大成就,避免说教和空谈,以权威的事实、生动的事例、灵活多样的手法,鲜活生动地创新主题报道,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出台后,各家媒体都推出了不少专题、专栏和新闻行动,但大多数报道不是建楼房就是修桥筑路,而我台组织的“卧龙区新农村建设直通车”活动,面向基层,贴近百姓,通过活动进村镇、开设系列报道《说说村里的新鲜事》等手段,通过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当代农民的健康追求和精神风貌,反映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光是经济发展,而是农村整体文明的创建。这样的报道贴近性就很强。增强主题报道的贴近性,还要在发挥广播特色方面谋求创新。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穿越青藏高原》采用的行进式报道、“黎以战争”中采用的新闻当事人报道形式等,都值得广播同仁很好地借鉴。我台也可以进一步的尝试这些具有广播特色的报道。进一步谋求创新广播特色的新突破。

二、增强广播新闻可听性的理论探索

1.“万物回真”,以声夺势

做广播新闻,想要抓住听众,就应该回归本源,充分地发挥出“声音”优势。首先,要注意广播新闻的语气色彩。恰当把握好语气色彩的分量能够更好地抓住新闻的灵魂,被思想情感在气息、声音的形式中支配着。因此,广播新闻的播音要求语气力求通俗,规范,最好贴近日常生活的语气,语调平衡不夸张,有高低上下回旋的余地,给听众还原最真实的新闻。其次,播音还需要注意节奏。广播新闻“主打”消息,在播音时,语速一般较快,这时就需要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让听众提取需要的讯息,并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再次,播音时还要注意停顿。广播速度比较快,听众思考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停顿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位置,才能将新闻的内容准确传达给听众,同时观众能够思考在接受[1]。

2.追求“视觉化”的广播新闻

广播新闻主要通过声音来喜迎听众,相对于丰富的电视、报纸来说,手段就相对单一。因此,想要更好地刺激听众,就要大力地追求“视觉化”,强化广播的可听性。所谓广播的可听性就是要求广播要有丰富的内容,可听,并且要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产生视觉的联想,形成广播新闻的视觉印象。因此,刻画细节、重塑现场,音乐和现场音响的配合、新闻版块设置的创新等广播能够调动的表现元素,通过可听性的视觉延展,促发听众视觉延展,使听众能够想象和联想,是平面的内容能够立体化、视觉化,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2]。

3.关注的热点

想要吸引更多的听众,关键就是要了解听众的兴趣,因此要关注民意,抓住热点。对听众的喜好不管,只做自己的新闻广播,不能及时和听众进行沟通,是没有办法长期生存的。因此广播新闻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捕捉社会讯息,整理有价值的热点问题,使得新闻广播更加贴近生活,引起听众的共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收听率。首先,广播新闻不能够只停留在抄袭会议报告等一些古板的形式上,要敢于创新,站在平民的角度出发,反映民生问题,提高广播新闻的号召力;其次,要抓住好新闻点,客观的播报新闻广播,新闻要来自于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关注平凡的现实生活来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取材来自于百姓,自然也能够引起百姓的共鸣。

4.广播新闻内容简明扼要、易懂

一般情况下,广播听众的一大特性就是随意性大,处于半接听状态,因此,新闻内容应当简单明了,使得听众在短暂的时间里提取更多的信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人们更愿意在较少时间里获得较多有用的讯息,而不是花时间看大篇的文章,更不愿意听唱片说教,因此广播新闻做到短暂精致,就特别的具有吸引力;此外,广播听众的广泛性要求新闻的内容易懂,通俗化能够让不同的人群都能够提取有效的信息。语言过于复杂抽象,听众没法听懂,也会让听众情绪厌烦。

5.广播新闻语言贴近听众

广播新闻服务于听众,只有抓住听众的听觉习惯以及听觉的心理变化才能够更好地和听众做到零距离的沟通。首先,广播新闻的编排也有很深的学问,在众多的信息资源中,工作者要精心挑选编排,主题、内容、报道形式,都需要认真取舍,力求给听众展现一个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新闻广播,把最好的广播给听众。其次,广播的内容也是服务于听众的,多开设些信息服务栏目,如:道路交通情况,天气预报等实用性信息,这样有利于培养一批忠实的听众。

