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探析

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探析

一、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具有公安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公安院校以培养符合我国公安实战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按照职业需求和公安实际情况培养人才。目前,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多以课堂学习为主,在第三或第四学年直接进入公安机关实战部门进行实习,缺乏学院与实战部门之间的过渡训练和准备,缺乏相关工作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在进入实战部门后较长时间难以适应,难以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无法顺利完成学生到学警的身份转变。因此,公安教学应当将传统课堂理论教学转变为以模拟实际案例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将真实的或仿真案例引入日常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实践经验,从而对接实战部门的用警需求。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解决在警务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公安专业对于学生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实战部门对实习学生和用警人员的要求之一。公安专业学生通过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时,已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思考者,通过参与案例还原和案例分析过程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尝试解决问题,逐渐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课堂案例的直接参与者,或参与角色扮演还原案例、或参与案件分析、或参与案件总结,并在课堂讨论环节向教师请教就案件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负责组织并旁观学生参与案件分析全程,针对具体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这一情景互动过程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对于公安院校及公安系统的人员来说尤为重要,也是顺利开展警务工作的必备能力之一。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是以学生团队合作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室安排采取分组方式进行案例还原和分析,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安排不同分工和任务。这要求不同组学生之间、同组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彼此协作完成任务,以确保整体案例的顺利推进。在此模式下,学生不仅从案例中巩固了理论知识、发现了问题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自主思维、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参加公安部门实践活动或参加公安工作大有裨益。

二、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于公安专业教学的学理依据

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下称MCT模式)是一种将多学科专业知识融合于真实案例教学,充分利用案例、社会背景和教师资源,具有生动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以典型犯罪案件或社会公众事件为原型,在课堂模拟还原案件过程和现场,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科班课堂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点兼和并应用于实际情况。以目前就业市场对公安专业人才的需求方面为视角,MCT教学模式较传统的公安教学模式而言具有较大优势,且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学理可行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公安专业人才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Problem-Oriented)是西方现代警务的哲学理念之一,④是指根据已有信息、资源和手段,以亟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设计专门的解决措施处置相应问题。⑤MCT课程以解决公安专业学生专业思维欠缺、团队协作意识欠缺和多角度分析问题不足等现实情况为目标,以公安院校及专业师资为资源,设计符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案例和课程模式,有效促进知识转化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MCT教学中,学生需要从案例重建、学理分析和实际运用等方面参与,通过教师讲解和团队讨论充分理解案例中的知识点,并由模拟案例分析加强思维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塑造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推导、演绎思维

MCT教学注重以真实案例和社会事件为原型,师生共同还原案件过程和案例情况营造学习情景。通过营造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积极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场,在思考案例的发展过程中主动构建相关专业知识体系。以案件侦破为例,学生需要重建犯罪现场情景,扮演受害者、证人和社会其他角色(如记者或围观人群等),通过亲自参与案例分析和推进事件发展,可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力和对他人行为的分析意识,强化对现场线索的归纳和事件演绎的能力,从而促使教学效果提高。

(三)多学科协作,强化知识内化过程

MCT模式注重多学科知识点兼和,由多角度延伸出案例所蕴含的学理知识。这一教学模式不拘泥于课本内容介绍,而是提炼出各专业知识点,融于生动的案例讲解,如将公安基础理论、公安专业技能、法学内涵、刑事技术勘验要点和程序规范、社会舆情收集、研判和引导等知识贯穿于案例事件的发展过程,由多位不同学科教师对同一事件进行分析解读,形成多维知识体系对现实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能力。

(四)考核学习效果,提升教学合作和学习效果

在传统公安教育中,考核学习效果的方式多以试卷考试的结果来评测,具有单一性和不严谨性。公安教育有别于其他高校教育之处在于其对学生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要求,而这些能力并非以卷面测试可以衡量。MCT教学模式的考核重点是“能否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并用试卷考查理论知识(如法条法规或程序规则等)为辅,即以模拟案例为题,考核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对案例的知识点分析、归纳演绎事件能力和实际应用于侦破案件和应对社会情景的能力等。通过模拟现实公安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可在考核过程中及时发现专业欠缺之处,给予指导培训。这一考核设计强调“解决问题”,并还原现实场景以检测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对能力,可以更好地以测促练,以评促学。

