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有效路径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有效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逐迈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稳定发展重要力量。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计算机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也在日益扩大。中职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其计算机课程教学肩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计算机人才的重要使命与责任。但是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急需通过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在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教学改革有效路径展开积极探索,以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高效、高质地开展,培养更懂计算机知识、精计算机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有效路径

计算机基础作为中职开设的基础性课程,其开设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然而,就当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计算机技能的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面对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发展,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也要与时展同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切实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

1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信息素养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评价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时代,社会各行各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以提升该课程教学实效性。但是,很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2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存在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计算机对于成长于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来说并不稀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也始终兴趣缺乏。这种现象在近几年表现得更为明显,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抱着漫不经心、心猿意马的态度,厌学、问题较为突出,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序开展增加了很大难度。

2.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适用性不强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是真正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教材却并不多。调查发现,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所用教材内容大多过于刻板,都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有部分教材难以体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时始终情绪不高,厌学心理明显,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3教学方式模式固化单一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化,他们习惯了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难以调动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3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有效路径

3.1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新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途径远非课堂教学一种。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根本,注重对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核心素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笔者认为,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分析、总结、归纳中职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规律,从而据此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3.2根据专业特点,丰富教学内容

新时期,学生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的途径与渠道更加多样化、多元化。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时,可借助大数据对学生在教学系统、网页等的操作过程与浏览痕迹进行跟踪记录与分析,并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据此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求与兴趣点,结合教材内容与专业培养要求,整合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从而有效丰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促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例如,信息化时代,各行企业均已落实信息化建设,对员工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更加细化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细致讲解办公自动化相关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强化办公自动化相关技能的练习,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3根据学习需求,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师变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逐渐由以往侧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单一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依托先进技术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与职业发展需求,将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开展更具时效性、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例如,在教学Excel中的基础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将其中的重点知识,如Rank等函数的概念、运用方法等内容制作成微课,并将其上传至计算机教学系统,学生可在课前自主学习中自行观看或下载,从而帮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运用Excel分析、处理学生体育测验成绩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课前预习中所掌握的函数基础知识,对全班学生的体育测验成绩进行排序、计算平均值等简单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推进翻转课堂的实施,每组选取一名组长,由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具体角色与分工进行进一步明确与划分,如整理学生测试结果、总结小组探究结果等。在小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小组学习的进展情况,并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或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3.4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

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注重评价方式的高效性、评价主体的全面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师需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借助大数据建立多元化、层次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教师可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的公共空间,学生可据此回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其次,在某一模块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组织、开展模块测验,要求学生根据测试要求,进行上机操作,完成测试任务。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的制作后,教师可考察学生对这一模块理论知识以及动画制作技巧的掌握情况,在了解学生在Powerpoint的操作熟练度、素材使用情况以及制作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第三,在上述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学习表现等在期末对学生进行全面性评价,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客观性。在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其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此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有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具成效。

4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无论是中职还是该学科教师,都要正视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抓住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的发展机遇,以生为本,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训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瑛.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52.

[2]毛晓明.构建面向岗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J].传播力研究,2019,3(13):222.

[3]肖晋华.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1):123-124.

作者:陈春瑛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