6.充分采用叙事方式

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求广播新闻记者把这种丰富性传达给听众,使听众在新闻叙事世界当中感觉到现实世界的可感性,并有强烈的参与性,这样增加听众参与新闻叙事的机会,也就提高了广播的可听性。叙事作品可以从叙事视角来考察,广播新闻与其他叙事不同,因此在视角的选择上有其独特之处,充分理解掌握运用叙事视角对于提高广播新闻的可听性有着重要意义[3]。

总之,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广播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广播的竞争力,就需增强广播的可听性,只有可听性增强了,才能赢得更多的听众。这样也才能真正使广播新闻充满生机,赋予其活力,以强势姿态立于媒体之林。

参考文献:

[1]李慧佳.浅议如何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现[J].新闻传播,2010,(9):76.

第8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关键词 广播新闻;优势发挥;非视觉传媒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18-02

1广播新闻的优势

1.1广播新闻“快”的优势

广播新闻在三大媒体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广播新闻可以免去电视的节目编排时间和报纸的刊登时间。一般情况下,当天的新闻报纸最快仅能在第二天刊登,这一期间需要大量的编录工作,而电视新闻最快也只能在新闻发生的当晚登上电视与观众见面,而广播新闻完全不同于以上两种模式,广播新闻可以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进行播报,还可以采用跟踪报道,随着时间的推进,广播新闻能够及时的更新最新的消息,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

1.2广播新闻灵活优势

广播新闻可以在随时都能够播出,这样就可以为听众提供更多的时间去倾听新闻,无论听众任何时间想听都可以听到。新闻以新为贵,听众在听到最新的消息之后也就不再迫切的希望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新闻了,广播新闻的这种灵活优势可以大大增强听众的喜爱程度。广播人员也可以在插播新闻的空余时间播出一两条要闻,或是播出一些记者在现场的报道,这样能够更加的吸引听众的吸引力。

1.3广播新闻节目制作简单、信息量大

广播新闻制作相对简单,广播新闻吸取其他媒体的优点,在采访新闻事件中,在保存原新闻资料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消息第一时间通过广播传给人们,这种现场播出的方式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内容,和报刊相比所含内容更加的丰富。广播新闻具有蕴含信息量大的特点,由于广播新闻是现场直播的方式,可以节省中间的很多繁琐制作环节,为听众在第一时间带来更大的方便。

2发挥广播新闻优势的几点建议

2.1树立时效第一观念,培养敢打敢拼作风

新闻工作者要注重时效性,同时还要树立敢打敢拼作风,新闻最重要的就是“新”,所以记者和新闻播报人员应该抓住新闻新的特点,在掌握最新的新闻消息时,工作人员要尽量选择最近的一档节目进行插播,尽快的将新闻传给到听众。新闻时效性越强就越具有价值,所以时效性是当今广播新闻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广泛采用电话现场同步直播报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切换电台的方法就可以转入“直播室”,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广播新闻的亮点。

2.2运用广播音响特色,增强现场手段,强化广播优势

声音的传播是广播传播的特点,仅有声音的报道首要就是要注重声音的传播,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利用有效的利用音响的专有特点对广播的背景音乐进行设置,尽可能的构造出真实的情感氛围,激起听众的心里反应,唤醒听众的心声,只有这样才会将广播音响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这一角度讲,音响效果会关系到整片新闻报道的成败,音响在广播传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充分发挥音响在广播传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现音响优势,让广播新闻的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从而赢得越来越多的听众喜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广播新闻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3尽量提升播报语速,使新闻明快起来

现场的新闻具有时效性,新闻的采制人员用最简洁和最形象的方式将新闻展现在群众的面前,在当今的广播新闻当中主持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播报的语速,要学会善于运用现场的氛围和环境模拟出一种使听众愿意接受的背景模式,用激情饱满的语气和抑扬顿挫地表达,这样才会将现场的场景表现的活灵活现。语音播报人员的播报语速对听众有着很大的影响,播报人员轻快的语速可以使听众感到轻松自在,进而有助于得到更多的收视率。