三、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授课模式现状

1.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长期以来,传统公安教育以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与现实公安工作需求脱节。学生接受传统公安教育后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公安部门实习过程中或毕业进入公安工作岗位后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无法迅速适应工作需要,如将法律基础知识应用于纠纷调解或是办理案件、将写作知识应用于公文材料写作和笔录制作、将信息查询知识应用于情报研判和分析工作等。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传统教学内容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距,现实工作需求与所学知识之间出现脱节现象。2.缺乏优质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资源一般包括成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学教材、参考资料、文献、书籍及图书馆数据库和案例库等。⑥在互联网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中,随着智能终端和各种网络信息的普及,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工具迅速延展。然而由于公安知识的特殊性和案例教学的特殊性,公安专业教学资源从整体来看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其他资源。尽管公安专业学生可从各地公安实战部门的实习经历中获取较为丰富的案例和素材,但专业学习资料对其内容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及时性要求更高,由此仍缺乏优质教学资源。3.授课模式单一。目前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授课模式多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践操作和去公安实战部门实习为辅。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仍扮演着课堂的主要角色,单向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自主学习、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在公安慕课的推广下,部分公安院校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硬件上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但并未对授课模式进行实质性地更新。同时,有部分学院公安专业已经开始尝试慕课教学,但这一形式仅作为课堂辅助手段,并未推广普及应用。4.评价模式僵化。目前大部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教学评价模式多以学期末测试和平时课题训练操作、平时课堂表现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不同的分值权重进行打分评估,最后各项分值相加形成评价结果。这一模式沿用多年,广泛应用于各公安院校对公安专业学生的教学评价。但这一模式的短板较为明显,如侧重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轻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考评,如调解纠纷能力、临场处置能力和信息采集能力等。此评价模式以分数作为机械的考量结果,对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简单区分,忽视了对非记分能力对评价,如专业素养、处置问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教师作为此评价模式的主导角色,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进度,学生作为接受方仅能被动接受知识和考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四、基于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模式的应对策略

