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移动学习模式下慕课教学研究

移动学习模式下慕课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分支,其影响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慕课教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移动技术参与慕课教学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重塑课堂教学、借鉴全球本地化和翻转课堂等理念,发挥课堂教学和“慕课”各自的优势,将实体的空间与虚拟的空间相结合,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传统的课堂方式与基于互联网的表达相结合,满足不同教学需要和不同学习者需求。

【关键词】移动学习慕课教学理念结合

自从慕课教育方式提出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室也有原来的讲听场所变成了师生一起探讨问题、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及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平台。移动学习是一种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现代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借助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移动网络框架获得学习信息、资源和服务。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现代教育和先进互联网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学习技术的延伸。在接触到移动学习时,学习者会体验到其中的个性化、触觉交互、情景智能等人性化设计,同时将多媒体、移动设备及互联网技术终端等新技术融入到教育中的所带来的先进性也是移动学习其时代感的重要内涵。

一、基于移动学习的慕课教学研究策略

1.关于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主要包括三个特性:一是不受地域限制的连通性,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互连互通,从而建构面向网络的具有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的大型教学平台;二是丰富而又生动的情境性,获得特定的真实或虚拟信息,从而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移动情境;三是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便捷性,从而使学生“随时、随地、随身”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2.研究思路

在现阶段,高校间或者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平等、分配及共享问题可以通过慕课这一新兴教学平台解决,在此平台上,高校间的兄弟院校或者同一区域的高校可以达成合作协议,让在校学生借助慕课平台进行跨区域跨学校学习,慕课自身具有的开放性和广泛性特点使得以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更加顺畅,是网络技术和教育发展在当代条件下的合成产物。网络技术作为目前人们接触最为广泛的使用工具,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前行的动力。然而,在现代慕课教学中,如何利用移动学习的手段和技术,如何发将课堂教学这一实体的空间与网络虚拟的空间优势,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传统的课堂方式与基于互联网的表达相结合,现行的探索研究还没有触及到移动网络技术利处的核心部位,基于移动技术条件下的慕课研究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移动学习结合慕课教学的可行性

1.实际需求的推动力

现在的受教育者期望可以在校园内运用移动技术,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技术将会全方位的整合到学校教学中去。手机、平板电脑等即时通讯移动端工具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渐渐地放弃了之前的PC端交流模式。从现在的科学技术角度出发,开创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即依靠现在的移动互联技术,使得课堂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跨越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定制受教育者者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因此基于移动学习的慕课研究已经具备服务现实的需求特征,也将会是未来学习模式的主要方向。

2.移动学习的自身优势

(1)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移动设备或接收终端通常体积小,易于随身携带且种类繁多,每一位使用移动设备的学习者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功能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课堂教学,学习者也不会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的借助移动终端的浏览器,获取所需学习资源。(2)实现非正式学习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在“零碎”时间借助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整个的学习过程是独立的、碎片式的,学习者所接受的内容成单元化、零散性且有限性。移动学习具有学习动机的自发性、学习内容的片断性、学习地点的跨越性、学习目标的自我调节性,因此它可能更适合非正式学习情境。(3)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者可依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把移动学习的理念融入到现实的教学中,建立基于移动技术的慕课学习新模式,将施教者的教学过程、受教者的学习及生活状态融入到互联网中,学生可以在其课余时间利用移动端慕课平台,访问移动教学系统,和老师开展交流,反馈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留言的方式对老师进行咨询和提问,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获得学习自主的赋予权。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慕课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移动学习与慕课的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受益群体,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关注一些问题,移动学习能够在慕课教学中发挥作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得到重视。

1.可获得移动技术的支撑

成功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应该能方便地获得便携式的技术工具。基于移动学习的慕课教学研究的技术关键是移动技术与慕课现有的技术相结合,实现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高度融合,所以在实际建设中还要重新对慕课已有的软、硬件网络环境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仍可用于移动终端。

2.新结合形式下的课程设计

慕课平台建设的目标是为实现现有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移动技术的加入使得慕课的这一的目标实现更有现实意义。但要想在移动终端结合的条件下仍发挥慕课的优势,重构现有的知识体系同时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是要构建适合各高校学情和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二是要集中优秀教师的课程,输送至慕课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3.整合现有技术适应于移动终端

慕课平台与移动终端的结合是两者资源数据共享的通道,慕课现有的技术体系主要有数据储存、传输、处理等,能否将这些已有的功能和移动终端连接实现数据交互是关键。因此,在建设适用性移动学习过程中,需要在移动终端研发有效的移动平台,在慕课资源库庞大的数据环境中实现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

4.探索适应性的教学模式

基于移动学习的慕课教学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势必需要一种适应性的学习方式作为其现实的载体,不仅要与传统学习方式结合,更要和慕课平台融为一体,学习绩效则作为评价尺度。建立适应性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高校需考虑自身的资源信息化水平,区域间合作要注重技术共享、机构分工等。在探索适应性的教学模式时,要考虑到课程、创新、融合、反馈、评估等要素。实现对当代受教育者科学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构建起以互联互通技术为框架,以资源共享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适应性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慕课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关注的核心点,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关于慕课的实践和应用,在许多高等院校已经深度地开展,目前关于慕课的一系列研究对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有着很好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基于移动学习的慕课教育理念的研究是移动技术和慕课结合的产物,以赋予学习者自主权为中心,依托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平台,发挥信息化条件下混合学习的优势,探索符合实际的适应性教学模式,可有效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转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也势必会为未来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张玉会,王勇.基于移动学习背景的“慕课”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8):64.

[2]唐瓷.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校园慕课”实践与思考[C].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委会2014年年会,2014.

[3]詹青龙,黄荣怀.移动学习终端设计的价值取向和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9,(10):69.

[4]黄龙翔.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移动语言学习研究———新加坡学生校外成语学习及创作活动历程探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1):67-71.

作者:王勇 孙丽丽 张玉会 张旭昀 毕凤琴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