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

摘要:在我国现行大学教学体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从学分学时的安排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均为3学分,需一学年共54学时来完成,不可谓不重要。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取得最大化成效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略陈管见,以与大家商榷。

关键字: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

一实现理性归纳与感性分析的统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文学史类,文学史往往是杰作编年史,建立起的是一代代作家的谱系,编排出的是一部部经过淘汰的作品的光辉序列。从课程大纲上看,文学史的教学目标首先体现为历史意识的培育。历史意识的培育反映在几个方面:(1)教育中突出历史感。(2)突出帮助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3)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意义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研究的特殊性。在这条历史脉络上矗立着的作家、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优秀作品,甚至可以说,文学史是一部绵延不绝的光辉系列。在授课过程中,要把纷繁的文学现象、流派社团、作家作品串在时间的纵线上,使学生清楚理解现当代文学“史”的踪迹脉络,帮助学生构制出一个完整博大的文学史轮廓图。这远远不够,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在“文学”二字上,文学史终究是“文学”的,教学目的还要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和文学美感的个人感受和理解能力,进而发现和洞见人性的复杂性和广阔性,也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奇妙的波动与颇有诗意的感受。所以对作家作品的评介不应被湮没在史的梳理和流程中,要能使学生全面的对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评判。一份完整系统的理性文学史框架图中,要填充无数的感性认知,这样,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个庞大的躯体在学生的头脑中才会生动鲜明、栩栩如生、饶有趣味。那么,在理性的统摄下最大化地谋求感性支撑就成为授课中的应有之义。第一,课前要求学生预读文本,这种文本预读是一种文本细读,与文本对象近距离直接性交流和对话,钩玄提要,梳理爬抉,回到文学文本的内在结构和深层脉络纹理中去。这样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在课堂上无论是感性叙述还是抽象概括都容易引起他们的反应,无论这种反应是认同共鸣或拒绝批判,它都是从学生心灵深处流淌出的一种积极反应。第二,在授课过程中,多从具体的文学现象、流派社团、作家作品出发,从感性中归纳总结出理性认识,而不是带着先验的抽象观念去图解演绎具体的文学现象、文本等。第三,课后让学生重读文本,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理性认知下再去反观自己的感性认识,并对之进行一定的修正、增益。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行为保持着一种动态行为,它至少涉及两个阅读层次或阶段,预读是最初的试探性阅读,重读是随后的追溯阅读。预读生成所谓的文本意义,引发了线性的,逐字逐句的解码活动。重读使学生进行追溯和解析的阅读,使他们察觉到诸多前文本的存在。预读、授课和重读这三个步骤的环环相扣就会使学生对掌握的内容充分吸纳理解,其中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烛照。

二实现文学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有效结合

在对文学现象、流派、作家、作品进行解读时,要进行症候式分析。即把文学现象、流派社团、作家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现场中去,在具体历史社会环境和思想语境中来阐释解读。有的作品其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必然需要症候式讲解。比如郭沫若的《女神》即是一个最显明的例子。如果要真正领会《女神》作为经典的涵义,读懂它的时代特征,就只有设想重返五四时代的场域,产生一种把自己通过认同性的想象置身于五四的“自居的心理”,全部身心浑然无间投入诗中,才可能摸索感触那种巨大的艺术魔力,真正理解《女神》成功的原因。《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整部作品就像一部雄浑交响曲,以其奋发凌厉的气质,恣肆的浪漫主义格调表现了五四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诗人以博大的胸怀诅咒一个旧时代和旧世界的灭亡,而昭示和呼唤一个新时代和新世界的复苏。试图以“凤凰涅槃”的诗情去拥抱那个和美的人类世界[1]。结合读者反应来看《女神》,其成功主要在于宣泄压抑的社会心理,或可称为能量释放,一种渴求个性解放的强力能量。《女神》不是提供深刻的思想,而是提供痛快的情绪宣泄。恰是在这一点上,郭沫若充分满足而又造就了新的时代审美追求。《女神》作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作为中国新诗的一座巍峨的“女神”雕塑,是由诗人郭沫若和众多“五四”热血青年所共同完成的。可见,症候式阅读方法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考察作品,寻找价值,并确定其文学史地位。如果把作品的文学史价值与文学价值结合起来,就能够给予学生全面的认知。否则,偏重个人或时尚的审美趣味,注重本文,不太顾及“历史链条”,很容易得出偏废的观念和认知[2]。

