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新时代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并着力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及应用性。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具备的政治性、整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特征,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在吃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实践规划及设计,并在实践的软硬件配置及考评机制上加以完善。本文结合相关经验,就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思政课即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教学组织架构中的重要课程,在思政课的构成上,以往理论课占比较大,但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化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党和国家基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体系受到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学人员的重点关注。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及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比重等思路的引导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需要总结更为完备的教学计划及思路[1]。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呈现的特点

高校思政课以全方位育人为主要目标,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感悟真理及信仰的力量,在思想上实现历练成长。各高校对思想政治课前期暴露出的理论性强,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思考,逐渐采取了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做法,并围绕高校思政课形成了实践教学规划、制度、目标、内容、评价、保障等方面的模式。纵观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其特点如下:

(一)政治站位及政治属性得到突出思政课的首要属性是政治属性,党和国家在高校范围内开展思政课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并坚持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引领指导作用,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主义方向保持一致,并经由思政教育培育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及看齐意识,从而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带有极强的政治属性,是一项政治任务。相应地,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强的政治属性,需要突出强调思政理论的政治价值引领,相比于高校其他课程的专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将政治理念加大突出放大。

(二)实践教学的全面性及延续性高校思政课及思政课实践教学设置了相应的学分要求,从中可看到,高校思政课及实践教学本身是作为高校课程的一部分而存在,是高校整体学生必修课程,其教学面向宽广,覆盖了全部学生。新时代下,随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及生力军问题,高校思政课尤显其重要性及紧迫性[2]。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此具备了全面性及课程覆盖延续性特点,是一门有学分要求,需留出相应学时的课程。从实际开展上看,部分高校在开设思政课的基础上,又规划设计了思政实践教学课,根据思政课的要求,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串联,辅之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增强了高校思政实践课的深度和广度。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系统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是短期教学行为,而带有系统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而存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具备了教学管理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目标体系及教学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在组织开展时有所依循,教学的过程涵盖了教学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项目,并且在考核评价中反馈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此外,思政课实践教学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时期党和国家重要思想等,与国情党史有机串联,并内化为高校学生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及道德素养上。经由系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洗礼,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能够得到正确引导。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上看,视频观摩、课堂讨论、主题讲座、知识竞赛、情境模拟、演讲辩论、挂职锻炼、网络教学、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都是思政实践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彼此串联又构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闭环系统。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要契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在教学的创新性上做足文章[3]。从实践中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等方面都有了创新的空间,具备与时俱进的条件。教学理念的创新主要是结合思政教育的规律及高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而采用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想法的实践教学理念,摆脱以往的单一化的实践框架。教学方法的创新着眼于高校所处的学习环境及学生的特点,将思政课与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成长需求加以结合,采用更接地气更富应用价值的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的创新则是由传统的课堂实践及校园社区实地实践的方式跳脱出来,依托新媒体资源,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媒介通道,如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增加舞台演出、情景剧再现、摄影摄像、短片制作等新载体,可以极大吸引高校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从而打通了实践教学的线上线下空间。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措施思路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高校思政课教需要因势利导,因时而进,因事而化,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在实践教学中创新改进,形成可供复制的教学模式经验[4]。下面结合笔者思政教育经验,提出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思路。

(一)站在时代视角,借助新媒体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感染性及吸引力新时代下,高校在教学设备及新媒体环境上有了新的变化,融媒体技术已经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尤其要突出与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及环境的紧密联系性,因而站在时代视角下,通过新媒体来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感染性及吸引力就至关重要。一是在教学中多采用参与式、互动式、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实践教学新媒体技术形式,与学生尽量做到零度互动及交流,打破思政课与学生心理认知上藩篱。二是在看到新媒体具备时空穿越性优势的同时,不能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全部放诸于虚拟网络空间内,而要撷取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落于实处。例如,可以融合新媒体及网络平台在获取思政课实践信息方面的功能,通过媒体平台介绍思政课实践活动的背景,注意事项,然后组织高校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线下实践活动,在师生及生生面对面沟通下深化思政课的相关理论内容。简言之,新媒体可作为高校思政实践课的重要补充,经由途径的多样而获取真理的唯一。

(二)站在高校视角,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划设计高校在规划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时,可以借鉴艺术院校所采用的实践周这一概念和做法。实践周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专业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或创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一方面带有延续性及系统性,另一方面针对较为重要的思政理论内容,需要在一段学时内及时实践消化[5]。因而,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可以在规划设计上参考实践周模式,让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有的放矢。相关要点有:第一,在课表中继续设计实践课,在实践课中进行实践活动,如此可基本保证思政课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参与相应实践。第二,考虑到课表实践课带有一定的时间跳跃性,不具备集中开展的特征,在学生的周末课余时间或大学寒暑假时段内开展集中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对课堂实践的跳跃性进行弥补。第三,在实践教学日历中明确思政课实践周,通过实践周内较长的时间,引导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思政实践,避免实践的间断性影响。通过一周或两周的连贯性实践,高校学生有充足实践开展思政实践的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馈、评价等活动,从而使思政课实践更具成效。

(三)站在教师视角,强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具备与时俱进性,需要一批具备责任感及丰富经验的思政课教师人才队伍。对此,相关思路如下:第一,高校思政专岗教师与党政干部、专家学者进行结合。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及实践经验较为优秀,将其引入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中能够凭借其经验优势,打造实践教学的模板。而将专家学者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能够依托专家学者的技术资源及人才辐射力,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加成效果更明显的师资队伍体系。第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与高校学工教师队伍进行结合。学工教师队伍涉及到高校班主任、高校辅导员、高校团委、组织宣传员、心理健康教育者等众多教师,这些教师与思政课实践的结合,能够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实现全天候不限时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对高校学生的思政理念及思想道德素养进行滋润,在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师队伍进行补充的同时,打破了思政实践空间过于局限的格局。

(四)站在学生视角,做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着眼于学生个体,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不能对教学评价加以淡化或漠视[6]。一是要对学生思政课实践的结果进行量化评价而不仅仅是等级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压迫感,避免学生在参与实践时得过且过或坐享其成。二是要明确量化评价测评体系的标准,在对学生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考评时应涵盖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基础知识、参与实践教学的主观积极性、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素养等,让学生在思政课实践之前能够了解具体的考评指标。三是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考评的方式。这一方面应融合教师单向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社会评价等方式,对各考评方式设计相应的权重,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考评的规范性及公平性。

三、结语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更显重要性,在开展实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时,应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代视角、高校视角、教师视角及学生视角中不断构建完善科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更具时代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洪守胜,郭泊含.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创新模式[J].山西青年,2020,(12).

[2]杜立文.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19).

[3]赵颖,尹珍玲.基于职业素质养成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20,(17).

[4]储著源,周小华.全媒体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5]薛江谋.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键点[J].福建茶叶,2019,(12).

[6]王凤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

作者:张诗博 何萌 单位:吉林建筑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