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谈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担负着繁重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储备青年人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在确定和实施两个方面有特定的内容。针对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能力欠缺等问题,高校应提高思想意识,正确把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律,积极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搭建平台;同时,辅导员自身也应明确职责定位,积极利用政策和平台,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能力,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事务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教学科研骨干和党政管理干部的后备力量。地方高校辅导员日常面临着繁重的行政性事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有利于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一、地方高校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价值和主要内容

1.地方高校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价值。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的连续性的特殊活动。职业生涯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与职业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心理活动的连续性经历,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选择、变迁及职业目标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有关个人一生事业发展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关键在于高校和辅导员自身。从学校层面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发展进行指导规划,对于国家教育事业、高校建设,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方向、政策设计,对于辅导员提高职业认同、调适职业心态、稳定工作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1]第一,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教育功能。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相对来说办学规模较小,制度建设程度不高,学科发展不强,教学资源短缺,因而地方高校辅导员获得的发展机会较少,事务性工作繁杂,队伍人员流动频繁。对地方高校辅导员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辅导员发展预期,探索辅导员发展路径,指导辅导员根据工作模块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利于建设形成稳定、干练、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第二,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地方高校储备建设发展的人才力量。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处理大量行政事务的能力,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勇往直前的开创精神。开展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校储备建设发展的人才资源,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贡献有生力量。

2.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定和实施两个方面。第一,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定。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通常由三个维度确定:一是目标取向,二是能力取向,三是机会取向。具体来说,目标取向指辅导员最终的职业目标,即辅导员根据自我的理想、价值、动机、性格、兴趣等因素,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辅导员职业目标的设立主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设定的辅导员发展的“双线”晋升路径,从职称和职级两个方面综合考量。能力取向指辅导员从自身工作经历、知识结构、年龄、技能、个性特点等角度对自己的能力与潜力进行全面考量,合理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一个人的自身素质与其工作职位的要求产生越多重叠,其职业生涯规划越容易实施和实现。机会取向指辅导员对自身职业活动的背景,包括对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行业环境、组织环境、家庭环境等进行综合、科学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规划路线。辅导员在分析自身发展机会时可以联系学校的平台搭建、工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具体工作环境进行综合把握。第二,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实施分为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选择和职业生涯管理三个步骤。职业生涯认知就是进行自我评估,即辅导员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愿景进行科学测试和评估,同时对职业机会进行分析,充分了解职业所处环境的特点(包括职务、行业、组织和地域等因素),明确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以及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为自己创造的条件等等。职业生涯选择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确定职业定位,二是明确发展目标,三是选择职业发展路径。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指制订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辅导员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并选定职业发展的路径后,就要制订落实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措施。措施主要指为达成既定目标,在提高工作效率、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潜能等方面选用的方法。辅导员对应自己的行动计划可将职业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其中短期目标可分为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为五至十年。分解目标有利于辅导员跟踪检查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同时根据环境变化制订和调整短期行动计划,并针对具体计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

二、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地方高校辅导员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和辅导员两个方面。

1.学校层面。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办学资源相对紧张,在实际资源投入中,往往倾向于见效快的科研方面。在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往往更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而将辅导员与行政人员性质等同,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也就谈不上从学校层面实施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深入理解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双线”晋升的建设要求,忽视了辅导员本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师身份,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定位一味行政化,对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力度不够,对辅导员职称评定、学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对辅导员的发展培养往往仅限于职级提升。高校职级晋升毕竟有限,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容易挫伤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2.辅导员层面。首先,部分辅导员在个人发展意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辅导员谁都可以干,什么都要干,对辅导员职业的定位和认识不清晰、不明确。二是认为工作就是养家糊口,对于辅导员职业所必备的专业学科知识缺少学习,对于自身目标缺乏思考,对于职业发展缺少规划。其次,部分辅导员在个人发展状态上存在两个瓶颈。一是心理上的瓶颈,即职业倦怠。由于重复烦琐的工作以及较低的职业认同感,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一定年限后缺乏热情,出现职业倦怠,对于教育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二是辅导员上升空间的瓶颈。根据国家规定,辅导员既可以走行政职级发展路线,也可以走职称评定路线。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管理岗位有限,辅导员职级晋升竞争激烈,晋升难度较大;从职称评定方面来看,多数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对于学生事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缺乏学科知识支撑,评定高级职称难度也较大。因此相当一部分辅导员在面临发展瓶颈时放弃规划,丧失拼劲。再次,部分辅导员在个人发展能力上存在三个不足。一是学习力不够。部分辅导员忽视理论学习和工作交流,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给自己“充电”,较少主动思考教育和管理规律,在工作上缺乏创新。二是执行力不强。部分辅导员工作落实不到位,职业生涯规划执行结果差强人意。三是领导力不足。部分辅导员未学会培养和任用学生干部,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发挥引领作用,难以获得职业晋升机会。

三、优化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当前,优化地方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地方高校和辅导员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共同促进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1.在学校层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深刻认识辅导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辅导员是地方高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科学认识辅导员与一般教师队伍、行政管理队伍的异同,摒弃同质化管理培养的旧思路,立足辅导员本职工作和职业性质,统筹谋划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二是紧跟政策形势,找准辅导员队伍职业生涯规划的着力点。国家一向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职能、配备、发展培训和管理考核作了明确规定。地方高校应在严格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深入把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律,找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着力点,深入推进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三是统筹搭建平台,推进辅导员职业生涯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地方高校应该在保障部分辅导员职级待遇的同时,积极为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鼓励他们对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提升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准。立足辅导员不同的学科背景,推动辅导员队伍模块化、专业化培养。同时,通过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激励措施逐步强化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进而确保辅导员职业化转型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2]

2.辅导员自身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明确职责定位,认清职业生涯发展的出发点。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首先应扮演好以下基础角色:一是执行者。辅导员要确保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的各项制度、政策、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参谋者。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关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及时了解形势和政策,善于思考和表达,积极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三是信息传递者。辅导员必须做好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达工作,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四是研究者。辅导员要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五是协调者。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与各单位、各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协助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其次,积极利用国家和学校政策平台,找准职业生涯发展的着力点。辅导员应全面了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各个平台,将自身职业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加强学习交流,注重学术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再次,注重能力提升,把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点。辅导员要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应努力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努力提升自身学习力,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辅导员应对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等专业知识的研修,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实务知识的把握,加强对思想引导、行为督导、学习辅导等职业能力的修炼,真正成为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和生活心理的关怀者。二是定位常规工作,持续提升执行力。辅导员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任务,要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执行力,勇于谋事,善于成事,把事情办好、办精。三是以良好的领导力提升职业生涯的高度。辅导员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力量,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做到不滥用职位权力,对学生做好表率、带好头,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辅导员要善于授权,在尽职尽责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辅导员还要提升品德修养,提高专业技能,修炼个人魅力。此外,辅导员尤其要注重提高激励能力。激励能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是成就卓越领导者的关键所在。辅导员要善于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拥护。

参考文献:

[1]高国希,刘承功,陈郭华.如何认识辅导员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2]吴健.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

作者:焦洁庆 单位:常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