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协同创新下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探析

协同创新下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探析

摘要:协同创新是实现教育与产业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渠道。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知识特征的综合性、能力特征的应用性和素质特征的创新性等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理念偏差、协同机制缺失、培养模式滞后等问题。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依托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一个中心——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程创新人才;搭建两个平台——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三种优势——实体整合优势、学术资源优势和产教结合优势;通过四个抓手——协同共建优势学科专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以实现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现代工程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把“工程”界定为:“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的开发应用以及关于技术开发应用的,以便在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有创造力的专业”,“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技术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二是以培养能够完成工程任务的工程师为目标”[1]。在国际上,《华盛顿协议》对工程类毕业生提出了12条素质要求,包括工程知识、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现代工具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个人与团队工作、项目管理与财务、问题分析、调研、工程师与社会、道德操守、沟通交流和终身学习等。我国近年来相继开展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DIO工程教育改革、工匠精神培养和新工科建设,并于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对我国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工程以实用为目的,以创新为特征。因此,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重要特征。

1.知识特征:综合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程变得越来越综合,一是工程本身越来越复杂,二是工程要求越来越高。工程设计方案和实施,除了技术本身,还涉及社会、法律、环境、公众态度和美学等多方面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工程就是一个综合程度高的系统工程。这无疑对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构成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知识特征的综合性要求高等工程教育要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的T型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男(女)”。通过大学的系统学习,学生应该达到拓展知识视野,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广泛汲取各类知识,有选择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形成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知识体系和综合思维[2],树立科学、技术、环境、社会(STES)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观念和工程伦理等意识的目标,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

2.能力特征:应用性

现代工程是人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在社会、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创造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越来越明显。因此,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就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3]。现代工程技术人才能力特征的应用性要求高等工程教育要坚持能力本位,将应用性的能力培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校企协同,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不同环境和资源,从理论教学到实验实训,从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从校内到校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特征:创新性

创新是现代工程的灵魂,现代工程的每一个发展,从自动化、信息化到智能化,无不是创新的结果。当前“中国制造2025”“工业4.0”集中反映了对创新的渴望,现代工程的发展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素质特征的创新性要求高等工程教育要突出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从理念到方法,完善工程技术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倡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锻炼,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现代工匠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4]。

二、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审视

所谓协同创新就是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互相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量大面广,截止2016年,全国共有本科高校1237所,除“211”“985”高校,地方本科院校占比达90%以上。地方本科院校承担了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但是,调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不同程度存在教育理念偏差、协同机制缺失、培养模式滞后等问题,制约了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1.教育理念偏差

教育教学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灵魂,贯穿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华盛顿协议》体系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学生为本,着重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二是用户参与认证评估,强调工业界与教育界的有效对接[5]。全周期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是当今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理念。然而,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缺乏明确标准,工程教育理科化倾向比较严重,忽视工程价值观和工程伦理教育[6]。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基本是弱结合,这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矛盾,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目标偏移。

2.协同机制缺失

现代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与企业携手合作,然而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还处在单兵作战,学校一家“单干”的尴尬境地,与产业界、工程界边界还是十分清晰,缺乏协同机制,导致地方本科高校工程类毕业生往往与企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因此,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以校地共育、产教融合为主线,创新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建立协同机制,拓展双方在智力资源开发、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师资流动等方面的合作空间,互取所有,互补所缺,协作共赢就成了当务之急。

3.培养模式滞后

教育理念的偏差和协同机制的缺失必然导致培养模式的滞后。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化”是我国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桎梏”。在教育理念上还停留在传统工程教育上,缺乏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和视野;在专业设置上未能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导致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供给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之间失衡;在课程体系上,必修课比例大、选修课占比少,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比重小;在培养方式上,高校单枪匹马,企业缺位,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2017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一方面是大量应届毕业生一岗难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技术工人求贤若渴,结构性用工荒越发突出[7]。

三、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工科专业实际,面向先进装备等产业,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在现有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基础上,借助“三螺旋”理论,积极与地方政府、省内外高校院所、区域骨干企业紧密合作,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任务,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构建区域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区域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一个中心,搭建两个平台,形成三种优势,通过四个抓手,积极开展地方本科高校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围绕一个中心——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也是区域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三大任务之一。未来工程师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关键特征:一是具有扎实和宽广的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及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二是具有成为工程领袖的高级思维能力;三是具有较为健全的人文价值观;四是具有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五是具有新一代“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技术。高校工程教育要围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人才这一中心,守“匠心”,事“匠学”,尚“匠韵”,育“匠才”,培养独具匠心的创新意识,让工匠精神涵养大学校园。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持续提升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2.搭建两个平台——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科教协同创新平台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是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要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一是要建立校企合作领导组织,为校企深度合作对接提供政策和组织保障;二是要健全校企合作工作组织,统筹协调校企合作并指导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8]。科教协同平台是提高现代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科研与教学必须本源性地结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必须四位一体,共同作用和服务于人才培养。探索面向工程复杂问题的教学新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知识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科研质量的提高[9]。教学支撑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科研与教学共同发力,才能提升工程教育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3.形成三种优势——实体整合优势、学术资源优势和产教结合优势

