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旅深度融合传统村落旅游脱贫思考

文旅深度融合传统村落旅游脱贫思考

[提要]目前,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传统村落旅游脱贫成效显著,如何进一步提升其质量,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文化需求是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以北镇华山村为例,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精准脱贫质量提升路径,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极大巩固脱贫成效、提升精准脱贫质量,同时能够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和满足旅游消费者需要的发展路径,为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深度融合;传统村落;旅游精准脱贫;质量提升;北镇华山村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目前,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传统村落旅游脱贫取得了预期成效,但仍存在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制约了其资源优势的有效发挥,使旅游持续吸引力下降、生命周期缩短,加之现阶段疫情影响,大量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村落旅游脱贫质量,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文化需求是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的视角,以辽宁省首批部级传统村落和首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北镇华山村为例,探索巩固脱贫成效,同时能够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和满足旅游消费者需要的发展路径,旨在为实践提供参考,提升旅游脱贫质量,激发内生动力、预防返贫等,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2009年原文化部与原国家旅游局联合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这样表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的创立,标志着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二者都具有开放性,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产业融合,而是在理念、资源、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领域的深层次融合。

(二)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等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中留下的最大遗产。目前,全国共有五批6,81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旅游精准脱贫质量。精准脱贫即精确摆脱贫困,相对于“粗放脱贫”而言,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脱贫质量状况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脱贫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达到的成果进行多维评价,得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脱贫质量状况等级。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创办旅游经济实体,实现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二、华山村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一)华山村简介。华山村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坐落在中国五大镇山之一的北方镇山———医巫闾山脚下,全村共有4个自然屯,5个村民组,199户,553人,土地面积26,551亩,其中林地面积占近90%,耕地极少。华山村历史悠久,早在辽金时期就形成了人居村落,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目前华山村尚存203栋古民居建筑,其中清代5处、民国时期169处,另有古井180多个及若干石碾、石磨等。华山村自然资源丰富,有多种林木、果蔬及中草药材,自然风光以山、林、水为主,拥有天仙湖以及山石自然形成的12处奇特景观。2016年华山村被列入第四批国家传统古村落保护单位名录。

(二)华山村旅游资源赋存状况。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标准(GB/T18972-2017)》对华山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初步整理如表1所示。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华山村旅游资源主要有七个大类: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其中,亚类12个,基本类型20个,旅游资源种类较多,存量较为丰富,为旅游脱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表1)

三、华山村旅游脱贫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华山村一直是一个贫困村,贫困户占了全村总户数的1/4,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2018年底,华山村还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86人,低保户58户91人。近年来,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华山村被北镇市政府列入重点帮扶对象,根据其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拓展产业扶贫模式,开辟脱贫新思路,着力开展旅游脱贫。为全力打造天门山古村落AAA级景区,华山村成立了北镇市传统村落康养旅游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企业+村民”的开发运营模式,村集体利用上级政府资金300万元入股,旅游公司负责旅游发展规划及运营管理,农户以林地资源及房屋入股,三方占股比例分别为占股20%、10%、70%。通过对村里的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保护,争取专项资金300万元翻建修缮民居、重修村路、治理古河道、种植景观树,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维修和翻建70户民居,维修道路7.5公里,修复古墙1,200延长米。同时,华山村还在天仙湖建设以自然风光为主题,以水上乐园为主,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老度假于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村里还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和葡萄采摘园等项目,并争取省里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万元建立了葡萄酒厂,计划年产葡萄酒30吨左右,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增加就业56人,人均年收入将增收6,500元。2019年葡萄酒厂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经过多方努力,华山村旅游脱贫成效显著,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7,800元,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四、文旅深度融合视角下华山村旅游精准脱贫质量提升对策

(一)建立文旅资源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开发。资源调查是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华山村文旅资源丰富,历史文脉绵长,但目前缺乏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导致分散开发,缺乏整体效应。为从根本解决此类问题,充分有效发挥资源优势,应对全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分类和系统梳理,建立文旅资源数据库,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提炼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全村旅游开发进行全域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提炼古村落文化主题,开发核心产品系列。作为传统村落,华山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许多传统风貌保存完整,如大量古民居建筑、古井、石碾、石磨等文物古迹,以及满族剪纸、大秧歌、高跷等非遗艺术,但从目前开发状况来看,其古村落文化特色并没有充分体现,旅游产品缺乏整体效应与核心竞争力,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深入挖掘华山村古村落文化,提炼自身专属文化主题,开发核心产品系列,将特色古村落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打造鲜明独特的传统村落旅游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打造文化景观,营造动态文化空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营造动态文化空间成为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动态文化空间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古迹和文化景观,又可以使旅游者亲身融入当时的历史环境,提升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华山村要借助自身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独特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古村落建筑和满族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优化开发,营造动态文化空间。

(四)与相关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在旅游脱贫中,整合资源、全产业链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选择。当前华山村旅游产业发展相对独立,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经济效益有待提升。华山村除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还拥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林木、果蔬、中草药材及其深加工是其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华山村已有古村落、山水景观、瓜果采摘、民俗文化、特色民宿等旅游项目,应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将其纳入旅游产业链,开发复合型、多功能产品,并精心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既能够推动旅游产品升级,促进旅游消费、提高经济效益,给予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提高重游率,又能够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五)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完善的配套设施与高水准的管理服务是旅游脱贫质量的保障。华山村目前旅游配套设施严重匮乏,不仅内部道路交通,停车场、休息区、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管理上较为粗放,服务水平个体差异较大。华山村应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尽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并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省内高校合作,通过各种公益项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获得专业化培训支持和专业人才支撑,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六)创新运营开发模式。要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巩固脱贫成效,必须创新运营开发模式,让村民充分参与到运营开发中,提高自身“造血能力”。目前华山村成立了北镇市传统村落康养旅游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企业+村民”的开发运营模式,但村民参与度和参与质量有待提升。华山村应在逐步完善现有运营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及其他地区经验,积极探索新的适宜模式,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其参与度和参与质量,从而建立旅游脱贫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波,陆爽,李旸.华山村:传统村落迎来新蝶变[N].锦州日报,2019.9.18(B1).

[2]陆爽,高华庚.昔日贫困村变身旅游“打卡地”[N].辽宁日报,2020.5.14(008).

[3]安春英,刘勇,郭平.这里有医巫闾山的奇峰和传说[N].辽宁日报,2019.8.16(013).

作者:隋明志 王慧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