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自相矛盾文言文精选(九篇)

自相矛盾文言文

第1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炼,读起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吴、弗”等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和整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吴、弗”等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

的故事。

教学难点:

1.

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懂得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培养学习古文言文、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游戏激趣,第一关,猜图小神童。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闯关提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地方及时批注在旁边。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

三.合作交流

(一)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解决闯关提示中的问题。

(二)

闯关大比拼

第二关:识字小当家

正确朗读“矛盾,鬻盾,吾等,赞誉,弗能”等词语。

第三关:朗读小能手

出示课件: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根据划分的节奏,先看范读视频,后请学生朗读,并由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赛读,根据朗读情况加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关:理解小达人

出示课件: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弄懂了字和句子的意思之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我们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线,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人物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那么同学们,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请同桌讨论分享。

同学们披荆斩棘,已经来到第五关的大门前。

第五关:生活小专家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请同学们找一找,说一说。

如:有一则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

这种说法自相矛盾。

处处留心皆学问,课本中的知识可以教我们在生活中怎么用,生活中的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做一个生活中的小专家。

第六关:表演小明星

时空转换,热闹非凡,转眼你来到了繁华的集市——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你会是其中的哪一位呢?同学们来演一演。

四、

课堂小结:

五、

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积累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了解其寓意。

六、

板书设计:

15

自相矛盾

自自相矛盾

第2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Oxymoron;矛盾修饰;反缀;概念内涵;存在依据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一种有趣的修辞手法,叫做矛盾修饰法。这种看似矛盾的修辞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L:I’m so sorry,but obviously that just was just meant for Tom’s eyes only.

E:Honest mistake.Don’t even worry about it.

这段对白,出自前几年在中美两地热播的电视剧――《绝望的主妇》。在这简简单单的两句对白中,蕴含着一种修辞手法――oxymoron,中文译作“矛盾修饰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同一个语言成分中,语义相互矛盾的语言单位存在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语言现象。Honest mistake就是oxymoron的表现,译作“诚实的错误”。这种修辞方法咋看起来似乎荒诞离奇,但细加揣摩,却尽在情理之中,给人以新鲜奇妙之感。在汉语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用法。比如,来自台湾歌手萧亚轩的一首歌,名字叫做“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修辞手法刘焕辉称它为“反缀”,陈望道则称它为“反映”。本文将探讨一下英汉的矛盾修饰法在概念内涵,存在依据这两方面的异同。

一、概念内涵的异同

(一)汉语辞格的“反缀”

在刘焕辉《修辞学纲要》中的“反缀”是将语义相反的词、句组合成矛盾统一的话语。从它的概念来看,“反缀”所形成的矛盾统一的话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词的组合,二是句的组合。运用这种修辞格,是为了揭示事物的矛盾性,从而达到言简意赅,独具创新的效果。例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与“纪念”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如果“忘却”了,将不再被人记起。而“纪念”却是要刻骨铭心的记住。这正是一个矛盾修饰的词组。

(二)英语中的“Oxymoron”

Oxymoron本身就是矛盾的,由两部分组成,oxy-(sharp)+moron(stupid)。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xusmoros一词,意思是sharp-foolish(敏锐而又愚蠢),中文译名为“矛盾修饰法”。英语中这种用法很多,例如,“They are rich in property or money,but they are poor in knowledge and live an empty and meaningless life”。Poor是可怜的,rich是富有的,全句的意思是“他们在经济上很富有,但是在知识上很贫穷,过着无意义的生活。”

二、存在理据

虽然语言可以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心理,对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社会现象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矛盾修饰法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各种矛盾现象的语言载体。我们分别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来谈。

1.社会现象对汉语矛盾修饰法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现象,人们有时为了安慰朋友,家人或者病人,有意地隐瞒事实真相。比如,医务人员往往对病人隐瞒病情,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如果说这种假话也属于说谎,那它就是“善意的谎言”。

2.社会现象对英语Oxymoron的影响

Microsoft works 在 Top 20 English Oxymora 中居榜首。Microsoft works(家庭办公软件套装)是微软公司研发的一款软件。微软在公布这款软件的时候,宣称“它界面友好,提供了39个任务向导,222种家常任务等”。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Microsoft works并非像微软官方所宣传的那样。Work作为动词,意思是工作;好使,运作。Microsoft works在这里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意指Microsoft works doesn’t work well.这也正是对美国社会现象的一种表现。

(二)矛盾的心理

人类内心世界是为这种修辞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而美妙的空间。人的心灵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丰富多彩、矛盾复杂的情感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滋生。

1.矛盾的心理在汉语“反缀”中的体现

冯骥才《爱之上》中的“初恋的秘密是种藏不住的秘密。”“藏不住的秘密”写出了初恋者微妙的心理状态,也写出旁观者对爱情的敏感和向往。

2.矛盾的心理在英语Oxymoron中的体现

Why,then,O brawling love!0 loving hate!

0 anything,of nothing first create!

0 heavy lightness!Serious vanity!

Misshapen chaos of well-seeming forms!

……

――Shakespeare“Romeo and Juliet”

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

啊,无中生有的一切!

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

整齐的混乱!

