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央行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央行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摘要】财务管理是人民银行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严格、安全的财务管理是中国人民银行依法高效履职的重要保障。基层央行在目前日益趋紧的财务形势下,面临着更多的财务风险,如何防范化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保证财务工作安全高效运作,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关键词】金融会计;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的实施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财务综合管理系统》的推广运用,对于加强基层央行的财务预算管理,有效维护财经纪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风险不容忽视。如何防范化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保证财务工作安全高效运作是当前基层央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一、基层央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制度风险

一是“预算指标核批表”下达较晚,导致年初几个月的财务开支缺乏预算约束,容易在发生个别科目超支风险。二是财务指标的核定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员经费、人民币反假等经费指标安排较少,难以满足实际开支的需要,从而促成人为调账、变通操作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并导致经费使用上的被动。三是预算指标执行存在一定的弹性。年终决算前几日追加的或多或少的一些项目指标,易形成财务费用虚列,对财务预算的严肃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四是总务周转金的制度性安排存在隐患。一般基层行总务周转金均在上级核定的指标内,在年初从暂付款项科目一次拨出、周转使用、年终缴回,而在周转金的使用上,除每月一次的工资发放使用量较大外,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总务部门保管大额银行存款或现金,容易发生被挪用的风险。五是预算管理在增收节支方面缺乏灵活性,对增加的收入和节省下的指标均作上收处理,容易诱发不作为或浪费现象。

(二)操作风险

一是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作全面的鉴别,对个别不合理的开支未作制止或纠正,会计的监督职能未能充分体现。二是应收账款科目控制不严格,存在职工借款等不据实出账而出现“白条顶库”现象。三是费用开支审批时,只重视费用开支事实的合理性而不注重指标控制要求和手续的合法性、完备性,有时甚至出现以惯例代替制度的费用签批,特别是一些重大采购或基建项目,缺少公开招标及外聘专业部门全面的评估、监审手续。四是个别基层行由于人员紧缺,会计与出纳相互兼岗,“一手清”现象导致钱账分管等制约措施无法落实,而且财务人员长期不轮岗、临时离岗不办理交接手续等违规现象也时有发生。五是会计档案交接与管理不严,容易发生损毁、丢失或被盗风险。

(三)监督风险

一是一些基层行的分管领导、会计主管、内审、纪检部门未按规定对财务核算、资产管理特别是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有的则对行内财务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检查中仅核对凭证、印章和账目余额,对财务操作过程、手续的合法性等实质性东西很少涉及,且对查出问题的后续整改督促不到位。二是部分财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反馈和确认过程中被内部逐级消化,汇总到上级管理部门的问题大都为“共性”问题且所剩无几,导致不少问题步入屡查屡犯的“怪圈”。三是上级行对基层行的财务违规处罚不力,很少与其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导致监督效力半途而废,警示作用难以发挥。四是监督部门未对基层行财务风险防控进行动态监控与分析,难以对辖区或行内财务风险防控形势作出综合判断,导致风险防控方向和防控重点不明。五是检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一线监督人员对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业务系统和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缺乏全面了解,缺少恪尽职守、坚持原则的品质,导致检查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四)道德风险

一是个别从业人员由于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上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冲击和侵蚀,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偏差,致使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业务处理差错,甚至发生资金损失。二是个别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财务管理与操作人员,容易在不平衡心理产生或个人私欲无法满足时铤而走险,利用职务之便或内外勾结采取各种手段贪污、挪用财务资金。三是个别财务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采购、基建项目招标过程中因贪图私利而违规操作,甚至发生索贿受贿案件。四是个别基层行为了小集团的利益,私自出租、出借闲置固定资产,采取营业外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手段乱发钱物或私分国有资产。败德者为避免受到舆论谴责,通常善于伪装,故道德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极可能诱发财产损失和案件的发生。

