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研究

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研究

摘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力量,以导师制和奖学金制度为基础的工业设计教育,如何应对整个高等教育变革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又如何通过加强与工业企业的合作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在全球化语境下,工业设计教育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大众教育合理化;教育与研究的联系;全球化与国际化;企业协作与设计研究商业化。据此,工业设计教育应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从普通人成长为设计专家,从抽象学习到具体工作。此外,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探索符合设计选题、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的多学科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场力量;工业设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

受市场力量的影响,高等教育已逐渐适应新趋势,如学生和学者参加学术活动的流动性,学术项目与学术机构跨越国界的交流合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其中,高等教育大众化,即普通大众至少接受一年中专以上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由以下现象构成:•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工业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多掌握高技术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经济的发展以受教育人力资源——尤其是科学家与工程师——为基础;•教育本身在使民主合法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专业的视觉和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工业设计是否应该成为这一市场驱动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学界争论的话题之一。同时,基于学徒模式的传统设计教育正在变得更加明确和正规。在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背景下,设计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走高等教育道路,还是保留传统的以实践为主导的设计院校?两者都在学生录取数量、就业前景、资金和学术活动等方面有不同结果。本文从设计教育机构的办学目标出发,论述了设计教育应如何根据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雄心和专业相冲突的要求,对教学和研究策略进行调整。

二、未来高等教育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大众教育及其合理化

自上世纪50年代,入学率增长这一事实挑战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导地位以来,高等教育扩张过程的多样化一直是一个关键的政策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高等教育体系。2016年,OECD在布鲁塞尔《教育概览2016》,围绕多个主题提供了更多的趋势数据及分析,如:教师工资、毕业率、教育支出、注册率;既没有就业也没有接受教育或培训的年轻成人(三不人群)数量、班级规模和教学时数等。

(二)教学和研究的联系

根据欧洲古典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学和研究之间本无界限,它们是知识创新与解释的补充和重叠活动。然而,多年来,学界对于教学与研究密切关系的争论愈演愈烈。进入21世纪,一流的教学也发生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但其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很少从事研究工作;在许多理工院校,这种情况仍然存在。相反,优秀的研究可以在缺乏本科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因此,研究和教学需要被重新定义为奖学金制和导师制,被认为是一个更加全球化和长期的承诺,并由发现、整合、应用和知识转移所决定。

(三)高等教育全球化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逐渐将国际教育资源融入到它们的研究和教学框架中。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国际化或全球化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为满足发展中国家寻找支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手段的要求;另一方面,为工业化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创造机会,使其在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更加面向市场,在知识转让和人力开发方面,增加学生、教师、项目和资金赞助方的流动性。

(四)加强高校与企业间协作及研究的商业化

持续的全球化使各国政府更加意识到提升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性,进而将高校作为国家或地区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政府和企业通过互动来改变它们的社会角色。这导致了大学与社会企业间的合作,跨越知识产权许可或初创企业,促进了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型大学不再孤立无援;相反,它们被认为是社会互动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与企业密切合作,而且与社区和政府也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工业设计教育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对工业设计师能力的一般要求

一个全面的高等工业设计教育项目至少应该培养学生在三个方面的能力:1)共性特质,如解决问题、沟通技巧和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2)具体的工业设计技能和知识,包括工业设计思维与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图形表达、产品开发流程、制造、材料和工艺、设计管理、环保意识以及模型制作;3)知识整合,如系统整合策略。除上述技能外,还应强调其他技能,如与客户谈判、项目管理、沟通技巧等。能力资质要求的扩大化使设计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发挥了更关键、更综合、更积极的作用,设计师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设计知识和设计研究能力来理解用户需求,并开发更加友好的产品或系统。面对这种挑战,不仅需要改善教师的课堂环境,而且需要不断推进设计教育实践。而工业设计教育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做好准备以适应一个不断变化的工业和社会环境。

(二)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的联系

如今,学生在学校所习得技能的50%在他们被雇佣的时候就已经过时,而工业设计师的能力中大约有70%是通过在职经验获得的。因此,设计教育者倾向于将教学重点更多放在设计过程上,以促进学生新技能和新知识的不断学习。在操作层面,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应该通过奖学金制和导师制的模式来强化支撑,强调针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内容的设计过程、设计方法和设计行为的研究。同时,这些研究更应该将“设计”的范围从人造物扩大至系统和服务。

(三)全球化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与全球化接轨的当代设计教育,应是以面向大众的文化立场区别以往的精英教育;将设计师置于一个网状的社会关系并成为主动提升设计品质及协调关系的节点;在物质世界或生活方式的意义建构中,设计并调整作用于世界的行为专业性与原创性。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对创业可行性与风险性的洞察力。•创业通识教育——向学生传授创业和市场的相关基本知识。•创业专门教育——使学生掌握产品开发全过程的基本技能。•创业远见教育——培养学生对一件工业产品在未来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更高层面发展效果的预测能力。