……

这段话是罗密欧失恋后心理活动的生动写照,他内心充满矛盾,痛苦不堪。这段翻译基本上保持了莎翁原作的风格,把名词前面的词或词组都作为形容词处理,修饰后面的名词。这种译法不仅结构整齐、形式优美、韵律和谐,而且很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三、小结

矛盾修饰法利用词义的反义使表层的不和谐统一在思想内容的深层,从而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的本质特征。为了理解这种辞格,应当努力发现本属相互冲突的形象或概念中潜在的真实和微妙的意义。英汉矛盾修饰法实质相同,但却不是完全对应。了解并比较这两种修辞格,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能帮助我们更好欣赏英汉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更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不断促进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瑞琴.英汉矛盾修饰法的比较与分析[A].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91-94

[2] 李明喜.汉语辞格反映和英语辞格Oxymoron的对比与翻译[A].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OOO,25(3):105-107

[3] 谷慧娟.汉语的对顶格与英语的矛盾修饰法.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85-86

第3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论文摘要]分析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矛盾,并从馆员自身主观原因上去探求矛盾冲突的根源和避免矛盾冲突的途径。

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与读者联系最密切的服务窗口之一。在整个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到处存在着矛盾,流通服务交往中同样存在着多种矛盾。正确认识馆员和读者交往中的矛盾,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实行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馆员如何从自身出发去防止、避免矛盾冲突是我们提高馆员素养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流通服务中存在的矛盾

图书馆流通工作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馆藏文献以供读者利用的服务活动。在馆员和读者的交往中,客观存在着多种矛盾,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由客观因素而引起的矛盾

它包括: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与读者信息需求的矛盾;馆内规章制度与读者需求的矛盾;馆内技术设备不完善与读者需求的矛盾等。

(2)由馆员和读者主观原因而引起的矛盾

它包括:读者对馆员的期望与馆员实际服务水平、业务技能水平的矛盾;馆员服务方法与读者个性需要的矛盾;馆员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与读者满意程度的矛盾;馆员与读者的语言行为交往的矛盾;馆员服务与读者信息知识不足的矛盾;馆员地位与读者道德素养的矛盾等等。

以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馆员在流通服务交往中应是矛盾的主体,它直接决定着矛盾的性质和结果。如果馆员能从自身去分析原因,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读者,就会使各种矛盾化解,使服务达到满意的结果。

二、矛盾分析

(一)馆藏缺陷、技术设备不足、规章制度的限制是造成流通工作矛盾冲突的客观原因。如馆藏资源不足、文献陈旧、新书不足、复本量不足、借阅权限、借阅期限等达不到读者要求,馆舍条件差、读者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给读者造成不便等。

(二)馆员对读者在服务交往中的地位认识不足,从而引发矛盾冲突。在流通服务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如读者不完全理解馆员的工作,选书时乱拿乱放;读者对馆员不够尊重,甚至连起码的文明语言、行为都不具备;读者认为馆员是为自己服务的,因而“高高在上”,这样立刻会引起馆员的反感,产生不愿意为之服务的心理,并引发矛盾冲突。任何矛盾都是由矛盾着的两方构成。读者的素养固然是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馆员怎样认识读者地位的特殊性。在流通服务交往中,读者就是享有特殊权利的人,而服务才是馆员的义务。馆员无权选择愿意为怎么样的读者,或不愿意为怎么样的读者服务。换句话说,无论读者是丑、是美、是粗俗、是文雅,馆员都得为他服务。所以馆员要从主观上认识读者在服务交往中的地位。

(三)馆员与读者交往中的互不理解是造成矛盾冲突的另一原因。在现代图书馆阶段,作人员、系统、读者的工作模式人为的在读者和馆员之间筑起了一堵墙,读者和馆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远不如传统流通服务阶段,沟通少了更会导致互相不理解。如在处理过期罚款的事务中,许多读者对计算机显示的罚款数目不信任、不理解,认为超期罚款是图书馆在“赚钱”。又如,在处理图书污损事务中,当读者不承认污损是其所为时,馆员也通常抱以不信任的态度。再如,在还书过程中出现一些由于馆员操作失误或读者自己记忆误差时,馆员与读者之间也会产生互不理解、互不信任的现象。由于双方处于一种相互不理解、不信任的状态中,矛盾冲突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在流通工作中,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主观原因。如何从馆员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去克服、化解矛盾冲突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流通工作人员必备的本领。

三、馆员要从自身出发避免和化解矛盾

(一)提高馆员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

馆员应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特点和义务,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职业热情。在平时的服务工作中应针对自己的个性特点磨练自己,保持冷静、随和,严格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哪怕是读者无理也要保持忍耐的态度,宽容待人。从而以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去感染读者,不仅避免矛盾冲突的发生,而且使自己的行为教育了读者,服务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另外馆员应时刻注重业务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业务和相关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读者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起馆员的文明形象。

(二)馆员应充分认识读者的地位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上帝”。每一位读者都是馆员服务的对象,即使某些读者道德修养差、言行举止粗俗,对馆员的工作不尊重,他们仍然是馆员的服务对象。遇到这类读者,馆员就应该理解他们地位的特殊性,不仅不能产生厌烦情绪,还要有宽容的心怀、冷静的态度,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去感化读者、教育读者。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荣誉,避免矛盾冲突双方的痛苦和烦恼。

(三)馆员要灵活把握其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制定为的是保证工作的正常秩序。但它无形中限制了读者的个性需求。作为流通工作人员,更应该灵活执行好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如果生搬硬套规章制度,就会在馆员和读者容易产生矛盾冲突。如超期罚款、图书污损、丢失处理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读者不理解的情况,不能用规章制度拒读者于“千里之外”,而应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点“将心比心”,灵活的把握外借制度的执行。对于个别读者的特殊文献需求,也应尽可能的满足。当然在灵活把握规章制度运作的同时,馆员应该把不损害其他读者利益作为前提条件。

(四)馆员要注重与读者的沟通

许多矛盾冲突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缺乏沟通。对于读者不理解时,多说一句话比少说一句话好,更不能“一言不发”。对于大学生读者,他们常常有一种优越感,并对馆员存在偏见以致于不尊重、轻视图书馆工作。充分的沟通会消除双方偏见,共同达到和谐、平等的服务交往。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的是书面的,比如通过馆办宣传资料、宣传栏,更多的是语言、行为的交流沟通。充分的沟通拉近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以达到最佳的服务交往效果。

