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跨区域多校区高校管理的有效途径

跨区域多校区高校管理的有效途径

摘要:跨区域多校区高校管理需要遵循整体原则、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效益原则等原则,采取凝练办学理念、弘扬大学精神、优化管理体制、注重文化立校、构建智慧校园等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管理;基本原则;有效途径

一、跨区域多校区高校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原则

所谓整体原则,特指不同的校区尽管跨越了不同的行政区域,然而依然属于一所大学这个整体不可分割、不可懈怠的一部分,无论主校区还是分校区,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都共享学校品牌,不可离开这一整体单独存在,虽异地办学,但它们具有一所大学最为基本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大学精神和价值追求、行为规范和治理结构。高校跨地域多校区异地办学,广大师生员工首先面对一所大学时,因为各自身处跨越不同地域的校区,由于以前各自学校的体制机制和历史渊源、文化积淀和办学实力、师资力量和生源构成等各有不同,最初大家对组织、情感以及身份认同度比较低,这就会对高校的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融合与重构之后,必须遵循一所大学的整体原则,并且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科学定位、精心规划,一切工作要服从于一所大学的科学定位、服务于一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只有遵循一所大学这个整体原则,才能确保“全校一个令和上下一盘棋”,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各自为政、各吹各号的校区办学局面,不同的校区之间唯有互相依存与互相作用,才能有机整合、高度凝聚跨区域多校区之间的优势,形成合力,有机构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整体的大学体系、大学格局、大学特色、大学底蕴和大学气质。

(二)人本原则

所谓人本原则,特指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残酷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下,从内外部厘清高校自身的发展逻辑,不断优化内外部治理结构,各项决策、各项管理、各项活动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师生员工创造活力,追求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一所高校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具有自身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这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来自于教职工对高校自身的认同和热爱,来自于学生和校友对高校自身的拥戴和挚爱,也来自于高校自身对师生员工和校友根本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基于高校多校区的构成源于多重因素,人员组织颇为复杂,教职工其人际关系压力感亦颇为沉重,这时决策者、管理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及时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尊重教职工个人的追求。不论哪个校区、哪个层次的教职工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于主校区和其他校区的教职工、高职称和低职称的教职工、高职位和低职位的教职工、高学历和低学历的教职工,一律把握好公平性规则,让教职工感受到生存与发展机会平等,同时,机会实现过程之中规则平等。还有尤其要注意在基本建设、经费分配、资源配置、招生计划和人事安排诸方面,充分考虑校区之间的公平分配,努力为多校区构建公平、融洽、和谐的有利环境,切实减少内耗,大力促进高校自身的稳定与发展。

(三)系统原则

所谓系统原则,特指积极运用系统理论蕴含的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思考高校定位[1],并对管理活动作深入的系统分析,进而推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以实现优化目标之目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各是一个子系统,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特有的规律和一定的途径。高校在管理与运行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自身办学水平和办学资源以及内部各要素予以科学定位,要按照特有的规律、一定的途径和系统的原则,充分考虑校情,予以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从系统层面来讲,高校多校区必须一体化,必须大力实施要素整合,必须从有利于自身事业发展出发,紧紧围绕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建设基础、相对优势、发展潜力诸方面,制定高校的发展规划、管理目标、工作任务、实施周期。高校要从自身整体战略规划和学科布局,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化战略诸方面,对内部各校区予以统一规划,各校区作为一个子系统,要服从和服务于高校自身的规划与管理目标,校区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积极构建新型管理关系,以确保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权变原则

所谓权变原则,特指组织活动、实施管理、推进工作时,在环境和条件经常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策、管理要因人、事、时、地而权宜应变,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积极采取同具体实际情况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对策,慎重抉择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以达成组织目标。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推进,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既面临着高校间的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又面临高校内部之间的不同学科、不同校区、不同学院发展的逆水行舟,这时不仅要考虑高校的行为对外界或外部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充分考虑外界或外部各种环境对高校的办学理念、内部结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行为选择的影响。外界或外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而要素之间关系又在不断调整,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与组织架构要符合权变原理特性,坚持多样性,具有相对的适应性、可变性和灵活性,在相对统一、符合实际的前提下,根据发展规划、管理目标、工作任务予以及时调整,构建充满活力、高效有序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形成促进高校科学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动力、合力和支点,进而充分地融入到市场和社会的竞争之中,着力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强势。

