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戏面具雕刻口诀探究

地戏面具雕刻口诀探究

本文作者:何晓丽、牛加明 单位: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民间绘画艺人有时通过口诀传授形体塑造、解剖透视、用笔设色等方面的知识。这类口诀是艺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检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方法和特色的珍贵资料。现存的画论中保留了少量古代艺术创作口诀,这些经过文人再加工的绘画技巧、方法,与民间艺人的一些口诀极其相似。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字是当时文人收集整理的画工口诀,而更多的口诀则失传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艺人大多不通文字,只能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虽能积少成多,但不系统,难以保存;更为重要的是,旧社会的艺人赖技艺谋生,因此这些口诀大多带有保密性质,不肯轻传,所谓“愿赠一锭金,不撒一口春(技艺秘诀)”,“宁给几块钱,不把艺来传”———这也阻碍了其流传。

2006年,贵州安顺地戏与皮影、木偶等民间艺术一同被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戏面具,老百姓称为“脸子”,是地戏表演时必须配搭的道具,如今更是安顺地区最富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西秀区的周官屯村是安顺地区最为著名的地戏面具雕刻村落,也是雕刻艺人最集中的地方,该村周、胡两姓约有四百余名村民从事地戏面具雕刻。民国时期,该村“五公”和“二窝老者”的雕刻技艺精湛,至今仍为村中老人所津津乐道。胡姓艺人的先辈胡朝佐、胡朝向也是有名的“高人”,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村民口传该村最早的雕刻工匠是胡大奉,但其名字只见于本地一些人家的宗谱,具体事迹不详。2008年,笔者进行实地调查时在该村正果寺发现一口铸造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孟夏月吉日”的残破铁钟。钟体保留了一些捐赠者名字,其中有“胡大奉”的字样,从而可知他大约生活在清道光年间。这也从现存实物材料的角度证实了口传人物的存在,是此项研究的重要依据。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老艺人有口头相传的面具雕刻口诀。其中一部分是大家所熟知共悉的,在艺人中广为流传,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口诀,只有村内的几位老艺人还能讲述清楚。①本文试结合图像就有关的口诀进行分析。

一、有关下料造型的口诀

1.巴掌脸

这是艺人制作实用面具过程中进行测量时使用的口诀。面具脸部的一半,即从鼻子到耳侧的面积应约为一个成人五指并拢般大小。实用的地戏面具不能太大,否则戴上后会来回晃动,造成不便;也不能太小,否则就遮不全表演者的面部。艺人制作面具时,一般不使用测量工具,而是把手往木材上一放,用指甲划出痕迹,如此就基本上确定了鼻子、耳朵的位置,简单而实用。

2.各一半(图1)

这是制作带头盔的武将面具时使用的一句口诀。地戏面具是将头盔与脸部一起雕刻的,武将的头盔在整个面具中比例比较大,因此在制作时要将整块下好料的木坯分成头盔和脸部,二者各占一半。但并不是所有的面具都要这样,没有头盔或者有短小平盔的面具,就不能按照这个口诀的标准去下料。

3.三三五(图2)

这是确定眉毛、鼻尖和下巴位置的口诀。艺人通常以手指为尺度把握面具的比例。其中,额头(指从盔底到眉毛的距离)三指宽,鼻子(从眉毛到鼻尖的距离)三指宽,鼻尖至下巴五指宽。②

4.立眉皱鼻鼓眼睛

这是指雕刻武将眉毛的特点。有的眉毛横刻线,有的竖刻线,有的时候是直接用两个凸起的圆柱表示。鼻翼两侧皱起,成蒜头状;眼珠凸出鼓起,形成大而圆的球。

5.武将豹子眼,女将弯月亮(图3)

这是对男将、女将眼睛不同处理方法的口诀。武将(主要指男性)的眼睛雕刻,要像“豹子眼”那样圆睁,眼珠要凸出、鼓起。实际制作过程中,武将的眼珠一般都是处理成高出眼眶而与鼻尖相齐的圆球形。女将的眼睛则一般刻成微闭的“丹凤眼”状,艺人们将其比喻成“弯月亮”,以体现秀气和含蓄的性别化特征。

6.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棵线,武将烈如焰(图4)

