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肺炎后防疫教育改革及配套建设加强

肺炎后防疫教育改革及配套建设加强

【摘要】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具有不可抗力自然特征。要吸取肺炎疫情教训,切实加强高校防疫教育和配套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加强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将防疫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程;配齐学校疫情联络员,形成严密防控体系;加强疫情物质储备,建立安全保障品储备制度。

【关键词】肺炎;高校防疫;教育改革

一、引言

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始终高悬在人类头顶上—瘟疫。不知道它何时落下来,也不知它落向何地。14世纪40年代鼠疫在欧洲爆发,俗称“黑死病”造成了全世界约7500万人死亡。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世界死亡达4000多万人。在我国历史上,1910年东北大鼠疫,死亡近6万人。1988年上海甲肝病毒大爆发,影响35万人。从流行病史上看,无论国内国外,古往今来,瘟疫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具有不可抗力自然特征,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建立疫情防控体制机制。2020年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指出,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高校作为人群集聚区,防控疫情面临重大风险和挑战,要切实加强高校防疫教育改革和配套建设,从严加强高校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

二、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防控体制机制的几点不足

这次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造成了重大影响,是典型的“黑天鹅”事件。我们在坚定战胜疫情信心的同时,也要看到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全社会防疫意识淡化。从细节看,在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回家勤洗手、隔段时间消消毒、使用公用餐具等并没有成为全民族的好习惯;从人格上看,与自然和谐共生,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并没有成为生存的基本法则,吃野生动物甚至成为炫耀的资本;从全民看,喜欢群聚、追逐热闹、缺乏风险防范仍然是主流意识。

(二)疫情上报信息渠道不畅。2019年12月30日,武汉中心医院医生在同学群中华南海鲜市场疫情信息。当地以“互联网不实信息”为由,对其予以教育训诫。该医生是去年12月最早预警这场危险病魔的医生之一。令人反思的是,他当时发出的警报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受到教育训诫。如果有关部门不急于下结论,与防控部门沟通,以此为契机,早日拉响全社会疫情警报,就可以避免这次重大损失。

(三)基层社区防控人员严重不足。据民政部统计,疫情发生以来近40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一个社区,每个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一夜之间,社区工作成为整个防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上报情况、宣传、消毒、封闭管理,运送病人,上门排查等繁重任务。随着返程复工高峰的到来,社区防控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工作者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四)疾病控制体系物质储备不足。据湖北省1月27日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会统计,全省需确定112家定点医院医疗机构,开放床位近10万张。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需定点收治3000左右患者,方舱医院则需要收治1100名患者。2月9日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经达到11000多人,其中3000多名医护人员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2月8日,湖北省有关领导表示,关系到医护人员生命健康的防护装备,湖北省每天短缺1.1万套。对于14亿中国人来讲,口罩更是“洛阳纸贵”,一段时间“一罩”难求。

三、肺炎后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体制机制对策建议

高校防疫情体制机制与全国一样,存在共性问题,同时也有高校自身个性问题。高校作为人群大量集聚地方,必须从严建立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从战胜SARS经验看,防控是第一要务。防控瘟疫需要全民参与,要打一场人民战争。只有人人参与、人人配合、人人行动起来,瘟疫才能早日被遏制住。为此,就吸取肺炎教训,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体制机制提出如下四点对策建议。

(一)以开展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为引领,强化学生疫情防控意识大学生是时代风气的引领者,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从当前大学生卫生健康素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热衷于电脑游戏,喜欢运动的较少;室内卫生较差,经常点外卖;部分学生有养宠物习惯,甚至养流浪猫狗和不知名野生动物,容易导致传染病。当前高校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形势严峻,流产女性中25岁以下女性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此,一是需要将防疫安全工作列入高校安全重大战略中,超前谋划,从防控体系建设、医疗物质储备、重点部位防控等诸多方面,精心筹划、扎实准备;二是强化各级高校领导干部政治站位意识,扎实落实关于肺炎重要指示,以及中央关于控制疫情的最新精神,用新思想新理念推进高校疾控工作的现代化、法制化进程;三是持续开展学生卫生和保护野生动物工作。永久禁止高校学生养宠物;四是减少大规模教学活动,利用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工具,做到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五是认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掌握青春健康的基本要求,帮助大学生选择科学健康生活方式,遏制流行病在大学校园传播,营造关注、支持高校学子青春健康和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国民素质营造良好中国青年公民国际形象提供有力健康保证。