流通工作是一个细致的服务工作,流通工作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才能避免与读者的矛盾冲突,达到最理想的工作境界。

参考文献

第4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 资本主义 文化 公共家庭

可能缘于贝尔对知识人阅读其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之态度/方式的严重不满,他在该书“1978年再版前言”一开篇就点出知识人可能对待该著之再版的态度:其一,对聪明的人来讲,“将书快速扫一遍,只阅读那些令他感兴趣的部分,而跳过其他所有章节……也许就已经足够了”。其二,“这些年来,许多人并不真正阅读书籍,而是草草过一遍……找出几句话压缩成论点,然后找个标签,把作者放进时髦评论语汇的合适专项中”。然而,面对贝尔此书满篇的知识性堆砌,笔者却并不止于此。

笔者以为,其一,贝尔此著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及其引发的严重政治后果,因而他努力试图“拯救”业已且正在“堕落”的资本主义。其二,笔者质疑,就贝尔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言,其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Publichousehold)理论,能否达到他预期的理论效果或目的?因此,本评论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文本梳理:贝尔所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什么;他对该问题是如何进行学理分析和解答的。第二部分是笔者对贝尔之理论解决方案的评论:相较于前人相关研究,该理论解决方案的知识增量是什么;相应地,该理论解决方案的知识限度何在。

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知识梳理:问题与论述策略

一看到“知识梳理”,许多读者或许会烦腻而跳过不读。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主要有下述两个:其一,一些评论者在进行知识梳理时,过于拘泥于文本,给人以“抄书”之感;故,读之如味同嚼蜡;其二,读者对“知识梳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梳理”是评论人对评论对象的个殊化理解,而非中规中矩的复述,因而知识梳理是理解评论人观点的基础或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除绪论性和结语性文字外,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现代性的双重羁绊”主要阐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资本主义的展开过程也就是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跟其传统分离的过程。贝尔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是“加尔文主义和新教伦理”。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文化却跟“新教伦理”精神相悖离或相矛盾。“新教伦理”强调“禁欲”,而西方资本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文化是“贪欲”。这是贝尔所言西方现代性的第一重羁绊。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也即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领域出现了分化,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各自遵循它们的轴心原则:经济领域(技术经济结构)中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经济化,政治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合法性/平等,文化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这三个领域所遵循的文化互相冲突或断裂。比如,在经济领域里祟尚的文化是节俭、禁欲等,在文化领域祟尚的是自我、感觉、享受等,而这二个领域却都反对政治领域的平等观念。这是贝尔所言西方现代性的第二重羁绊。就西方现代性的双重羁绊而言,第一重羁绊从历史维度进行论述,说的是资本主义分化的历史矛盾;第二重羁绊从当下维度进行,说的是当下西方社会整体意义上之文化的断裂。以上分别是第一部分第一章“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和第二章“文化话语的断裂”的主要内容。这两章是此文本第一部分的核心内容。而第三章“20世纪60年代文化情绪”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理论的个案表达/研究,第四章“走向伟大复兴:后工业时代的宗教和文化”则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发展/演变的预测,而非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解决方案。因此,贝尔在文本第一部分中主要是阐发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这是他观察资本主义当下社会的理论眼镜和分析工具。

文本第二部分“政治的困境”主要是贝尔借助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对西方社会国家所面临之问题的诊断。贝尔认为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之所以存在国家危机,其内在原因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存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导出了西方社会的国家危机。可见,贝尔之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提出是对西方社会国家危机、社会整合问题的诊断。在第二部分第五章“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中的暂时和永久因素”主要是以理论的方式提出美国社会存在的危机问题,并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进行个案分析。第六章“公共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中,贝尔主要提出自己解决西方社会国家危机的办法——“公共家庭”理论。因此,文本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借用资本文化矛盾理论提出问题——美国社会国家危机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理论,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乃至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二、对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评论:知识的增量与限度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理论野心很大。贝尔试图在该书的第二部分第六章中“提出调和以下两者的一些手段:一是对一个正义公平的现代社会来说非常重要的政治自由主义;一是社会管理方面必要的公共社区特征——我称之为公共家庭”。在贝尔看来,要解决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国家危机,甚或一同缓解/解决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应从政治领域入手。政治领域是各个国家社会得以凝聚的中心,当然也是西方社会的核心。政治领域的凝聚,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得以长存的基石。为了解决西方社会国家政治领域的凝聚问题,贝尔提出了“公共家庭”理论。在文本中,贝尔于西方历史文化中吸取对缓解/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用的文化元素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一如上文所提及的,贝尔所提出的“公共家庭”理论主要是针对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满。在贝尔看来,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表征或必然结果。“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凸显了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理论前提,那就是“良序国家”的存在。罗尔斯提出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是以默认“良序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维续一个政治秩序。也就是说,该种政治秩序的存在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因而,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就是将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所赖以为基的前提条件“良序国家”或政治秩序问题化了。换言之,我们必须先关注一个政治秩序是否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关注一个政治秩序如何存在抑或正义与否的问题。但是,贝尔提出的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理论,其最大的理论负担是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因文化(如共识、信念等)之历史性或内部性矛盾的激化而可能会崩解。基于这种负担,贝尔在西方文化史上寻找当下西方社会能够公认的一些文化元素进行理论提炼,以消减西方社会可能崩解的文化内因。在这种意义上,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中存在相较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知识增量。

