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工智能下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探析

人工智能下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探析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各大生产活动中,逐步替代了部分传统的人工作业,在未来的生产以及生活中,将逐渐影响人类对生产的作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人工智能也为传统的院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本文讲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希望对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人工智能”也就是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研究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通俗的说法就是,人工智能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行动。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与此同时,也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变革。

一、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人工智能时代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其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从广播、印刷、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给教育行业带来教学工具以及考核方式等的全面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驱动力,能够对人才的配置、资源的共享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助益。人工智能不单单只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还转换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其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新标准要求。人工智能技术使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让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出现了变动,从而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革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产生了变化。以前高等教育更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视知识的储备能力及知识的系统性。而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在知识检索、储备及执行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如果高校一直用以前的人才培养理念,就很难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推广,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发生了转变。新技术的出现及推广使用往往会改变人们的能力结构。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时,要适应社会的新要求,重视革新学生能力结构培养的模式,培养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第二,促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环境升级。人工智能的引入使高校人才培养从传统的课堂授课转变为随时随地皆可学习,使学习及生活环境更加高效便捷。一方面,人工智能为学习的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未来的教学方式会更加便捷且多样化,改变传统一对多的授课模式。学生可依托APP与教师进行互动,在网络上就可以进行知识的学习,课堂效率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的普遍应用,会将教师以及学生的工作场所、设备等整合起来,为高校运行节省了人力成本。第三,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了高校教学的现实意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个性化学习方案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理论和社会需要有时存在连接不紧密的情况,人工智能就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状况。第四,人工智能重塑了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帮助教师更好教书育人。未来学校中的某些作业会被人工智能代替,计算机不像人的大脑具有设计及情感等能力,人工智能会帮助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过渡到灵魂教育者。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

1.正确认识人工智能,革新人才培养理念。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人的替代,尤其是在体力方面。但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思维的替代,人类所特有的思考能力似乎逐渐也能被机器替代了,这也是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技术的原因。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建立起不惧人工技术的理念,实现人与机器和谐共处,培养学生具备人工智能实现不了的事情,让人的思维永远优于人工智能的思维。由此,高等院校要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首先,人工智能虽能够利用各种繁杂的数据解决某些问题,但在其他与数据无关的地方就表现得一般,而批判思维就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因此高校可以设置一些思维能力培养课程。其次,人工智能虽然具有处理数据的能力,但是却不能够通过分析将数据进行迁移,应用到其他的领域当中。同时,高校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对各个领域的知识迁移能力。最后,人工智能虽能够模仿人类的行为,但是对行为之外的理解却有所欠缺,对于文化的深意以及文化中的情感不能进行感知,因此,高校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力以及共情能力。

2.丰富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调整相应的专业设置。人工智能是一门新技术,也是一门新学科。它和其他的学科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它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够突破学科之间的障碍,建立起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首先,高校要能够针对不同的人才需求建立起适当的课程体系。其次,高校还要注重对人文学科的发展,对传统专业改良,建设起人文社科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专业,从而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争议。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自身的发掘,也有赖于人类对于社会的发现。因此,高校要注重人文社科的建设工作。

3.引导高校教师利用人工智能。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培养,还有对于教师的提升,因而高校不能忽视教师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培养。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学习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同时要注意避免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左右,保证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是被国家认可的一个决策。为此,高校要对教师进行人工智能运用的岗前及在岗培训,促进人工智能融合进教学当中。同时,教师还可以紧随时代潮流,借助慕课网、网易等在线平台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注意人工智能在教学当中的局限性。其一,如果过于重视人工智能的应用而忽视调整教学方式,则不利于教学。其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探讨是课堂上不可缺失的,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不能忽略,不能全部交由技术去实现。其三,在教书育人方面,教师不能陷入“人工智能技术第一”的误区,应该充分发挥本身在教学当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情感交流,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启发者,成长过程的见证者。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高等院校进行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它让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要能够为人工智能可能会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影响作出应对,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作者:金琴芳 单位:天门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