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1+X”证书制度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作为首批“1+X”证书的试点专业,在人才方案培养上需要与“1+X”证书标准与国家标准紧密衔接。应通过构建适应“1+X”证书制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平台”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把握“1+X”证书对接的重点与难点,加强“1+X”证书体系下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探索“1+X”证书体系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1+X”证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重在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1+X”证书制度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并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多种类型技能教育活动,获得多种类型的职业等级证书,提升创新创业技能,以缓解高职教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1+X”证书制度突出了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

一、“1+X”内涵分析

“1+X”证书制度中的“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证书,形成以学历证书为主导的、专业技能证书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该制度紧紧围绕市场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考虑高职教学、实训培训、资源共享、校企合作等因素,推动高职“教材、教法、课程”改革。“1+X”证书制度强调学生获取多种职业技能,也要加强学历教育,学历证书是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在后期进入更高层次学习的前提,“1+X”证书在彰显“1”的基础上,突出“X”的地位与意义,从而体现出高职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的重要性,“1”突出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X”突出了对“1”的教学改革与促进作用。在具体实施“1+X”证书制度时,需要实现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融通(书证融通),将职业技能标准与不同层级的职业教育标准相衔接,即将各种职业等级技能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在一起,并将二者之间的考核统筹安排,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标准的改革。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1+X”证书体系分析

在“1+X”证书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将“书证融通”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首先,注重人才质量,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训体系,以项目开发、项目合作带动专业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建立企业认证与课程教育共生共长的教育模式,将新技术与课程、企业软件或项目开发的案例、企业文化等融入专业课程中。优化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建立分阶段、分层级、分岗位的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确定人才质量培养的标准,“1+X”证书制度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它是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引,通过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标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职业能力、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合在一起,严格依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标准、实训课程核心标准,联合行业企业,制定“校企合作”、“社会认可”的计算机“1+X”证书体系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杜海英(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长治046204)摘要:“1+X”证书制度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作为首批“1+X”证书的试点专业,在人才方案培养上需要与“1+X”证书标准与国家标准紧密衔接。应通过构建适应“1+X”证书制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平台”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把握“1+X”证书对接的重点与难点,加强“1+X”证书体系下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探索“1+X”证书体系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关键词:“1+X”证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46(2021)03-0142-03现代职业教育142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技能标准,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设置、师资队伍、教材体系建设、专业课程教学等都应满足“1+X”证书标准的规定。第三,建立开放共享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软件开发技术、硬件设计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全新的转变,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能适应这种新环境的需求,这也是“1+X”证书制度的内在要求,通过建立开放共享的专业课程体系,为计算机专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终身职业发展打好基础。例如,将web前端、UI设计、Java、H5等课程体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元化互动的开放性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初级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中、高级技能。第四,建立融合互动的学习环境,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校企深度合作、技能大赛、证书体系等融合在一起,使得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实现与企业深度融合、协同互动,形成专业教学、产教一体化、共同演进的人才协作创新机制。将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人才素质培养、知识技能的传递等与社会、企业岗位的需求融为一体,形成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合作共赢的学习环境。“1+X”证书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逻辑框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上半部分主要分析计算机专业“1+X”证书的逻辑,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1+X”证书制度为基本需求,坚持质量为本、标准先行、开放共享、融合互动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全面整合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在第三方评价组合的参与下,使得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灵活、多样,将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合,嵌入到课程体系开发中,形成以“1+X”证书制度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下半部分主要是对上半部分的核心环节进行解释说明,形成了“1+X”证书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与路径,通过对各种策略要求进行分析,为“1+X”证书体系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要素与保障条件,有利于实现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材、教法、教师”改革,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1+X”证书体系下高职计算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在“1+X”证书体系下,高职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是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证书体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核心课程体系的重构,要与市场需求、国家职业教育相适应,学历水平与职业技能等级水平等值互认,才能提升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进而以“1+X”证书的理念来设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重构专业课程。

