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计算机教学在教学模式上也发生了极大转变。分组协作式学习广泛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受到了众多中职教师的青睐,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果。通过分组协作式学习,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高效率的计算机课堂上逐步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故本文则主要探析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分组协作式学习

1引言

目前,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学习与工作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中职院校中均有开设计算机课程,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计算机基础。但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计算机教学进度较为缓慢且难以提高。故应在激发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实施分组协作式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继而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1]。

2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在实施分组协作式学习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分组协作式学习能有序的进行。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前,教师可通过发放计算机调查问卷、计算机基础模拟试卷等让学生进行填写,其答卷内容可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步骤、Windows的文件管理步骤、个人对计算机的了解与操作爱好等内容,并依据收取上来的答卷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实施分组[1]。在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划分与了解后,教师便可根据所统计出来的结果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例如,教师可依据“Windows的基本操作”这一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前的考核,让学生依据自身的计算机基础,使用计算机对以下题目进行作答,如:将FE中的CC.TXT文件改为SSS.DOC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后,便可进行分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组时,教师不能过于将计算机基础较强的学生组成一组,以免在实施分组协作式学习时发生学习能力上的偏差。在分组时应让每小组的能力保持均衡,让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计算机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继而提高教学效率。并且在小组人数上应合理分配,一组人数最佳为5至6人,若小组人员过多会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协作性降低,不利于整体协作学习;同时,教师也应按照学生性格进行划分,避免将性格较为活泼或内向的学生全部分为一组,不利于学生发言回答。在分组确立后确定每组的组长,让组长负责学习管理工作与监督学习工作,推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顺利进行。

3优化教学内容与目标

在将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还应对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任务进行有效规划与设计,主要体现学生计算机操作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间有效的学习交流。在分组协作式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当辅助教学这一角色,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小组协作学习的团结性与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先给予学生较为基础或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尝试去完成,并逐渐增大学习任务难度。当小组协作过程出现困难时,教师不应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应鼓励学生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给予适当的辅助指导,提高学生自信心。例如,在学习“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步骤操作教学,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操作步骤的印象。当告知学生相关的操作注意事项后教师便可让学生共同完成“学生信息浏览程序”,让小组进行分工合作。让每组小组完成学生信息浏览程序,使其程序具有查找学生信息、添加或删除信息、保存信息、读取文件信息等功能。当学生将学生信息浏览程序设定好后,便可继续下一个任务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电子表格的形式查看学生信息,并通过制作电子表格的形式将学生信息进行编辑、录入。让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逐步加深,掌握学生信息录入系统等相关计算机技能的操作[2]。又如,在学习有关“Photoshop软件”的使用等内容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在学习完有关Photoshop软件的操作后,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选取感兴趣的海报主题,让学生分工合作制作海报。让语言组织能力较好或打字速度较快的学生负责海报文字的编辑,让美术基础较强或使用Photoshop软件较为灵活的学生负责海报的版面设计等。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继而促进分组协作式学习的顺利实施。

4完善分组协作式学习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信心与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手段之一,当分组协作式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对小组所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与评价,让学生弥补操作过程的不足之处与作品的缺点。同时在纠正学生操作错误的前提下,对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且作品优秀的小组进行鼓励与嘉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竞争力与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当小组成员进行“制作多媒体程序”中“绘制正弦曲线、圆、扇形、椭圆”等内容时,教师可在一旁进行观察,查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出现操作失误或操作意见分歧、小组讨论结果等,并让学生完成任务中“飞舞的蝴蝶”、“制作音乐播放器”等学习任务。在最后的“制作视频播放器”中,教师便可让学生根据选定的主体,让小组共同完成视频的制作,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动画、背景音乐等内容,将最终的作品传到教师所指定的作业区内。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便可从作品的创新、版面设计、小组合作的默契程度、播放效果等全方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点评。通过选取“最佳创意奖”“最佳小组合作奖”“最佳小组操作能力奖”等给予学生表扬,并鼓励部分作品设计或计算机能力较差的小组,让小组成员再接再厉,逐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技能[3]。

5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规划小组成员、优化教学内容等及评价,让学生在充满协作性的计算机操作课堂中逐渐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提升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能力与计算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伟刚.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7(06):87-87.

[2]贾智媛.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7(14):74-74.

[3]吴艳明.浅谈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4):260-261.

作者:潘素珍 单位:河南省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