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协同模式下公共文化论文

协同模式下公共文化论文

一、协同模式引入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建立在对协同理论的了解上,笔者根据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的现状,对将协同模式引入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的支持

协同模式适用于相对开放的,能够自由内外交流的环境。一个开放的政策导向是开放自由的内外部环境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协同模式成功运行的重中之重。据统计,1978年至2014年间,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53部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更将坚持社会参与、坚持共建共享写入了基本原则。这些都为协同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非政府力量参与动机的增强

随着政府由“一把抓”向新型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更多的民众变被动为主动,在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中产生了参与意识;更多的有资历、有实力的企业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双赢性,从而也更乐于在公共服务中注入力量。非政府力量的参与意识加上其自身实际存在的参与能力,使其成为协同模式中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潜在参与主体。

(三)民众未被满足的多元公共文化艺术需求

在网络较为普及的小城镇地区,上网、看电视等更多个人化的文化艺术活动被普遍选择,在公共文化艺术活动中,更多的居民选择广场健身活动、集体舞、扭秧歌等“体力”方面的活动,“脑力”方面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则呈相对缺失局面。在网络不发达的偏远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艺术活动选择更为有限,而较少人员参与即可进行、且不需复杂设施的纸牌和麻将活动则倍受青睐。公共文化艺术供给主体的单一性使得供给项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民众需要更多元的供给主体协同起来,来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

二、协同模式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优化策略

(一)完善协同模式组织结构基础

建立和完善一个与协同模式相契合的组织结构是协同模式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协同模式要求各组织间有合理、明确而不交叉的责权分配,以及顺畅的信息传递渠道。在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管理层级,可以使审批流程缩减,从而保障信息的有效双向传递。在必要的地区亦可考虑在当地文化局或广电新闻出版局增设专门公共文化艺术服务协同供给交流平台,调用或吸纳具有文化艺术专业知识且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专业人才对平台进行运行管理。

(二)明确协同模式整体运行规章

在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更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明确的、从中央政府到村镇文化站的协同模式整体运行制度与章程,鼓励有利于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协同模式健康运行的制度与章程的形成与培育。这不仅可以规范以往无矩可循的运行模式,更可树立职能部门具有公信性、权威性、规范性的公众形象。

(三)融合适当经济手段采取激励措施

在公共文化艺术服务进行多元主体协同运作时,可以对社会文化艺术组织和个人的参与进行适当的经济激励,如项目合作资金补贴和奖金、税费减免等直接经济收益,和协作树立正面积极的广告形象等间接经济收益等。经济激励较其他手段具有更为直接的激励效果,亦可使社会文化艺术组织和个人感受到来自政府等上级部门对于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供给的鼓励支持和认可。

作者:赵辰光 胡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