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将课堂实施过程分为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生成新知三个阶段,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观点、方法、成果的舞台,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迸发创新火花,获得自我激励,并于生成新知阶段加以巩固和落实。其基本流程可分:自主探究、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总结反思、当堂检测等六个步骤。

1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

1.1自主探究

(1)自主预习。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依据导学案进行自主预习。调查表明,85%的学生个体能够自主学会50%以上的教材内容,《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学。(2)自主反思。对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备下一步提交小组讨论。通过自主阶段,学生的知识目标基本能够达成。同时,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解决疑难、内化技能的渴望。我及时捕捉到了学生的这种渴望并将课堂推入第二步生生互动环节,督促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互助互学。

1.2生生互动

(1)精选典型例题,并设计相应跟踪练习,要求各个学习小组按照顺序从前到后依次确定各题的答案及解题方法,学习小组中率先完成的小组依次获得板演答案的优先权。这样的方式较好的激发了小组间的竞争意识,给互动交流设定了具体可见的目标,从而避免了讨论盲目低效,并有助于控制课堂节奏。(2)为保证讨论过程中全员参与而非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教师可与大家共同拟定规则:在师生共评阶段上台展示的人选不作限定,而是由教师根据组员表现作现场指定。这样的方式使得各小组内不觉间形成了“小组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了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否与课前预设相同,错误思路产生的根源是什么?②学生的讨论中是否生成新的问题并及时设计跟踪训练?③学生参与讨论的深度、广度,尤其是中下程度的学生是否能够自觉主动参与讨论。经过生生互动环节,学生个体的疑点难点已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思路,这个时候,经过各个小组的共同努力,解题方法实际上已经“呼之欲出”,接下来只需通过组组互动“掀起你的盖头来”了。

1.3组组互动

(1)小组展示。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对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激励,使组员对合作学习产生成就感,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个人展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及时根据问题难度和讨论效果指定学生进行个展示。学生的展示有的条理清晰、精彩纷呈,从学生自信满满的讲解中可以看出,不需要过多的表扬和奖励,众人的关注已经给了他最大的满足和赞赏。当然有些学生的展示也暴露出了错误和漏洞,但却成为了师生互动、总结反思的切入点。

1.4师生互动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反思既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也离不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在这一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方法,用语言进行归纳提炼,形成基本技能。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难点和易错点设计相应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强化学生的化归意识,从而化繁为简,各个击破。互动阶段的顺利完成,并不是一堂课的终结,我们应利用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及时总结、当堂检测,巩固所学。

1.5总结反思

通过前面的探究、互动环节的学习,学生已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这时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对知识进行整理,规律进行总结,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并形成观点。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这一环节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为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而实际上,总结反思不只可以用语言表述的方式,通过一节课的探讨与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得到了解惑、释疑,他们内心学习愿望的满足使他们渴望有机会表现、表演和表达。因此可将每个小组内的成员编成一对一的形式结对辅导,通过生生互助查漏补缺、实现双赢:一方面,成绩较弱的同学因为优秀同学的帮扶而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帮扶过程中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学习而使自己理解知识的水平进一步深化,由会做到会讲,而最好的学习方法,莫过于讲给别人听。

1.6当堂检测

精心设计变式分层练习,使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迁移与创新的能力。当堂检测要求在课内独立按时完成,不准学生抄袭,教师不予指导。在题目批改过程中运用师批、互批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表现欲和认同心,实现“以兵教兵”、合作共赢。

2“三段六步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

2.1激活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是一种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派生于探求、操作、领会及应付等心理素质,但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激活、增强和系统培养.认知内驱力常来源于学习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去积极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诱导性的探究性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思维,自主探究.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2.2提高合作有效性

要得到高效、有序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角色.如组长、书记员、检查员、发言人等.合作学习时,由组长对本小组学习进程进行掌控,小组的讨论、合作释疑井然有序,对合作学习的成果或疑难问题都能得到小组成员的充分关注和帮助,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大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更重要的是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不再混乱嘈杂,体现了一种高效能、低耗时的课堂学习结构.当然,这些角色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使每个成员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3促进高质生成

高质生成是探究式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它包括学生能自主发现和勇于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结论、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展示交流阶段给学生创造了充分表现的时空,师生合作相互激发,诱出思维“亮点”,教师及时捕捉并积极地启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课堂高质的动态生成.这种通过探究、合作、展示得到的体验和感悟已不仅属于知识范畴,已经上升到理性,扩展到情感、价值观等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和乐园。

作者:张媛媛 单位:山东临沂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