(二)将防疫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在高校军训期间同时培训、同时考核现在大学生选修课程较多,但很少有公共卫生选修课程。即便有,学分也较低。学生参与度不高,往往是强制性听课。在听课中注意力也不够,满足于应付差事、走过场、混学分,不能入耳入脑。讲课老师也不能像专业课老师那样,系统讲授防疫知识,往往讲一些碎片化知识,如性病等。为此,首先,作为医学院要调整公共卫生专业,增加招生数量。一般高校要开设防疫课程,作为新生开学教育课。充分利用高校新生入学时机,组织卫生健康领域相关专家到高校授课,重点围绕肺炎知识、常见性传播疾病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与控制等内容,为大学新生上系统疫情防控主题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安全与健康的能力;其次,要配齐学校医院防疫力量。针对高校医疗条件薄弱,防疫情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要切实加强学校校医疫情防控体系。与学校环境整治和学科评估相结合,选准配齐学校疫情上报联络员,负责疫情上报、环境清理和学校定期消毒等卫生工作;最后,高校要强化疫情宣传教育。将防疫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在高校军训期间同时培训、同时考核。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师生员工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以畅通信息上报渠道为重点,疫情防控体系要直达班级、宿舍目前各高校安排了许多学生联络员,如教学信息联系员等,但没有安排疫情联络员。学生出现如肺结核等疫情,只有到校医院才能被发现,此时已经出现一定的传播范围。如果是肺炎等烈性传染,可能会出现大面积传播。安排负责任的学生担任疫情联络员,用学生监督学生,会早发现,早遏制。因此,一要设立高校各级组织疫情上报联络员制度,从宿舍、班级、二级院,直到学校层次,形成完整的疫情上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让领导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反应快、措施实,强化领导校园疫情全面掌控力;二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各高校要通过设立举报投诉信箱、“互联网+督查”等方式,让学校师生家长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监督中来。充分重视学校医学专家专业预警信息。知识时代需要知识型专家。对专家的言论要有一定包容性,专业内探讨不能以谣言论;三要学校保卫部门纳入防疫联防联控小组内。此次经验表明,公安保卫部门进入疫情联防联控小组,能够有力遏制疫情蔓延;四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城乡社区、乡镇街道等防护网络的密切配合,加强联防联控,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四)以加强疫情物质储备为保证,弥补疾病控制体系的短板目前各高校疫情物质储备普遍不足,校医院人员少、资金短缺、医疗物质储备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疫情的需要,甚至有些高校还挤占了高校疫情资金。在这次大规模肺炎爆发中,各高校普遍加紧抢购了口罩、消毒物质、防护服、测温仪等,吸取这次肺炎惨痛教训,要及时加强高校疫情储备体系建设。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完善高校疫情储备体系建设。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配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对相关疫情防控人员进行培训;第二,建立隔离区域。就目前校医院防疫力量看,疫情防治能力是薄弱的,要与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加强联系,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防疫工作。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立隔离区域,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依法依规对有关学生采取隔离措施;第三,各二级单位做好消毒物品、防控用品的日常储备。疫情过后,仿发达国家家庭防灾害做法,建立学校安全灾害储备清单。包括N95口罩、84消毒液、医用酒精、医用手套、消防器材、地震用品等,持续维护更新,防患未然,筑起高校疫情防控安全严密防线,为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讲话[EB/OL].新华社,2020-02-14.

[2]江苏省卫健委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高校入学教育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苏卫办妇幼〔2019〕15号).

作者:刘吉双 张跃敏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