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正在说》的文化价值

《中国正在说》的文化价值

《中国正在说》是东南卫视推出的一档电视公开课节目,它通过TED演讲与观众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地分析世界形势、讲述中国故事。该节目延续了时政访谈一贯的严肃风格,由张维为、金灿荣、韩毓海等各界专家担任主讲人,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与社会风貌做出了全面评述,在践行文化强国方针的同时,也不忘以批判的眼光反思当下。其中,脚底板走出的学问、老百姓眼中的问题以及中国形象的真实呈现,可以说是《中国正在说》的几大文化特色,它们共同展现出我国目前的发展成就,以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完成了对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

一、专家话语与大众视角的对接

《中国正在说》由各界专家对中国的发展成果与时事热点进行评说。就其形式而言,TED演讲和观众互动环节的引入,充分展现了节目“高而不冷”的特质,将专家话语体系与大众对接,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该节目的一大亮点是突破了传统时政类节目谈话的形式,转而使用流行的TED演讲,这种时长不超过18分钟、以讲故事为主的演说方式,大幅度拉近了专家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消解了知识水平之间的鸿沟。同时,TED演讲又因其时效性而流行,以此阐释时事热点,能够增加演讲的真实程度及说服力。王文教授做客节目时,便借助照片展示了自己在杭州G20峰会上的所见所闻,向观众系统讲述了G20峰会的历史与国际意义,从而传达了全球治理的观念,肯定了中国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生动活泼的故事形式,非但没有削弱时政节目的严肃性,反而成为了一种创新手段,帮助观众更好地去理解专业概念,大大拓宽了节目的受众范围。《中国正在说》每期40分钟左右的时长,被大致均分为两部分,一方面通过嘉宾演讲的方式提出观点、点明主旨;另一方面,节目预留了大量时间进行观众互动,让嘉宾承担起解惑答疑的责任,充分宣传了百姓声音。这样的组合方式体现出电视公开课的优势,在避免“一言堂”的同时,也弥补了谈话模式的不足,在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增设观众视角,并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入其中,大大增强了节目的社会价值。就观众的人选而言,节目组做到了从主题出发,在探讨农村发展时,鼓励农民朋友现场发问;在分析国际关系时,与外国留学生进行交流。其中的许多问题言辞犀利,一针见血地点明了社会现象,在贺克斌关于雾霾治理的演讲中,便有观众以“阅兵蓝”、“APEC蓝”来质疑雾霾的治理力度,而贺克斌从生产力现实出发,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表达了让“阅兵蓝”成为常态的未来展望,从而正面回答了雾霾治理问题。提问环节对嘉宾的知识内涵与应变能力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挑战,观点的碰撞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正在说》的文化厚度,以清醒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不拒绝对社会问题的直接讨论。该节目对观众互动的重视,可以说展现了时政节目的自我创新意识,通过对国家政策的细化解读,在反映舆情、启迪民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时代高度与实干精神的体现

电视公开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节目类型,通过名家演说的方式来传达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主题与嘉宾的选择,从根本上决定了一档公开课节目的质量,面对良莠不齐的选项,节目组更需要慎思明辨,既要展现现今的各项建设成果,也要拒绝“假大空”的吹捧以及盲目自信。《中国正在说》邀请的嘉宾遍布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尽管术业有专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实干家。他们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生活阅历,换言之,只有用“脚底板走出的学问”才能客观地评价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局势进行可靠的预测。张维为把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经验,结合大数据统计,列举出家庭净资产、人均预期寿命、社会治安水准和国家满意度四项标准,作为评价国家发展的新体系,并阐明“中国人,你要自信”的核心观点,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像这样来自于生活实践、有客观材料支持的演说,才真正具有参考价值,能够获得该节目的青睐。《中国正在说》能够对演讲材料进行甄别,选择拥有真才实学的嘉宾,体现了一档主旋律节目的严谨审慎原则。除了邀请各界精英外,该节目还对一些时代典型进行了宣传,弘扬其背后的创新精神与正能量。例如对《创业史》一书的解读,作者柳青放弃干部身份,来到陕西省皇甫村,扎根基层搜集素材,亲身体味农民的生活,塑造出梁生宝等鲜活生动的小说人物,充分展现了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为了增强感染力,节目组还特意邀请了柳青的女儿,通过实物展示、讲述故事、视频短片等方式来回忆父亲。《中国正在说》对柳青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事迹的介绍,旨在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弘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多种多样的展示方式,汇集了各类传播形态的长处,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视听感受,更重要的是它们进一步证实了材料的客观性,容易引起大众的认同感与精神共鸣。树立“四个自信”、发出中国声音,依靠的并非是博人眼球的观点,而是一种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该节目通过许多通俗易懂的故事,将国家的各类政策具体化,与人民的生活状态紧密联结,奠定了一个大众电视平台的时代高度。

三、文化自信与客观反思的结合

《中国正在说》对航天精神、长征精神、“一带一路”等热点话题进行名家解读,致力于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展现中国建设成果,从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正在说》主持人郑若麟作了题为《筑起文化自信的新长城》的演讲,他首先提出精神文明的三大特征,作为支撑观点的理论依据,再由自身驻法国二十年的经历谈起,做到了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除此之外,郑若麟还将精神殖民的概念带入生活,引导年轻人正确看待西方,既不片面否定,也不崇洋媚外,而是用了“平视”一词,形象地表达出理想中的中西方对话语境。这场演讲体现了该节目的宗旨之一,即正确看待现今条件下的中西关系,培养中国人的自豪感。纵观《中国正在说》的每期节目,嘉宾始终坚持客观事实,从影像、图表、大数据出发,建立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话语体系,在宣扬我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没有回避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例如,温铁军在解读三农问题时,就对我国农村目前的社会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既要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也不可忽视结构调整的必然需要。只有秉承严谨踏实的态度,才能切实解决农民观众提出的问题。该节目能够从实际出发,正视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将自我认同与自我批判相结合,更加突显了坚持中国道路的底气。从被动听取外界声音到掌握主动权,独立自主地定位自身形象,证明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中国正在说》以“说”为题,意在表明电视媒体对话语权的重视。与外媒各执一词的论调相比,国人眼中的中国既有许多喜人的建设成就,也不乏各类矛盾,这种兼具前瞻性与客观性的分析,无疑体现了大国应有的文化自信。该节目以不卑不亢的态度阐释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制度,旨在变被动为主动,向世界宣传一个崭新的大国形象。通过对国家政策及时事热点的解读,观众可以借助专业视角的点评,了解我国真实的发展情况,从而收到明得失、正视听的节目效果。对外彰显大国实力,对内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期以来时政访谈类节目的共同追求,《中国正在说》除了形式创新外,还实现了节目内涵的创新,不仅有专家高屋建瓴的分析,也将实干精神、百姓视角等元素融入其中,对同类节目传播文化自信起到了借鉴作用。

作者:王嵋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