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包含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学科特征,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具有应用便捷、共享性强等优点,那么如何将微课模式更好的融入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将二者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成为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是对高中地理微课的特点概念、研究现状、设计模型和缺陷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特征;微课设计

一、微课概念

在国内,大量学者针对微课方向进行研究,胡铁生老师提出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黎家厚教授提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高中地理微课的前期分析

(一)高中地理学科分析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环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高中地理学科的设置是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基础上,更具有复杂性和难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兼具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两方面特征,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意义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球科学知识,建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理研究方法,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在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文件中,提出了对地理教学教法更具方向性的要求,即在地理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注重课程目标的设计过程,灵活运用并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产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地理学科的系统学习,让学生具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后,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和环境伦理观念,提升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的正确价值观。

(二)高中地理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美国在1960年已经提出了微型课程(MiniCourse)的概念,国外的微课研究历史较长,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已经形成了大量有价值且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而根据知网的文献查询结果,国内约在2011年才开展微课研究,虽然在近几年成果显著,应用范围在全国中小学内迅速扩大,但研究仍主要停留在较浅层面,如微课的理论内容建设,缺少大量的应用经验与具体实践。国内外的研究差距和现代信息化教育建设方面的大势所趋,为微课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开展带来了强大的潜力和推动力。而在学校与师生层面,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丰富和重点明确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清晰的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在准确掌握重难点和抽象内容的同时,能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在课后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与学习微课内容,大幅度提高自主学习效率,降低教学成本,而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养成其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势在必行。

三、高中地理微课的基本特点

根据自己的归纳与总结,高中地理微课主要具有四个特点:

(一)科学系统性,微课在发展初期就有效地结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动机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视听教育学理论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微课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并重点针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与内容结构,将两者进行巧妙的联系与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和逻辑性,学生更易接受。

(二)实用短小性,“注意力10分钟法则”中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与影响,只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学习,所以微课的时长设置在10分钟内,主题内容微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晰知识点内容,保持较好的稳定注意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也是微课区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特点之一。

(三)规范标准性,微课拍摄具有规范的操作标准,其中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技术规范和制作规范,即在拍摄和视频软件剪辑等过程中,需保证画质清晰,取景准确,拍摄速度均匀和画面的稳定性等,严格的操作规范可以保障微课的设计质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体验。

(四)趣味精彩性,微课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提前进行思考与备课,通过问题、案例与情景设置,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在锻炼老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精彩性。

四、高中地理微课的研究流程与设计模型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相对复杂,难度较高,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时遇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自然地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因为其涉及的概念与原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与运用过程中问题较大,同时,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易出现困难。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设计高中地理微课内容,解决上述问题,发挥微课优势,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

(一)微课设计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微课的分析与定位微课设计的第一环节是内容的分析与定位,主要分为教材内容与学习者需求分析两方面。在教材内容方面,老师首先要评估教学地位和内容的重要性,具体包含教学知识点、课标设置的教学目标、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多种教学手段的具体实施等,如必修一中“常见天气系统”一课中“锋与天气”和“气旋和反气旋”这两个知识点比较抽象,理解比较困难,微课可着重根据这两个重难点开展,加入视频动画和结构图的设计,注重举例应用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者需求方面,老师要对微课开展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合理的碎片化划分,将大课程单元分解成小的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针对性的设置一个微课,让学生可以利用多个连接性的微课完成学习任务。第二环节:微课的规划与设计在完成分析和评估后进行第二环节,微课内容的规划与设计,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微课类型的选择和制作设计时需要的软硬件条件。为适应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微课类型多种多样,在教学方法层面中共有11种微课类型,根据之前的分析具体选择相应的类型,比如高中地理课堂上需要实验类操作,即选择实验类微课,如需要进行深入的问题探究,即选择探究型微课。同时,视频录制的方法多样,不同的微课需要的软硬件条件也不同,录像形式的微课需要录像机、录播设备和声音输入设备等,录屏形式的微课则需要录屏软件和视频剪辑软件等,微课的设计过程不能因为想要节省时间或成本就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每一节微课的质量。第三环节:微课的开发与制作第三环节是微课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微课的具体开发与制作。在整理优选素材资源时,因为微课时间有限,重点明确,所以应挑选合理优质的文字、图片等资源加入,保证其大小、分辨率、颜色和页面布局设置的合理性,素材应主要以创新性、新颖性并可以贴合主题为重点,视频录制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的微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视频制作方法。如讲解火山的喷发过程时,可以采用近期剧烈喷发的知名火山喷发视频和音频作为素材,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贴近生活实际。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自身的教姿教态、用语规范和语调语速,保证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可以通过镜头的远近切换和后期软件的剪辑制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过程中保证声音视频的衔接性和连续性,不能因为视频的课程形式忽视教学规范。第四环节:微课的展示与评价上述三个环节完成之后,微课初步制作完成,为了更好地帮助微课设计不断改进和进步,第四环节微课的展示和评价必不可少。老师将已经制作好的微课展示给老师和学生们,结合课堂反应和课后反馈,收集不同多角度的评价和反馈,再根据他们的合理建议与其他专家、教研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不断修改,最后形成最符合教学需要的优质微课教学资源。这种反馈既可以让微课设计者不断改进课程资源,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学习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二)微课设计的具体应用

