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非英语类本科生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研究

非英语类本科生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在很多高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拓展课程进行过程中,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如目标不明确、课程同质化、教学手段单一、评价方式粗糙等一些问题。鉴于此,尝试就教学目标和内容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思辨口语与写作

一、课题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全国高校持续进行多年,在教学理念、手段、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目标。毋庸置疑,这个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英语的教学。但现实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整体目标虽然明确,但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定位也比较模糊。其中,教学课程的设置同质化严重,教学内容也极为相似,造成了教学绩效的“费时低效”。传统的课程内容、技能型授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外语教学的最高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明确其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目标,找准定位,进而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手段,尤其是教学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改革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各类拓展课程在各大高校已经得到了开设,成为“大学英语”课程进行自我改变的突破口。与传统的以提高读写技能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相比,“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拓展课程设置成为本科英语教学的最新改革方向,在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就开设了纺织英语、视听英语、英美文化、商务英语、口语与写作、生物英语等多种非英语专业的拓展英语课程。本文仅以“思辨口语与写作”为例,本着真正体现开设拓展课价值的目的,提出一些思考。

二、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拓展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其教学的目标。“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而且《教学要求》还特别强调了高校开展英语教育需要建立在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高要求基础之上,各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并严格遵循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进而对英语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教学要求》把大学英语教学分成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习之后,进入了拓展阶段。国家有明确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但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拓展课的口语、写作教学,我们常常缺乏必要的清晰的教学目标作为引导。“思辨口语与写作”课程的开设,充分说明口语与写作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依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主要应该抓紧两个方面: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在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以后,大学生就进入了拓展阶段学习,在这个阶段中,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结合学生的自身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基本具备英文专业资料查询的能力和专业领域英语沟通的能力。这样的英语拓展课程设置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是拓展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考虑因素。首先,把口语与写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不但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的口语教学,教师自己设置问题,自己发表观点,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写作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辛苦批改的作文基本不看。大学英语口语、写作向来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分析其原因时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思辨能力。随着外语教育领域对思辨能力重视程度的提高,探索如何在口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口语思辨能力方面,以“思辨口语与写作”为例,很明显,这门课程应该以口语和写作的训练作为重点,改变传统课程中以课文讲解、习题操练为主的上课模式。就口语环节而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口语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应努力营造批判性的课堂环境,设置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辩论中自主分析,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解释者、传授者,也是问题的交流者、情景设置的引导者。此课程应该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在课堂中大量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可以是描述、介绍、说明、对话、表演以及讨论等。同时,构建合理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分析问题,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努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答案,给学生提供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机会,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英语写作输出能力也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困惑之处。首先,词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大量使用初级词汇、大量出现词汇重复。倪兰(2000)通过研究30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作文的词汇分布发现,常用的一级词汇在他们的作文中的比例竟高达81.2%。其中,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高中、甚至是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的词汇,属于初级词汇。其次,句子结构简单、句式单调,整篇使用简单句;还有,基本语法基础不牢,常常出现基本语法错误,大大影响了写作的质量。所以,在思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学生阅读强度,拓展其中的高级词汇才是教学的重点。就写作技巧环节而言,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推展课程往往课时不够,很多教师要么选择依照课本,“蜻蜓点水”式讲解写作技巧,或者干脆直接进行写作训练,而忽略写作技巧的介绍,学生根本不会从中得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最终拓展课程也只是变相的精读课,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与途径