(五)效益原则

所谓效益原则,特指高校的各项决策、各项管理、各项活动都要遵循效益优先,都要把实现有效性和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努力形成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和重视办学效益的新理念。当前,质量才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的发展,必须坚持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办学效益是高校管理与运行过程中的根本指标,注重办学效益是高校科学管理的要求,因此,着力提高管理效益,努力提升管理水平,这是高校高度关注自身教育品质和良好的办学声誉,更好地提升毕业生市场竞争力,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多校区高校亟须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亟须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面对国家宏观政策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亟须与自身办学定位、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以及生源变化情况等有机联系起来,坚持以内涵为主、外延为辅,积极转换自身管理机制,切实优化组织结构,努力提高多校区的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师资队伍、文献资源、实验设备诸方面,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与共享,大力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使用,尽最大限度充分发挥其人、财、物功能,努力构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格局,确保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切实探索跨区域多校区高校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凝练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的价值追求和发展定位,是对高校办学行为富有理性的哲学思考与顶层设计,是对高校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正确把握,是高校在办学实践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凝练富有个性化、科学性和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的办学理念,是决策者必须考量的问题。面对所处的武陵山片区跨湘、鄂、渝、黔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00多万人;这一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贫困程度深,人均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支出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尤显不足,高端人才极其匮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度偏低,多种因素叠加,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怎样立足区域实际充分发挥好服务功能,怎样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吉首大学不断强化使命意识,科学定位,认真分析在自身的发展问题上,不可盲目地模仿“985”高校这些名牌大学,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学校和区域实际,全面、综合、系统权衡学校的历史和现状、责任与使命、服务区位与地域环境等因素,寻求契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得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要解决的是卫星如何上天问题,而吉首大学要解决的则是湘西老百姓如何脱贫致富问题这一基本认识,提出把吉首大学办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所平民大学。进入21世纪后,学校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办学实践中进一步凝练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平民大学办学理念,即把吉首大学办成一所贴近普通民众、造福平民百姓、直接为武陵山片区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紧紧围绕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这一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使学校努力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摇篮、科学研究基地、社会服务智库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高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重要作用,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

(二)弘扬大学精神

高校跨越行政区域异地多校区办学,既要坚持学科建设为基、社会贡献为本、守正创新为径,又要依靠制度建设来立规矩、依靠大学精神来提士气。倘若一所高校其大学精神缺失,那么这所学校是办不好的。何谓大学精神,特指一所高校在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独特气质和底蕴的内在价值观和责任感、使命感,这是高校软实力的生动彰显。1940年,国学大师汤用彤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的信中谈到:“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记得弗莱克斯纳在其批判性著作《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谈到:“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精神乃高校之魂,是形成高校的力量源泉,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的主观意识、内生动力、价值观念、职业操守、行为规范。吉首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凝练而成“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大学精神,这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历史定位有着深远的影响。新形势下,如何凝心聚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促进学校的创新与发展,关键是要切实弘扬“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吉首大学精神,在各个校区深化大学精神教育、繁荣学术文化活动,持之以恒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完善治理结构,着力提高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具有吉首大学特色的管理模式,实现有序治理、科学管理、依法治校。第一,坚持以《吉首大学章程》为基本法,建立以各专项配套制度作为支撑,实施细则作为辅助的全方位、系统化、立体式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第二,坚持和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彰显学术委员会在学科与专业建设、学术评价与学术发展、教学指导与学位评定、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诸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探索教授治学、专家治校的有效途径。多措并举,群策群力,把大学精神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优化管理体制

高校跨越行政区域异地多校区办学,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关键。只有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优化管理手段,着力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建立健全科学管理的控制系统,理顺高校多校区管理上的复杂关系,切实发挥好各级各层次各方面的管理作用,才能强化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最大限度发挥好创造性。吉首大学坚持治理与管理协同推进,构建符合自身实情的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制度和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管理的效率和执行力显著提升。第一,坚持做好学校顶层设计,构建以吉首大学使命和目标为依据、以学校整体设计与组织结构的优化为逻辑、以实施民主管理为手段和制度规范为保障的管理框架,坚定不移统一主体、统一目标、统一制度、统一规划、统一决策、统一机构、统一建设的“七个统一”,同时,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学校规划、校区协同、错位发展、各有特色、学院实施、优势互补、加强沟通、科学调控、和谐发展。第二,优化治理结构,在管理体制上始终坚守集权与分权的统一,与时俱进,一方面学校层面总揽全局、宏观调控,体现战略的全局性,另一方面激励跨地域的不同校区、学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宏观原则下合理利用学校资源,相对自主地开展工作,同时理清权责关系,给予不同校区、学院一定范围的自主管理权,这样重心下移、因地制宜,既注重公平性,又遵循整体性,构建和实践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校区、学院科学发展的管理机制。第三,在管理模式上,学校坚持“垂直管理(条管)与属地管理(块管)相统一”[2]的多校区管理模式,一方面遵循一切业务统一、资源共享的原则,学校立足于战略层面、宏观层面上的全局部署和总体规划、立足于抓重要项目和关键项目、立足于抓队伍建设,其重点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建立健全检查评估与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校区和每个学院具体负责工作推进、活动组织、日常教育、常规管理、自身评价,尤其是涉及单纯的校区和学院工作,下放管理权限,积极提倡属地管理。通过设计并运行“垂直管理(条管)与属地管理(块管)有机结合、相对各有侧重”的管理模式,学校与各个校区、学院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分工、隶属关系更趋清晰、更为明确,从而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好人、财、物等诸项功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2]。

