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病例教学系统在呼吸内科见习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系统在呼吸内科见习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比较了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与传统式教师授课教学法在呼吸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选择10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试验组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自学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的结果,最终得出结论,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优于传统教学法,可以激发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临床思维。

关键词: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呼吸内科见习;传统教学法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学习内容

2017年9~11月期间在呼吸内科见习的10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按照教学大纲选择呼吸内科典型病例作为学习重点,包括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结核等。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见习过程中由带教教师组织学生,由教师在患者病床前介绍患者病情并示教查体,然后带领学生到示教室,教师对示教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各组学生对病例展开讨论。试验组:呼吸内科教研室根据呼吸内科教学大纲要求,与IT工程师协作,建立以病例为基础的智能化网络平台,分为病例库、影像库、考核区、在线交流平台几个板块。呼吸内科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选择临床上典型病例,提交教研室审核后纳入呼吸内科病例库,同时上传相关影像学资料和病例资料。考核区根据相关病例设计考核内容,并录入正确答案和解析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在线交流平台上及时反馈,教师会做出回复。带教教师在见习前一周在智能化网络平台上向学生下发此次见习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对相关病例进行学习。将试验组学生再分为3个小组,每组16~17名学生,每组各一个组长,学生在组长组织下在小组内和小组间对疑难病例展开讨论,在在线交流平台上反映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疑问,教师及时做出答复。学生通过学习和讨论后在考核区提交答案。见习时,教师首先对课前作业进行点评和解答,并根据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然后教师在患者床旁介绍病例,进行示教,各组学生分别询问病史,进行查体。见习后到示教室,由各组组长主持讨论,结合课前在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中所学的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带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做出临床诊断,并对讨论过程的不足与错误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考核指标和方法

理论考试:两组学生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均参加理论考试考核,理论考试题目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教研室题库中调题。带教教师不参与阅卷。实践技能考核:教研室组织实践技能考核,带教教师不参与。选择呼吸内科在院典型患者,学生询问病史并查体,完成临床病例书写,考查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否进行疾病的正确诊断,并提出下一步治疗思路。针对教学大纲知识点进一步提问,如“如何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应该选择哪些药物?”考查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对见习过程中能否激发学习兴趣,能否提高临床技能等问题进行评价,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100%。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2.7±8.8)分,优于对照组(76.3±9.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客观题两组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试验组得分(80.3±8.3)显著高于对照组(74.6±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在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加深临床知识掌握和促进团队合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三、讨论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重要阶段。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医学生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医学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形式系统的临床思维。由于医学生接触的临床病例少,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病例中,难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4]。当前病例教学多采用小课教学模式,但是由于见习课时有限,学生一个疾病只有2~3个课时学习,短时间内既要进行病史采集,汇报,还要完成病例理论知识学习,相关影像学学习,因此很难掌握相关知识,建立临床思维[5-6]。因此,我们在内科见习过程中运用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加深其对临床知识的掌握,从而使其建立临床分析思维。

(一)该教学系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传统的临床见习仍是以教师讲授为基础,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智能化病例系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互动式学习方法,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手段,由真实案例出发,再现临床情景,让学生在自主诊疗过程中掌握临床和理论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参与度。调查问卷显示,80%的学生认为智能化病例系统可以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在线学习和资料查阅,学生的“主动求解、总结分析”代替了传统教学中的“组织教学、教师讲授”,有利于将临床知识融入学生的自我知识体系。由于每个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自主学习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并查漏补缺,对未掌握的病例通过查阅资料、组间讨论、在线交流平台反馈等方法进行深入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该教学系统促进虚拟患者和学生间的互动

由于见习时间的限制,学生接触的患者量较少,难以通过少数的典型病例熟悉临床诊疗过程。智能化病例教学系统相当于虚拟患者加教师的复合角色,可以促进虚拟患者和学生之间更为合理的互动,减少了教学过程的盲目性,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7]。在诊治虚拟患者的过程中,病例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判断的对错给予相应的知识点解析,对于错误的判断也会给学生进一步安排临床检查,纠正错误的机会。通过知识点解析和纠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临床思维。

(三)该教学系统加深对临床知识的掌握

由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是临床见习的核心要点。在线病例教学系统可以按照病例的病史发展逐步向学生展示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的变化,并穿插讲述其解剖生理等相关的基础疾病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疾病发展过程中基础与临床的变化,从而形成“由因及果”的临床思维能力,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效衔接[8-10]。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让学生更详尽更快地了解临床,学会将基础知识应用于临床,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习临床的主动性[11-12]。通过智能化在线系统学习的学生,其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都明显优于参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后继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智能化病例系统从病例的角度引导学生多接触临床,早接触临床,更好地将理论和病例相结合、基础和临床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临床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松,胡柳青,徐继承,等.1440例医学本科生临床见习课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90-91.

[2]田春艳,浦健.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7):3454-3456.

[3]王岩,张雪芳,王建东,等.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704-705.

作者:王勤 江德鹏 朱涛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