其二,接着要论述的乃是贝尔所提出之“公共家庭”理论的知识限度问题。贝尔提出“公共家庭”理论来解决西方社会的国家危机/认同危机,进而解决西方社会所存在的深层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贝尔在解决对该理论的可接受性问题上,他主张仍采用社会契约的方式。一如他所言:“这是一种社会契约,但是,尽管是在不断更新的现在,不断协商这种社会契约,它不能无视过去。”不过,这里所存在的问题乃是,除了贝尔,谁还将会是“公共家庭”理论的接受者或推行主体?“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应对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认同危机,解决西方社会深层问题——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但是,该理论要成为西文社会重新取得认同之理论基础的主体性力量在哪里?换言之,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是一种罗尔斯意义上的“完备性学说”。“公共家庭”理论如何获得它的合法性?这是“公共家庭”理论的“阿其里斯脚踵”。这也是事关该理论作为西方社会政治秩序之理想图景的资格问题。不过,一如贝尔自己所承认的:“我是经济学领域中的社会主义者,政治领域中的自由主义者,文化领域中的保守主义者”,贝尔所提出的“公共家庭”理论试图超越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从其文本中“公共家庭”理论的思想支援来看,贝尔既吸取自由主义的思想资源,也吸取了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并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的学理倾向更是社群主义的。因此,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内含着某些社群主义的理论前设。从这种意义上说,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完备性”是缘于/基于他对社群主义前提有所肯认的立场。

基于以上分析,此文本中的知识增量和限度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正是基于贝尔自身的某种社群主义立场,他首先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存在问题,而不是像一般的自由主义者那样先将该问题进行悬置。但是,贝尔的这种论述策略却要面临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质疑:贝尔,你有何资格将“公共家庭”理论“强加”于西方社会的所有主体之上?这可能是所有主动的理论建构抑或被动的否定性理论建构都要面临的拷问!

第5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证据矛盾,证据链条,证据排除

故意伤害案(简称“伤害案”)属于司法实践中的常见多发型案件,且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在统计案件时我们发现,在检察机关建议侦查机关撤回的案件中伤害案所占比例较高:2003年我院共计撤案18件,其中6件为伤害案件,占总数1/3,而且这些伤害案基本上属于存疑不诉的案件。2002年我院检察委员会共计讨论案件数为8件,其中2件为伤害案,占总数1/4.以上情况和数据表明这部分伤害案在认定中的确存在难度,姑且称之为“疑难伤害案”。通过对这些案件的集中分析发现疑难伤害案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证据矛盾”。顺延这一思路,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一、疑难伤害案自身特点所引发的证据矛盾

(一)多人参与引发证据矛盾

疑难伤害案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多人参与。此处多人参与不单指参与的总人数为3人以上,而且还包括互殴双方人数均在2人以上的情况。这种多人参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场面混乱—— 拳打脚踢,棍棒相加。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参与者的记忆能力基本处于混沌状态,甚至当时连自己受伤与否都不清楚,等事后才发现受伤,再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或者重伤。此时的被害人很难记得清自己被谁所伤,而由于对方参与斗殴的人是确定的。这样,被害人极有可能会根据互殴前的多种信息,譬如对方领头人、对方引起斗殴的人,来陈述被谁所伤。这种基于判断所做出的陈述很容易与证人证言相矛盾。下面这则伤害案,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一点。

[案情介绍]:参与互殴的为6人,被害方为4人,加害方为2人(张某和王某)。经过一翻激烈的互殴后,被害人发现自己嘴角流血,经法医鉴定为轻伤。[证据比较]:被害人陈述中一口咬定其伤系张某拳头所致;被害人女儿(当场目击人)证实其父亲的伤系王某用砖头所致。其他证人证言仅证实互殴的场面。这样,就产生难以排除的证据矛盾。

(二)家庭旧怨引发证据矛盾

疑难伤害案的另一较为显著特点是家庭旧怨。许多发生在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伤害案,都具有明显的家庭旧怨情节。这类伤害案也较容易引发证据矛盾。当被害人被邻居或者其他亲属致伤(构成轻伤或重伤)后,被害人总希望通过此次伤害事件来解除旧怨利害。因此,一方面被害人在其陈述中很可能会夸大事实,容易与证人证言矛盾;另一方面被害人总是在不断视加害方的态度而做出不同的证言,容易出现被害人前后陈述的矛盾,司法实践证实这种证据矛盾是非常难排除的。

[案情介绍]:相邻两家因地基纠纷素有怨恨,一日又因琐事两家发生互殴,参与人数共为5人,被害方2人,加害方3人。被害人嘴部被孙某用木棍致伤,构成轻伤(上限)。

[证据比较]:被害人前3次陈述均证实犯罪嫌疑人孙某用木棍将其打伤。孙某和其家人均予以否认。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新恨和旧怨,促使被害人要加害方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被害人于庭审中提出孙某妹夫也曾用木棍打过她。这样,前后证据矛盾在辩护律师的质问下慢慢凸现出来。

二、疑难伤害案证据矛盾的类型

(一)从证人角度来看,可分为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与证人证言之间的矛盾。从互殴事件整个过程来考察,又可将证人分为被害人、参与互殴人、劝架人和围观者四种。其中,被害人是案件的亲历者又是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决定了其所作的陈述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夸大性的特点;参与互殴人要么为被害人方要么为加害方,决定了其证言具有倾向性;劝架人有的是为一方而劝,其证言也具有倾向,也有的是站在中间人立场劝架,但因不愿得罪人往往证言较为模糊;围观者,一般只是作为看客,凑完热闹就离开,很难收集这部分证言。基于证人证言的不同特点,容易形成证人证言与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与证人证言之间的矛盾。

