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采茶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采茶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文化大融合的浪潮汹涌而来,身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受到外来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双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呈现出鲜明的不稳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概述了采茶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后,就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采茶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采茶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自杀与大学生犯罪早已不是新闻,关于此类案件的曝光率还在持续上升中。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载着整个国家的希望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如若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怎能托起民族的未来呢?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并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进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心理疏导排解的作用。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据心理学家研究,舒缓的音乐可以纾解心中的抑郁,促进不良情绪的消化。采茶乐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一种,清丽的曲调、悠长的韵律以及亦庄亦谐的歌词等对于大学生心理的调节具有积极意义。

1采茶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1调节消极的不良情绪

大学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面对棘手的问题时容易陷入不良情绪的消极循环中,进而可能将极端的方式作为事情解决的唯一途径。例如,马加爵杀人案中,马加爵本可以通过向老师或者辅导员求助的方式排遣郁积的愤懑,却在一怒之下抡起了罪恶的“复仇”铁锤先后杀害了四名同学。大学生一直处于温室中,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浸润在蜜罐里的他们难以独自应对生活与学习的挫折,考试失利与恋爱分手等都可能会成为压倒他们的“稻草”,假若这种心理不及时进行调节则极有可能成为其步入歧途的诱因。而采茶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特有的一支,悠远的乐曲中潜藏着豁达的人生态度、幽默的方言衬词中包含着乐观向上的思想,而采茶乐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则意味着学生能从昂扬的采茶乐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并化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

1.2塑造健全的人格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优秀的音乐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还能锻造品格。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乎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且还同“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因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智力水平,一旦心术不正人格不健全,将会对社会构成极大的威胁。现实中很多疑难杂案都是由高智商分子所为,曾震惊全国的“南京大学碎尸案”,时隔20年之久依然没有破案,被认定为是“高知分子”的凶手一直逍遥法外。大学生一旦失控其高智商行为所产生的破坏力难以想象,所以,采茶乐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能使学生在美妙采茶乐的渐染中塑造健全的人格。例如,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演唱采茶乐时,为了适应高昂的采茶乐曲调必然会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和声的演唱中,而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亢奋之情,并使其从中体会到了采茶乐的精妙,从而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走上积极阳光之路。

1.3培养正确的美学观

音乐是一种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所有的音乐作品不仅包孕着思想感情更具备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其能以音声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使人在共鸣中心生暖意忘却尘世的不快。正如高雅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一样,采茶乐在传递美时也在不经意间传递着美好的理念。我国采茶乐是在传统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基础上生发而成的,其采用的是传统“宫商角徵羽”的谱曲方式,运用音阶的变化阐述音乐的美学内涵。我国采茶乐在走进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后,很多学生反映“采茶乐是一种有魔力的音乐艺术,似乎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能力,每次郁闷低落时只要听到采茶乐便会觉得一切充满希望”。柏拉图也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不同风格的采茶乐以变幻多姿的形式为学生带来立体化的听觉盛宴,使学生在直击心灵旋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进而在采茶乐的熏陶中提升美学品味。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2.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基本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不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连教学内容都是五花八门。最重要的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持有的是不甚重视的态度,教师忙于科研评职称而以草草了事的态度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学生则只求考高分得学分而鲜少思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否合理。所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形同虚设。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某些高校所选用的教材明显缺乏实用性,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合,生硬的理论教学也使得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好感丧失殆尽。

2.2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师资力量的匮乏,优秀教师的奇缺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极为孱弱。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直接源于心理专业毕业生,而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毕业生其实践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缺乏科学的规范操作能力。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他们难以胜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因为社会经验不足使得其难以从全面的角度分析和处理学生所遇到的心理障碍。例如,某音乐专业的大四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还未确定工作,一心想去大城市追逐自己的歌手梦,但是父母却只想让其留在老家当一名音乐教师,父母的威逼使得该学生陷入了极度的抑郁之中,而实践经验浅薄的心理健康教师难以设身处地地对此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的。

3采茶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3.1建立完善的采茶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国早就推行了“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是教学理念却依旧沿袭了应试教育的“有用论”,所有的学科建设都是以“有用”为目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经济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就被排除到了必修课程之外,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以选修课程的方式而存在,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选择学或者不学,这就导致某些学生可能整个大学期间都不会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以,高校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教育状况改革心理健康教学机制,将采茶乐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必修课程的框架之中,并在教学理念中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与教师的职责相关联。而后,高校也应当转变观念,加强对采茶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采茶乐为立足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统一订购权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本,将采茶乐中的音乐元素注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使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协调中实现同步发展。

3.2加强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是两门不同的课程,虽然具体教学内容有所差异,但二者依然存在相通之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引入采茶乐时,应当以高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为落脚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高校应该积极改进思政教育工作使其能与采茶乐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得益彰的融合,通过发挥采茶乐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观念,并使其形成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其次,高校应当在采茶乐心理健康教育中引进“德育”概念,借鉴思政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对采茶乐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购买教学所需要的音响以及其他设备,及时建立采茶乐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交流互动场所,至少使学生在面临心理障碍时能有寻求帮助的固定空间。

4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课程,特别是当前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里,信息辨认筛选能力的缺乏以及脆弱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得很多大学生在不良信息的诱导下走向了违法犯罪之路。因此,高校应当切实地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借用音乐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优秀的采茶乐进行紧密结合,为采茶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大量的物力与人力支持,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有序化科学化推进。

参考文献

[1]魏丹娇,刘玉金.浅析音乐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群文天地月刊,2010(4):119.

[2]郑好.探索音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0(8):227-228.

[3]戚君子.论绘画和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才智,2013(23):171.

[4]曾岚,王淑勤.浅谈音乐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6(8):92-93.

[5]李洪彬.茶文化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茶叶,2016(12):180-181.

作者:陈俊伊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