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数据下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大数据下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信息革命浪潮的来临与大数据的发展,社会俨然已经走入了“大数据”时代。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很多领域都受其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治理的新模式,一直以来,河北省都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促进全省经济文化发展。而大数据背景同样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化。本文主要对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0引言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河北省是我国的北方大省之一,也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河北省的重要任务。不过,就现状来看,当前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尤其是受城乡和区域之间较大差异的影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难以有效扩大。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具有了新的解决方式。以下笔者就联系实际来谈谈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大数据背景概述

大数据是指“规模巨大与类型复杂的数据的集合”。体量、多样、价值以及速度是大数据的四个主要特征。体量是指数据规模庞大、增长迅速;多样是指数据类型繁多、构成复杂;价值是指数据价值巨大;速度是指数据时效性强、处理迅速。传统数据管理工具是无法具备对大数据的捕获、存储及处理能力的,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成为了大数据的主要依托。大数据时代引发了一场数据变革,它将以往人们在处理数据时“对随机样本进行间接分析”转变为了“对全量数据进行总体分析”,利用全量数据信息展现出了事物完整和真实的面貌。在如今的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工作都已然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2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在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难以有效扩大,这主要是由于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所导致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扩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范围,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平等、均衡覆盖。而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若想实现这点,其实并不困难,只要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远程技术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即可大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扩大传播范围。因此,近年来河北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主要目标,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程度。

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3.1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

在当今的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的各种知识和信息都加入到这个平台当中,以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通过访问该平台来获取需求的文化服务信息。尤其是可以联合河北省内各大高校和文化服务单位,让它们都建立这样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并通过远程访问技术,使原本只能够在校园网内才可以看到的文化知识信息普及到校外的广大群众之中。平台的建设原理有如下几方面.3.1.1平台运行原理通过远程访问技术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是利用了SSL技术和VPN技术这两种先进技术。SSL技术本身是对网络数据保证安全的协议,而远程技术是在该协议当中最基础的一种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其原理是运用网络临时搭建一个较安全的连接通道,并把校外访问者的IP虚拟成校园网内部IP,以使校外的广大群众也能共享校园网内部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在校园网内安装相应的服务器,服务器要符合SSL协议,这样校外用户只需输入指定链接,服务器就会自动将其IP虚拟成校内合法网络IP地址,从而轻松实现高校和文化服务单位内部文化服务信息的传播与共享。3.1.2SSL协议原理如前文所言,SSL协议乃是远程访问技术的基础,而SSL协议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用于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的工具。SSL协议位于TCP/IP与应用层协议之间,它是数据通信的安全支持。SSL协议与传统的IPSecVPN相比,它无须再单独安装客户端,使用和维护起来都更加方便简单。3.1.3SSL协议组成SSL协议的组成主要有三部分,分别是:SSL握手协议、SSL记录协议以及报警协议。首先来说SSL握手协议:其是位于最上层的协议,主要是负责进行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身份认证工作以及加密算法和交换加密密钥,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再说SSL记录协议:其主要是负责对高层协议进行封装数据及压缩、加密等,也非常重要。最后是报警协议:报警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SSL握手协议的地位同等重要,其又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报警描述和报警等级,主要包含的内容是错误的危害等级,如果在通信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服务器都会接收到来自报警协议的报警消息,从而立刻中断当前连接。3.1.4资源管理后台可添加三种资源,分别是:APP资源、Web资源、IP资源。添加后台资源需要由后台管理员来执行。其中,APP资源使用了TCP协议,它是一种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资源,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资源配置,能够适用各种内网资源,并且APP资源支持一切C/S应用,是其他资源无法有效添加时的较优选择。Web资源通常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网页形式,输入不同的网页访问地址可以访问不同的网页,不过它的局限性较大。IP资源一般是在基于IP协议的内网资源的配置中应用,其区别于APP资源与Web资源的一点是,在配置过程中,内网服务器必须要在设备的LAN与DMZ口上,目的是为了确保数据从这两个口中发出。

3.2优化文化信息资源的供给

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的一项核心是资源建设。具体来说,应当要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资源库群,对省内各地区的各种特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现状来看,除了公共图书馆具有较完备的数字资源以外,其他诸如科技馆、博物馆、体育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均尚未纳入足够的数字文化资源,因此政府应当尽快建设上述机构的文化信息资源,并将资源按标准规整后纳入到文化信息资源库群之中。突出地域文化与地区独特个性是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这需要事先做好广泛调研,并进行反复论证,同时依托省内各大高校及相关文化研究机构等,才能建设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数据库。再者,数据库建成之后,要重视对其的宣传推广,主动将其内容、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传播给人民群众;还要重视拓展资源空间,深度加工各类信息资源,并为人们提供专题检索等服务。另外数据库后期的更新及维护也非常重要,应当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来定时更新数据库信息资源,维护好数据库的安全运行。保持资金、人力等的长效投入。除了建立文化服务体系资源库群外,还应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主动对优秀网络文化进行开发,例如可以重点扶持网游、动漫及网络影视等新兴网络文化产业在河北省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3.3构建协同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在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是由政府主导,各文化机构组织是执行主体,而公众则为参与主体。作为政府,应当加强顶层设计,以实现“公共效能最大化”为目标,对现阶段的供给渠道及供给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和规划,并提升各相关部门在文化信息服务建设过程中的协同与整合能力。其次政府还要通过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模式来加强采购公共文化信息产品的能力,强化信息服务力度,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另外,政府要大力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广纳社会力量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外,还要重视公众对文化服务需求的表达,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来给公众提供文化需求反馈平台,广泛采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给群众做出回应。

3.4加强农村地区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

农村地区是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较少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所导致的。为此,当前应当重点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尽快制定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使互联网在农村中得到普及。另外,要提升网络资源共享能力,推进无线网络在农村的覆盖。再者,要提高农村居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他们学会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来主动获取文化服务信息。最后,还要加强对农村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开发符合农民生活需求与消费水平的文化信息。

4结语

虽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同时政府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来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是从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其建设速度仍远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速度。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够有效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速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凯,郭卫.大数据时代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2):117.

[2]曹艳芳.论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策略[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7(3):63-66.

[3]刘炜,张奇,张喆昱.大数据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3):4-8.

[4]嵇婷,吴政.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的来源、采集与分析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21-24.

[5]吴文忠.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延伸的探索[J].中国市场,2014(51):129-130.

[6]康月敏,刘静.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1):47-51.

作者:邱晓丽 谷红梅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