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考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在我国,比较文学早已与世界文学同属一个专业,并且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这仅仅只是局限于理论层面,比较方法并未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应用于外国文学的课堂之中。本文将针对外国文学教学现存的落后模式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着重把比较文学放在外国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对比较文学进行初步探究,尝试将比较文学真正纳入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不断探索,旨在改善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受教育者在外国文学习得方面的比较意识。

关键词: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引言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1790—1870)。1827年,他在讲授中世纪和十八世纪法国文学课时,曾多次使用“比较文学”和“比较分析”等术语,两年以后他将题名为《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讲稿出版。1865年后,“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语而被普遍接受。[1]

一、比较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大师亨利•雷马克于1961年在其《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一文中曾指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2]事实上,比较文学就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从对比较文学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比较”的真谛并不在于单纯的对比,也不单是一种文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跨学科、跨语言、跨民族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跨越性、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因此不能从字面上来认识比较文学,也不能简单地将其同文学的比较相对等。比较文学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学科和重要分支。纵观外国文学研究的历史,走过的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比较文学这个学科在国外确立已经有一个世纪,在中国正式开展研究也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但它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3],它的基础依旧薄弱,并且基础性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面对比较文学的“危机”,夯实基础、加强研究、改变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比较文学被认为是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学科,究其原因是当前比较文学的意义转向。当前外国文学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一种总趋势:各文学学科均向意义转向,即当前外国文学越来越注重对跨领域内容方面的研究。比较文学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与许多邻近学科——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人类学、语言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研究,我们将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外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进一步完善比较文学的探究方法,使之更加规范化;通过研究,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外国文学的认知水平,丰富跨文化、跨语言的知识体系,使比较文学能更好地为外国文学教学及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服务。

二、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课堂的策略

比较文学的研究呈现出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跨语言、跨学科、多维度和多层次。曾有学者指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的外国文学课本身便是比较文学课,因受其本身汉语教学这一语言环境的影响,外国文学理论知识及经典名著的学习便具备了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典型特征,该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相关方面的专家早在30年前就呼吁将比较文学纳入外国文学的课堂,然而直至现在,比较文学却仍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中缺席。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如何让比较文学占领外国文学的高地?不妨从引入多样的教学手段及转变教学思路入手,寻求改革与发展之路。

(一)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引入多样的教学手段,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又可以提升文化理解的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技术编制课程提纲、定义和基本内容,预设动画。利用超级链接将主板书与副板书联结在一起,使视觉画面更加生动和饱满。插入大量来自网上或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和自己制作的图表、地图、中西方文化对比鲜明的照片等,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经典名著的电影片断供大家欣赏。因为电影可以营造比较文学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影片中所表现的社会本身又有着文化、语言、生活的内涵,可以提供后续的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更自然地接近目标文化。外国文学的课堂不要仅仅局限于理论的讲解,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游戏。游戏的特点有许多,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能够刺激学生更积极地融入课堂学习。如果所采用的游戏是经过精心选择并且非常恰当的话,那么它就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任意一个环节:导入、呈现材料、进行控制性操练、开展交际练习、复习巩固等。例如,可以使用将同主题的中外文学名著分别改编为课本剧或者将外国名著中国化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们就能在亲身参与的精彩演绎中将比较文学的方法灵活应用其中。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学之间的差异与比较文学的价值,同时激发表演者在智力、情感上的潜力,也使观众在欣赏中获得共鸣,加深对比较文学的理解。学习成果的检测也可以通过此类方式进行,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了解。

2.专题讲座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比较文学专题讲座,通过明晰的叙述,借助解释、分析、对比等各种手法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比如,为配合外国文学教学,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组织一个介绍比较文学历史和现状的讲座作为比较文学学习入门的指导;对于功底扎实的学生,不妨让其整理比较文学的相关资料,鼓励其参与专题讲座的准备工作,以完善其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近比较文学,使其切实感受到比较文学对外国文学而言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当然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鉴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性,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精而短的文化系列讲座,形成比较文学特有的文化微课堂;也可以明确讲座主题,形成招标项目,鼓励学生去招标,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完成一个个专题讲座;同时对讲座的质量要严格把控,让专题讲座的内容丰富、翔实,并且最终将讲义内容汇总成册,为比较文学教学提供范本。

3.文化实践

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文化实践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文化实践可以作为专题讲座的补充与支持,成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学习与传授方式。同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实践可以是与主题相关的一个子课题,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化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其学会提取有效的信息,提高其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并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直接感知信息载体来增强记忆。文化实践开始后,应适时鼓励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分享实践感受等,从而使他们比较文学的知识得到巩固与加强。

(二)改革教学思路

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对传统教材的学习,基本上了解了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代表作品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却无法理解各国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及相互影响,更考虑不到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和文学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4]因此,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科的要求、知识体系的完善需求等应对传统教材进行整合与创新。教师在整合教材的同时也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将比较文学的方法渗透进外国文学的课堂。从文学视角进行分析,需要正视东西方文化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并借此来探索中西文化的异同。如果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将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方法联系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思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多层次的分析,既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可以调整教学思路,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举例如下,在讲述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先后在法国、英国、俄国等地兴起这一部分时,首先将比较文学的方法应用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之中;[5]在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完成概括后,再对以上几个国家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既可以把比较文学的方法渗透到外国文学之中,又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概括分析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对于原著阅读的督促,不可让学生远离原著。同时,对中外名著的比较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缺乏对于原著的阅读及文本分析,会使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深入文本、理解文本,进而无法完成比较研究。例如,可以将《红与黑》(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著名小说)与《人生》(中国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个悲剧性人物的社会因素及时代烙印。

三、结语

总之,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比较文学的介入不仅有利于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学的优势和不足,更可以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想,而这是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6]多媒体教学、专题讲座、文化实践等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思路的改革与创新都不失为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亨利•雷马克,姜源.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J].中国比较文学,2000(1).

[3]孙海英.关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6).

[4]张云.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5).

[5]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陈鹤鸣.外国文学教学与比较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1997(3).

作者:张婧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