二、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

(一)强化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钢性”是风险防范重要前提

一是加强调研、核实基数,提高预算的科学性。预算管理部门要加强与人事、后勤等相关业务部门协调沟通,确保预算安排与各部门业务发展计划相适应。同时,要摸清基层行的财力需求“底数”,如按车辆数量、配置、预计行驶里程等确定汽油用量,按地理位置、锅炉台数核实用煤量,按接待任务量核定招待费等,区别不同情况设定不同指标,避免所有指标均按人头分配的“一刀切”现象。二是严肃财经纪律,确保各项指标的严格执行。预算指标年初一次下达,年终不再调节或增加,并加大对指标突破及随意“调账”单位的处罚力度。同时,设定“增收节支”奖励办法,鼓励和调动基层行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各基层行的预算指标和决算情况应在所属辖区内统一公开公示,避免指标分配不均以及指标分配上的个人利益寻租和渎职风险。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是风险防范的关键所在

一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用人关”。要选拔政治素质高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财务部门,对于缺乏责任心、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沦丧的人员,则要及时给予惩处或清理出财务队伍。在从业人员考核中要将道德品质作为人员任用的重要基础指标,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二是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财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使从行长、分管领导到每个财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各项财经纪律、制度,使各级检查人员对财务操作系统有一定的认知并掌握基础的上机操作技能,为发现问题隐患、堵塞漏洞、化解风险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是注重培育风险管理理念。要抓好警示教育,在全体从业人员头脑中牢固树立执行制度的刚性原则和责任意识,坚持职业道德操守,本着既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的观念,形成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一种良好品德和既定习惯,对他人的违规违纪行为承担起监督、制约和检举责任。

(三)业务环节间制衡是风险防范的必要步骤

一是要完善财务审批、项目建设和大额采购的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基本形成纵向层级管理、授权制约,横向流程控制、平行制约的权力配置框架,并要根据业务和管理要求,随时对有关制度进行相应地修改、补充和完善,做到工作岗位清,工作范围清,职责权限清,杜绝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二是要细化财务管理操作流程,通过任务分解、量化考核、绩效兑现、责任追究等措施,促进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和各项财务制度的严格执行,促使财务管理及操作人员看好门、守好柜、上紧锁,不被利益所诱惑,不被他人所利用,时刻提高警惕,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在运作管理上要突出原始凭证审核、账务逐日核对、重要事项审批、加班申报登记、口令保密管理、业务交接手续、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和强制休假等多环节控制,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分类登记制度来进一步明确责任。三是要加强对总务周转金和暂付科目的核定与管理。上级行要根据各基层机构的实际情况分别核定不同的库存现金限额和财务周转金限额。基层机构应严格“暂付款项”科目的管理,对暂付业务严格审批,并尽量减少日常暂付额度。四是要坚持各项财务收支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大力推行和运用公务卡,杜绝其他部门设立账外账或“小金库”。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等重大事项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协调纪检、内审、后勤等部门全面参与,充分发挥部门间的监督制约职能,以实现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约,切实保障财产和资金安全。

(四)强化检查监督手段是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一是要明确财务管理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明确各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检查频度,制定财务检查的操作规程,增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的可操作性。要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注重加强对一线人员业务操作与制度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汇总、分析和通报,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跟踪关注整改落实情况。对涉嫌违规违纪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二是要抓住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这两个关键环节,突出对财务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分管经费审批的领导、会计财务部门负责人、总务会计、总务出纳和经费支出的主办人员的监督管理,要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财务活动中违规操作和重大财务事项上个别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的问题,强化权力制约,变一人多权为一权多人管。大额费用开支和大宗物品采购在研究时要有监督部门参加,在实施过程中也要由监督部门进行监督。三是要实行财务开支“行内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由总务会计就上月的财务开支情况进行详细通报,让广大干部职工详细了解财务开支情况,同时对上月财务开支的合理、合法、合规性进行全面监督,增加财务开支的透明度,以杜绝管钱管物部门的“暗箱操作”。四是要实行检查责任“倒查问责”制,严格追究各级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流于形式、应发现而未发现、已发现未报告等相关责任,防止检查人员忽略和隐瞒事实真相。

作者:王峰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