(四)在设计和设计研究的语境下与企业的协作

随着跨学科教育的增多和学生多样化,设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协作、谈判和在争论中妥协的技能。迎接这些挑战需要整合不同能力人群,明确利益和责任,以及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组织系统内,加强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体系中的服务设计已经由知识生产转变为跨学科、应用驱动、非线性和短暂的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研究或知识的作用。从以科学为基础的设计教育的角度来看,挑战在于维持和发展一种通过探究式学习来解决问题的态度,这种态度与有效的设计开发方法相联系,同时产生有效的结果以满足工业合作伙伴的经济利益。在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的新手设计师和其他作为设计门外汉的相关利益者之间,应首先通过活动使其了解设计任务、设计词汇和设计活动的组织原则,然后再进入更加复杂的高级任务并承担一定的职责。同时,高等院校应该为“社会学习”的环境实施更为灵活和更具包容性的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跨界合作,并加强与设计专业的交流。

四、策略探讨

(一)设计项目定位

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有三种类型的设计学校得到广泛认同。第一类为纯艺术和设计院校。这些学校并不隶属于任何大学,通常设置各种类型的艺术和设计课程。第二类是部分独立的设计学校。它们隶属于某一所大学,但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管理和评估。如瑞典于默奥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第三类设计学校则完全融入大学系统中。它们遵循大学教学和研究的规章制度,而支持这项研究的教育是以科学或工程为导向的。根据设计院校的不同类型,教师和学生应该决定是通过学术还是实践的途径在大学里进行终身学习和设计。这意味着,为遵循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设计项目应以设计专家或全体教学人员为导向,使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参与其中。

(二)在学生和教师之间传播知识和获取知识

如果“设计”应该成为教育课程的核心主题,那么在辅导活动中,教师应更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设计师的活动,这一举措将为终身教职员工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研究。另一个途径是使教师和专业设计师在课程管理、教学和辅导方面进行合作。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和方法均由教员灌输,而实践技巧、哲学和经验则由专业设计导师来传达。

(三)模型、过程和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对于产品开发创新的重要性,学生应该接触到更为宽泛的设计模型、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是设计推理,包括结构化过程(如解决问题、规范化操作和社会调研)和项目初期实践(如诠释、反思和参与等)。具备了设计思维模型的基本知识,学生就能够为他们的项目选择最合适的设计过程和方法,而对这些模型、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也将更好地将战略设计和创新方法广泛结合起来。

(四)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协作关系

在协作设计和研究项目中,需要对关系网动态有很好的理解,以便于了解参与者的主要利益和目标。这种理解将会提高设计项目的价值和成果,但也会对学生的某些自我意识做出回顾。设计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导师制和奖学金制的社会学习和研究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研究的严谨态度。在操作层面,融合不同阶段学习任务的工作室形式的教学方式可看作是在基于项目学习的开创性策略。

结论

市场力量决定了高校是根据通过考试的学生人数来分配国家资金的,而研究资助则是研究委员会为增加竞争条件而设立。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重塑设计教育的角色,需要整合资源,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能够从理论、协作和过程的角度出发,建立导师制和奖学金制,促进学习与研究。•在工作室环境之外,教师可以从事管理、传播和推广他们的设计项目,并利用媒体技术进行远程教育。•专业的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在技能的发展和设计经验的分享中做出贡献。总之,在全球化、系统思维、社会学习,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工业设计领域内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应该共同建立一种协作网络,以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市场力量.

参考文献

[1]Teichler,U.DiversityofHigherEducation[J].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ISBN:978-0-08-044894-7).PERGAMONPRESS.2010.VOL3:347-353.

[2]OECDIndicators.EducationataGlance2016[Z].Paris:OECDPublishing.2016.dx.doi.org/10.187/eag-2016-en.

[3]Liem,A.Developingawin-winmentorship-scholarship,highereducationmodelfordesignthroughcollaborativelearning[Z].UNIPED(Tromsø).2008.31(3):32-45.

[4]邓嵘.工业设计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型教学模式研究——智能产品开发课程在新模式中的教学实践[J].装饰.2016(07):134-135.

[5]刘宇,丁堃.学术漂移浪潮与高等教育——世界的启示[C].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2011:1097-1104.

[6],Yelle,R.W.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美国工业设计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02):100-103.

[7]张凌浩,曹鸣.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再定位:从方法导向到问题导向[J].装饰.2016(07):128-129.

作者:张睿 单位:美术学院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