三实现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育的统一

在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学体制中,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轻学术研究能力的培育,这是一大教学弊端。笔者认为,学术能力的培养必须是一种训练,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提高,而这种日积月累的训练又完全纳入到每一次授课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去。譬如,学生课前预读文本、课后重读文本,而读的结果完全可以以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下来。再如,建立固定的读书报告制度,帮助学生将前一阶段形成的学术兴趣点聚焦,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选择更大的研究范围,以发现解决原创性为学术研究的核心。当然,这些尚属学生学术能力提升的式制度保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好学生学术研究的方法指导。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之凸显有助匡谬补缺,发扬幽微,新创发明,问题意识之明确优劣与否主宰研究之成败,敏锐的、精准的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利器。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的问题意识,这就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3]。研究文学的方式大抵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填补空白,一是重新阐释。前者就是在现有的复杂的学术领域中,找出并去填补那些尚未被人垦荒的学术空白。事实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土地上,近百年来,无数批评家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留下的差距不能说没有,但它确实是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现学术空白?我认为详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忽人之所谨不失为一种方法。变次要为主要,化枝节为骨干,从此开辟一个迄今未被发现或久遭忽略的领域,也是一种填补空白的裨补罅漏的学术方式。在那种冷门的、偏僻的学术角落发掘出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并加以研究,做出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创新,正是所谓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当代文学,文本材料之生新的极多,如果能有一定的学术敏感性,回到文学现象,直面它,寻出它有哪些文学新表现,研究成果就容易独到创新。这就要求作为当代文学批评家,我们不仅要有理论感和历史感,而且要有敏锐的现实感,以及在知识形态尚未成熟时的学术敏感。当然,文学现场永远是芜杂混乱的,文学创作种类繁多,艺术质量也良莠不齐,这要求批评者要有一双慧眼披沙拣金、去芜求精,从成千上万很快就将湮没无闻的作品中挑选出若干部杰作,择其有重大艺术成就和意义者作为阐释的对象,使之得到深入阐释,被时代所承认所接受。在这种意义上,该批评是一种“去蔽”和呈现的行为[4]。后者是从根本上改变先前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视角,设计另一种阐释对象的理论框架,通过一个新视角来研究那些人们早已知晓的旧领域。“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书也;以旧眼读新书,新书亦旧书也。”从现有的文学评论我们有时会读到一些观点,它们积淀成共识性的阐释基调,加固着某种思维定势,制约着对材料的重新发现和解读[5]。一旦摆脱专业惯性的联想障碍,跳脱惯常,寻求一种陌生化诠释角度的运用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产生对现成结论有胆识的肯定、质疑或更替。文学批评需要在变动不居的时代背景中讨论问题,这就要求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在确定自己的学术理论和方法论的时候必须面对时代的精神气候、时代思潮和理论语境,要寻求更新,寻求与自己内心识度调谐呼应的先进理念与知识体系。在恒久常新、日新日化的理念的指引烛照下以谋求文学批评进一步的突破性发展,不同的角度会带来不同的发现。以上三条如果运用得当,调配均衡,将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既有丰富完整的文学史知识又有较好的学术感受与学术研究的能力,从而达到了整体的培养人才(历史意识的培养;思想的培养;学术能力的培养;知识视野的扩展)这一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02。

[2]王福湘.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和试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02):153-156

[3]丁明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01):104-107

[4]于宁志.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可行性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9(03):26

[5]施新佳.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人性论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3):59-61.

作者:苗霞 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