内容不同,拓展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不同的教学手段效果不同,它们各有所长,不可互相替代。以“口语与写作”为例,口语环节,既要避免空洞、枯燥的topicdiscus-sion,这样会缺乏教师的课堂关怀,又要改变教师讲解过多,霸占课堂的现象;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保护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又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口语与写作”课堂中,倡导多种手段并用,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互联网多媒体的环境下进行口语、写作教学,学生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口语或者写作课本,可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加强发散性思维的口语、写作训练,可基于多媒体技术开展口语的自主化学习。人际交互口语训练、训练效果的评估、教师布置口语训练任务、学生借助网络自主完成、教师评价等环节,借助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转变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口语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并将英语环境融入到口语课堂中。但不可过多地依赖这些技术手段,以免步入另一个误区。在《思辨口语与写作》中,笔者支持途径多样化。比如,在第一单元Dream的讨论中,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不同的人生体验,学习界定dream的含义,这个词很简单,大家都理解,但用英语表达出它在不同场合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的学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非常轻松地把自己的想法汇总、转变、加工成漂亮的句子、段落,以完美的语音、语调呈现出来,而有的学生只是可以说出几个简单的关键词,但无论哪种,只要热情参与,教师都应该予以适当表扬,鼓励不爱发言的同学。最后,结合学生的众多观点,教师加以整合,就可以相对完整地列出dream的定义了。如果能做到课堂上人人参与,那么口语课堂的成功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进入真正的话题讨论之前,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主题,比如,MartinLutherKing,他的“Ihaveadream”非常有名,利用网络下载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听,加以复述、表演,可以渲染出异常高涨的课堂气氛。之后进入课本讨论部分,教师有选择地摘取一些话题,可以加以改变,以抓住学生兴趣。除此之外,在口语课堂上,图片描述、故事创编、视频+summary等都是很好的教学途径。首先,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拓展课程中的写作教学,虽说要求不高,但也应该有基本的评价标准,然而很多学生的作文中存在错词连篇、错句成串、结构混乱或者通篇一段的问题。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词汇大幅增长不太现实,但把基本的写作技巧简单介绍给学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他们心中有个基本的结构依据。其次,教师定期布置作业,按照改写、仿写、自创的顺序加以训练。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写作素材,也可以以所学教材的课文为依据,初次练习,重点应放在文章的结构训练上。笔者结合四六级英语作文的Title\IntroductoryParagraph(thesisstatement)\Body(topicsentences,details)\Conclusions的各个方面,进行理论讲解,具体举例,分别强调。然后,以“TheHumanities:OutofDate?”为例,在精度讲解课文之后,让学生以AdvantagesofStudyingHumanities为题,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列写提纲,最后内容填充。结果,大部分学生在Title\IntroductoryPara-graph(thesisstatement)\Body(topicsentences,details)部分问题不大,却在Conclusion部分,依然另起炉灶,并没有将body内容加以总结,后期需要强化练习。最后,一步步学习仿写,自创。鉴于目前拓展课程阶段的课时较少的现实,我们已经在尝试借助线上教学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各种“网络空间教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给拓展课程的教学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拓展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新的线上教学,能够摆脱课时不够的困境。

四、成绩评估

以“思辨口语与写作”为例,课程由不同的教师个体来开展,评估手段因人而异,课程的成绩测算之间缺乏一致性。造成教师的要求不一,有的轻松简单,有的相对严格,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分或高分,就会一窝蜂地去争抢某个课程或者某个教师的课程,违背了拓展课程的设置初衷。所以,在成绩评估方面,教师可以在一个拓展课程内确定统一的考核参数和考核标准。另外,期末考卷的设置中,相关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本课程的性质,将口语与写作的分数比重适当加大,凸显课程教学的重点。

五、教师素质

承担拓展课程的外语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目前大多高校的公共外语教师并没有接受过太多商务、新闻、纺织、服装、生物等专业方面的学习,所以拓展课程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和挑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首先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努力构架完善自身的拓展课程知识体系;二是新的时代,教师需要转变口语与写作教学理念,转变自身角色,对整个课程的性质、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等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把握。三是转变教师角色,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学生的知识,丰富课堂,拓宽课堂,更好地诠释课堂的拓展性,体验教师—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

六、教学目标

根据非英语类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具体需求,完善我校非英语专业类本科生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的输入教学之后,提高其英语的输出能力,结合学生自身专业与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引导性的、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英语拓展课程教学模式,结合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与无限的线上教学手段,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拓展教学模式的完善,可以对非英语类本科生整体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切实推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七、解决的问题

针对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研、课堂改革、实践论证等方法,使得“思辨口语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更加凸显课程特点;教学手段与途径方面更加多样化,避免单一地依赖传统或者新的技术;成绩评估方面,考核内容和标准更加一致、科学;教师素质方面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提高,转变了理念与角色,创建了更为有效的口语与写作课堂,真正体现出拓展课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向坤茂.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文化学刊,2015(12):184—185.

[2]高玉英,刘晓燕.内容与语言融合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应用效应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导下的课程内容改革[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7(2):61—65.

[3]苏小轩.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精读课中阅读、口语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海外英语,2017(18):99—100.

[4]任怡霖.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8(2):53—54.

[5]蔡基刚.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修订及理论依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11—14.

[6]白培花.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广场,2018(9):99—100.

[7]赵光慧.以词汇丰富度训练为抓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外语研究,2016,33(6):55—60.

[8]周瑞珍,肖艺.多模态视野下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6(3):112—117.

作者:孙素音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