1.构建适应“1+X”证书制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1”证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X”证书要侧重于技能培训,充分考虑职业技能标准与行业证书标准,将二者融入课程体系中,利用企业专业培训、专业课程拓展等方法来满足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不同证书需求,做到课程衔接紧密,避免专业课程设置重复,或者与专业无关的课程叠加,构建以能力本位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教学。结合专业人才素质综合培养需求,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职业素养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核心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拓展模块、综合技能模块与社会实践模块,将不同类型的课程融入学生技能培养中。例如,在基本技能模块,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Linux系统、C/C++等课程融入其中,对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基本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核心专业课程模块中,将HTML+CSS、JSP/PHP设计、数据库设计、web前端设计、Java语言等作为核心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在专业技能拓展模块,将虚拟仿真技术、云计算技术、分布式网络机构设计、Android系统开发/大数据技术、项目开发设计等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1+X”证书体系下,专业课程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要能够有机合成一个学习阶段,综合师资力量,调配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实践形式等。具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可将企业学徒制教育方式引入到专业课程设计中,企业承担岗位培训教育、学校承担理论与实践培训,实现二者在同一学习主体上的有机衔接。课程体系设计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与“X”证书与相关的行业认证证书融合在一起,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技巧。

2.构建“一平台”式的人才培养机制

“1+X”证书制度实施的根本目标是提升高职学生的复合型职业能力,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在适应“1+X”证书制度要求的同时,还可以在原有“现代学徒制”教育平台的人才培养基础上,建立“X证书+现代学徒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43围绕“1+X”证书制度的要求,构建“技术创新”“证书考试”“技能提升”“技能大赛”一平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将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软件架构的设计、证书考核等过程进行融合。对学生加强基本素养模块、基本技能模块的教学。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之后,由参与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同设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在基于企业项目开发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综合性的项目,并与市场需求的“X”证书对接,以完成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展与技能拓展培养模块,可以根据企业项目开发、软件设计的需要,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各项“X”证书需要的技能融入其中,然后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核心技能、综合知识的运用进行训练,完成高职计算机专业“1+X”证书制度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1+X”证书制度体系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1+1+1”的阶段培养模式,分阶段提高学生的能力,在不同的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获得不同的“X”证书,即大一学生的素质培养、“大二学徒制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与专业技能、大三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与专业拓展能力,在“学徒”和“顶岗实习+社会实践”阶段,利用企业专家指导学生,构建不同的“X”技能团队,实施“X”技能项目,逐步引入应用“X”证书中各等级的考核标准,将“1”证书的培养与“X”证书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实施教学,实现专业常规教学与“证书”考核要求有机融合。

3.把握“1+X”证书对接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计算机专业的“X”证书有多种类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平台建设”“课程融合”“书证融通”中,有效地使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融于“X”证书考试,成了“1+X”证书教育背景下职业技能提升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正确地处理好“专业教学”“技能考证”“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之间的关系,针对学生的专业特长,为他们量身定做实践技能培训内容,考取相应的“X”证书,这也是“1+X”证书制度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对接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技能达不到企业的标准,即使获得毕业证书与相关的“X”证书,也只能在家“待业”或低质量就业,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好“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技能”“X证书”获取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X”证书的能力标准与知识技能要求,只有按照此能力标准与知识要求来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实践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在专业技能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X”证书的能力标准,将行业协会、国家制定的技能标准,作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4.加强“1+X”证书体系下师资队伍建设

“1+X”证书制度为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种选择,学校可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特色课程、师资力量等,结合行业与国家的标准,从“X”证书中选择并建立特色证书考核体系,针对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加强合作,邀请企业的专家、工程师到校为学生上课,派遣教师到企业任职,参与到企业大型软件项目设计与开发中,综合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并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可以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技术教师,为教师的技能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论

“1+X”证书体系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将“1”与“X”有机衔接,推进教材、教法、技能培训的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与用好实训基地,创新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X”证书标准的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专业能力的特长,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便于学生获得与其特长相一致的“X”证书。所以,在“1+X”证书体系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市场的需求,不断的修正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更好地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服务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妍.“1+X证书”制度与软件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对接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9,(5):93-97.

〔2〕程舒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诉求、解析与误区的防范〔J〕.教育与职业,2019,(5):19-24.

〔3〕邵名果,李传伟.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性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6):68-72.

〔4〕邓泽民,陈森森.1+X证书中X证书的双属性与三作用〔J〕.职教论坛,2019,(5):78-82.

作者:杜海英 单位:潞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