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混合学习下的口语课程教学设计

混合学习下的口语课程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混合学习是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流行术语,它是把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有机整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以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对新疆预科汉语口语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提高预科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混合学习;口语课程;教学设计

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口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它一直是预科汉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以下以X学院为例,阐述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汉语口语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注重大量听力材料、口语语料的输入,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理解材料并快速反应的能力。把课内练习、课外练习、课外语言实践看作重要的教学环节。以训练为中心,通过典型示范、具体讲解、学生反馈、课后巩固等方法在反复实践中提高学生使用汉语的能力。(二)听说法。以大量真实交际情境中的对话、话题录音为教学内容是本课的特点。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力水平;在理解口语材料基础上训练学生有层次、有内容地进行开放式表达。通过听说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汉语听说水平。

二、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汉语听说技能很难分开单独训练,X学院预科阶段开设的是“汉语听说”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大学汉语听说》(第1册)。《汉语听说》课程是为少数民族学生一年预科汉语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即兼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为一体的双项言语交际技能训练课。《汉语听说》的教学目标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通过汉语听说双项技能的专门训练,大量接触汉语言语材料,由听导入,听带动说,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汉语听力理解水平和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为顺利通过预科阶段汉语学习,并能够在专业课程中用汉语听懂并在使用专业汉语词汇、句式、语段进行表达等方面打下基础。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辨音能力、辨别语句重音和语调的能力、对句法结构形式及其意义的领会能力、记忆储存、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及联想、预测、快速反馈的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80~220个音节的普通话,基本具备听其他课程汉语授课的能力。在日常交际中,能够大致听懂语速正常的一般性会话及一定范围内的工作用语。通过口语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口语进行较高层次口头交际的能力,根据各种社交活动的相关话题和交谈对象及场合的不同,用每分钟130~150字以上的语速及较标准的普通话连贯地进行较完整的、用词较恰当的成段表达、论述或交谈,恰当得体地开展口头交际活动。

三、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与教学方式

《大学汉语听说》(第1册)全册教材共15课,每课分两部分,每部分又包括“听力理解练习”和“口语表达练习”;每课后附有“课后练习”。“听力理解练习”包括“语音练习”、“听句子,回答问题并复述原句”以及“听对话或短文,做练习”等三项内容。“口语表达练习”围绕一个或几个功能项目进行练习,每课第一部分的课文是这些功能项目在具体语境中的体现。第一部分的“功能表达练习”,第二部分的“按功能要求完成对话”、“情景会话练习”等是对这些功能项目的操练。“课后练习”是对每课所学内容的一个复习。按照教材的安排顺序,口语类话题分别是介绍和询问、问候和邀请、请别人介绍和给别人介绍、打听、评价和表示同意/不同意、劝说、商量、请求帮助和道歉、转告和提醒、埋怨和否认、怀疑和假设、可能/不可能、比较和选择及列举、解释和插话及结束谈话等内容。依据“X学院预科教育培养方案(本科)”,《汉语听说》课程总学时为78(第一学期)+72(第二学期)=150课时,周学时为6(第一学期)/4(第二学期)学时,共31周。

四、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汉语口语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汉语单项技能训练课程,与听力教学结合进行,授课学期为预科一学年。预科学生入校前都经历了小学、中学的汉语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尽管如此,预科学生在语音方面仍有不规范现象,词汇量不足,语法偏误较多。在进行汉语成段表达时,因为语音、词汇、语法、个人紧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表达不流畅或者出现错误。同时,尽管学生均认识到汉语口语能力是衡量汉语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提高汉语听说能力的愿望十分迫切,但仅靠课堂有限时间进行口语训练显然不够,课下又以母语交际为主,并没有积极主动地使用汉语进行言语交际,语言实践不足,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缓慢,成效不显著。学生的MHK成绩也显示,部分学生口语成绩偏低是导致MHK等级不达标或不高的重要原因。

