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工业化的进程方面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的基础,但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时间较短,工业经济结构和体制不成熟,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很多问题和矛盾,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

我国经济增长的这一特点主要体现“三高”和“三低”上,“三高”即高速、高投、高耗;“三低”,即低质、低产、低效。“三高”和“三低”通俗的说就是宏观上的重实物轻价值,投资上的重扩张轻深化,生产上的重数量轻效益。

2.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

在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经济发展一直走在一条“两高两低”道路之上,所谓的“两高两低”就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积票,经济成果的低效率、低消费。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投资生产途径实现的,这种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失衡大大的削弱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就我国经济近十几年的发展来看,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规模也达到了一个很大的水平,但是从民生方面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却并不像经济增长那样迅速,总体来说国家并不富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投入多,效益低,在加上资源浪费和经济发展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难以被真正的利用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4.资源配置效率差

“小而散”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基域特点,从产业聚集角度来说分散的经营模式导致企业的规模优势难以形成,并且在这些企业在各自的经营中企业采取保守的“大而全”的封闭式结构,为企业的专业化生产设置了不小的障碍。企业发展缺乏规模优势,经营模式落后导致专业化协作生产难以实现,这连个原因使我国企业区域企业类型渐趋相同,资源在区域间的供应不平衡,资源的配置效率大打折扣。

5.科技水平落后

就我国目前接受的国际投资而言,大部分属于处在产业链低端,科技含量较低的资源指向型或劳动力指向型的产业和经济部门;另外,我国的本土企业也普遍存在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问题,造成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技术竞争力较差,降低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途径

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企业应该正确处理人的需求、自然环境环境与物质增长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以GDP论英雄的传统思路,将经济发展的各个要素都协调到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这一发展核心之下,让全体社会成员切切实实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2.追求经济的平稳增长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高速发展时期之后,应该有意识的逐步控制其向中速、稳定的趋势发展,因为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我们需要时间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成果进行消化,同时也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好积累。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并且经济发展的“唯速度论”,将对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追求放在经济发展的第一位。

3.放眼国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也随之出现,服务外包、跨国经营,这些新的发展经济发展趋势都为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和逐渐抬头将会增大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难度,另外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制定新的标准也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增强与各国的协调和联系,强化双方的贸易合作关系,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地从国际市场寻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契机。

4.转变政府职能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服务者而不是指挥者。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更多扮演着经济发展指挥官的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对自己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想要实现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更多的应该发挥自己的政策保障、制度完善和市场监督的职能,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充分尊重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三、结语

本文以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为引子,讨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出讨论。综合文中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济全球化等新发展条件的出现为了其成功转变提供了不同的突破口。

作者:张舒雅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