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甘肃地域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甘肃地域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摘要]将甘肃地域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大文化背景下多元性教学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需要,有其迫切性和时代意义。就具体途径而言,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整理汇编相关文化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域文化;甘肃;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中面临诸多困境,例如:专业知识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的背离;沿袭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技能训练;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疏离感明显增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逐渐降低,以及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与文化遗产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等等。探究原因,其根本症结在于课程教学的内生力培育、发掘不够。概言之,即专业教育强,素质教育弱;功利教育实,人文教育虚。面对这些问题,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多维度、多层次地探索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一、整理汇编甘肃地域文化资源,以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

甘肃多样的地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经过岁月的打磨,总要留下一些痕迹。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域文化资源都可以融入古代文学教学,需要挑选甄别,尽量选择那些典型的,可以与古代文学的教学大纲相辅相成的内容。融入地域文化资源的古代文学教学形式,既能深化和丰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又能凸显甘肃地域文化的特点。

(一)文学作品

文字未兴之时,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已展现出先民最初的诗性智慧;《诗经》之时,《无衣》《公刘》等篇章铸就周秦先祖的发祥历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恢宏书卷上,有不少知名的作家作品与甘肃相关,他们用胸中之墨浇灌着这片沃土,佳作纷呈。有人出生于兹,赵壹、皇甫谧、李益、李梦阳、胡缵宗等,用生花妙笔勾勒出甘肃古代文学的源远流长;也有人从军任职于兹、旅居辗转于兹、未至而心向往于兹,班彪、鲍照、王维、杜甫、苏轼、陆游等,用美景真情丰富了甘肃古代文学内涵。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甘肃古代文学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尤其是生发于河西之地的五凉文学和敦煌文学,前者填补了西晋至北朝一百多年间北中国文人创作的空白,后者则真实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唐五代民间文学面貌及发展脉络,值得珍视与深入探究。

(二)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饱经沧桑、厚实凝重。旧石器时代的泾川大岭上等遗址,标志着甘肃远古文化的开端。闻名遐迩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彩陶艺术绚丽而典雅,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齐家文化遗址的冶铜业成就标志着古人生产技艺上的重要进步。天水伏羲庙和卦台山、女娲庙、泾川王母宫,使文献记载中朦胧缥缈的伏羲、女娲、西王母形象及文化蕴含渐趋明朗。礼县秦公大墓———大堡子山及墓群,是秦人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开创基业的活水源头。武威雷台汉墓,用精巧绝伦的铜车铜马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车辚辚,马萧萧”的悠长与沧桑。乱世异彩的魏晋十六国河西墓壁画,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将当时生机勃勃的河西社会生活的面貌展现于方寸之间的彩绘砖上。光彩夺目的石窟开凿于河西走廊,历千年而不毁,敦煌莫高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见证了丝路历史,也是文化、艺术、宗教碰撞的结晶。

(三)民情风俗

甘肃的民情风俗,独具西部风情与多民族色彩,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无穷魅力。具体而言,表现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衣食出行、礼节礼仪、歌舞曲艺、婚丧嫁娶、岁时节庆等方面。其中歌舞曲艺,如陇东道情、敦煌曲子词、秦腔、花儿、凉州贤孝等,是甘肃人民在辛苦劳作之余,用他们的乐观通达开展的游艺活动;岁时节庆,如天水伏羲庙庙会、西和县乞巧节,如烂漫山花,开放在西部高原,是甘肃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伴随特定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内涵建设

(一)化整为零,适时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授课者首先要多钻研,掌握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课堂上才能信手拈来。其次,要处理好地域文化资源的引入与文学史教学之间的关系。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是重点,是主线;补充和点缀地域文化资源,是副线。一些重要的地域文化资源应该是黏附于主线之上,地域文化资源的引入不能打乱古代文学史教学的主线,或适当突出,或点到即止,不宜过度深化。比如“五凉文学”,即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文学,是影响北朝初期文学的主要因素。现通用的文学史教材对此时期之文学或只字不提,或一笔带过。讲授魏晋南北朝文学时,尤其梳理北朝文学发展脉络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中,中原文化惨遭破坏,而河西地区却保持了相对安稳的社会局面,出现了像前凉张骏的《东门行》《薤露行》,西凉李暠的《述志赋》、胡叟的《示程伯达诗》等作品。他们似沙漠中的绿洲,根植于拥有丰富文化积淀的河西之地。这种融合,不需硬塞进主线,不需占用太多时间,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体系,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二)场景还原,充分利用文化遗存

甘肃地域文化内涵丰富,但终究是岁月的沉淀,多少有些抽象。若想将其还原,放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利用文化遗存是一种途径。以《诗经》为例,讲述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时,可倾向性选择《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全面描述不窋、鞠陶、公刘三代在北豳(今甘肃庆城)因地制宜、以农为本、繁衍生息、不断壮大的过程。适时介绍不窋城、周祖陵、公刘庙等文化景观,并解释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民俗活动———陇东百姓汇聚在西峰市公刘庙,参拜祭祀这位农耕文明的开拓者。这样的讲授方式,可以让更多人知晓“周祖农耕之乡”的深厚人文底蕴,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再如“秦代文学”。短暂的十五年国祚,让秦代文学烙下了“秦世不文”的印记。秦统一中国之后的文学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似乎只剩下了李斯的刻石文。授课时,用礼县大堡子山揭开秦与甘肃的渊源后,引入1986年出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由《日书》和《墓主记》两部分内容组成)。《日书》可以佐证《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言的“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墓主记》可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志怪小说。地域文化因为能够寻之有踪、访之有迹,所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将甘肃地域文化资源与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一)拿笔写

学生可以依托甘肃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及其研究成果,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毕业论文选题等,领悟地方文化资源的魅力和活力,体会整合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和快乐。说起五泉山,甘肃人人皆知其风景极佳,也皆知其与霍去病的渊源。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刘尔炘为五泉山所题的楹联,也很少有人知道刘尔炘在甘肃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探寻与刘尔炘有关联的五泉书院,以及秦维岳等文化名人,进一步探究兰州这座城市所蕴藏的文化底蕴。只有诉之于笔端,形成文字,才能更有感触。

(二)用眼观

教师可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田野调查;可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发挥探索的精神,用眼睛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寻找文化遗存;可以到各地的博物馆,通过出土文物接近、还原先民的生活场景。完成实践活动后,要求学生拍摄图片、摄像、制作PPT,之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

参考文献:

[1]陶礼天.文学与地理———中国文学地理学略说[C]//费振刚,温儒敏.北大中文研究(创刊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张兵,李子伟.陇右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雍际春.陇右文化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5]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

作者:汤静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