(四)注重文化立校

大学文化是指一所高校的历史积淀和传承,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由广大师生员工长期创造所形成的产物,这包括传统习惯、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服务区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文化环境是社会中无处不在的软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行为趋向[3]。一所文化底蕴缺失、特质不明显和文化环境不浓郁的高校,谈不上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立足自身的办学实践,注重文化立校,坚持以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育人,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切实增强文化竞争力,积极推动自身特色发展,已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吉首大学继承和发扬自身的人文积淀和文化传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大力强化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立校战略,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着力提高修养。首先,坚持凸显学校自身特色、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创建湘西文化博览园。博览园辖有六馆:吉首大学校史馆、沈从文纪念馆、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湘西民族文化博物馆、武陵山生物科学馆和生态民族学博物馆。步入园内,不仅能领略吉首大学人数十载扎根湘西艰苦办学的奋进史,又能膜拜文坛巨匠沈从文、画坛怪杰黄永玉,还能观览神秘湘西各民族的文化魅宝,亦能欣赏魅力武陵民族生态奇绝如画美景,甚至还能触摸美丽武陵山绚丽多姿的自然生命。其次,在砂子坳校区图书馆前设立沈从文塑像,并修建了全球第一个从文广场,期望从文先生既崇高又伟大的“精神灯塔”照亮广大学子求索之路。第三,通过富有学校个性和特色的校徽、校训、校歌和大学精神,通过别具一格的校园环境和景观的建设,通过具有学校办学特色、区域特点、地域特征、时代特质的文化资源开发,进而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彰显学校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价值和底蕴、魅力和传统,充分凸显其文化特色,努力营造、维护独特的育人环境以及学习和工作氛围,使学校的核心价值、学校的精神、学校的传统、学校的底蕴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之中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正所谓以文养德、以文养才、以文养能,促使学校文化的影响力、穿透力、感染力更为生动、更为自觉。

(五)构建智慧校园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信息化的目标在于顺应时代潮流,大力促进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大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坚持立德树人,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诸方面模式的创新,不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校跨越行政区域异地多校区办学,其难点在于空间的阻隔造成资源的分散和办学成本的增加,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把校园管理与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有机结合,能切实改变对实物资源和空间阻隔的有形管理,大大提高多校区管理的深度与广度和组织效能,从而促进校园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吉首大学在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即校园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基础上,开拓创新,着力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涵盖校园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诸方面,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把各种办学要素及时转化为数据,根据相应的授权在学校内部实现传递和共享,无疑,这是对管理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交互方式等予以全新建构以后形成的数字化自主、互动、迅速管理工作环境,无论是校区与校本部之间、各职能部门和学院之间,还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等各方面,都建立起交互式信息通道,使学校的各项决策、各种信息能及时转化为温馨、细致且富有人文关怀的管理与服务,进而控制、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事务的有序、高效运转。目前,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以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维度化、人文化、统筹化的“六化”建设模式,深入、全面、系统感知不同校区校园的物理环境,坚持决策分析智能化、数据管理科学化、服务需求知识化的导向,在校内外各类人、物和业务、流程方面实现深度智能融合。大力推动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现拥有统一的教学、科研、财务、后勤、资产、学生等方面的管理系统,具有一体化的OA办公系统、一卡通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构建了集服务、沟通、创新、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智能服务管理平台,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的服务,有力地突破了跨地域多校区时间与空间的障碍,缩小心理距离,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管理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不同校区的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宿感、整体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诸如,2018年10月12日,为了让广大校友、师生员工和社会同仁能在第一时间共享“吉首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暨教学汇报演出”校庆盛况,学校在砂子坳校区从文广场、张家界校区第一教学楼前广场设置大屏幕,同时通过“吉首大学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予以同步直播,深受各方高度好评。目前,经过办学资源的整合,学校办学层次和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办学能力、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办学理念和实现内涵发展、协同发展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全校(吉首校区、张家界校区)20个二级教学学院都可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16年,学校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普通高校;2017年,学校成为国家民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为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按一本批次录取高校;2019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博士研究生。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曾庆红、尉健行、贾庆林、刘云山等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高度称赞“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肯定“吉首大学具有特殊价值”,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视察学校时高兴地说“看到了吉首大学,就看到了武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丁亚金.高等学校定位的系统视野[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1):6.

[2]尚道文.跨区域多校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路径探析———以吉首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8(5):9-13.

[3]蒋艳,张长立.文化环境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4):134-138.

作者:尚道文 黄昕 帅敏 单位:吉首大学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