(二)从作证时间来看,可分为前后陈述和前后证言之间的矛盾。往往一件案子前后所经历的时间较长,给予被害人和加害方在案后充分对话的机会。这样,被害人陈述就会随着加害方的态度有所变化,如果加害方不能令被害人满意,那么被害人就会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者法庭作新的陈述,而且还会指使被害方证人改变以前的证言。

(三)从证据作用来看,可分为利于行为人证据与不利于行为人证据之间的矛盾。尤其发生在邻里互殴事件中,街坊四邻肯定有人看清是谁打的、用什么打的和打在那里。但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愿意作证得罪某一方。因此,向公安机关作证的往往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作出有利于行为人证据或者不利于行为人的证据。这样就形成了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之间的矛盾。

(四)从矛盾性质来看,可分为可排除的矛盾和无法排除的矛盾。并非所有伤害案中矛盾都是不可排除的,而应当依据该证据矛盾的性质来判断是属于可排除的矛盾还是属于无法排除的矛盾。例如证据矛盾直接反映出证人作证的诚实性,那么这样的证据矛盾就属于无法排除的矛盾。以下再结合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常见情形来进一步讨论,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

1、同一证人前后陈述或证言之间存在矛盾,属于无法排除的矛盾。当被害人或者证人的前次证言与后次证言存在明显矛盾时,如果被害人或者证人又找不到充分且正当的理由作出解释,实际也是如此,被害人或证人经常用“当时记不清”来搪塞司法人员。这样,被害人或证人丧失的是说话的真实性,也即其所作证言缺乏可信度。这也是为什么侦查中经常要核实犯罪嫌疑人口供或、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中提到许多似乎与案件无关的内容,旨在证实其口供、陈述和证言的真伪。

2、尽管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或者证人证言和证人证言之间存在矛盾,但若能够结合犯罪嫌疑人的多次供述和其他不矛盾的证人证言形成证据链条,那么这种证据矛盾属于可排除的矛盾。反之亦然。

3、原本案件证据就存在矛盾,后经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获取的新证据,又与原证据存在较大差异或矛盾。往往这种证据矛盾属于无法排除的矛盾,因为随着人记忆功能由强到弱的生理特点,不太可能时间越长反而记忆越清楚。由于作证是要反映客观真实,不同于想象和判断,想象和判断可能时间越长反而思路越清晰。因此,补充侦查后所获证言大部分都缺乏可信度,基本上为臆断、揣测和判断的结果。这样,补充侦查不但达不到排除证据矛盾的初衷,而且将案件进一步复杂化和矛盾化。

三、疑难伤害案存在证据矛盾的解决对策

实践与理论最大的差别是哪怕再难的问题,实践都不能回避、不能含糊。因而,学者或司法工作者可以放弃对疑难伤害案存在证据矛盾的讨论和研究,但实践中遇到疑难伤害案存在证据矛盾就得解决。由于学者和司法工作者对这类问题并没引起足够的注

意,操作起来具有随意性:公安机关明知证据存在矛盾仍然移送;检察机关则要么退补、再退补,然后建议撤案,要么硬着头皮。笔者认为,只要司法人员对疑难伤害案存在的证据矛盾有充分的认识,就能很好的将此案解决在那个诉讼阶段。

(一)侦查阶段解决途径的建言

1、细化和问清案件的关键情节。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询问被害人、证人时应当细化和问清案件的关键情节,诸如使用的工具、怎么打的以及打伤那里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决定着案件的事实,也是审查阶段直接依据的核心证据。如果侦查人员一开始就没有详细、深入地细化和问清这些关键情节,若等到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然后再就此部分去询问被害人或者相应证人时已不可能收集到真实的证据,无疑失去了最佳收集、固定证据的时机。

2、判断属于可排除的矛盾还是无法排除的矛盾。伤害案中出现证据矛盾并不可怕,只要问清关键情节,然后再判断该证据矛盾是属于可排除的矛盾还是无法排除的矛盾。如果属于无法排除的矛盾,那么尽可能在侦查阶段予以解决,包括协调双方经济、家庭存在的问题;如果属于可排除的矛盾,那么在移送检察机关时向检察机关说明。

(二)审查阶段解决途径的建言

1、进一步判断证据矛盾是属于可排除的矛盾还是无法排除的矛盾。如果属于无法排除的矛盾,则无需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而是建议公安机关撤回案件或者存疑不;如果属于可排除的矛盾,则继续审查。

2、建立证据链条,排除证据矛盾。伤害案除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外一般还有在场的证人证言,且证人人数相对其他案件要多,是审查案件的不利因素也是审查案件的有利因素。其中,不有利因素是容易产生证据矛盾(被害人与证人、证人与证人),有利因素是综观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口供内容,排除不真实证言,从而形成证据链条。如下所示:

[案情介绍]:韩某和被害人张某打架,犯罪嫌疑人刘某在一旁围观,当见韩某和被害人张某抢夺一根木棍时,刘某上前帮韩某同张某争夺木棍,张某情急之下用脚踢刘某腹部,不料反被刘某踹倒,并被刘某用砖头击中头部致成重伤。

[证据比较]:有罪证据:(1)被害人指认刘某将其踹倒后,用砖头击其头部几下;(2)韩某证实刘某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朝被害人张某头部拍了二三下;(3)在场另一证人张某证实,被害人倒后韩某和刘某站在旁边;(4)刘某在公安机关三次供述,踹倒被害人后,用砖头打被害人头部二三下。无罪证据:(1)刘某在审查阶段否认自己用砖头打过被害人,而是在场证人张某在被害人倒后用砖头打被害人;(2)在场证人陈某也证实,是在场证人张某用砖头打的被害人,而且是面对面站着打的。