区域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是高校与企业的强强联合,借此形成新的优势,以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并转化为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优势。实体整合优势。区域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由不同属性的参与者构成的跨界式新型主体,是具有正式、严格的组织管理体系的实体组织。它改变了高校以往的单打独斗、校企临时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实体整合优势,突破既有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集聚各协同单位的优质资源,推动校际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实质性共享,可有力促进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学术资源优势。区域工程协同创新中心集成了高校和企业的优质学术资源,为高校工程教育提供理论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优质师资。在这里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指导实践实训;实行双导师制,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和企业实习;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由企业资助攻关一些企业生产中的难题;进行国家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训练。产教结合优势。区域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将高校和企业有机联系起来,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企业与学校联合建设实验中心,成为新的实践教学平台,企业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实践导师,企业的需求可以快速地传导到学校,打破理论、实验与生产之间的界限,全面开放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培育平台,建立基于真实情境的创新创业演练模式,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孵化。

4.优化四个抓手——协同共建优势学科专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1)协同共建优势学科专业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实际,校企协同,明确学科和专业重点建设方向,形成特色明显、结构合理的学科和专业体系。构建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发挥卓越计划项目对学校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按照《华盛顿协议》全面加强专业认证和评估工作,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做强优势专业和新兴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2)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校地协同开发地方特色的现代工程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实训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进一步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性、创新创业类课程及学分,使实践性教学课时不低于35%。完善校地共育实践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和编写实践实训教材,融合学校教学和基地实践,增强实践环节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增加创新创业课程板块,满足现代工程人才培养的学习需求。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使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与专业学分之间的关联,促进教师科技项目、学生科研项目、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对接。(3)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建设是校地共育的抓手。根据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目标和现代工程人才培养需求,加强校地共育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广泛搭建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工作流程构建知识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课堂与实践并举,变车间为教室,在机器旁讲操作。高校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和实践平台,围绕企业资源系统安排专业实践课程。依托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与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生物和医学、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应用型专业群,积极搭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专业和企业、专业群与产业群的有机对接,大力推进工程专业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培养模式。(4)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按照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着力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扩大实验室开放时间,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实践实训。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进修培训和企业实践制度,有计划选送教师到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锻炼,出台政策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参与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骨干或兼职教师。深化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和薪酬激励等制度改革,建设一支教师与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四、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求真学院是其独立学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办工程类专业。以机械专业为例,经过十多年建设,该专业已成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和“十三五”省一流学科,学校与地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企业联合组建校企“环保节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以“校企协同,知行合一”为建设理念,针对“地方院校办工科,经验匮乏,专业建设模仿照搬,缺乏特色”和“地方院校办工科,资源短缺,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机械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1.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校企合作,制订知行合一的培养方案与企业合作,面向工程,面向应用,形成一个工科平台、三大专业模块、多个就业出口的培养方案。工科平台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三大专业模块(数字化制造模块、模具模块、环保机械模块)针对湖州及长三角地区对装备制造、模具、环保机械等专业技术人才广泛需求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辅以校地合作修订的行业选修课程,结合考研考级考证,形成众多的个性化就业出口。

2.对接地方产业,优化知识结构,重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规律,制订专业成才路线图,注重地方电梯、物流和环保等行业的需求,产教融合,建立“人文素养+专业核心+行业选修”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人文素养,工程实践四年全程不间断;注重能力培养,实施“三个一要求”,即学生在校四年要主持或参加一个科研项目、撰写一篇论文或申请一项专利、参加一项学科竞赛。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与地方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合作,开发工程实践实训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形成素养能力并重、理论实践相融的课程体系。

3.骨干教师进企业,产业英才进课堂,打造知行合一的教学团队依托校企“环保节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内培外引,校企协同,建设既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又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的教学团队。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助推计划”,每年派4位教师到企业挂职半年或海外研修,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骨干教师进企业(科研合作、技术培训),实现校企双赢。聘请“产业英才”为专业客座教师,来校授课、作讲座、指导毕业设计,每年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有半数以上来自企业一线,使工程教育更加贴近企业实际。

4.校企协同共育,夯实专业基础,搭建知行合一的软硬件平台依托校企“环保节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校企共建,搭建实战化实验实训平台。面向地方行业,实施“工程项目教学法”,校企协同实施“工程认知、实验、实训、实习”四年全程不间断全程化教学;开发基础类、提高类、综合类实验项目239项。建成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包含24个实验室的现代机电教学实验中心,与企业合作研发了11个实验项目仪器设备。与诺力机械(上市企业)等20余家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24个。依托“部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校机电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地”,保障专业能力培养。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新模式和产学研用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稳步提升,竞赛创业获佳绩。

参考文献:

[1]张光斗,王冀生.中国高等工程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8.

[2]郝传波,等.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139-142.

[3]王荣德.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与要求[J].人才开发,2008(12):10-12.

作者:王荣德 王培良 祝守新 王智群 吴佳丽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