1.更新教学内容。MCT教学内容较传统教学而言更为新颖、丰富、贴近真实情景。以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或案例为教学案例,根据多学科知识、技能分解事例,将案例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并以学生参与形式将知识点鲜活演绎,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以山西公安院校MCT教学团队授课内容为例,“昆山杀人案”是发生于2018年9月1日江苏省昆山市的一起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教学团队从案件侦查、刑事技术勘查、法律适用和警方公共舆情应对等四个方面对案件进行拆解,将多学科的知识点与案件情况相结合,如在对案例进行梳理过程中,法学系教师从现实中案件的处刑结果开始,讨论法学中定罪量刑的意义,分析法学原理,并讲解在情景还原过程中各角色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教授学生在处理事件时遵守法规并保护社会法益。公共安全系教师则根据当时社会媒体的报道情况和舆情处置情况分析事发时的社会学基础和相应社会心理,强调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舆情处置的方法和手段。在对案件还原后的分析内容中,侦查系和刑事科学技术系教师就规范执法、规范取证等方面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如侦办案件过程中对于证人证言、嫌疑人讯问的技巧和保护;应当提取的物证和相关情况,如痕迹物证、电子物证和生化检材等,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询问和记录。参与MCT授课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也激发出主动思考、主动与团队交流的意愿。2.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MCT教学模式广泛吸收多元优质教学资源,如名师名教、经典案例、网络资源与文献等,拓展公安专业的教学资源。同时也积极向与警察院校有合作关系的公安机关等实战部门咨询案例,充分利用警务实践机会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公安工作,也有助于教师进入一线获取实践经验和案例。以山西公安院校MCT教学团队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新媒体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后,进入到仿真街采用现场勘查教具和器材,同时由团队教师使用自媒体全程记录,并由学生佩戴模拟记录仪记录案例分析过程和处置过程,以保障后期教学分析、总结的材料完整性。此外,MCT教学模式对于服务实战部门的应用型专业教学而言,具有较好的同类性和推广性,有助于公安院校之间相互交流、评教,拓展教师视野和思路,获得经典案例和教学设计,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3.采取多学科协作案例教学授课模式。MCT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教师设计案例,在课堂初期讲授完成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案例背景,并将设计有知识点的仿真案例交由学生,由学生为主要参与人进行案例还原、模拟现场勘查或处置现场问题等环节,构建仿真案例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处置实际问题时主动联系理论。教师角色由传统的讲授人变为旁观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课堂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自主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提升,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例如,山西公安院校MCT教学团队在2017级本科公安专业学生课程中尝试以选修课方式开展此教学方法。教师在第一节课上以2018年发生的“昆山杀人案”为例,讲授案件背景、课程考核标准和模拟案件还原的要求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意识,分配角色扮演任务。随后,由指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还原现场情况,授课地点于学院教学实践中心的室外仿真街。在现场还原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案件情况尽可能真实地布置现场物品,包括前情引入、旁白讲解和配合学生节奏等。待现场还原结束,侦查专业教师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师开始进行现场讲授。在这一阶段,侦查专业教师着重讲授案件的前期处置要求和规则,如接处警规则、现场询问和证人证言获取规则,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处警和现场询问。刑事科学技术教师则立足现场情况,讲授到达现场后的现场保护、证据保护和分辨、证据提取以及证据运用规则情况,并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指纹、足迹等痕迹物证的提取操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合作热情和积极思考动力,对案件现场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并与同伴、教师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其职业素养要求,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临场处置能力,为今后进入公安机关提前积累实践经验和心理准备。在MCT教学模式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如下:首先,案例设计时要注意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保障符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多学科知识覆盖的案例设计。这里的教学目标是指符合学校、学院和各系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相关能力养成。MCT教学模式是一种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教育培养手段,以多元化培养方式完成教学要求。其次,以学生为主导的角色扮演部分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还原现场时注意课堂安全、课堂节奏和对其他同学的引导及管理。由此,一般由两名教师共同参与含有情景演绎的课堂教学,以相互配合教学和管理工作。最后,MCT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思维过程,通过参与现场还原、处置现场情况和参与模拟公安工作过程,充分调动积极思维,身临其境地参与课堂互动和思考,更为高效地进行知识转化。4.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MCT教学模式强调更加多元、客观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多维度评价方式,保障评价体系有效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质量。警察院校MCT教学模式对相关公安专业课程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等层面进行分解评价,并针对相应内容进行考量,以形成最终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MCT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科教师评价。MCT团队学科教师在开始授课前将课程评价标准告知学生,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提示和讲解。根据学生在知识反馈过程中的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教学教师评价的客观性。第二,教学团队评价。MCT教学团队一般是由多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通过不同专业知识背景教授知识和技能,并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多位教师从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运用程度和现场处置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共同按照分解后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成绩进行考评,以防止出现学生由于某一方面能力突出或欠缺而导致的成绩差异情况。这样可有效杜绝“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等现象和某一学科教师单方面评价的主观性原因,较为真实、直观地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三,实战部门评价。公安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进入公安实战部门进行警务实习,由实战部门民警对学员能力进行评价。公安机关民警根据学员的专业素养、实战技能和临场处警能力等对学员进行考评,由于工作和时间限制,此类评价多以实习考核评语为主。教师可根据实战部门人员的评价对比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考核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知识设计,以提高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公安院校以培养符合我国公安实战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MCT教学模式拥有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流程,将其应用于公安专业教学,可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增进课堂交流合作及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意愿和能力,从传统的应试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且在情景学习中不断巩固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通过试点MCT教学模式,有效改善了公安专业学生以往应试学习的教条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参与度,使学生更好地内化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学习成绩和规范化实践能力显著提高。这一特色教学方法立足公安院校,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开展多学科协同式案例教学,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⑦培养学生宏观理解违法犯罪问题,增强规范化执法的法治意识,以经典案例为原型设计教学教案,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并实际参与案件处理过程,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警察院校应加强教学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组建具有公安专业特色的MCT教学团队,加强校局合作,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师应结合公安前沿信息和政策,设计适用于公安专业学科的教学案例和知识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团队教学意识,培养更多的公安专业应用型人才。

作者:石坚 单位:山西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