这是眉毛表现手法的口诀。少将的眉毛要画成菱形的箭头状;女将的画成弯月似的线条,与丹凤眼相配;武将的眉毛则不仅要画成红色的烈焰,还要在木坯上刻出火焰的形状。

7.少将精气足,文将菩萨样

面具中的少将要显得精神抖擞,具有活力,文将则要慈祥、和蔼。

8.天包地,地包天,上下獠牙分两边;地包天,天包地,呲牙咧嘴显鬼气(图5)这是讲嘴部雕刻的口诀。“天包地”指上齿咬着下唇;下齿向外咬住上唇则是“地包天”。有的面具刻有獠牙,分上獠牙、下獠牙和上下对生獠牙几种。獠牙指的是两颗犬齿长出嘴,上獠牙指上面两颗獠牙伸出压住下嘴唇,下獠牙指下面两颗獠牙上生而压住上嘴唇,还有的是上下四颗獠牙互相对生。

9.跟书走

那么,为何某一个“脸子”要这样或那样造型?艺人通常有三个字回答———跟书走。所谓“跟书走”是指实际制作、生产中每一个面具都不相同,具体的形状、色彩、造型等需与地戏戏谱中人物个性特征、造型特点、眼睛、脸色相一致,艺人将之称为“跟书走”。“跟书走”要求艺人不仅要熟悉地戏的故事情节,而且也须对每一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熟悉。只有这样才能雕刻出精美而形象的面具。

二、有关装饰、色彩的口诀与方法

耳翅和头盔是安顺地戏面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耳翅有龙翅、凤翅、龙凤翅、葵花翅之分。男将多用龙翅、葵花翅,女将多用凤翅。头盔有尖盔和平盔、龙盔和凤盔(图6)之分。男将多用龙盔,盔上龙的数量一般是三四对,也有的多达18条或19条。如《隋唐演义》中有“十八家反王归一统”的故事,因此李世民这个形象的头盔上出现了18或19(多1条正龙)条龙的装饰。但也有例外,如民国时期胡五公给陶官刻的李世民脸子就有24条龙纹。女将通常用凤盔来体现,男将也有凤翅盔的,但只出现在关羽、尉迟恭等少数人物形象的面具上。另外,头盔上还有讲究人物关系的对应装饰,如程咬金是“福禄寿喜齐全”的人物,其盔上就相应地刻有喜鹊、蝙蝠、鹿、金钱等。

安顺地戏头盔上还有星宿装饰。在地戏表演的故事中,有些人物是“天上星宿下凡”,因此,凡是戏中人物属于“星宿下凡”的,其头盔上即刻有与之对应的星宿装饰。如罗成、薛仁贵、郭子仪、杨六郎等是“白虎星转世”,他们的头盔上都用虎头或者全虎表示(图7);岳飞、秦叔宝是“大鹏星下凡”,他们的头盔上刻有一只鸟。此外,如牛皋是“黑虎星”,薛丁山是“金童星”,樊梨花是“玉女星”,杨凡是“丑鬼星”等,在其头盔上也各有标记。

地戏面具颜色多用对比强烈的原色,一般以一种颜色为底子,然后在上面勾画眉毛、眼睛和各种纹饰图案。地戏面具的用色也要“跟书走”,书中描述的是什么性格,就用相应袭用的性格化颜色来表示。如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刚直,白色表示奸诈等。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红脸中也有反面人物,如金兀术;也有正面人物如岳飞、刘备等人是白脸。有时色彩被用来表现年龄辈分等,如薛仁贵征东时是少将,用白脸,征西时他已成为老将,就改用红脸。而尉迟恭、尉迟青山、尉迟号怀、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分别是黑脸、蓝脸、绿脸、白脸和黑脸,在这里色彩则代表了同一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年龄和辈分。在整体色彩方面,以贴金、刷银的亮色为主,辅以红、蓝、白、绿、黄等色,有的还镶嵌着圆形玻璃小镜,显得金碧辉煌,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周官屯村面具雕刻口诀是该村艺人在长期雕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地方色彩。这类口诀只能应用到屯堡地区特有的地戏面具雕刻中,并不具有普适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口诀的流传与应用。另一方面,村里的年轻艺人较多受到商品经济的刺激,制作出售大量便宜的旅游产品类面具,缺少对传统面具雕刻技艺的系统学习,对口诀并不关心,以致有许多年轻艺人不仅不了解口诀的重要性,甚至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些口诀对于生产和制作面具是多余的。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不关心也不热心学习传统的技艺,只强调经济效益,是致使民间工艺口诀失传或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包括这些口诀在内的地戏艺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