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在经济管理专业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多数大一新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数字化技术盛行的时代,财会类人才以及经管类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在与时俱进。本文基于独立学院的经管专业学生,探讨了新商科数字化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基础会计;独立学院;课程改革;新商科数字化

一、新商科数字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一)数字化时代

从2018年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中可见,“在受访者公司/机构中,财务机器人(RPA)的应用比例高达51.6%,应用最多的范围包括账务处理、发票认证、发票查验、银行对账、费用审核和发票开具、各种对账等。”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大大提升了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和管控能力”,故经管财会类人才的培养也更加倾向于以“脑力、创造力、和协同力为中心的思维培养。”

(二)新商科

在西方国家,私立高校对于商科类专业的建设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这也符合私立学校的运行模式,让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更好地结合。很多优秀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在我国,商科专业与企业深度融合的模式也愈发被大众接受并得以大力发展。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好独立学院的优势办好新商科专业,也正是这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独立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实务脱轨

在教学内容上,基础会计学科的大多数教材都是先介绍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等式,进而引入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重难点集中在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在上课中发现,一开始便要让学生接受新的会计术语并理解会计等式的逻辑,对于初学者的确有难度,再加上之后还要熟练地用借贷记账法表示科目的增减关系,独立学院的很多学生在面对大量理论性的、枯燥的记账规则时,还没进入到课程重点,已经失去了学习兴趣。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到会计科目的时候便掉队了,后面的课程越听越迷糊,也对会计产生了畏难情绪。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的理论并没有很好地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知道学来怎么运用,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二)实训课程的体系设置缺乏层次、利用不充分

基础会计的实训课程大多在学期最后进行,一般会安排一至二周的课程。但是在实际地实训中发现,实训课程的利用并不充分,效果并不理想。如今的实训课大多仍然停留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的阶段。手工记账的过程琐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缺乏任务意识,不能很好地代入到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角色中。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工记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我们的一些实训课程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对于数字化财务必备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却非常缺乏。

三、数字化背景下独立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理论课:引入案例模式,从问题出发

在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基础会计教学一般是从案例入手,教师会给学生提供时效性强的真实案例(即casestudy)作为引入,采用“倒叙”的方法让学生从财务报表,财务数据的分析入手。从资产负债表引出企业的占用=来源,进而引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再对会计要素进行解读。从企业宏观的决策分析角度出发,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学习,在自己解决案例的过程中吸收理论知识。学生会发现,通过解决实际案例,以前枯燥的理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这也使得商科类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具有实用性,因地制宜,与现实企业融合。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的灌入必不可少,如果能够开发一些实际案例夹杂在每小节的课程当中,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应用所学理论,优化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注意:案例模式引入的一定是具备时效性的真实案例,问题和答案也是开放性的。如果只是几个公司名称和数据的组合是业务题,并不是案例。案例模式的引入也可以让学生跳出理论框架,培养出具备创造力和协同力的管理型财务人才。

(二)实训课:丰富层次,增加定向培养的进阶阶段

对于实训课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丰富实训课的层次。初级层次仍然保留传统的财务报表编制等培训内容,并结合信息技术方面的软件操作培训。在进阶层次,针对初级层次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定向培训。比如我校今年与税友集团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CMAC订单班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培训考试的合格者可以获得资格证书甚至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这一模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实训课学以致用,甚至帮助学生更好构建未来职业规划。

四、结语

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应该具备敏锐的触角。独立学院对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工具发挥决策和分析之能力;又要多元化的丰富实训层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下的企业财会模式,成为可以熟练利用数字技术,并具备创造力的财会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凌峰.“互联网+”时代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7).

[2]欧阳仪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基础会计学”教学改革——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7).130

作者:陈若思 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