[证据矛盾]:陈某的证言与其他证据相互矛盾。

[矛盾排除]:被害人陈述及刘某的有罪供述都证实,被害人是被踹倒后被砖头打伤的。而陈某的“面对面站着打的”证言不能与之相互印证,故不具有可信性。

第6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

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语出《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高效的语文课堂,言和意应该是和谐相生的,要让学生理解寓意,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还是得立足于语言这个载体,让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与训练中学会理解与运用。寓言教学,“理”是中心,“言”为根本,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讲述、续编、创写的策略,让寓言教学凸显“故事”本色,回归到语言的运用与实践上,达到言意共生的境界。

一、讲述故事,在积累内化中巧妙悟理

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这一特点决定了故事的生动性,同时也决定了寓言的教化功能。这种教化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文学史、文化史上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并非因为那些深刻的教训,更多的得益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试想,如果略去所有的故事,仅仅把《伊索寓言》中所有的寓意摘录下来作为教育材料,这部作品还能流传至今吗?如果说寓意是寓言的骨架的话,那么,生动的故事就是寓言的血肉,使寓言丰满而又充满生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抓住这一文体特点,还故事教学以本色――讲述。以讲故事为重要目标,又以讲故事为策略,引导学生在讲故事中阅读理解课文,展开言语实践,在言语实践中悟得言语表达的形式,习得语言,让寓言故事的语文教学价值得以完整体现,实现从“我教课文”到“学生学语文”的美丽转身。

薛法根老师执教《揠苗助长》一课时,牢牢抓住了“故事”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故事是适宜讲述的,学故事就得先学会讲故事。课堂上,薛老师不惜时间,按照“故事新手”“故事能手”“故事高手”“故事大王”这样的层次不断提升要求,清清楚楚指导学生如何讲好故事,扎扎实实让学生练习讲故事,学生兴致盎然,讲得绘声绘色。事实上,要把故事讲好,必须真正读懂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农夫的急于求成,好心办坏事,也懂得了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必然导致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道理。讲述和体悟如水融,学生在对故事的积累内化中,巧妙悟理,言意皆得。

讲故事,让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课堂,拥有了进行言语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中国古代寓言借事说理、寓意含蓄的特点,更懂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故事的智慧,因此,课堂上有了这样精彩的对话――

师:真正像这样傻的农夫,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吗?

生:没有。

师:但是像农夫这样揠苗助长的其他人、其它事有吗?

生:我想让猪笼草长快些,给它多灌了一点营养液,它死了。

生:妈妈为了让我比其他同学成绩好一些,给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其余略)

师:面对这样的情况,聪明的小朋友会――

生: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师:对,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人要讲故事给他们听,但是含义要说吗?

生:不要说,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其实,故事就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寓言,产生于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讲述故事,让学生在积累、内化、表达中巧妙悟理,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让寓言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动、扎实而又富有情趣。

二、续编故事,在想象思辨中发展思维

阅读是一种意义建构,阅读参与者全情投入,会身不由己地参与到互动中,在不知不觉中超越预期的目标,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洞察力。寓言中他人的故事,对儿童来说已不仅仅是他人的故事,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建构了自己的意义。

如童话体的寓言故事《猴子种果树》一文,教学临近尾声,总有教师爱这么问:猴子种果树为什么没有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此这般地叩问猴子失败的原因,确实很难得到学生的共鸣,因为停留在纸上的故事终究是他人的故事,触动不了儿童的心弦。

薛法根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教师做猴妈妈,所有小朋友做小猴子。猴妈妈在和小猴子的聊天中抛出许多问题:孩子啊,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怎么一棵果树都没有种成功啊?这些鸟儿朋友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既然鸟儿朋友的话都有道理,为什么你还是一事无成啊?如果以后你再种果树,你会怎么种?如果再有鸟儿朋友来劝你,你怎么办?一个又一个情景追问,促使学生以小猴子的视角进行反思,由此,小猴子的认知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勾连,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对待他人的劝告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在学生设身处地的反思中,宝贵的人生哲理慢慢滋养着他们的心灵。尤其精彩的是,薛老师把这种步步深入、设身处地的叩问融入“续编故事”这个教学活动中,巧妙而又不露痕迹。

薛老师:“我们一起来续编故事。”

出示: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 )对猴子说:“( )。”猴子一想:“( )。”于是( )。”

再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己编一个故事。孩子们心中的故事犹如打开闸门的洪水,倾泻而出。如: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老虎对猴子说:“猴弟,猴弟,你怎么总是听别人的话呢?你这样是种不成任何树的,你要坚持,要有耐心!”猴子一想:“对呀,我就种苹果树!”于是猴子就种苹果树了。过了一年又一年,猴子的苹果树丰收了,他把苹果和伙伴们一起分享。

多棒的孩子啊,不仅有读懂文章的智慧,言语中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看大家说得差不多了,薛老师给孩子们讲老师编的故事:“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狐狸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鸟的话都是害你的。猴子一想……”猴子会怎么想呢?薛老师再次开启孩子的思维之门:鸟儿们是在害猴子吗?狐狸这样说有道理吗?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通过思辨,薛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下了辩证思维的种子。

续编故事,开启了无穷的想象;辩证思考,让孩子的认知从一元走向多元。所有的这些训练,都在有意识地延伸寓言的情感,拓展寓言的内涵,迁移寓言的表达方法,这是立足语言的理解,着力于语言的内化与运用,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的过程。续编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透视语言,发现不同,读到自己,丰富自己,文本与孩子在原本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信息单位产生紧密的关联,并且不断地完善,让孩子获得了成长的感觉,使教学拥有了生长性。

