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构建大学生勤工助学创业教育模型研究

构建大学生勤工助学创业教育模型研究

【摘要】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工助学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其较为全面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高校和大学生的重视。本文从胜任力视角分析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重要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原因以及形式,指出大学生勤工助学在创业胜任力方面的优势体现,优化勤工助学平台,构建大学生勤工助学创业教育模型,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

【关键词】胜任力;大学生勤工助学;创业教育

一、胜任力模型定义概述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作为深层特征,胜任力将个人在工作中将杰出成就者与普通人区别开来,它可以是特质、自我形象、动机、态度或价值观、认知、领域知识或任何个人特征。1.胜任力结构。胜任力反映在一定的工作情景中。在不同的岗位、不同行业和不同文化环境下,胜任力模型是不同的。个体特征分为五个层次: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征和动机。胜任力的这五个方面的构成了一个整体。行为特征可以看作是在特定情况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的具体运用。2.胜任力特征。胜任力可以用来识别团队组织领导的行为特征,评估其特征是否能够领导整个组织实现期望的发展目标。一个团队也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估领导者能力,衡量其能力与当前职责能力的差距以及未来改进的方向。一个岗位职责的胜任力架构被确定后,根据胜任力要求,以培训等形式的促使在岗人员进行学习。另外,胜任力的变化程度会随着人们的年龄、阶段、职业层次和环境而变化。

二、胜任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创业教育的研究思路拓展以后,将胜任力概念的引入到创业教育中,开辟了创业胜任力教育模式,创业胜任力的识别和衡量也是创业胜任力教育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需要客观选择教学对象,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胜任力作为评估条件,可以通过创业胜任力测评甄选创业教育的对象,提高学生的习自主性。创业教育通常表现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因此可以根据胜任力特征确定创业教育目标和内容。

三、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原因分析

1.物质提升方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直接体现就是通过参与价值创造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这也是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主要方式。随着教育公平的推进,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等助学形式进入校园,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可以获得走进大学的机会。但是日常支出成为了贫困生家庭主要负担。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学业,勤工助学成为众多贫困生的主要选择。2.技能提升方面。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开展社会生产活动,是以实践为主要手段。在此过程中,依托专业知识为理论基础,大学生从事与专业想关联的勤工助学活动,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检验自身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一方面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两个方面相互结合,查漏补缺,从而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大学毕业生。3.素质提升方面。勤工助学是大学生重要的时间平台,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80、90后的大学生在父母的温室中成长,对社会的现实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大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为了能够切合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勤工助学实践活动中,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发展需求,检验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形成。

四、大学生勤工助学在创业胜任力教育中的优势体现

1.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品格。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90后新生代大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面对困难他们无所适从,缺乏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通过勤工助学的实践锤炼,在不同岗位责任的要求下,督促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养,从诚信做人、务实创新、勤奋努力、坚韧执着等方面不断激发自我创造价值的激情,形成良好的创业品格。2.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意向。创业意向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根据相关调查,当前大学生创业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和资金保障。大学生勤工助学作为以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程度解决了大学生创业意向从无到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勤工助学过程中积极吸取成功人士的经验,主动完善自身的创业胜任力结构,提高大学生抗风险能力,从而主动思考创业问题。3.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结构的优化。勤工助学是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根据一技之长有选择性的参与到勤工助学活动中,从而多方位地促进创业胜任力结构的优化。大学生勤工助学是理论和实践相互检验的过程,大学生将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大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对照社会创业人才市场的需求,有效地自我剖析,结合创业胜任力结构优化需求,选择性地开展勤工助学实践活动。4.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创业。大学生勤工助学是一项社会性的实践活动。社会是大学生更大的“课堂”,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平台由学校课堂走入社会课堂,从而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创业环境,学习成功的创业道路,从而正确认识创业,以更加轻松、自信的心理状态走向社会。

五、基于胜任力视角构建大学生勤工助学创业教育模型途径

1.注重创业品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大学生勤工助学阶段的创业者仍处于创业的萌芽阶段或孵化阶段,创业胜任力的获得具有提前性,勤工助学的大学生通过学习、培养、锻炼来激发其创业意识,培育其创业胜任力模式,创业意识和创业特质两个维度的创业观念、个人品质和心理素质等都是大学生在培养自主创业意识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大学生需对自己的创业未来有信心,从而提升其创业品质,促使大学生自主性以获得和增强成功创业所需要以获得创业胜任力。2.积极完善助学政策,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勤工助学的管理工作在《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有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成为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给的基本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搭建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勤工助学平台,将相关政策落实到实处,树立起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创业胜任力的教育功能,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勤工助学岗位中来,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3.努力拓宽创业思路,整合大学生勤工助学平台。面对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数量要求越来越大,高校内部平台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另外,传统的大学生兼职已经不足以满足大学生勤工助学创业教育功能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强内部创业平台的搭建的同时应积极开拓校外资源,搭建大学生勤工助学信息共享平台,确立制度保障,有效发掘高校专业发展的自身优势,帮助大学生确立更好的创业发展方向。4.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紧跟社会人才市场的发展要求,才人培养模式依托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发展设立,从而才能明确办学方向。因此,切合大学生勤工助学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专业培养的主体形式,将专业实践与勤工助学结合起来,拉近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距离,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技能保障,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创业教育功能是不可代替的,创新教学教育模式,多方位搭建勤工助学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利用勤工助学平台勇于创业实践。开展课外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专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业指导讲座、学术报告、创业设计竞赛等,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调动创造力,组织学生拜访成功的创业者,邀请成功人士走进校园分享创业道路,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

【参考文献】

[1]黄士华,严志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01

[2]奚国泉.创业人才培养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2

[3]饶平山.基于学生胜任力培养的本科艺术设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第6期

[4]宗樾.“胜任力”区分普通者与卓越者[J].企业家信息,2011,第3期

[5]沈龙.新时期下高职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探究[J].中国市场,2017,第32期

[6]郭京生,周伟.胜任力模型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第7期

作者:刘梅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