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工匠精神海外传播策略

谈工匠精神海外传播策略

【摘要】文章认为针对海外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以及时代需求及国别、人群特征,工匠精神可以作为海外传播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毕六福“油纸伞”数年来的海外传播实践:选取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匠人、多平台多组织合作、精准服务传播对象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感、“德为艺先”的人格展示、“心传身授”的情感链接和创新协作精神的植入,并提出了文化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工匠精神;海外传播策略;油纸伞;毕六福

党的报告在“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物质文化,也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在中华历史中,无数次的文化繁荣,也得益于文化多向交流与传播,唐代长安的使节带来了异域文化,也带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请进来”,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深广独特的文化体系。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脉,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工匠精神是器物作品的内核,是讲好中国故事很好的故事题材,是了解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一个角度。通过传播工匠精神、交流提升工匠水平,扩充当代工匠精神的内涵,达到中外交流的目的。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世代坚守,切磋研磨,他们的手艺及作品不断推陈出新,给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有形的器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品质,同时也蕴含着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美学意义等精神文化。工匠精神就是蕴含在器物文化之中的内核——精神文化。它不仅是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在产业化分工明晰、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工匠精神的内质更值得推广与学习。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播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与借鉴。

一、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不畅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形象不断提升。文化信心的增强,形成了中国国际传播渠道不断拓宽、传播影响力逐渐深入以及传播范围持续扩展的文化传播新格局。但是,随着全球化日益广泛深入,各国文化交流的传播需求加大,传播深度加深,现有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模式和策略难以实现更加广泛深入交流的目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面,存在如下挑战和困境。

(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内容比较单一:语言及浅层生活形态文化当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主要靠语言类学校承担,主要任务为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只是其附属职责。又因海外语言类学校教师人员配备不足,而且中华文化门类众多,海外的老师很难真正掌握一些文化门类的精髓。一些中文学院最常见的文化活动就是开展各种中国文化活动:手工类如剪纸、中国美食类如包饺子等。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些简单活动确实能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一些生活形态,使中华文化符号更形象化。但是,经过了初期文化了解阶段,中华文化传播的项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至今依然是过年包饺子、端午节介绍龙舟文化、剪窗花等。作为代表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机构,既没有一部可供参考的文化介绍目录,也没有统一的教案。文化传播完全取决于教师本人的文化素养及策略,传播效果并不太如意。

(二)传播主体比较固化,无法承担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全部职责有关专家在谈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时认为,其传播主体比较单一零散,缺少主导性及引导性,传播力薄弱。[1]其实这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整体困境。语言类学校作为长期、固定的传播主体,已经无法满足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传播需求,也无法满足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文化部、国家民委、各院校及民间团体、个人,也应该积极加入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行列。

(三)文化传播策略不清,造成中华文化传播的接受度比较低汉语学习难度高,作为中华文化的深度爱好者,花数年时间只能应对日常生活所需。若想了解深层的中华精神文化,语言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又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价值观、生活观念的反差性很大,对于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中华文化,如何去理解接收,极具挑战性。一些学者认为,在传播对象上,文化“走出去”针对性不强,较少基于所在国国情开展传播,同类型文化项目竞争、同期展演过于频繁的现象仍然存在。[2]中华文化传播通常的做法是在中国的节假日、一些大型社区活动,做一些普通的文化宣传及推介项目,对于中文水平不同、中华文化爱好等级不同、年龄段不同的文化接受者,并没有制定出差异化的传播内容、方式、频度的针对性策略,其接受效果可想而知。

(四)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掌握不到位,造成传播的偏误中华文化的门类众多,内容深邃。对于浅层生活形态的文化,普通教育者尚可通过自己的文化积累、短期培训较好地掌握,但是对于民俗、艺术、精神等文化范畴,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技能。比如诗书画等需要业师培训、长期积淀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准确传播出其精髓。而民间的一些手工艺,更是需要通过数代人的经验、技艺积累和精神传承,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要突破文化传播的这些困境,将中华优秀文化广泛持续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应该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策略及传播者选择等角度下功夫。而从工匠器物及工匠精神角度去传播,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二、工匠精神传播的意义

中国工匠所创造的作品,器物本身也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而背后的工匠精神是造就我国无数能工巧匠的核心,也是匠人们不断传承的优秀文化品质。在过去以手工为主的年代,它是一门技艺,是产品能否传承的核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生产由手工转变为机器及流水线,更加需要工匠精神维系产品的精细化设计与生产。可以说,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契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精神,应用于社会要求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3]从个人来说,是一种纯真自然的人生状态,一种至高境界与追求;对于社会而言,是中国以道德维系社会秩序,以共同的价值判断推动文明发展,是一股积极正面的内在力量。另外,工匠精神也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专注与执着的坚毅精神,也有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代代相传同行协作、互相取长补短的团队协作精神等。工匠精神体现于工匠劳动精神的专注、产品有心体温度、自己是劳动主人、劳动过程是娱乐与教育的一体化、手作动机与劳动本身一样纯粹等。这些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工匠理想、性格,是区别于其他劳动者的根本特质,并约定为健全工匠的价值观。[4]总之,工匠精神作为“产品+艺术+价值观”的承载体,是应用于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工作中的一种优秀文化品质。如何弘扬工匠精神,传播工匠精神,不仅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开辟一条新路径,也能拓展文化传播的带宽。