五、教学策略分析

通过教师问卷可以知道:X学院多媒体硬件的配置情况是:各教室均有投影仪、幻灯片机和电视,但没有电脑,需要教师/学生自备。教师们的观点如下:第一,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低,网上相关资源少,学校相应设备不具备,学生不配合,教材内容不适合,课时少。第二,教学资源严重短缺,配备不足,学生的学习资源配备不足;教学实践中,督导科严禁播放视频,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会受影响。第三,教学工作量太大,身体欠佳,教师使用教育技术能力有限。第四,学校硬件建设与网络亟待加强等。针对问卷结果,设计如下教学策略:第一,课堂面授环节,教师重点针对激发动机、重难点讲解、主题讨论、个别指导部分进行教学设计。正式上课前,先将班级分为包括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选定组长。组长负责协助教师完成组员的汉语基本情况调查,学习风格和学习诉求意见汇总等,组员配合组长开展各项学习任务。上课后的5分钟,通过朗诵、讲笑话、播新闻等形式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正式上课时,通过图片、PPT、音视频播放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该学习活动的目标。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之后,教师通过提问检难点的掌握情况。对于重点生词、句型、语法等内容集中面授讲解。课文学习部分可通过提问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并展开深度讨论。根据情况,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训练。教师做好引导和帮助工作,如果遇到学习小组无法形成统一认识的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达成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注意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归纳,加深理解记忆。由于目前预科汉语教学没有现成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面授环节,设计并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第二,远程在线学习部分可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e-mail等方式开展公告、教学视频播放、互动评价等活动。比如:教师可对即将讲授的内容进行资源分享和消息,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教师最新的课程安排以便做好下一次课堂活动的准备;提供重难点内容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回顾和复习;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课堂上没有时间涉及的较简单的知识点;或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课堂以外扩展知识;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完成或及时提交;师生对课堂表现或网络学习进行评价。随着教师教育技术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教育技术学相关专业教师的帮助下,构建适合预科汉语教学实际需要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必然趋势。

六、教学活动及教学步骤设计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口语和写作均属于输出技能,但口语具有即时性,要求在言语交际中,少数民族学生用第二语言汉语快速概括主要内容、阐述中心思想、发表个人观点。在口语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朗读、提问,教师答疑、提问的方式,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型学习”。通过小组协作,分话题讨论对重难点问题集中学习,教师加以指导;学生通过填空、回答问题、2人(多人)表演等形式展示口语输出技能,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评的形式。具体的教学步骤为:第一,讲评作业(教师)。一是朗读前一次学生口语表达中的流畅对话和成段表达,并进行点评;二是展示前一次学生作业中错误较多的词、句等,集体/个人修改;三是结合视频、音频材料要求学生回听、回看,更有针对性。第二,学习理论。一是学生朗读、理解口语的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式;二是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听一遍,回答问题;读三遍加深印象;小组模拟对话将内容上升为个人头脑中的知识。教师为主导,答疑、提问,强化理解、记忆);三是教师提问,强化理解。第三,课堂练习口语实践。一是朗读对话,相互提问;二是表演对话/成段表达,分析优劣(重点词语、句式是否使用;发音、用词、语法是否符合规范;是否符合真实交际原则。教师点评,并在黑板、PPT中展示表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顺序)。第四,完成作业形成能力。一是布置作业(课后完成);二是完成对话或进行成段表达(以录音文档等形式发到邮箱或者论坛,下节课再次表演或成段表达)。

七、教学环境分析

从信息到教学内容,从技能评估到支持工具,从训练到协作环境,一切围绕提高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展开。考虑到预科师生多媒体技术均需提高,建议学院的多媒体网络机房应该对预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上机操作;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对网络课程、网页设计制作、资源填充等进行前期准备,这需要信息安全工程系(教授计算机课程)教师和语言系教师通力合作,逐步充实完善教学资源。信息安全工程系教师培训师生如何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e-mail、BBS论坛、微信群等,方便网络学习。

八、学习评价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平时和期中的诊断式测试情况,及时反馈调整教学。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表现(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网络学习(登录次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话题讨论次数和内容深度、小组协作和自我探究实现情况)等。较之传统的学习模式,混合学习模式无论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有较大优势。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要摒弃完全等待教师教授的教学模式,要通过网络自学,带着一定问题和讨论主题进入课堂面授学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重难点,同时进行扩展练习,巩固知识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对知识点进行有层次、有深度、个性化的反思和阐释,与学习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总结,逐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混合学习模式下的学生学习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也有一定要求,这是预科学生亟需提高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赵杨.基于绩效技术的混合学习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5

[2]王永花.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4

作者:姚金梅 单位:新疆警察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