2.4广播新闻要与听众互动

要想实现广播与观众的互动能够成功的实现,就应当明白广播新闻取之于听众,回馈于听众的的道理。广播新闻与听众的互动在新闻播报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例如,某一地区发生新闻事件的时候,当地群众会第一时间发现并且知道新闻,当地的群众可以第一时间通知记者到来,让记者将新闻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播出,这样能够正真的达到广播新闻与听众互动的目的。

2.5增加新闻节目的贴近性,贴近听众,贴近生活

新闻节目的贴近性关系到电台的生存。做广播新闻的时候应该以什么为新闻价值为出发点和新闻写作为角度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到贴近听众,贴近生活,让老百姓喜欢听,乐意听。晚报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在全国很多地方,晚报都非常受大众欢迎,因为其大多数说的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大多老百姓都很乐意收听。把电台的新闻与晚报新闻放一起比较,差距显而易见了。会议报道、工作报道、经验性的报道在我们新闻节目中占的篇幅太大,里面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很少,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太少。新闻节目只有贴近听众,贴近生活才能赢得吸引更多的听众。

2.6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做好新闻短文

人们经常需要在短的时间内获取新闻,简短精炼的现场新闻会比长篇大论的新闻恒具有吸引眼球的效果。当然要想让现场的短片新闻起到吸引眼球的效果,就需要在新闻的文字上下些功夫,编辑人员要有提炼新闻主题的能力,用最精炼的文字,最凝练的表达,完成导语,将新闻的内容第一时间以精炼的形式传达给听众。

3结论

广播在当今全媒发展的形势下正在不断地进步,为了使新闻在当今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提高广播新闻的竞争力和社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申启武,熊科伟.广播新闻:理念变革,方式创新,渠道拓展[J].中国广播,2013(2).

第9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范文

【关键词】 广播交通播报 新媒体 走进群众

一、引言

一个优秀的交通广播播报节目必须为听众所喜闻乐见,而要想使交通广播播报为听众所喜闻乐见,必须贴近群众,反应听众心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现在一些交通广播播报节目借助新媒体,播放一些明星绯闻新闻,选择低俗的内容,试图增加收视率,这种类似于炒作的行为其结果适得其反,为绝大部分播报听众所反感。作为交通广播播报节目举办方,力图创新没有错,关键是怎样通过创新为听众所接受与喜爱,尤其是利用好新媒体更好的接近群众。为此,本文重点对于交通广播播报节目怎样利用好新媒体贴近群众生活,希望为同行工作所借鉴,做好交通广播播报工作。

二、新媒体广播交通播报现状分析

2.1 新媒体交通广播播报特征

新媒体广播交通播报是借助于互联网,数据化广播电视等对听众播报新闻的一种新方式。一是听众收听实时化,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收听交通广播的信息,因此打破时间的限制。二是听众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收听交通广播,即可以从传统的媒介收听交通广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听。三是具有互动性,通过互联网途径收听交通广播,能够与主持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拉近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2.1 新媒体交通广播播报现状

新媒体下广播交通播报节目理应更加贴近听众,反应听众心声,才能为听众所喜爱,但是在我国一些交通广播播报节目中虽然采用新媒体,扩大广播交通覆盖面。但是远离听众。例如一些交通广播在新媒体中,播报过多的编排与播放低俗的笑话,这与听众所需求的信息相差甚远,也偏离时代主旋律;而有些交通广播播报插了大量的广告,在通过网络播报之时。听众听新闻事件还有没有商业广告的时间多,不可能获得听众高度的评价。这种行为只会增加听众对于交通广播播报节目的反感与厌恶,长期以往会使得交通广播播报失去听众,那么播报节目也失去存在着的意义。当然,在我国交通广播也有很多优秀的节目。例如例如厦门的《打工热线》,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使听众随时随刻都可以收听广播,针对厦门市外来打工人数多的情况,反应打工者的心声,并注重与听众互动交流,最终为广大听众所接受与喜爱。

