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一带一路建筑设备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建筑设备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摘要:为满足国际化人才需求,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战略计划,开展该计划前进行实地调研,以职业对接为人才培养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创新建筑设备类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将国际工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形成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标准,将模块化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使用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提升人才培养效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建筑类;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制定该战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打造利益共同体,该共同体由沿线各国家组成。“一带一路”战略制定后,我国中小型企业纷纷奔赴海外发展,将海外各国作为投资基础设施的主要目标,以此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教育也朝国际化发展,教育部对我国教育进行了规划,指出各教育部门必须引进外国资源,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此实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目标。建设设备类人才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者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国际化人才的重任,该类人才必须掌握相关精准技术并懂得相关外语。高职院校必须制定国际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水平,使其与国家教育接轨。受国际教育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在短时期内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一带一路”双一流大学不断推进,建筑设备类专业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因此建筑设备类人才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虽然如此,但我国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国际化建筑设备类专业人才与世界知名大学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缩小这些差距。

一、高职建筑设备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家化教育理念淡薄。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参与国际合作,但经过调查可知,国际合作与交流过于肤浅,尽管进行了交流,但通常双方只是进行接待性、事务性的工作,很少进行真实的合作,也并未进行深入交流。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在最近几年通过各种手段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教育的紧迫感,但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善,软硬件设施都很缺乏,因此国际化教育相对缓慢。多数高职院校虽然进行国际化办学,但其对国际化办学理解不够透彻,未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意识,以为进行国际化教育就必须引进外教,最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还未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部分高职院校建筑设备类专业设置了双语教学,但由于教学计划不够周全,学生上课积极性过于低下,教师教学也以应付了事,最终导致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2.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不高。高职院校虽然拥有一批壮大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师资水平整体低下,国际化水平不高。“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我国教育部门提升了对教师国际化水平的重视程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缺乏规范标准,并未制定对应的目标约束,未制定考核激励机制,最终导致教师国际化建设目标不够明确。高职院校建筑设备类专业外语教师整体水平相对低下,是制约建筑设备类专业人才发展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在人才招聘时一般会对应聘者的外语水平进行约束,虽然所引进的人才具有相当高的外语水平,外语学习经历一般在10年以上,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文章,具有很强的外语读写能力。因为缺乏交流平台,大部分教师的听说能力非常有限,高职院校建设设备专业的双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外语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与国外专家的交流,因此对学术研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国际化教学经费投入不足。要实现建筑设备类专业国际化教学,必须消耗大量经费。高职院校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经费不足主要体现两方面:(1)“派出去”难。若要实现国际化教学,必须在开展国际化教学前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访学,通过该种方式提升其业务水平,拓展教师国际化视野。如果高职院校将大量教师派出去,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高职院校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资金,这对高职院校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2)“引进来”难。为实现国际化培养人才的目标,建筑设备类专业必须引进知名大学教授,在世界著名大学任教的教授一般具有非常渊博的知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了如指掌。引进该类教授,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但在引进该类教授时,相关院校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职院校经费不足会降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水平,降低教学质量。

二、构建建筑设备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1.精准把脉,确立符合国际化的工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制定高职院校建筑设备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将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作为首要任务,了解跨国项目、招投标相关知识,做到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对应政策,在学习相关知识后能够达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对应问题的目的,最后还必须具备一定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此外,该类人才必须拥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打造全新培养模式。将行动导向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课堂内外实施该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制定相关措施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根据建设设备类专业人才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教师教学能力。

3.对接职业标准,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对《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进行分析,得出建筑设备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工作内容,围绕知识、技能、素质、经验来制定对应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般包括职业基础课程、岗位课程、职业扩展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以及经验课程等,通过一系课程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与一般人才的培养有很大不同,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素质教育课程,还应设置国际化特色课程,即设置国际化项目扩展模块。例如,为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可设置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还可以设置建筑BIM课程。一般而言,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共有160学时,包括工程施工索赔以及国际工程招投标。

4.实行多种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模块化教学组织,提升学生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一般以现场教学为主,通过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技能。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需要不同,建设设备类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相关建设知识,因此在使用模块化教学时,必须将相关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删除不必要的单元,将个别单元进行调整,使得教与学对应,独立与统一相结合。为达到国际化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增设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和BIM国际化课程模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教学情况收集国际工程规范与工程案例,并将所收集的案例应用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要以项目为核心,将项目作为教学的主线,在使用该教学方法时,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的使用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能力。(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工学结合、突出特色”作为教学原则,在原有特长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实际项目作为教学的主体,将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进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5.深化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教学理念。通过调查可知,建筑设备类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对应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对较高的外语水平,同时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国际化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难免接触到外国友人,因此还应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高职院校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围绕该专业的特点、课程特点设置专业课程,使其符合高等教育的认证标准,制定对应的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案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细化,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得到国际认可。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现有水平完善国际化教学设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一带一路”战略,使用国际发展。

6.培养具备国际化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提升教学水平,学校相关部门应根据专业要求选派教师奔赴世界知名大学进行交流。因我国国情比较特殊,所以为达到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扩宽教师国际化视野的目的,必须将相关教师派出去,进行学术交流并以长期为主。高职院校应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引进人才,吸引相关专业人才进入高职院校建筑设备专业,壮大建筑设备专业人才队伍,提升建筑设备专业国际化学术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及其影响力。除上述两点外,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如制定相关教学计划提升教师的外语水平和学生国际化沟通、交往能力。外语是进行国际化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为帮助教师达到既定的外语水平,高职院校必须集中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外语写作训练,提升教师阅读、书写科技外文文献的能力,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期刊,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的目的。

7.整合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为取得预期教学目的,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提升教育资源,在上述基础上实现对国外高校的合作,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自身国际化教学水平。与国外院校合作的方式有多种,中外合作办学是其中的一种,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可提前接触相对比较前沿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具备国际化思想的学生。国内高校可通过各种手段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将国内教师派遣至国外进行培训,也可进行学生互换,以此实现国际化教学。外国学生在我国高校学习后,我国高校应颁发对应的毕业证书,我国学生在国外学习后,对应院校也应给其颁发毕业证书。通过教师互换、学生互换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外交流,有利于推进建筑设备类专业学生的国际化,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下建筑设备类专业教育的共商、共享、共建。

三、结论

根据建设设备类专业的特征,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提升该专业人才的就业率,通过该模式培养的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提升人才质量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必须努力对建筑类髙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长期不懈的深层次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相芬.“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2]彭枚芳.“一带一路”战略下珠三角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路径研究——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2016

[3]寸守栋,杨红英.知识创新理论下的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域[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

[4]袁方.“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

[5]魏璠.“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

作者:郭怡婷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