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深度贫困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重难点

深度贫困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重难点

我国经济坚持市场化主导,整体农业经济比重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而在深度贫困地区局部增加。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与发展不可逆转,已经发挥了巨大的能量,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开放,竞争愈来愈激烈,市场化不仅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农业产品,还可以淘汰落后产能,形成知识化、专业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如何振兴县域农业经济,推动深层次的农业产业变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需要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和剖析。本文依据甘肃六盘山片区的深度贫困县为样本归纳如下。

一、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从现有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来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需要调整是贫困地区首要问题,深度贫困地区就其区域定位而言,恢复保护自然生态功能为主要方向,在确保此目标的前提下,兼顾发展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类似庄浪、静宁、华亭、秦安可以发展林果、畜牧养殖产业的县区,依靠各自区位优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不足之处体现在:一是传统产业模式思维尚未彻底转变,群众在思维和能力上不足以适应商业背景下的农业经济,以自给自足的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成了“鸡肋产业”。二是新型农业产业探索和推广不够。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认识能力有限,对新品种、新方法、新模式怯于探索,即使出现新鲜事物,自发接受和学习的积极性不足。三是信息缺位,供需无法对接。

二、生产资料的有效调整配置

随着传统农业解体,原有的农业生产资源的分配和经营使用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尤其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为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下的承包模式尚未大幅度打破,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依然在农户手中,但是面临的是大面积土地闲置撂荒,无人耕种,而有意承包经营者不能获得经营权,尽管国家已经就农村土地进行了确权认证,为土地流转做好了铺垫工作,但是,农民对流转承包的积极性并不高。首先,分散承包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依靠土地经营的农业产业,单位面积收益小,经济效益有限,只有规模化才可以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第二,土地连片方便耕作,地块碎片化相互隔离务作成本太高,尤其田间道路等设施无法连通到达。第三,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要求在经营活动中要投入更大资金和实施科学管理,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经营者,必然要求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整合优化。

三、新型农业经营者与持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与协调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必然引起生产资料收益和土地使用维护,政府补贴等利益协调问题,这是土地流转中最为关键和最难处理的问题。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民最根本的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所谓生存的命根子,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十分谨慎,国家在政策层面明确指出要尊重农民意愿,采取自愿流转也是基于保护农民权益,防止圈地。第二,对于没有其他稳定收入的农民而言,土地转让意味着自身粮食生产中断,生存面临威胁,宁可无偿短期口头约定借给熟人耕种,乃至撂荒,也不流转给农业大户。第三,土地流转后,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一些经营者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出现种树,挖鱼塘,甚至出现挖沙,建砖厂,修建永久性固定设施等非农建设,破坏耕地,农民维权难。第四,土地流转租价对农民构不成吸引力。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耕地条件普遍较差,山地居多,需要投入更多,目前,一般按照年亩产150到200公斤小麦的价格为标准核算,即每亩400元左右,一年10亩地的租金不及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如若自己种一年的粮食,足够自己数年口粮之用。

四、环保压力下的产业转型升级

贫困地区一般处于生态脆弱地区,多年来粗放型开发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欠账,近些年来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但是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促各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发展贫困地区农业经济面临更为艰巨的考验。首先,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与养殖种植业短期内是一对矛盾,压缩耕地面积,短期亩产尚未提高,影响整体收益。第二,养殖业动物产生的粪便、废渣、污水等做无害化处理设备以及重新选址搬迁措施都会对农业经营者造成资金和成本压力,盈利空间压缩。2018年在中央环保督查组以及省环保督查组巡视检查指导下,庄浪县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农业的“种养循环”模式,促进“畜—沼—果”生态循环发展。第三,生态脆弱地区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的要求比自然条件优越地区更为严格苛刻。发展生态与经济价值二者兼容的农业,对于发展和创新更具有挑战性。目前已经尝试的生态农业,诸如,在适宜地区,2017年新植果园96616亩;散养家禽,鹿、猪等动物;种植油菜花、薰衣草、油牡丹观赏植物。

五、精品产业和特色行业及品牌的培育

我国农业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处于买方市场阶段,对于传统农业原产品的供给基本上达到了饱和,到了农业深加工,产品出精品、产品有品牌的时代,农业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只有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现具有地域特色的行业的产品,方可赢得更为有效的市场份额。但是,分散经营,缺乏统一组织和标准的生产行为不利于品牌和特色建立,发展品牌,树立特色,需要一定的经济规模和产品数量,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农业产业供应链。秦安县盛产桃子、苹果、樱桃,有最为著名的北京7号桃子;静宁县、庄浪县盛产苹果、马铃薯,适宜种植糜子、谷子。但是,这些产品仅仅在摊贩和民间市场渠道;对于马铃薯下游产品土豆、粉条,是涮火锅、做菜的绝佳食材,相比红薯粉条,耐煮,口感好,但是,大多见于本地市场,仅供本地人消费。现代人饮食结构调整,对粗粮摄入增加,但是在这些区域的市场上出售的小米,都是来自陕西等地,而在当地没有类似的种植、加工、销售。其主要原因有,首先,产量和规模没有达到一定具有影响力的程度;第二,低端分散的营销方式,导致产品卖个地头价;第三,缺乏深加工和规模生产本土企业。综观农业产品品牌,东北大米,河南双汇肉产品,山西老陈醋,山东鲁花花生油,陕西米脂小米,新疆、宁夏中宁西瓜都形成了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品牌,打开了省内外的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类似贫困地区的主要不足就是停留在原产品、原料供给阶段,没有走出精加工、精包装和做品牌的路子。

六、农村空心化背景下新农民的培养

农村空心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经营收入微薄,无法满足生活所需,农村条件无法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才导致农民选择从事外出务工或者从事其他职业。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17.9%,正步入老龄化社会,16岁至59岁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4.3%,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单从养老的角度来看,3.6个劳动力,需要赡养1个60岁以上老人,还有未成年人的抚养,医疗、教育支出等压力继续加大。而根据调查,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极低,绝大多数受教育水平在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者不愿意留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或者系统职业教育者极少。又据庄浪县统计调查人口和就业情况,对抽样农村住户中234人调查结果显示,在本季度工作地点为本村为111人,占比重47.4%,工作地点为村外(镇)、县外、市外省外123人,占比52.6%。这些劳动者基本上放弃了农业生产,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现在面临着缺乏真正专业的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的新农民。培养新农民的难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单的说教和行政干预无法左右农民的就业选择,目前大多数农民身份介于农民非农之间。

(二)地区的社会现状以及资源的配置缺乏竞争力、吸引力。

(三)农业本身的行业特征需要塑造和培养有志于投身农业产业的从业人员。

(四)形成完整有序的现代化农业格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转移剩余劳动力,盘活农业生产资料。

(五)城镇化造成资源过度集中,尤其县域内县城公共服务资源集中影响下形成人口“羊群效应”。上述几个方面,是当前农业领域较为棘手的问题,既要考虑农业的自身的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体现着我国农业领域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作者:郑星余 单位:中共庄浪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