三、创写故事,在实践表达中读写共生

寓言教学不是教会人相信,而是教会人思考:故事中的那些人或物为什么会那样做呢?这样的反躬自省,必然会促使学生将阅读的视角从关注故事主角转向关注自身,反思“我”或者“我们”是否会做同样的事?这样一思考,学生的心智就开窍了,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这是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之一,还有言语的价值。寓言故事就是借助故事说道理的,一般读者不太关注故事本身的真假,而只会关注其中的道理。然而,语文教学是要教会学生“用故事讲道理”的言语本领的,因而要细细琢磨的恰恰是故事本身,关注故事的叙述方式,而最为关键的是隐藏其中的言语“秘密”,会不会讲故事,关键就全在这隐藏着的言语形式里面。

教材上常常会出现诸如“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体会”的习题要求,如苏教版第9册第8课练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意思。”教者也常常会问诸如“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情形吗?你会怎么做呢?”一类的问题。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发现、借鉴文本“隐藏着的言语形式”后,他们完全有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创写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寓言故事的深刻理解。

我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短小精悍,结构精巧,表达简练。如《自相矛盾》一文,全文仅124字,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首先是概述故事的起因:“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一个人“卖矛又卖盾”,呈现了“自相矛盾”发生的可能性。接着描述楚人卖矛又卖盾的经过――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细读文本便会发现这寥寥数语的表达之妙。“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言下之意,此人的矛“无坚不摧”,堪称“天下第一矛”;此人的盾“坚不可摧”,可谓“天下第一盾”。显然,这是言过其实的“夸口”。然后,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细细揣摩,楚人“夸口”时的语言极为夸张地突现了他说话前后互相抵触这一特点,像这样,自己的言语行为前后相互抵触,就叫“自相矛盾”。最后是故事的结果――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为什么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之际,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故事没有写出来,留给听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

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孩子学习课文的写法,创作“新版《自相矛盾》”。以下是教学片断:

师:这个故事选自《韩非子》,从2300多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使很多人受到了教育。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自相矛盾的现象?

生:我妈妈让我多吃点,说胖胖的才可爱,她自己晚上不吃饭,说瘦了才好看。

师:妈妈一不小心自相矛盾了,其实无关胖瘦,营养均衡,身体健康最重要。

生:柯震东拍摄禁毒宣传片,告诉大家吸毒不好,自己又偷偷吸毒。

师:对,这样的艺人,失去了做人的底线,也就失去了公众的信任。我们可以模仿《自相矛盾》的写法,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写下来。课文的写法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

生:重点写好人物自相矛盾的语言或动作。

十分钟后,学生完成练笔,进行交流,赏评。

生读习作:

“妈妈最近体形越来越丰满,所以,她郑重宣布:减肥!

为了帮助老妈实现减肥计划,我自告奋勇:‘老妈,我们每天晚饭后出去散步30分钟,ok?’‘没问题,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老妈兴奋地做了几下摆臂动作,貌似跃跃欲试。

吃过晚饭,我兴致勃勃地邀请老妈:‘妈,散步喽!’老妈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她挥挥手:‘不去了,饭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

咦,晚饭前老妈怎么说来着?”

师:哪里让我们发现了妈妈的自相矛盾?

生:语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和“饭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

生:还有动作――“摆臂,跃跃欲试”和“窝在沙发里”。

师:前后一对比,矛盾的焦点就出来了。建议你今晚把这个故事读给妈妈听,明天告诉我们妈妈的反应。

孩子快乐地接受了这个建议,有意思的是,当晚,我接到了孩子妈妈的短信:潘老师,我今晚去黄山湖公园跑步了。当然,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体会,那么,编写一个童话类的寓言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纵观上述教学过程,由寓言故事的阅读,语言文字的体会,到达文章的中心――寓意,这一过程犹如顺流而下,自然天成,既是语言文字工具性的体现,也符合学生心理的认知规律。然后,由“理”出发,逆流而上,回溯故事,体会作者如何得出这个“结论”,或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己或身边人的言行,或表达自己对这个“理”的看法和理解,如此由“理”溯“言”,让道理和寓意都回归到生活实践和语言实践中。创写故事,是学生把阅读产生的“意”,结合自己的理解产生新的“意”,并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而出的过程,以“言”寓“理”,使理解和表达同生共长。孩子创写的故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给人启迪,发人深思,这是寓言学习价值的真正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理解、表达相辅相成,读写共生,语文学习的价值更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第8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一、“换位子”不是高招

每次有同学因同桌之间的矛盾提出调换座位时,我不像其他教师那样立即给他换座位,而是想办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因为调换了位置,就等于人为关闭了修补两位同学之间鸿沟的大门,切断了两人合作交流的时空。我曾经也尝试着用调换位置解决同桌矛盾,结果,两人关系僵局很久,导致两人很久不说话,互相攻击对方。实践证明,用调换位置来化解同桌矛盾,只能使矛盾加剧。

二、搭建合作交流的桥梁

同桌同学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相处时间久了,产生一些小摩擦是很正常的,而且都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一般都很容易化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有矛盾的同学搭建合作交流的桥梁,让它们在合作交流中增进友谊、化解矛盾。如:让它们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朗读,一起做实验,一起做游戏,互相批阅作业,互相评价对方发言,互相讨论问题,互相赠送礼物等等。多次的合作交流,使它们感受到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矛盾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三、认真做好双方的疏通劝解工作

谈话是剂。当同桌产生矛盾时,班主任就要深入到同学中调查了解情况。找当事人双方一一谈话,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找班里同学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并对有矛盾的两位同学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明白:如果同桌关系处理不好,长大后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让双方相互赔礼道歉,握手言和。

