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信息化时代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

谈信息化时代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

摘要:军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力量,它的最突出贡献就是保障国家安全、人民安居乐业以及现代化建设,在军人退役后,政府时刻长期关注安置退役军人的相关工作,其中退役军人的档案管理十分重要,档案是否完整,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妥善安置。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退役军人档案的重要意义,并对退役军人档案的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再阐述当前管理退役军人档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于信息化背景,对创新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时代;退役军人;档案管理

当前我国退役军人每年的数量都在增加,因此退役军人就业安置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退役军人的人数众多,给档案管理增添了不小的难度。近些年我国政府安置退役军人的工作流程相对完善,在国家的各种扶持优惠政策下,退役军人得到相应的补贴,维持生活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依旧有一部分退役军人很难获得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这直接影响到退役后的生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现在退役军人的档案管理工作尚未完善,很多部门混乱存放退役军人的档案,缺失统一的管理,对此人们应予以重视,并积极解决问题。

1信息化管理退役军人档案的重要意义

1.1提升工作效率

信息化管理能够使退役军人档案的管理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在科学的管理过程中,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直接查询到相关档案,简单迅速地操作给人们提供便利。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对所有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共享,由此可以异地管理所有退役军人档案,服务更加人性化。

1.2档案的安全得到保障

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好地使档案得到保存,并达到全程管理的电子化。传统的纸质退役军人档案,很可能会在交接和传达的过程中损坏或丢失,导致档案缺失而无法办理相关手续;或者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档案内容被篡改。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做到科学和规范,还能保障档案本身的安全,有利于各项工作开展[1]。

2信息化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分析

2.1相关制度

退役军人档案管理要想真正做到信息化,就必须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明确,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与时俱进,在高效且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出台后,还要将档案管理的流程规范化,责任归属分工明确。例如,对所有档案设置查阅权限,只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才可以将档案从计算机中调出来;不仅如此,档案内容的增加、改动或删除,都必须设置权限,只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才能执行上述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出现问题,能做到及时追责。要注重管理基础设施,要想使档案管理工作获得真正的保障,就必须出台具体制度。例如在资金投入方面进行明确要求,投入力度只增不减,其原因是伴随着时展,档案管理工作势必会更复杂,对于相关软硬件设施也会提出更高要求,保障资金的供给必不可少。还要随时检测档案管理机房的环境,出台机房管理制度,对有问题的设施及时维护。

2.2相关技术

退役军人的档案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个分类,所以人们可以对事业单位或者企业单位的工作经验进行借鉴,并引进最新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投入使用。退役军人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肯定会涉及到先进技术,因此,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熟练运用档案管理方法的同时,还要明确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难点在何处,在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计算机。相关部门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传达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同时帮助工作人员提高相关业务水平。有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古板陈旧,思想观念落后于时代,导致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运用信息技术,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实践操作,以及聘请专家讲课,促进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2]。

2.3相关分类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退役军人档案的专门信息库,可以集合所有零散的档案信息,并且在后续工作中不断进行完善补充,能够促进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因此人们必须重视筛选与审核,一份档案在录入信息库之前,务必要确保该档案的真实可信度,要想更顺利地进行分类,就必须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在进行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地区或者退役年限等方式分类档案,然后统一编号所有的档案。纸质档案的分类,必须和信息系统的档案分类一致,否则会给以后的查找带来麻烦。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查阅档案先通过信息系统,只有存在疑问的时候,才会对纸质档案进行调取。

2.4相关宣传

社会各界群众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宣传工作面向的主要群体,只有这些群体的人重视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更要时刻具备高度责任感,做好对档案的严格保密工作。相关部门在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宣传过程中,要更多注意到信息系统的保护意识,例如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对病毒库进行及时更新,确保防火墙的稳固,防止网络病毒入侵档案库。在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方面,设置人脸识别以及指纹解锁等措施,以免外人闯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才能保障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3]。

3退役军人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混乱的管理主体

我国管理退役军人档案的管理主体十分混乱,很多部门都可以对退役军人的档案进行接收和管理,这当中包括组织部门、民政部门以及乡镇政府机关等。由于很多部门都可以进行档案的存放,导致统一管理退役军人档案的难度大大增加,很多退役军人在调用档案的时候,经常需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找到自己的档案,有个别的退役军人甚至不能找到档案,这对接下来的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3.2档案管理力度不够

很大一部分退役军人是农村户口,并且父母一直在农村,所以在退役后通常选择回家务农,只有小部分退役军人选择去大城市工作。以上情况导致档案在转到当地后,档案部门和民政部门之间迟迟不联系,就算退役军人的个人信息出现了变化,也无法及时联系档案部门进行更改,结果是在需要调出档案的时候,很难找到相关资料。还有一部分退役军人的档案在传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档案缺失甚至损毁,导致退役军人的档案资料无法在相关工作中调用。

3.3不重视宣传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退役军人虽然是人民群众的一员,但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在退役后的生活,并对此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使退役军人的生活有所保障。所以退役军人档案的保管是十分重要的,档案能够有效证明退役军人的服役生涯,然而目前对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相关宣传并不到位,部分退役军人不够重视自己的档案,甚至没有将档案转交给相关接收单位,无法从优惠政策中受益[4]。

4信息化时代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

4.1完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

党的召开以后,国务院按照机构改革方案的新要求,专门设置退役军人事务部,对退役军人的各项工作进行负责任的管理,使退役军人的所有权益得到保障。我国政府积极开发退役军人综合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包括档案资料、保险、就业等信息,将“互联网”和“政府服务”相衔接,构建真正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有效管理退役军人档案的目标。退役军人综合管理平台的设置,既解决了退役军人档案资料主体管理混乱的情况,又将真实精准的信息第一时间,做到真正服务于退役军人,妥善解决各种问题。与此同时,电子档案的建立,可以避免退役军人档案资料被遗失或者毁坏,确保档案资料的管理便捷有效。

4.2完善档案管理模式

作为人事档案的一种,退役军人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仿照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模式。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要调取退役军人的档案,优先将电子档案调出,注重纸质档案的保存和保密工作。对于存放纸质档案的地点,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巡视,保证档案存放地点的环境符合相关要求[5]。

4.3加强宣传力度

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和档案资料紧密相关,因此,必须要让退伍军人自身理解档案的重要性,并熟悉档案接收、管理、传递和调用的相关规定,使退役军人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完成,避免因为一无所知而绕弯路。档案管理部门要合理运用综合管理平台,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对退役军人出台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同时定期进行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活动。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因为农村地区的信息相对滞后,信息技术和城镇相比不够发达,退役军人在返回后可能无法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所以要及时帮助农村地区的退役军人,宣传力度不可松懈[6]。

5结束语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想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落伍,无法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需求,所以,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的问题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退役军人的档案资料关系到军人退役之后的就业安置、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工作,为了迎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各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真正让退役军人享受到国家优惠扶持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旭平.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8):177-178.

[2]唐赢.信息化背景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81.

[3]曹守志.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分析[J].国际公关,2019(4):135.

[4]武生萍.试析信息化背景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J].人力资源,2019(12):72.

[5]陈慧琳.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12):462.

[6]邬江.信息化背景下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J].兰台世界,2018(S2):171.

作者:刘雪芬 单位:滨州市滨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