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研究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研究

摘要:BIM技术直观、灵活、信息共享,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BIM适用于从决策到设计到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可以提高各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全过程;精细化

1概述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经历了多次调整。从政策上来看,政府的计划性逐渐减弱,市场自主性逐渐加强。但由于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在现实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当多的工作存在“三性一静”(定额的统一性、综合性、指令性和工、料、机价格的静态性)的现象,“四算”(估算、概算、预算、决算)分离,“三超”现象普遍。很多发达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坚持“事前预控、事中控制”的原则,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而分析我国造价管理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的造价控制侧重于施工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的造价控制工作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把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放在工程决算阶段,从而导致明显的超额投资现象。因此,引入先进技术推行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是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2BIM技术在促进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BIM模型具有参数化、可视化、模拟化以及可协调性等特点。具体而言,BIM对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2.1信息传递,共享

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式无论是人工管理还是计算机管理,信息都是分散的,而将BIM应用到造价管理中则实现了信息的共享。通过BIM软件可以将所有与建筑工程有关的数据统一导入数据中,这样随时能够通过数据库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将最新的数据纳入到数据库中,确保输出数据的及时性。BIM模型可将项目信息整合至统一数据模型内,降低因数据“版本不同、转换不便、数据库资料不全”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

2.2软件功能灵活方便

传统算量工作,计算规则复杂,计算量大。有时候为了减轻算量人员的工作量,计算规则往往采取“抓西瓜,丢芝麻”的原则,即计算主要工程量,而对于量少且计算麻烦的部分酌情考虑简化计算或不予考虑。如在计算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量时,不考虑其中钢筋所占的体积。通常这样的计算对整个造价的影响不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并非如此。如一个巨额工程,整个造价高,那么其中混凝土中钢筋所占体积部分加起来也非小数,再如在人防工程中,钢筋配比很高,那么混凝土在计算时不去扣减钢筋体积则误差过大。在传统算量工作中,如果要进行精细化计算,则会带来极大的工程量;而通过相关BIM软件,则可以通过修改计算规则轻松灵活实现精细计算。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实施

3.1前期决策阶段

在建设前期,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合理的估算,进行可行性分析。决策的结果给整个工程制定了标准,决定了投资额的区间,因此,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建设投资估算方法有生产单位指数法、系数估算法、指标估算法等。由于决策阶段没有设计方案,这些估算方法大多借鉴已完成的工程资料,粗略地进行推理。BIM技术的引用则可以大大提高本阶段估算的精度,BIM软件功能强大灵活,并且汇集了大量最新的指标数据。造价控制人员可以会同设计人员收集与本工程类似的已完工程的BIM模型,通过看得见的模型可以直观的发现拟建工程与已完工程的差异,并轻松修改,最终可以得出更加精确合理的投资估算额。

3.2设计阶段

根据历史数据,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影响达到70%左右,因此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非常重要。传统的设计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并与后期阶段衔接不通畅。BIM软件的引入大大改善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尤其在以下两方面优势突出:

3.2.1轻松实现限额设计。传统的设计软件功能单一,如CAD主要实现制图这一工作,其中很多工作需人工完成,工作量大,而且无法快速算量算价。BIM数据库存储了大量历史数据,并从不同角度细化出各种指标,如不同建筑中的钢筋配比,不同时期的市场价等。通过BIM软件进行设计,可以快速导入相应算量软件,并结合数据库信息,轻松得到工程造价,实现限额设计。

3.2.2快速检查设计碰撞。根据美国建筑行业研究院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建设行业浪费率达到57%,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在于图纸错误和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设计变更,工程返工。而在我国这种浪费现象更是司空见惯且数额触目惊心,大大提高了建筑造价。BIM软件可以构建出逼真清晰的三维模型,很容易将设计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方便设计人员进行“碰撞检查”。"碰撞检查"即通过BIM模型检测工具发现项目中图元之间的冲突。通过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对施工阶段的构件和管线、建筑与结构、结构与管线等等进行碰撞检查、施工模拟等优化设计,对施工中机械位置、物料摆放进行合理规划,在施工前尽早的发现未来将会面对的问题及矛盾,寻找出施工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或者商讨出最佳施工方案与解决办法,降低传统2D模式的错、漏、碰、缺等现象的出现。

3.3施工阶段

很多BIM软件已经深入应用于施工阶段,比如广联达BIM5D软件。广联达BIM5D为工程项目提供一个可视化、可量化的协同管理平台。通过轻量化的BIM应用方案,达到减少施工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质量的目的,同时为项目和企业提供数据支撑,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企业集约化经营。该软件对于施工阶段的作用体现在:a.技术标可视化展示。利用BIM技术对技术标中的关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可视化动态模拟,直观呈现项整体部署及配套资源的投入状态,充分展现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b.施工组织设计优化。通过广联达BIM5D产品对整个施工总进度进化校核,工程演示提前模拟,根据资源调配及技术方案划分施工流水段,实现整个工况、资源需求及物料控制的合理安排。c.过程进度实时跟踪。利用BIM5D进行多视口可视化动态模拟,将实际施工情况和计划进度通过模型进行进度复盘,分析进度偏差原因及时进行资源调配。最终实现管理留痕,精细化管理。d.快速提取物资量。快速按照施工部位和施工时间以及进度计划等条件提取物资量,完成劳动力计划、物资投入计划的编制,并可支持工程部完成物资需用计划,物资部完成采购及进场计划。e.质量安全实时监控。对岗位层级而言,提高岗位工作效率,方便问题记录、查询,对常见问题及风险源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对管理层级而言,常见质量问题,危险源推送现场,将管理要求落实到现场,提高管理力度。

3.4竣工阶段

利用传统技术进行竣工结算,工程量相当巨大。相关人员根据二维图纸,现场签证、变更资料及以前各阶段所积累的各种独立资料进行核对。建筑构件数量品种都很繁杂,利用传统的文件要逐一对每根梁、每根柱、每面墙等进行核对,并要时刻注意变更,检查其它独立文件,这对人工操作而言必然工程量大,而且难免出错。使用BIM技术则可以利用前阶段的已经建立的完备的BIM模型,轻松检查。这样既可以对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历史数据实现追溯,领导层可查看项目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又可以将过程中资金情况实时反馈存档。

结束语

BIM技术不仅仅是建筑行业设计工具的变革,更是建筑行业思维模式的变革,相比之前的各负其责,如今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更需要相互之间的信息协调。只有从整体把握,注重全过程,落脚精细化,建筑业造价管理水平才能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克玲.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与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8).

[2]欧亮,黄峰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8).

[3]刘哲旭.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7(22).

作者:马贞荣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