三、广播交通播报贴近听众的策略

3.1 强化对于群众需求分析

作为交通广播播报工作者一员,要系统全面对于听众需求的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听众期望听到的内容。因为只有大部分听众收听到自己所期望的播报的内容与信息,才能获得听众的普遍的好评,并获取更多的听众。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之下,要强化对于群众需求分析。对于群众需求分析的策略是:通过网络上调查,获取调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总结以了解大部分对于交通广播播报内容的需求。当然众口难调,不是所有的听众的口味都是一致的,而是满足于绝大部分听众的需求。

3.2 走进群众,做进生活,体验民情,倾听民声

一个优秀交通广播播报节目,离不开的群众,只有群众喜爱,这个节目才能称得上优秀。在采用新媒体进行播报之时,要坚持与群众心连心的职业准则。一是反应群众生活,寻求与民生相关的题材,走进群众生活与贴近群众生活,寻求群众生活中点点滴滴,挖掘群众身边发生的时间,了解群众生活的变化,播放被国家对于群众各种优惠的政策,关注群众生化状态,歌颂群众力争上游与敢于胜利的精神面貌,颂扬群众身边正能量等,促使交通广播播报的内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二是了解群众疾苦,反应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人民群众在生活工作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的坎坷,即使反应出群众遇到困难,并为群众不寻求解决困难方案,做群众倾听者与贴心人,做好心系群众工作。三是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与建议,在交通广播播报节目中遇到群众建议或者意见之时,要积极主动的接受与采纳,对于群众提出好的建议与意见,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接受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也是促使群众积极参与的一种表现,更是不断提升交通广播播报工作质量重要的途径。

3.3 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修养,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交通广播播报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党对于文化年发展,文化传播以及交通广播发展的指导意见,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在交通广播播报之时,要自觉抵制庸俗低下的内容,为听众播放积极向上而而健康的内容。在播放广播之时,要坚持为听众负责,为社会和谐,文明与发展负责。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播价值观,职业观以及世界观,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不断低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将交通广播工作做好。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等指导思想,用正确的理论指引播报工作,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身,提升播报工作质量。将党的惠民政策等第一时间传达给听众。

3.4 摆正角色,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作为交通广播播报工作者对自己定好位,而不能盲目追求个性、只有获得听众的欢迎,喜爱与支持,播报工作才能彰显其价值。因此,作为在新媒体交通广播播报要为广大听众播放优秀作为工作的目标,实时而与听众生活有关的新闻或者信息,而主持人是服务者,需要广大听众的肯定与支持。因此播报的语气要为听众所接受,即平和,舒缓,亲切以及清晰。当然在重点的内容,需要采取强调的语气播报,但是也不能使用耳提面命的语气面对读者。对于交通广播播报支持人来讲,要强化向人民群众学习,积极接受群众批评教育,改进自身存在着不足之处,不断提升播报工作质量,并在听众建议下,积极改进新媒体交通广播播放的途径与方式。

3.5 注重与群众互动与交流

当然,在交通广播播报工作之时还注意创新,一成不变的播报工作是不行的。要依据时代的变化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对于播报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近几年没借助于新媒体的便利,采用与听众互动形式,成为交通广播播报工作的一大亮点。一些交通广播播报节目创建了与听众互动的模块,这一方面可以使听众做实地记者,更真实了解发生在听众身边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也促使交通广播播报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交通广播播报工作由主持人单方面的读报,向听众积极参与的方向转变。

四、 结论

新媒体为交通广播播报扩展的播放的途径,也很大扩展交通广播播报收视率,但其工作只有一如既往的贴近听众,并为听众所喜爱,方能彰显工作的价值。为此在工作中,要满足听众需求,拉近与听众之间关系,不断低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注重与听众互动交流,倾听听众的心声,才能不断低提高交通广播的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李晶.广播节目如何贴近民生――以厦门新闻广播《打工热线》节目为例[J].声屏世界, 2013, (09), pp.51-5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