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滨水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的应用

滨水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的应用

摘要:海绵城市是发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干预功能的重点环节,其有效应用可实现自然积存,控制城市内的雨水径流,在当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能改善城市人居质量,防止出现内涝,基于此,探讨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用策略

海绵城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当前我国常用的城市雨洪管理机制,其不仅能有效防范各类灾害的发生,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因此要加强实际应用。海绵城市能根据地区情况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以此为基本框架,完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通过吸收降雨达到补充地下水的目的,有效保障城市景观设计的美感,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绿色生活环境。

1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关系

1.1与城市建设相融合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主要包含植被设计、水域周边设计等,要求把建筑、环境和社会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在时空多维交叉状态下展现生态美。同时,城市滨水景观具有较强观赏性和使用功能,因此,可有效应用城市海绵理论,合理规划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情况与周围环境,使其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成为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以水域凸显城市和文化,为群众提供广阔的水域视野,发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作用。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为周边植物补充水分和营养,使植物健康生长,为市民提供充满“水”和“绿”等自然要素的平台[1]。

1.2促进城市生态发展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较高的设计基础和专业能力,且需要结合海绵城市理论进行改善和调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会受到气候环境、地质情况及水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人员灵活运用海绵城市理论,保证周边水域景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2]。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差异性,道路、绿化、水面等环境因素要形成各种空间序列,有机组合多种活动空间,使其相互汇合、渗透、转换,创造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做到人与大自然、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此基础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围绕水域、道路、植物等进行创新,科学搭配植物的形态、大小及数量,发挥设计的最大效果和作用,通过海绵城市理论优化和提升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2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规范各类景观设计行为。

2.1系统性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周期较长、建设内容较多,在实际建设中要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注重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降低工程难度。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要从全局出发,在整体上把控城市滨水景观各个功能分区的相关要求,在系统性原则的指导下,优化滨水景观设计方式。同时,需要在建设中结合各个区域景观设计要求,有计划地控制植物景观设计的力度,在城市滨水景观应用环节做好创新,从而满足城市发展需求[3]。

2.2协调性原则

滨水景观设计需遵循协调性原则,兼顾城市功能与水域生态的要求,以滨水景观作为媒介,保证城市建设优化的整体效果。海绵城市理论是现阶段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处理好防洪问题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城市与水域,提高城市整体建设的规划性,充实与更新城市风貌特色,达到和谐、平衡的城市生态发展,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风貌,提高滨水景观设计的完整度。

2.3生态性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以生态性原则为导向,在生态性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形成生态良好的城市滨水景观。同时,在海绵城市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融合过程中,确保水资源的持续有效分配,以水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保持滨水景观开放性与实用性,水的亲和与城市中人工建筑的硬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塑造美丽的城市形象,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1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当前城市的交通、建筑、工业、日常生活等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城市在人群高密度集中下,如缺少良好的水域条件会加大热能挥发难度,造成城市热岛效应[4]。同时,城市道路铺设大量沥青、砖石,此类材料会大量吸收热能,且可储存太阳辐射的热量,也会导致城市温度升高,出现热岛效应。因此,应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融合,如在水域周边道路两侧搭配使用草坪与花卉,每100m2草坪搭配30m2花卉,使城市道路底部可储存降雨,随后通过植物反射、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当前城市的环境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2提高空气质量

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与各类颗粒烟尘,可通过海绵城市理论融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海绵城市理论的降水吸收可以作为城市的“空气净化器”,不仅能凸显城市水域及水域周边的绿化效果,还可有效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如在水域周边设计地被类植物,使地被类植物通过光合蒸腾作用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稀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城市空气。此外,地被植物的应用布局也十分重要,如某市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共种植了2000m2的地被植物,并且在地被植物中搭配种植了大叶女贞、银杏、朴树等,明显提升了滨水景观周边的空气质量。

3.3改善生态环境

有效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调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结构,提升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如某市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融合了周边建筑,烘托水域周边的美感,使整体规划更符合实际需求,同时,该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共种植各类树木2250株,通过植物的生长在不同季节创造不同立面景观,使水域周边绿化建设具有动态美。

4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商务元素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元素设计是重要的环节,不同地区周边水域景观元素设计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周边水域景观元素设计需要满足城市实际需求,如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两侧设计绿化带和人行道,合理利用滞留雨水养护植物,使植物健康生长,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同时净化大地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有效管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融合自然景观和商务设施,为商务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协调滨水景观与商务活动,避免矛盾的发生[5]。

4.2植物元素设计

植物元素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植物元素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周边水域景观种植面积、观赏类型及非观赏类的植物需求。因此,要结合海绵城市理论设计植物、优化花卉,某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首先,结合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布局设置,提高滨水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选择五针松,该植物能提升视觉感受,还可以丰富道路周边景观,使车辆驾驶人员在道路行驶时可以放松身心。

4.3排水管道设计

在实际应用海绵城市理论时,可详细分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如景观的空间利用、道路周边形态的创新等。在空间设计上不能进行理想化设计,设计要落实在实际要求中,如光照强度、方向及植物的生长习性等都要考虑到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同时,凸显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特点,发挥道路周边景观的实际作用。

4.4生态廊道设计

生态廊道设计以雨水排蓄作为基础,对城市区域内常涝区域的雨水管道及泵站进行扩容处理,提升雨水的下渗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城市广场建设环节应建设生态型停车场,遵循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构建完善的水体循环机制,径流通过生态草沟被收集并输送,增加雨水下渗量、净化水质,为滞留池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生态草沟和生态滞留池散置卵石,去除较大颗粒污染物,兼顾景观效果,可采用下穿形式通过设置格栅以防溢流口堵塞,建设后要定期修剪植物、清除杂草、清理杂物和枯死植物,检查溢流口是否堵塞。

5结语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分析城市海绵理论,重视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使城市道路景观可在控制降雨径流的基础上优化设计结构,充分利用水资源,完善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辜进海.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如意湖及周边水系景观工程为例[J].四川建材,2018,44(6):52-53.

[2]南海风,田川.海绵城市理论导向的滨水景观优化技术措施探究———以呼和浩特市环城水系为例[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9,45(3):62-64.

[3]刘丹枫,董宁倩.“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豹子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4):246-247.

[4]孔铎.海绵城市理论在滨河绿道景观工程中的应用———以宁波生态廊道为例[J].天津建设科技,2019,29(5):61-64.

[5]曹洪侠,毛景冬.基于海绵城市视域下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4):44-48.

作者:王嘉麟 蔡宇 单位:吉林建筑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