微课可以应用于课程的各部分环节。比如在上课前的预习阶段,老师可以制作预习微课,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对知识点进行提炼和说明,让学生先进行重点预习,然后对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把知识的条理对学生详细列出,让学生提前领会到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领,把易混杂的知识点进行详尽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烘托丰富课堂气氛的效果。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微课可以用于新课引入,老师通过视频和创新形式增加学生兴趣度,在学生带着兴趣去浏览微课视频后,逐渐引出知识点内容。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梳理知识逻辑,详细解答代表性的知识点,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将微课内容与教科书相互结合,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在课上练习过程中,老师展示提前准备的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展开一定程度的有效扩展,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加强理解。课后,微课可以安排在课后作业和课下任务中,具有灵活性强,时间成本低的特点,在课堂内容结束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反复对知识要点、重难点、出错点内容进行观看和复习,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知识学习的扎实度。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中微课的具体应用较多集中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可以提前对微课中提出的问题和设疑进行思考,并带着它们进入课堂学习,把课堂变成一种自主探究和答疑解惑的活动场所,改变了老师单方面输出,学生单方面输入的传统模式,课后,微课可以起到有效复习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状态节奏,有选择性的复习课上的重难点,老师还可以设计以课下练习类型为主的微课帮助学生进行拓展和巩固,实现最优的学习成效。

五、高中地理微课应用的不足与缺陷

(一)现有的高中地理微课数量不足,资源短缺。从开发目的方面分类,微课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种类型,制作一堂好的微课需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商业类微课可以保证一定的微课数量与质量,但是因为国内微课研究推行进程慢等原因,网络商业微课资源的公众认可度低,学生使用次数少。而公益类微课的开发和收集,主要是通过各地方教育部门举办的大型微课比赛,目前数量较少,同时,虽然公益类微课资源可以免费提供给学生们使用,但是大部门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微课平台的存在,再加上这些平台上的微课教学视频的数量较少,学科知识体系并不完善,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度和使用动机。

(二)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制作微课的意识有待提高。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入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承载着重要的教学功能,拥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规范的教学过程和完整的教学小结等,目的是让学习者明确微课内容的重点和思路,但是现有的高中地理微课中,大部分缺少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小结,内容杂乱且易混淆。同时,在微课的设计初期即定义设计的课程长度在十分钟左右比较适宜,但是现有的高中地理微课视频时长过长,有些视频长达三十分钟,完全丧失了其作为“微”课的优势和特点。而对于在校老师来说,他们制作微课的意识较弱,在自身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充足的时间设计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并合理贴近高中地理课程的微课内容。

(三)网络交流与制作平台少,硬件设施不完善。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网络平台与软硬件的条件十分重要,现有的微课学习平台设计缺乏人性化,操作环节复杂,搜索查询繁琐,在影响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同时,平台仅突出视频资源的呈现功能,缺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评论功能和对课程内容的评价功能,这样不利于师生及时地进行疑难解答和学情反馈,缺乏监控和引导学生学习进程的能力,也不利于微课制作者的改进和进步。

六、推动微课发展的应用策略与意见

针对上述的问题现状,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可从三个角度出发逐一解决微课的发展问题。

(一)从微课设计者的角度出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水平较差,微课制作技能不熟练。当前社会对于教师的培养往往具有滞后性,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压力较大,速度较慢,这时应多为教师提供了解微课、学习制作微课的机会,如power-point,flash等软件的具体应用,摄录机和自动录播教室的操作使用技巧,视频的后期编辑和美化等。学校内可以开展小而精的教研活动和教育学术会议等,而政府可以开展一些大型正规的校级、市级、省级的微课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分享经验。

(二)从微课的主题和内容出发,现在并没有合适的微课能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应该将开发适用于地方教材使用的微课放在首位,如果形成系列微课,老师可以减少教学压力,学生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和课本内容。所以,微课内容要与学生使用的教材相配套,使用的案例内容应尽量贴合于地方实际,让学生有代入感和体验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做到将地理融于生活。同时,要严格规范微课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视频开头应放入微课名称、作者信息、微课使用教材、面向的学生范围等信息,方便学生与教师的查找和使用,微课的视频时长应根据高中生的注意力规律特点,严格保持在10分钟之内,可将重点放在中后位置,便于学生加强记忆,在制作过程中要准确细致,保证各重点环节、任务设计完整。但是要注意,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老师的功能,所以老师不应对其产生依赖或懈怠心理,应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能生搬硬套,忽略客观实际,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从微课的资源和平台搭建出发,虽然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微课区域资源库的建设,但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网络平台建设方面也没有大的进步,应改善微课学习平台的可操作性和交互性,增添师生的交流和评价功能,致力于打造更完善便捷的辅助微课教学的技术平台。随着微课研究的不断发展,实践领域越来越深入,教育者们在发掘微课教育价值的同时将他们用于教育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将微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借助其时间短、内容单一、形式灵活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辅助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任务,设计出形象生动,重难点突出,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而未来,微课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会向教育全面化和普及化方向更好地发展。

作者:吕熙瑶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