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与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与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诊疗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收集行输液治疗的患儿16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穿刺,比较两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儿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穿刺较传统头皮针穿刺具有优势,临床操作过程中与患儿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可有利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应用效果

静脉输液治疗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护理操作,也是救治危重患儿及时、有效的重要手段[1]。但由于儿科患儿年龄相对较小,血管较细,在心理上存在着强烈的恐惧感,治疗依从性较低,如果一次穿刺失败,需要进行反复穿刺,更加重了患儿的恐惧心理。近年来,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可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护士工作压力等优势[2],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作者就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儿科静脉输液治疗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行输液治疗的患儿16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10例中,男493例,女317例,年龄(3.76±0.43)岁,其中年龄>3岁448例;对照组810例中,男479例,女331例,年龄(3.59±0.62)岁,其中年龄>3岁42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观察组:①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型号选择:根据患儿个体差异情况选择留置针,准备3M无菌透明贴、弹力带等,一般情况下,3岁以上儿童选用22GA,3岁以下幼儿选用24GA。②血管选择: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的血管。③穿刺方法:剔除穿刺部位周围10cm毛发,常规消毒,取出静脉留置针排尽头皮式套管内空气,除去针套,松动外套管,调整针头斜面,绷紧皮肤,针尖保持向上,在血管上方针头与皮肤呈15~30°进针,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5~10°再进针0.2cm。左手将针芯退出约0.5cm,再以针芯为支撑,右手顺穿刺血管方向缓慢推进塑料外管至完全进入静脉内。按住针柄,抽出针芯,松开止血带,证实输液通畅后连接肝素帽,覆盖3M贴。记录置管日期、时间及穿刺者姓名。输液结束,关闭调节器,消毒,并于肝素帽缓慢推注5ml封管液后拔针,将留置针夹于最低处,间隔12h重复封管。④留置时间:一般留置3~5天,如留置期间发现留置部位红肿及静脉炎时,应立即拔除静脉留置针,更换穿刺部位。(2)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穿刺方法。

1.3护理措施

两组患儿在操作前,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嘱家属看护好患儿,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等,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拔针,进行局部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在输液时要控制好速度,防止外渗,如输液不畅时,用注射器抽取5ml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并根据阻力大小判定针芯堵塞情况,必要时更换针。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情况。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用于比较定量变量,卡方检验用于比较定性变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1次穿刺成功率为93.46%(757/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0%(695/810),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5.528,P<0.001)。分层数据发现,观察组≤3岁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为92.82%(336/362),>3岁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为93.97%(421/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7,P=0.508);对照组≤3岁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为86.62%(326/384),>3岁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为84.89%(369/42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473,P=0.483)。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4.94%(769/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702/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79,P<0.001)。两组患儿1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在临床穿刺操作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有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减少了患儿每天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同时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效率,此外可根据治疗需要方便用药,也便于患儿的活动,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本研究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头皮针穿刺的对照组(P<0.001),而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整体操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与文献报道相接近[3~5]。因此,在儿科患者的诊疗中,静脉留置针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在临床中得到了推广应用[6~8]。通过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作者体会如下:(1)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使用中,需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介绍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优点和缺点,使患儿家属积极配合,保证留置针的使用安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既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2)在静脉留置针使用时,护理人员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型号(一般为22~24号),以保证输液过程中的滴注需求。同时应选择专用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并及时更换,一般3~5天更换1次。(3)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操作应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在留置期间要注意观察周围皮肤的情况,防止出现红肿、压疮等不良反应。(4)输液完毕,要及时封管处理,如再次输液时出现阻碍,应及时应用肝素注入头皮针,并回抽凝血块,避免栓塞情况发生。同时对基本无菌病情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临床情况对静脉留置针进行管理,以保证患儿的血管穿刺感染率达到可调控风险范围以下。综上所述,在儿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穿刺较传统头皮针穿刺具有优势,但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要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支持和配合;同时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和穿刺部位,并严格规范穿刺方法和无菌操作,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能降低患儿穿刺恐惧感,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优质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丽琴.关于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37-238.

[2]黄小金.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166-168.

[3]周冰.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6:79-83.

[4]郭燕珍,傅静芬,陈玲玲.有效管理在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成功率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3):42-43.

[5]陈春燕,黄晓君,陈伟英,等.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26.

[6]蒋燕.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5):406-409.

[7]郭雪芹.158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202-203.

[8]陈月香,朱俊清,彭晓红,等.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成功留置时间与拔管原因分析[J].安徽医药,2016,37(7):907-909.

作者:唐梅珍 单位:广西全州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