三、毕六福油纸伞域外传播实践

毕六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部级唯一法定传承人,又被誉为“中国伞王”,也是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其油纸伞基地坐落在四川泸州,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所传承的技艺可以说是油纸伞的“活化石”。加之,油纸伞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典型意象,也是人们生活美好寓意、独具个性的新符号。同时,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定制伞面等新的创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毕六福及儿子毕原绅,自2016年至2019年,远赴美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地,现场展示油纸伞技艺,与当地青少年一起制作属于自己的油纸伞,将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质生动具体地传递出去。每次出国传播,都获得当地大使馆、学校、社区等广泛关注,也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一)多渠道、多途径搭建传播平台毕六福代表了油纸伞行业的最高水平,也具备了中华优秀工匠最优秀的品质。让他作为工匠的代言人进行海外传播,最能诠释油纸伞的内质及工匠的精神面貌。毕六福去过美国硅谷、波士顿,还有俄罗斯、摩洛哥等国进行油纸伞工艺及作品传播。组织活动的有文化部、四川文化厅、孔子学院等官方组织,也有民间组织如美国圣荷西启明中文学校;同时当地的大使馆大力协作,这些单位、组织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邀请相对比较冷门的油纸伞文化进行交流,也是有远见卓识的。

(二)精准服务传播对象,成功体验“动手+创作”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外国的青少年以及社区爱好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在对青少年教学中,毕六福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制作过程,每一步虽然都有些艰难,但是从小到六七岁的幼儿园孩子,大到大学学生,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都能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在画伞面这个环节,他们不但自己创作,而且也有集体创作。经过几天的文化传授与亲手制作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更深刻地理解了油纸伞所承载的中国文化意义,也获得了制作油纸伞的成功体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由遥远的符号变为了切实可感的触摸与记忆。体验结束后,他们还开展面对社区开放的活动,包括学生的作品展示,各种文化产品的体验、文艺展演,让社区的外国人也有了可触可感的文化体验。毕六福怀有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对青少年的技艺传授更是不遗余力。青少年是未来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友华、爱华的作用会以几何层级递增,影响一代代人。从青少年的传播着力,组织部门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三)“德为艺先”道德精神的现实阐释毕六福的油纸伞厂经历了时代变革引起的倒闭、勉强支撑,到2000年后中华文化复兴带来繁荣,在此过程中无数工匠放弃了自己的“手艺”另谋出路。可是毕六福本着对祖业的热爱、对油纸伞如同生命般的坚守,在最艰难的岁月,坚持着做了下来。他常常把“规规矩矩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挂在嘴边,即使在最艰难、成本超高的年代,对客户定制的油纸伞也绝不偷工减料,绝不马虎应付。这也是油纸伞能延续至今的首要秘诀。在国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央视拍摄的短视频,海外学生们了解了制作油纸伞108道工序的繁复与精细。毕六福去异域教学,同样不辞辛劳,打包托运纸伞的原材料“伞骨”“伞托”“油纸”等,他强调即使是教学也要一丝不苟,要将最地道的油纸伞道德精神熔铸在里面,并传播下去。

(四)“心传身授”近距离教学带来黏度过去学徒的学艺形式,是吃住在师傅家,实际上不仅是学习技艺,更多是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感情连接的途径。工匠所做的作品在他们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劳动本身所带来的幸福感、崇敬感,也是通过近距离传授让学徒来感同身受。现代教育的优势是知识传授,而内心的沟通交流、身体力行的身教却比较缺失。毕六福在授课期间,示范时用心专注,凝聚了全部身心;穿梭在孩子们的“作坊”中,纠正学生制作的错误,有时一道工序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态度无疑给工匠精神进行了现场诠释。同时,从师生到协作者身份的切换,目标是共同完成同一件作品,这个过程中与孩子们有很深的感情交流。这可以说是文化交流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五)现代工匠精神创新和协作精神的植入青少年的油纸伞制作,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刮骨、穿线、画伞面等工序,大家协作完成。对于外国青少年,各种工具的因地制宜,自己创造性加入自己的文化元素,也让他们的油纸伞更具异域风情。这样的文化体验,同时也在反哺中华文化传承的理念、方法,让人们更多思考如何根据不同地域及学生特点来进行改进传播,也给中华工艺作品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不断创新,适应时展的需求。

四、结语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和世界的需要。人们可以通过工匠技艺,将其所承载的工匠精神、工匠故事传播到五湖四海,也是中华文化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准则的具体展现。同时,工匠对作品、技艺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专注当下的宁静心态、协作创新的时代意识,既是修正当下浮躁风气,也是创新、协同合作的需求。只要国家及各级团体积极推进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体验,弘扬中华文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钟羽.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困境及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20,22(05):97-100.

[2]袁媛,卢鹏,韩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路径探索——基于华侨大学“华文星火”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践项目[J].思想教育研究,2019(07):127-130.

[3]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4]潘天波.工匠精神的社会学批判:存在与遮蔽[J].民族艺术,2016(5):19-25.

作者:杨芙蓉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