四、用表扬鼓励法建构团结友爱的班风

班主任在班上要认真观察,发现团结友爱的人和事,要进行表扬鼓励。在班上树立团结友爱的榜样,用表扬激励法可以引领全班学生团结向上,构建和谐文明班集体,从而避免一些不团结因素的产生。

五、采用“冷处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有些同桌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可以让他们自己处理,或者让班干部处理。有些同学脾气倔强,与人难以相处,无论你怎样说服教育,他还是本性难改。对于这样的同学,无论与谁坐一起都少不了矛盾,这样的同桌矛盾不如“冷处理”,让她们自己慢慢磨合、慢慢降温。时间长了,关系自然融洽了。不过,“冷处理”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对于矛盾大、问题严重的事,教师还是要协助解决。

第9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流通;流通管理;矛盾分析;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2010)03(a)-0000-00

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图书馆实现与读者密切联系的服务窗口之一。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实现流通服务的良好运作,不仅能够与读者建立密切联系,也能更为有效的实现图书馆存在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发展现状而言,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以及读者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严重影响图书馆良好流通服务的实现,因此在管理工作中,要正确、妥善地处理图书馆馆员以及读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解决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能有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读者的要求,最终实现图书馆的良好优质服务。

一、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分析

(一)矛盾的现状

1.客观因素引起的流通服务工作矛盾。客观因素引起的主要矛盾主要包括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以及图书馆的资源信息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建立的规章制度与读者进馆进行书籍的借阅存在的矛盾;图书馆现有的技术设备不完善不能满足读者要求之间的矛盾。

2.主观因素引起的流通服务工作矛盾。主观因素引起的矛盾主要包括:馆员的实际服务水平以及业务技能水平不符合读者预期期望水平之间存在的矛盾;馆员的现有服务方法与读者个性之间存在的矛盾;馆员提供的服务内容与读者对馆员满意程度之间存在的矛盾;馆员现有的图书馆服务内容不能充分满足读者信息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馆员在服务中的地位与读者道德素养之间存在的矛盾等。在流通服务工作中,馆员是图书馆流通矛盾的主体,馆员现有的素质直接对矛盾存在的性质以及存在矛盾引起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馆员要能从自身出发,细致分析出现矛盾的原因以及现有矛盾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满足读者借阅的需求,化解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二)矛盾的起因

就客观存在以及主观因素导致的图书馆流通服务中存在的矛盾分析,其矛盾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导致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客观矛盾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的现有馆藏存在缺陷,图书馆的技术设备不足以及现有的规章制度需要改进。像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足,或者存在文献比较陈旧,新书不能实现及时上架,图书的借阅期、借阅量达不到读者的借阅要求,都会导致矛盾的出现。或者图书馆的设施条件差,馆内环境达不到读者的要求,读者的借阅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等也都会造成读者阅读上存在不便,也会导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存在矛盾。

2.造成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矛盾的主要因素是馆员与读者在借阅交往中存在互不理解现象,这也是导致矛盾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工作人员一系统一读者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就导致馆员不能实现直接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读者或者馆员与系统之间的交流时间远大于读者与馆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沟通较少使得矛盾日益加深。像处理超期罚款,存在读者对计算机显示的罚款数额不信任、不理解的现象,认为超期罚款是图书馆进行变相“赚钱”的行为;图书馆在进行图书污损赔偿时,有部分读者对图书产生的污损现象并不予以承认,而馆员也往往怀有不信任的态度;又或者,读者在还书过程中,馆员往往出现一些操作失误现象或者读者对自身所借图书借阅时间记录不清,馆员与读者之间也会出现不理解、不信任的情况。

3.馆员在自身服务工作中对读者的地位认识不够也会引起矛盾的发生。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读者对馆员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完全了解,在选书时将图书乱拿乱放;读者不尊重馆员,突出表现是不尊重馆员的工作内容,甚至对馆员都不使用文明用语,很多读者认为馆员的工作就是要为读者服务,在进馆选书时往往“高高在上”,不尊重馆员的工作。这些情况的发生很容易导致矛盾冲突。就读者而言,读者的素养是导致矛盾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流通服务工作中矛盾的解决措施

1.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业务技能。馆员要充分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职业特点以及内容,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以及业务水平。注意在平时工作中严格控制自身一言一行,主动承担责任,耐心对读者提供服务,在工作的锻炼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

2.加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从事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工作,意味着每天都要与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打交道,每天重复着关于图书工作的大量的琐碎、细小事务,因此馆员的业务操作能力以及馆员的仪态仪表每时每刻都在读者的监督之下,馆员自身的良好形象以及精神面貌既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图书馆人员素质的一种展示。馆员与馆员之间,要尽力做到职责的明确划分,但要注意的是馆员之间不能斤斤计较、互相扯皮,这样是做不好服务工作的,因此馆员之间要互相协作,共同努力,为读者营造一种和谐的图书馆环境。馆员与读者实现接触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流通人员要不断借助工作实践中得到的知识以及相关工作经验积累来进行知识结构的提高,要把读者的每一次咨询活动以及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当成一种学习过程。因此无论从思想观念以及行动上,馆员都要不断转变自身管理意识,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建立馆员与读者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

3.图书馆要不断增加服务形式,实现服务形式的多元化。像读者进行图书预约、催还以及新书的通报工作等,都是各个图书馆流通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效率的提高对提高整个图书馆的读者满足率以及馆内文献的流通率,实现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充分利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流通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但却繁杂的工作内容,在图书馆流通工作的管理中,要及时进行观念的转变,不断对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形式进行及时创新,积极寻求新的适合读者要求的流通服务机制,实现图书馆的长期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